膨胀岩隧道支护结构受力特性和围岩稳定性研究

膨胀岩隧道支护结构受力特性和围岩稳定性研究

论文摘要

本文以龙厦铁路线吴坑隧道膨胀性辉绿岩分布段为依托,采用现场调研、室内试验和有限元数值计算的方法,对该地段膨胀性辉绿岩的工程性质,力学特性,膨胀压力的形成机制,围岩压力分布特点,膨胀性围岩对初期支护的影响进行分析研究,得出一些对施工有较强指导意义的结论。主要研究工作如下:(1)在现场调研和室内试验及大量现场监测资料的基础上,对吴坑隧道膨胀性辉绿岩的工程性质,膨胀压力分布特点及围岩膨胀压力形成机制进行分析研究。(2)以现场实测资料为基础,运用荷载结构法对膨胀压力影响下,就初期支护的受力特点进行对比分析;针对膨胀压力分布特点,分别采用加强初期支护强度(原设计I20a钢拱架改成HW175型钢)及施作临时横撑等施工优化措施,并对初期支护稳定性进行分析。(3)以现场监测资料为基础,以膨胀压力为附加荷载,采用地层结构法,对隧道开挖过程中,膨胀压力影响下围岩及初期支护受力及变形特性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得出膨胀压力作用下,影响洞室及初期支护稳定性的关键工序及变形破坏关键部位。进而提出针对吴坑隧道膨胀性辉绿岩分布段的施工措施建议。(4)在上述研究基础上,结合现场监测资料对吴坑隧道膨胀性辉绿岩分布段的典型破坏现象进行分析,并提出施工建议。

论文目录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依托项目工程概况及其主要工程问题
  • 1.3.1 工程概况
  • 1.3.2 主要工程问题
  • 1.4 主要研究内容、分析方法及研究思路
  • 1.4.1 本文研究内容
  • 1.4.2 本文采用的隧道支护结构及围岩分析方法
  • 1.4.3 研究思路
  • 第二章 膨胀岩的工程性质及隧道变形特点
  • 2.1 膨胀岩的概念[1]
  • 2.2 膨胀性辉绿岩的矿物成分及其工程性质
  • 2.2.1 矿物成分
  • 2.2.2 工程性质
  • 2.3 围岩膨胀压力形成机制
  • 2.4 围岩压力及洞室变形分析
  • 2.4.1 实测围岩压力与松散压力的对比分析
  • 2.4.2 吴坑隧道围岩压力分布特点
  • 2.4.3 吴坑隧道洞室变形特点
  • 2.4.4 吴坑隧道围岩压力与洞室变形分析
  • 2.5 初期支护主要破坏形式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膨胀压力影响下初期支护受力特性研究
  • 3.1 研究思路及模型建立
  • 3.1.1 研究思路
  • 3.1.2 模型建立
  • 3.2 松散压力作用下初期支护受力特性
  • 3.3 膨胀压力影响下初期支护受力特性
  • 3.3.1 工字钢断面初期支护弯矩及轴力分布规律
  • 3.3.2 H 型钢断面初期支护弯矩及轴力分布规律
  • 3.4 提高初期支护稳定性的施工优化措施分析
  • 3.4.1 提高初期支护强度对初期支护稳定性影响
  • 3.4.2 施作临时横撑对初期支护稳定性的影响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膨胀压力影响下围岩及初期支护施工力学行为研究
  • 4.1 本章结构
  • 4.2 模型建立
  • 4.2.1 模型尺寸
  • 4.2.2 支护措施的处理
  • 4.2.3 岩体及支护物理力学参数的选取
  • 4.2.4 有限元数值计算方案
  • 4.3 施工过程围岩稳定性分析
  • 4.3.1 应力场分析
  • 4.3.2 位移场分析
  • 4.3.3 塑性区分析
  • 4.4 施工过程初期支护施工力学行为研究
  • 4.4.1 工字钢断面内力图
  • 4.4.2 H 型钢断面内力图
  • 4.5 关键工序及变形破坏关键部位
  • 4.6 施工措施建议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吴坑隧道典型破坏现象分析
  • 5.1 吴坑隧道施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 5.2 成因分析
  • 5.2.1 塌方原因分析
  • 5.2.2 典型破坏现象分析
  • 5.3 施工措施建议
  • 5.3.1 塌方处理措施
  • 5.3.2 典型破坏现象施工措施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结论
  •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相关论文文献

    • [1].双层初期支护在云屯堡隧道高地应力软岩洞段中的应用[J]. 隧道建设(中英文) 2020(01)
    • [2].软弱围岩大变形初期支护施工质量控制[J]. 工程机械与维修 2020(04)
    • [3].隧道初期支护变形侵限原因分析及处理技术[J]. 福建建材 2019(04)
    • [4].基于精细化模型的初期支护安全性评价[J].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2019(S1)
    • [5].张家岩隧道水平层状泥岩段初期支护优化[J]. 勘察科学技术 2017(05)
    • [6].超大跨度暗挖地铁车站单层初期支护拱盖法技术研究[J]. 现代隧道技术 2019(S2)
    • [7].加强初期支护理念在现场实际施工中的应用[J]. 山西建筑 2012(07)
    • [8].共和隧道特殊围岩段初期支护大变形处理技术[J]. 隧道建设 2010(S1)
    • [9].马湾隧道浅埋偏压段初期支护变形原因分析及参数优化[J]. 隧道建设(中英文) 2017(S2)
    • [10].大断面小净距双层初期支护的力学作用分析[J]. 福建交通科技 2011(01)
    • [11].某高速公路隧道施工初期支护参数分析与监测[J]. 广东公路交通 2014(04)
    • [12].双层初期支护在超大跨度公路隧道中的应用[J].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20(25)
    • [13].缓倾砂岩夹泥岩隧道岩爆段初期支护变形特征及控制技术研究——以蒙华铁路段家坪隧道为例[J]. 隧道建设(中英文) 2019(05)
    • [14].基于围岩稳定性的大断面隧道初期支护优化[J]. 土木工程学报 2017(S2)
    • [15].平天高速软弱围岩隧道双层初期支护施工技术[J]. 建筑机械 2018(07)
    • [16].超大断面隧道在双层初期支护下的拆撑安全性研究[J]. 现代隧道技术 2018(06)
    • [17].大断面软岩隧道双层初期支护的施工技术[J]. 建筑安全 2017(05)
    • [18].双层初期支护施工技术在公路软弱围岩隧道的应用[J]. 广西教育学院学报 2019(02)
    • [19].梅林隧道出口初期支护变形处理方案分析[J]. 科技视界 2014(02)
    • [20].双层初期支护技术在软岩大变形隧道施工中的应用[J]. 铁道建筑技术 2014(02)
    • [21].三车道大跨公路隧道洞口浅埋段初期支护大变形的整治[J]. 隧道建设 2009(S2)
    • [22].地铁浅埋隧道初期支护变形侵限换拱施工技术[J]. 四川水力发电 2019(S1)
    • [23].基于现场监测数据的隧道初期支护参数优化研究[J]. 工程技术研究 2019(17)
    • [24].泥质软岩隧道穿越富水断层带初期支护变形侵限机理及处治对策[J]. 现代隧道技术 2017(03)
    • [25].成昆铁路丙满隧道超前及初期支护中的关键施工方法[J]. 石家庄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5(02)
    • [26].永临结合的初期支护侵限处理方法[J]. 现代隧道技术 2013(03)
    • [27].初期支护组合形式有效性现场试验研究[J]. 隧道建设(中英文) 2018(02)
    • [28].隧道软弱围岩施工初期支护变形的处理与认识[J]. 交通世界(建养.机械) 2014(10)
    • [29].大断面隧道穿越层状围岩段初期支护优化研究[J].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20(23)
    • [30].双连拱隧道开挖及初期支护施工工艺[J]. 科技资讯 2012(08)

    标签:;  ;  ;  ;  ;  

    膨胀岩隧道支护结构受力特性和围岩稳定性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