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应器建模论文-顾伟军

反应器建模论文-顾伟军

导读:本文包含了反应器建模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乙烯装置,碳二加氢反应器,建模,加氢选择性

反应器建模论文文献综述

顾伟军[1](2019)在《碳二加氢反应器实时优化建模与运行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建立了能够良好描述碳二加氢反应实际运行工况的工艺机理模型,并结合物料平衡、能量平衡和反应动力学速率等数学方程,得到了以提高加氢选择性为目标的优化模型。基于工艺机理模型,系统分析了乙烯装置的操作特性及主要运行参数对乙烯加氢选择性的影响。基于模型优化结果,对装置的主要运行参数进行了优化调整。通过调整反应器入口温度和各段反应器的除炔负荷,减小了总氢炔比,乙烯产量相应增加,经济效益增加394.68万元/a,间接减少循环乙烷产量,同时减少了氢气用量。(本文来源于《石油石化绿色低碳》期刊2019年05期)

母滨,雷福林,邵卫卫,张哲巅,肖云汉[2](2019)在《贫预混燃烧室化学反应器网络模型建模及不确定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CFD叁维数值模拟结果的化学反应器(CRN)网络模型方法具有快速预估燃烧室NOx排放的特点。研究通过CFD数值模拟手段获得了贫预混燃烧室流场、温度场等特征分布,基于燃料空气掺混特性、速度场、温度场、OH分布以及达姆科勒数,燃烧室被离散划分为预热区、火焰锋面区、火焰过渡区、后火焰区、中心回流区以及角回流区,建立了复杂的CRN模型表征燃烧室内部的流动特征和火焰结构。以贫预混燃烧器为对象,与实验结果进行了对比验证。通过敏感性和不确定性分析获得了反应区域停留时间和烟气回流比例等关键参数对NOx排放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CFD-CRN混合方法更适用于在高当量比条件下贫预混燃烧室NOx排放的快速有效预测。在相同扰动强度的条件下,反应预热区域和火焰锋面区域的停留时间扰动对CRN模型预测NOx的生成量和稳定性影响更显着。CFD-CRN混合方法应明确在较高的绝热火焰温度条件下烟气回流比的准确性计算及其对NOx生成的显着影响。(本文来源于《航空动力学报》期刊2019年10期)

李伟,刘敦禹,陈军,金晶,程潜[3](2019)在《基于鼓泡反应器高压联合脱除富氧燃烧烟气中NO_x和SO_x的建模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富氧燃烧技术能有效地实现碳捕集,但NO_x和SO_x等酸性气体的存在不利于CO_2的运输和封存。CO_2的压缩是运输前的必要过程,故研究烟气在高压下联合脱硫脱硝,对碳捕集和封存技术的应用具有重大意义。基于实验获得的传质系数,并结合文献中的反应机理和动力学建立鼓泡反应器的传质及动力学耦合模型,通过龙格-库塔数学方法对这一非稳态问题进行求解,模拟研究了NO和SO_2单独吸收和不同压力下联合吸收过程中产物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NO_x和SO_x在液相中的相互作用促进了SO2、NO2的吸收和液相中SO_4~(2-)、HSO_4~-的大量生成,同时也生成了大量的温室气体N_2O;联合吸收过程中,溶液的pH从7迅速降低到5以下,结束时溶液pH约为2; HADS(HNO(SO_3)_2~(2-))和HAMS(HNOHSO_3~-)为主要N-S化合物;压力提高,有利于SO_4~(2-)、NO_3~-、HADS和HAMS的生成,同时也导致N_2O的生成量增多。(本文来源于《环境工程》期刊2019年07期)

陈博,杨涛[4](2019)在《鼓泡床反应器多相流CFD建模及流场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减压渣油的转化需要高效率的鼓泡床反应器形式;但高温高压工况特点使实验手段难以对反应器内的流场-反应耦合作用进行考察。本研究基于欧拉法建立了多相流鼓泡床反应器的反应CFD模型。通过结合渣油临氢热裂化反应动力学模型,系统考察了鼓泡床反应器内的流场特点、相含率分布、速度分布和流场-反应耦合特性,为渣油转化工艺中反应器考察和反应器设计提供了有效的理论工具。(本文来源于《山东化工》期刊2019年13期)

郑帅,谭大鹏,李霖,朱吟龙[5](2019)在《微反应器计算流体力学与离散元建模及调控》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提高微反应器内部流场均匀性,抑制固相颗粒团聚,提出超声波耦合流场强化调控方法.基于计算流体力学与离散元耦合(CFD-DEM)方法,建立微反应器流体动力学模型,得到微反应器流道的多相流场分布与颗粒运动规律.对可实现k-ε湍流模型源项进行修正,得到微型反应器在超声波激振作用下的颗粒碰撞冲击效应与内部流场非线性分布特征.结合分形方法,对流道中的颗粒群混沌态分布进行定量分析.以T形汇流反应器为例,开展数值仿真研究.结果表明,超声波耦合流场强化可以提高反应器内的流场分布均匀性,对离散颗粒团聚进行有效的抑制.(本文来源于《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期刊2019年07期)

施伟,胡逸,陈之厦,陈超,杨卫娟[6](2019)在《高温铝水反应器内反应与传热过程建模及计算》一文中研究指出对一种典型的高温熔融铝水反应器内部反应和传热过程进行建模研究,以分析反应器内部的热特性。建立了铝液与水的反应过程和传热过程物理及数学模型,设计了水滴蒸发和反应以及传热过程的程序算法和耦合算法,并利用Visual Basic语言编制了模拟计算软件,应用该软件对反应器的关键运行参数进行了模拟计算。结果表明:反应进水质量流量与反应器的壁面最高温度呈正相关,而冷却水质量流量与壁面最高温度呈负相关;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吻合较好。(本文来源于《动力工程学报》期刊2019年06期)

宋树帜[7](2019)在《微反应器中阻塞过程的建模与仿真》一文中研究指出微反应器在微化工领域和医药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微通道阻塞问题是微反应器故障的常见问题,一旦微反应器发生阻塞故障,将导致反应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大幅提升。在研究中,首先从微观角度利用群体平衡模型(Population Balance Model,PBM)和经典沉淀理论相结合,引入混合尺度的概念,以Na_2SO_4和BaCl_2溶液反应生成BaSO_4(Barium Sulfate)颗粒的过程作为阻塞体生成的反应背景,对在微通道内反应生成的阻塞体的成核、生长、聚集过程进行了建模,模拟了部分阻塞的生成过程,并应用此模型定量分析了初始溶液浓度、混合尺度等因素对阻塞体数量密度、阻塞体大小的影响。同时,根据阻塞体在微通道内的受力情况,模拟了阻塞体在微通道内的沉淀轨迹。考虑在实际反应中微通道内溶液浓度存在微小波动的情况下,定义了将阻塞体排出微通道所需最小流速V_(off),提出了一个能够兼顾微通道能耗和流量平稳性的优化问题,并求取了最优的初始反应溶液浓度。在该初始浓度下,既可以避免阻塞体的堆积,又兼顾微反应器的功耗和可控性。本文进而分析了部分阻塞条件下,阻塞体在微通道内受到的惯性升力以及经过二次流时所受到的侧向迁移力。通过引入惯性聚集和Dean二次流,优化设计了一种带有扩缩结构单元的微通道,并基于微通道结构的优化设计达到移除阻塞体的目的。最后,建立了CFD(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仿真模型,比较了扩缩结构和直管微通道中移除阻塞体的效果,对比结果表明:相比于传统的直管微通道,优化后的扩缩结构微通道对阻塞体的分离效率提高了340%。证明了扩缩结构能够有效分离溶液中的阻塞体,实现阻塞体的分离与排除,预防微通道内因部分阻塞体沉积而形成的全阻塞。(本文来源于《内蒙古工业大学》期刊2019-06-01)

张晓瑞,曹志凯,陈秉辉,周华[8](2019)在《烧结板布风的甲烷化流化床反应器建模与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双流体模型对烧结板型气体分布器的甲烷化流化床反应器进行数值模拟,在ANSYS-FLUENT平台中利用用户自定义函数建立了烧结板型气体分布器的数学模型;并对过程反应动力学模型进行改进,在宏观上实现了反应速率与催化剂浓度的正相关;通过模型的计算结果与实验数据对比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在模拟结果的基础上对烧结板型气体分布器的甲烷化流化床反应器的参数分布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烧结板模型的引入增强了反应器进口边界描述的精确性,对反应动力学模型的合理改进更好地反映了甲烷化反应过程,并更符合实验结果,从而提高了模拟计算的精确性.(本文来源于《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9年05期)

章奇明[9](2019)在《加氢裂化工业反应器建模和原料油分子重构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加氢裂化是炼油与石化行业的关键技术,通过数学模型对加氢裂化反应器的操作条件进行优化并以此指导工业生产,可以为企业带来显着的经济效益。本文首先采用离散集总法建立了加氢裂化反应器的数学模型,用于模拟中国石化青岛炼化公司的减压瓦斯油(VGO)加氢裂化工业装置。结果表明,该模型能够较好地模拟产品组成(气体、石脑油、航空煤油、柴油和加氢尾油)和反应器床层的温度分布,可以满足工业生产的要求。此外,利用该模型考察了原料油流量、补充氢气流量、进料温度等操作变量对VGO加氢裂化反应的影响。然而,基于上述模型得到的产品组成较为粗略(按沸程进行切割的馏分组成),无法获得更为详细的分子组成,为此本文进一步对VGO原料进行了分子重构的研究。运用概率分布函数对烃类分子结构进行数学描述,建立了随机重构模型,用于预测沙中VGO和伊朗VGO的组成。结果显示,由随机重构模型得到的模拟分子混合物在密度、元素组成、族组成等物性数据上均与工业实测值较为吻合,表明了该模型的合理性和准确性,后续可用于构建分子水平的加氢裂化反应动力学模型。(本文来源于《华东理工大学》期刊2019-04-18)

贾华宇,杜文莉,范琛,杨明磊[10](2018)在《S-Zorb反应器的机理建模与基于改进鲸群算法的参数估计》一文中研究指出汽油吸附脱硫(S-Zorb)装置是我国催化裂化汽油的主要脱硫装置之一。针对S-Zorb工业模型缺乏,实验室模型无法预测产品油辛烷值等问题,作者提出了一种基于过程机理的反应器建模方法。该方法将催化裂化汽油划分为5个集总,在集总基础上构建了反应动力学模型、辛烷值关联模型等。另外,针对传统群优化算法参数估计耗时长的缺点,提出了一种改进的鲸群算法,并成功应用于S-Zorb模型。通过与工业数据对比验证结果表明,所提模型能够有效地预测脱硫率、辛烷值等关键指标,从而为后续的优化生产提供基础。(本文来源于《高校化学工程学报》期刊2018年06期)

反应器建模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基于CFD叁维数值模拟结果的化学反应器(CRN)网络模型方法具有快速预估燃烧室NOx排放的特点。研究通过CFD数值模拟手段获得了贫预混燃烧室流场、温度场等特征分布,基于燃料空气掺混特性、速度场、温度场、OH分布以及达姆科勒数,燃烧室被离散划分为预热区、火焰锋面区、火焰过渡区、后火焰区、中心回流区以及角回流区,建立了复杂的CRN模型表征燃烧室内部的流动特征和火焰结构。以贫预混燃烧器为对象,与实验结果进行了对比验证。通过敏感性和不确定性分析获得了反应区域停留时间和烟气回流比例等关键参数对NOx排放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CFD-CRN混合方法更适用于在高当量比条件下贫预混燃烧室NOx排放的快速有效预测。在相同扰动强度的条件下,反应预热区域和火焰锋面区域的停留时间扰动对CRN模型预测NOx的生成量和稳定性影响更显着。CFD-CRN混合方法应明确在较高的绝热火焰温度条件下烟气回流比的准确性计算及其对NOx生成的显着影响。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反应器建模论文参考文献

[1].顾伟军.碳二加氢反应器实时优化建模与运行探讨[J].石油石化绿色低碳.2019

[2].母滨,雷福林,邵卫卫,张哲巅,肖云汉.贫预混燃烧室化学反应器网络模型建模及不确定性分析[J].航空动力学报.2019

[3].李伟,刘敦禹,陈军,金晶,程潜.基于鼓泡反应器高压联合脱除富氧燃烧烟气中NO_x和SO_x的建模分析[J].环境工程.2019

[4].陈博,杨涛.鼓泡床反应器多相流CFD建模及流场研究[J].山东化工.2019

[5].郑帅,谭大鹏,李霖,朱吟龙.微反应器计算流体力学与离散元建模及调控[J].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2019

[6].施伟,胡逸,陈之厦,陈超,杨卫娟.高温铝水反应器内反应与传热过程建模及计算[J].动力工程学报.2019

[7].宋树帜.微反应器中阻塞过程的建模与仿真[D].内蒙古工业大学.2019

[8].张晓瑞,曹志凯,陈秉辉,周华.烧结板布风的甲烷化流化床反应器建模与分析[J].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

[9].章奇明.加氢裂化工业反应器建模和原料油分子重构的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9

[10].贾华宇,杜文莉,范琛,杨明磊.S-Zorb反应器的机理建模与基于改进鲸群算法的参数估计[J].高校化学工程学报.2018

标签:;  ;  ;  ;  

反应器建模论文-顾伟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