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现代主义是人类中心主义,进步论,个人中心主义,“新”之崇拜和非主题化倾向。而后现代主义则是对“现代性”的质疑和扬弃,是现代性的物极必反。中国文化有自身的发展演进规律,在此语境下的艺术活动也必然呈现“中国特色”。因此重新审视自身的文化传统显得至关重要。中国的艺术家完全可以理直气壮地用中国艺术的审美标准如“气韵”“意境”、“虚实”、“动静”、“疏密”等概念去评判当今的艺术创作,走出理解上的误区,树立自信。
论文目录
相关论文文献
- [1].山水画中的现代与后现代[J]. 艺术品鉴 2017(01)
- [2].关于《现代与后现代艺术丛书》[J]. 大连大学学报 2008(02)
- [3].建筑设计在现代与后现代之间[J]. 美与时代(上) 2011(03)
- [4].认知图绘与后现代的历险(英文)[J]. 文艺理论研究 2014(03)
- [5].现代与后现代管理思想之比较研究——基于后现代思想的解读[J]. 生产力研究 2012(03)
- [6].浅谈自我创作和对作曲潮流的理解[J]. 艺术评论 2012(09)
- [7].现代与后现代教育管理理论的应用研究[J]. 教育与职业 2013(36)
- [8].冯小刚电影的特点:现代与后现代之间[J]. 电影文学 2014(06)
- [9].现代与后现代的文化差异——以城市建筑为视角[J].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01)
- [10].当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后学际遇”及其发展趋向——兼评处在现代与后现代冲突与交融视域下的马克思主义哲学[J].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04)
- [11].伦理撕裂与乡愿梦境——现代与后现代文化语境下《查泰莱夫人的情人》与《廊桥遗梦》的比较解读[J]. 时代文学(双月上半月) 2008(04)
- [12].后后现代主义教育——陶行知教育思想的时代性解读(二)[J]. 中学政治教学参考 2013(06)
- [13].现代、后现代课程比较研究[J]. 教育前沿(理论版) 2009(02)
- [14].现代与后现代的双重表征:当代中国的移动电话(下)[J].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2008(05)
- [15].知识观视域下犯罪学教学理念的转变[J]. 人民法治 2018(20)
- [16].现代—后现代图景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多维拓展[J]. 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 2016(10)
- [17].读书的法理[J]. 中国研究生 2019(01)
- [18].无法抗拒的宿命:在前现代、现代与后现代之间穿行——谈墨白新世纪以来的小说创作[J]. 山花 2009(17)
- [19].漂浮的能指——有感于21世纪文化背景中的“艺术”[J]. 艺术教育 2010(11)
- [20].重建科学课程的生活世界——一种消解现代与后现代科学课程观冲突的思考[J]. 社会科学战线 2008(05)
- [21].在现代与后现代之间:马克思的人的观念的历史定位[J].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04)
- [22].叙事研究与案例研究的性质和应用[J]. 课程.教材.教法 2010(02)
- [23].超越现代与后现代:构建课程的精神家园[J]. 中国农业教育 2009(04)
- [24].关注原因[J]. 中国画画刊 2020(02)
- [25].骑在现代与后现代的墙上[J]. 环球人文地理 2014(24)
- [26].红黑境界中的顺道无为 一个东方艺术家对西方现代与后现代艺术思潮的回应与挑战[J]. 福建艺术 2008(05)
- [27].游走于现代与后现代之间——韩寒《他的国》之解读[J]. 名作欣赏 2014(18)
- [28].中国电影“梦之队”[J]. 全国新书目 2010(19)
- [29].我们离真相更近了吗?[J]. 中国企业家 2008(16)
- [30].本期语萃[J]. 文化学刊 201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