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本文通过光镜、电镜结合的方式观察了褐飞虱(Nilaparvata lugens St?l)体内共生类酵母菌的形态以及生殖方式,观察到:褐飞虱体内存在卵圆形、不规则圆形等两种不同形态的类酵母菌株;生殖方式除成虫体内的芽生殖之外,卵块中的类酵母共生菌还存在裂殖及有性生殖方式;从而推断出褐飞虱体内的共生菌株为2种或2种以上共生菌株的混合物。首次尝试采用离体培养的方式从褐飞虱体内分离出2株共生菌株,并采用分子生物学的方式初步鉴定为解脂假丝酵母(Yarrowia lipolytica)、嗜盐梗孢酵母(Sterigmatomyces halophilus),证实了形态观察中关于类酵母共生菌为混合物的推断。在初步明确共生类酵母菌形态及种类的基础上,进一步比较了褐飞虱不同致害性种群体内共生类酵母菌的18SrDNA序列,结果显示:褐飞虱3种不同致害性种群体内类酵母共生菌18SrDNA均扩增出600 bp左右的片断。依据获得的18SrDNA特异性序列,结合已知真菌的18SrDNA部分序列,构建了不同宿主的YLS分子系统树表明:褐飞虱3种不同致害性种群体内的YLS同属子囊菌亚门(Ascomycotina)的核菌纲(Pyrenomycetes),并与此纲中的Hypomyces. chrysospermus亲缘关系相对最近。文中测定了3种水稻田常用杀菌剂对褐飞虱成虫体内共生类酵母菌数量的影响,推测由于杀菌剂的作用方式及途径无法到达其体内的类酵母共生菌,因而未发现杀菌剂对共生菌数量有明显影响。本文通过以上研究,以期为褐飞虱田间致害性变异机制,防治褐飞虱新型农药的研究与开发提供理论基础。
论文目录
摘要ABSTRACT1 文献综述1.1 褐飞虱的危害1.2 褐飞虱爆发的原因分析1.3 类酵母共生菌1.3.1 类酵母共生菌形态学研究进展1.3.2 类酵母共生菌与寄主的营养学关系1.3.3 类酵母菌与褐飞虱致害性转变关系研究进展1.3.4 类酵母菌与褐飞虱抗药性产生关系的研究1.4 类酵母菌研究中存在的问题2 褐飞虱内共生菌形态及生殖方式观察2.1 材料和方法2.1.1 仪器设备2.1.2 试验材料2.1.3 试验用试剂2.1.4 共生菌的切片、染色2.1.5 共生菌电镜标本制作2.2 结果2.2.1 共生菌在虫体内的存在状态和位置确定2.2.2 个体形态观察2.2.3 菌胞发育全过程2.2.4 电镜观察结果2.2.5 类酵母共生菌的生殖方式观察2.3 讨论3 褐飞虱内共生菌的离体培养及分子鉴定3.1 材料和方法3.1.1 材料3.1.2 方法3.2 结果3.2.1 褐飞虱体内共生菌的形态学观察3.2.2 培养菌落的形态学观察3.2.3 PCR 扩增及测序3.2.4 DNA 序列比较分析及系统树的构建3.3 讨论4 褐飞虱不同致害性种群体内共生菌18S RDNA 部分序列比较4.1 材料和方法4.1.1 材料4.1.2 方法4.2 结果4.2.1 褐飞虱在不同抗性品种上的致害性变异4.2.2 PCR 扩增及测序4.2.3 DNA 序列比较分析及系统树的构建4.3 讨论5 杀菌剂对体内共生菌数量的影响5.1 材料与方法5.1.1 材料5.1.2 方法5.2 结果5.3 讨论6 结论6.1 类酵母共生菌的组成与“抑菌防虫”的关系6.2 类酵母共生菌与褐飞虱生物型产生原因关系6.3 杀菌剂与类酵母共生菌互作关系6.4 进一步工作参考文献附录致谢作者简历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褐飞虱论文; 类酵母共生菌论文; 形态观察论文; 离体培养论文; 杀菌剂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