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型蛋白与中药活性成分发光行为研究与应用

模型蛋白与中药活性成分发光行为研究与应用

论文摘要

药物在体内与蛋白质的作用不仅影响其在体内的分布、代谢和排泄,还和其药效息息相关。因此,在分子水平上研究蛋白质与药物的相互作用对阐明药物的药理活性和药代动力学具有重要意义。大黄属于我国四大最常用的中药之一,具有多方面的药理活性。至今己阐明大黄的主要活性成分为蒽醌类物质,包括:大黄素、大黄酸、大黄酚、大黄素甲醚和芦荟大黄素。芦丁、山萘酚和橙皮素是临床广泛使用的黄酮类药物,国内已生产口服的复方芦丁片。本文以鲁米诺为化学发光探针,采用流动注射.化学发光法,研究肌红蛋白与大黄蒽醌类药物以及黄酮类药物的相互作用,研究工作的创新点为:1.通过测定小分子鲁米诺的外源荧光,系统研究了牛血清白蛋白、肌红蛋白、溶菌酶和过氧化氢酶与鲁米诺的相互作用。建立了以小分子为荧光体,研究蛋白质与其相互作用的数学模型。在新建模型的基础上,计算出牛血清白蛋白、肌红蛋白、溶菌酶和过氧化氢酶与鲁米诺相互作用的结合常数和结合位点数。2.以鲁米诺为化学发光探针,建立了研究肌红蛋白与药物相互作用的流动注射化学发光数学模型,并用该模型计算出肌红蛋白与大黄葸醌类药物以及黄酮类药物相互作用的结合常数和结合位点数。实验结果表明,用本文构建发光模型研究蛋白质与小分子相互作用,不仅操作简单、灵敏度高,还可获得蛋白质与小分子相互作用较多参考信息(包括:结合常数、结合位点数、作用力类型及热力学参数等),为阐明药物和蛋白质的作用原理提供新方法新技术。论文主要内容包括:1.引用文献180篇。概述了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以及研究蛋白质与小分子相互作用的实验方法;总结了大黄、大黄葸醌和黄酮类化合物的主要药理活性。2.根据Stern-Volmer方程及相关理论,推断模型蛋白对鲁米诺荧光猝灭机制为静态猝灭。通过测定小分子外源荧光,构建了研究蛋白质与其相互作用的数学模型,计算公式为:并计算出模型蛋白对鲁米诺的结合常数和结合位点数。根据模型蛋白的结构探讨了可能的结合位点。3.鲁米诺.模型蛋白发光体系的建立及其光谱行为的研究:详细研究了模型蛋白对鲁米诺化学发光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模型蛋白均能增强鲁米诺的化学发光,并缩短鲁米诺达到最大发光强度的时间,化学发光强度增大值与模型蛋白浓度成线性关系。根据模型蛋白对鲁米诺可能的结合位点,探讨了模型蛋白对鲁米诺化学发光增敏的可能机理。4.以鲁米诺-肌红蛋白化学发光体系为基础,研究了大黄蒽醌类药物(大黄素、大黄酸、大黄酚、芦荟大黄素和大黄素甲醚)对鲁米诺-肌红蛋白化学发光体系的影响,发现它们对该体系的化学发光均产生抑制作用,并提出了可能的作用机理。以鲁米诺-肌红蛋白-大黄蒽醌类药物作用机理为基础,构建了研究蛋白质与药物相互作用的流动注射化学发光数学模型,计算方程为:计算出在298K和303K时,肌红蛋白与大黄素、大黄酸、大黄酚、芦荟大黄素和大黄素甲醚相互作用的结合常数Ka和结合位点数n。计算结果表明:肌红蛋白与大黄蒽醌类药物的结合常数肠值在103~107数量级,结合位点数n约为1。结合能力大小顺序为:芦荟大黄素>大黄酚>大黄素>大黄素甲醚>大黄酸。计算出热力学函数的变值,判断肌红蛋白与大黄蒽醌类药物之间的结合力应为疏水作用力,探讨了大黄蒽醌类药物的结构和药理活性与结合力大小的相关性。5.以鲁米诺-肌红蛋白化学发光体系为基础,研究了芦丁、山萘酚、橙皮素对鲁米诺-肌红蛋白化学发光体系的影响,发现它们对该体系的化学发光均产生抑制作用。通过进一步研究,提出了可能的抑制机理。应用基于流动注射-化学发光法构建的数学模型,计算出在298K和303K时,肌红蛋白与芦丁、山萘酚、橙皮素相互作用的结合常数和结合位点数。结合常数在104~105数量级。结合力大小顺序是:山萘酚>芦丁>橙皮素。并计算出热力学函数的变值,以此判断结合力应为疏水作用力。探讨了结合常数的大小与黄酮类药物结构的相关性。6.以鲁米诺-肌红蛋白化学发光体系为基础,发现克林霉素、氯雷他定、三聚氰胺和龙胆苦苷对该体系的发光有较强的猝灭作用。应用本文所构建的流动注射化学发光数学模型,分别给出肌红蛋白与克林霉素、氯雷他定和三聚氰胺相互作用的结合常数Ka和结合位点数n,得到非常满意的计算结果。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蛋白质概述
  • 1.2.1 蛋白质结构与功能
  • 1.2.2 牛血清白蛋白
  • 1.2.3 肌红蛋白
  • 1.2.4 溶菌酶
  • 1.2.5 过氧化氢酶
  • 1.3 蛋白质与小分子相互作用的研究方法
  • 1.3.1 荧光光谱法
  • 1.3.2 毛细管电泳法
  • 1.3.3 核磁共振法
  • 1.4 蛋白质与中药活性成分相互作用的研究概况
  • 1.4.1 大黄概述
  • 1.4.2 大黄蒽醌
  • 1.4.3 黄酮
  • 1.4.4 芦丁
  • 1.4.5 山萘酚
  • 1.4.6 橙皮素
  • 1.5 蛋白质与中药活性成分相互作用的研究概况
  • 1.6 课题研究的意义和研究内容
  • 1.6.1 课题的研究意义和目的
  • 1.6.2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模型蛋白与鲁米诺相互作用荧光光谱的研究
  • 2.1 前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试剂与仪器
  • 2.2.2 实验方法
  • 2.3 结果和讨论
  • 2.3.1 模型蛋白对鲁米诺荧光的猝灭作用
  • 2.3.2 模型蛋白对鲁米诺荧光猝灭机制的探讨
  • 2.3.3 模型蛋白对鲁米诺的结合参数
  • 2.3.4 模型蛋白结合鲁米诺的可能活性位点
  • 2.4 结论
  • 第三章 模型蛋白与鲁米诺相互作用化学发光行为研究
  • 3.1 前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试剂与仪器
  • 3.2.2 实验方法
  • 3.3 结果和讨论
  • 3.3.1 流动注射流路设计和化学发光实验条件的优化
  • 3.3.2 模型蛋白对鲁米诺化学发光强度的影响
  • 3.3.3 化学发光体系的稳定性
  • 3.3.4 模型蛋白增敏鲁米诺化学发光的可能机理
  • 3.4 结论
  • 第四章 以鲁米诺为化学发光探针研究大黄蒽醌类物质与肌红蛋白的相互作用
  • 4.1 前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试剂与仪器
  • 4.2.2 实验方法
  • 4.3 结果和讨论
  • 4.3.1 流动注射-化学发光实验条件的优化
  • 4.3.2 反应体系化学发光强度-时间关系
  • 4.3.3 流动注射-化学发光体系流路设计
  • 4.3.4 化学发光体系的稳定性考察
  • 4.3.5 鲁米诺-肌红蛋白-大黄蒽醌类药物化学发光反应机理探讨
  • 4.3.6 流动注射-化学发光数学模型的建立
  • 4.4 蛋白质与药物相互作用流动注射化学发光模型的应用
  • 4.4.1 肌红蛋白与大黄蒽醌类药物相互作用的结合参数
  • 4.4.2 肌红蛋白与大黄蒽醌类药物相互作用的热力学参数
  • 4.4.3 结合力大小与大黄蒽醌类药物结构和药理活性关系的探讨
  • 4.5 结论
  • 第五章 肌红蛋白与黄酮类物质相互作用的发光行为研究
  • 5.1 前言
  • 5.2 实验部分
  • 5.2.1 试剂与仪器
  • 5.3 结果和讨论
  • 5.3.1 反应体系化学发光强度-时间关系
  • 5.3.2 流动注射-化学反光实验条件的优化
  • 5.3.3 流动注射-化学发光体系流路设计
  • 5.3.4 芦丁测定的线性方程、检出限和相对标准偏差
  • 5.3.5 化学发光体系的稳定性考察
  • 5.3.6 干扰实验
  • 5.3.7 鲁米诺-肌红蛋白-黄酮类药物化学发光反应机理探讨
  • 5.4 流动注射-化学发光模型的应用
  • 5.4.1 肌红蛋白与黄酮类药物相互作用的结合参数
  • 5.4.2 肌红蛋白与黄酮类药物相互作用的热力学参数
  • 5.5 鲁米诺-肌红蛋白体系测定芦丁的应用
  • 5.5.1 芦丁片剂中芦丁的含量测定
  • 5.5.2 血清样品中芦丁回收率的测定
  • 5.5.3 人体尿液中芦丁回收率的测定
  • 5.6 结论
  • 第六章 鲁米诺-肌红蛋白发光体系的应用
  • 6.1 龙胆苦苷的分析应用
  • 6.1.1 龙胆苦苷测定的线性方程、检出限和相对标准偏差
  • 6.1.2 龙胆片剂中龙胆苦苷的测定
  • 6.1.3 人体血清中龙胆苦苷回收率的测定
  • 6.1.4 人体尿液中龙胆苦苷回收率的测定
  • 6.2 构建流动注射-化学发光模型的应用
  • 6.3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完成论文情况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 [1].基于聚(吡咯-鲁米诺-金)纳米复合材料的电化学发光传感器检测盐酸去氧肾上腺素[J]. 分析试验室 2020(05)
    • [2].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鲁米诺试剂稳定性研究[J]. 化学试剂 2019(03)
    • [3].酚类物质在鲁米诺-硝酸银-纳米金体系中化学发光行为研究[J]. 发光学报 2017(06)
    • [4].鲁米诺流动注射化学发光法测定呋喃西林的含量[J]. 福建师大福清分校学报 2013(05)
    • [5].鲁米诺-铁氰化钾流动注射化学发光法对饮用水中桔霉素的快速预警[J]. 食品工业 2014(08)
    • [6].鲁米诺重氮化化学发光选择性测定水中的亚硝酸盐[J]. 分析试验室 2014(05)
    • [7].鲁米诺-铁氰化钾流动注射化学发光法测定饮用水中铅[J]. 广东农业科学 2011(11)
    • [8].鲁米诺-铁氰化钾流动注射化学发光法测定头孢拉定[J]. 分析试验室 2010(01)
    • [9].化学氧化合成聚(苯胺-鲁米诺)复合纳米线的电化学发光特性研究[J]. 分析化学 2015(01)
    • [10].1,3-丙二硫醇自组装膜修饰金电极表面聚鲁米诺的电化学特性[J].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8(02)
    • [11].鲁米诺-铁氰化钾化学发光体系对盐酸环丙沙星的测定[J]. 分析测试学报 2010(03)
    • [12].人心肌肌钙蛋白Ⅰ鲁米诺化学发光酶免疫分析法的建立[J]. 中国免疫学杂志 2018(05)
    • [13].鲁米诺-铁氰化钾流动注射化学发光法测定铜离子[J]. 新乡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04)
    • [14].浅谈鲁米诺化学发光体系应用的新进展[J]. 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 2012(03)
    • [15].流动注射化学发光测定甲巯咪唑[J]. 辽宁化工 2017(09)
    • [16].流动注射化学发光法测定药品中青藤碱[J]. 现代预防医学 2010(15)
    • [17].酞菁在鲁米诺化学发光中的应用[J]. 西部皮革 2019(06)
    • [18].鲁米诺-5-磺基水杨酸体系流动注射化学发光法测定铂[J]. 冶金分析 2013(06)
    • [19].鲁米诺-碳糊电化学发光传感器的制备与应用[J]. 延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02)
    • [20].盐酸倍他司汀对鲁米诺-高碘酸钾体系后发光作用机理的探讨及其快速测定[J]. 分析科学学报 2008(06)
    • [21].孕妇血清妊娠相关蛋白A鲁米诺氧通道免疫测定方法的建立[J]. 中国免疫学杂志 2014(07)
    • [22].鲁米诺-过硫酸钠体系后化学发光法测定银[J]. 分析试验室 2011(12)
    • [23].鲁米诺-过氧化氢化学发光体系测定雌性激素[J].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01)
    • [24].流动注射-化学发光法用于药物分析研究进展[J]. 光谱实验室 2013(03)
    • [25].基于纳米银对鲁米诺-铁氰化钾化学发光体系的增敏作用测定硫酸特布他林[J]. 分析化学 2009(11)
    • [26].通过Gabriel反应合成经典化学发光试剂鲁米诺[J]. 化学试剂 2019(04)
    • [27].Ag(Ⅲ)配合物-鲁米诺流动注射化学发光法测定西维因[J]. 分析试验室 2020(09)
    • [28].鲁米诺-EDTA体系测定水样中超痕量镉[J]. 安徽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02)
    • [29].看不见的血迹能重现吗?[J]. 科学与文化 2012(08)
    • [30].鲁米诺-高锰酸钾化学发光法测定芦丁片中芦丁的含量[J]. 中国药房 2013(05)

    标签:;  ;  ;  ;  

    模型蛋白与中药活性成分发光行为研究与应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