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马咏梅

摘要:本文初步探讨了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如何通过创设交流情境,加强合作交流;创设质疑情境,培养探究性学习;创设想象情境,培养发散思维三方面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旨在给我们的英语教学带来帮助。

关键词:创新能力;交流;合作;质疑;探究

创新能力是人类突破旧认识、旧事物,探索和创造有价值的新知识、新事物的能力。创造性教学关注学生的发展,尤其是创新能力的发展,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基础。英语作为一门重要的工具学科,其教学目的是让学生具有扎实的英语基础知识和为交际初步运用英语的能力,从而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为进一步学习打好基础。在英语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使学生形成良好的思维和行为习惯,是我们英语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而如何真正地把素质教育落实到课堂教学,通过课堂教学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通过课堂教学使学生充分认识自我,通过课堂教学让学生主动发展,也就是怎样通过课堂教学促进学生主体性发展,正成为我们广大教师努力探索的问题。

根据高中英语课堂教学的一般程序,结合自己的本学年教学实践,笔者谈谈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几点体会。

一、创设交流情境,加强合作交流

英语教学的实质是交际,是通过活动表现的。因此要精心设计主体活动。首先要营造好感情上交流的环境。教师首先要具有创造的精神,注重创设宽松、民主、富于创新精神的教学氛围,尊重学生个体,注重抓住一切时机激发学生创新的欲望,注意对学生的学习行为和学习结果、反应等做出客观、公正、热情、诚恳的评价。民主、平等、和谐、宽松的学习氛围,有利于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使绝大多数的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教学活动,即师生间、生生间平等民主合作的交往关系,能使课堂更自由开放、更富有情境性,更利于学生的主动参与。

学生其实都有有较强的表现欲、好与人交往。充分引导他们的这方面的优势,有计划地组织他们讨论,为他们提供思维磨擦与碰撞的环境,就是为学生的学习搭建了更为开放的舞台。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集体合作,有利于其思维的活跃。研究表明:讨论、争论、辩论,有利于创造思维的发展,有利于改变“喂养式教学”格局。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创设多种形式、多种目标的交流情境,以发展学生的创造个性。

1.一问多解式交流学习

一问多解多用于师生之间的一种交流方式,是培养学生横向发散思维的一种方式,是训练学生拓宽思路的有效手段,也是开拓学生创造性思维的主要途径。学生在合作学习中最易出现一问多解的精彩局面,由于同学间的相互启发,思维由集中而发散,由发散而集中。发散思维与创造力有直接关系,它可以使学生思维灵活,思路开阔;而集中式思维则具有普遍性、稳定性、持久性的迁移效果,是学生掌握规律性知识的重要思维方式。因此,在这一交替的过程中,学生思维的严密性与灵活性都有所发展,能够促进创造思维的发展。

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应注意对学生发散思维的培养,这样学生对语言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便会得到加强。如,让学生回答“HaveyoubeentoHuangshan”时,学生的回答往往局限于“Yes.”or“No.”,这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广开思路,要求每个学生在作肯定、否定回答时,附加不同的句子,喜欢的理由或喜欢的理由,这样才会极富生活气息的回答:Yes,Ihave.It’sagoodplace.Iwishtolivethere./Yes,Ihave.I’llneverforgetit./No,Ihaven’t.ButIcanadvisemyfathertotakemetogothere./No,Ihaven’t.ButIwishsomedayIcouldgothere.

2.突破重难点式合作互动学习

在教学中,教学的重点难点处,要尽量组织学生集体合作,这样发挥每个人的长处。在合作中,学生之间相互启发、相互讨论、学习,思维由集中而发散,又由发散而集中,个人的思维在集体的智慧中得到发展,这样同学间相互点拨、启发、弥补、借鉴,形成立体的交互的思维网络,往往会产生1+1>2的效果,而让每个学生在小组合作中动手动脑,更是发展其创造力的有效方法。正如陶行知先生说过:“人生两个宝,双手和大脑。”手和脑在一块干,是创造教育的开始,手脑双全,是创造教育的目的。

二、创设质疑情境,培养探究性学习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生有了疑问才会去进一步思考问题,才会有所发展,有所创造,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人的心灵深处,总有一种把自己当作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的固有需要……”而在传统教学中,学生少主动参与,多被动接受;少自我意识,多依附性。无形中学生被束缚在教师、教材、课堂的圈子中,越不了雷池半步,其创造性个性受到压抑和扼制。因此,在教学中我们提出:学生是教学的主人,教是为学生的学服务的。鼓励学生自主质疑、发现问题、大胆发问。创设质疑情境,让学生由过去的机械接受向主动探索发展,有利于发展学生的创造个性。

1.探究性质疑

遇事好问、勇于探索固然重要,但不能以此为目的,仅停留在获取初步探索的结果上,要培养学生对已明白的事物继续探究的习惯,永不满足,这才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内在的创新欲望,培养学生探究性思维品质。在英语教学中,教师要针对学生已有的能力水平,利用青少年好奇的心理特点,充分运用教材中现成的材料将学生的思维逐步引向深入,继而提出探究性问题,这是创造个性的具体表现,我们要正确而积极的引导。

2.批判性质疑

其实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进行批判性质疑就是不依赖已有的方法和答案,不轻易认同别人的观点,而通过自己独立思考、判断,提出自己独特的见解,其思维更具挑战性。它敢于摆脱习惯、权威等定势,打破传统、经验的束缚和影响,它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学生的理解与思维的发展。所以,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不断呈现异彩纷呈的语言现象,给学生提供尽可能多的独立思维的天地。通过具体实例让学生获得正确的评价、观点、意见或证据等并做出自己的判断或决定,这样,大大有助于学生获取真知。

三、创设想象情境,培养发散思维

曾报道过:教师提出一个问题,10个中国学生的答案往往差不多,而在外国学生中,10个人或许能讲出20种不同的答案,虽然有些想法极其离奇。这个例子说明,我国的教育比较注重学生求同思维的培养,而忽视其求异品质的塑造。有研究认为:在人的生活中,有一种比知识更重要的东西,那就是人的想象力,它是知识进化的源泉。因此,求异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核心,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和鼓励学生打破思维定势,从而让学生多侧面、多角度地思考问题。充分利用一切可供想象的空间,挖掘发展想象力的因素,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引导学生由单一思维向多向思维拓展。

1.利用再造想象来拓宽思维

由于青少年好于想象,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努力创造有利于学生主动探索,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学习环境。阅读中,学生借助语言材料在头脑中建立图象,并对图象进行选择加工,不断扩展思维的范围,把记忆系统中的信息进行重新组合、加工。因此,我们注重引导学生进入情境,根据教材的语言材料,设置疑点,引导学生对课文内容进行再造想象,训练学生思维的灵活性、独创性,鼓励学生从不同方面、不同角度进行思维。

2.利用遥远想象来变通思维

动物病理学教授贝弗里奇说:“独创性常常在于发现两个或两个以上研究对象之间的相似点,而原来以为这些对象或设想彼此没有关系。”这种使两个本不相干的概念相互接受的能力,一些心理学家称之为“遥远想象”能力,它是创造力的一项重要指标。让学生在两个看似无关的事物之间进行想象,如同给了学生一块驰骋的空间。

现在的教学教师不能独占整个教学活动时间,教师要结合学科教材内容的特点和学生已有知识储备和能力水平有效开展形式多样的课堂教学活动,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思维方式训练,教师要创设问题情景、启发学习思路鼓励学生独立思考相互讨论,大胆得出有独创性见解,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发现能力、探索能力和知识迁移能力,使学生的思维有独创性、发散性、广阔性、变通性品质得到有效的训练,使学生了解知识发生、发展、变化的全过程,从而为学生能创造性解决问题奠定基础。

(作者单位: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东山中学215107)

标签:;  ;  ;  

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