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叙永县中医医院四川泸州646400)
【摘要】目的:分析血栓弹力图在预测静脉血栓栓塞症发生的价值。方法:选取本院收治住院的恶性肿瘤患者90例,随机分研究组(N=60)与对照组(N=30)。研究组依据血栓弹力图结合凝血检查的结果进行干预;对照组则不予以干预。研究组深静脉血栓形成、红细胞聚集与无血栓并红细胞聚集情况各分A、B、C三个亚组,每组各20例。观察分析各组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DVT)的形成、肺血栓的栓塞症(PTE)情况与出血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DVT、致死性PTE的发生几率对比对照组均显著更低,P<0.05。各组患者住院期间及出院后随访期内的出血事件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血栓弹力图与凝血提示可以对静脉血栓栓塞症发生进行早期的预测,实施干预可有效的降低恶性肿瘤患者DVT与PTE的发生率。根据患者不同的高凝状态,对不同因素进行寻找并采取个体化的治疗,可保证治疗有效性与安全性。
【关键词】血栓弹力图;恶性肿瘤;血栓形成;高凝状态
【中图分类号】R7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231(2018)14-0129-02
临床上恶性肿瘤患者并发的静脉血栓栓塞症(下称VTE)会直接影响到其预后结果,VTE使恶性肿瘤患者早期的死亡率大幅提高[1]。对于长期处卧床状态、且保持留置深静脉的导管、处于内分泌治疗过程、存在既往的DVT、存在恶性盆腔肿瘤等相关高危情况患者,临床需要进行有效的干预,以实现预测与治疗,并且防止DVT降低与肺血栓栓塞症(下称PTE)发生[2]。因此本研究通过对90例恶性肿瘤患者展开研究,并对其中的60例瘤实施干预措施,建立对比以探讨预防预测静脉血栓栓塞症发生的办法,现将做以下报告。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3月—2018年3月间,本院收治住院经过纳入与排除标准筛选的恶性肿瘤患者中的90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41例,女49例,患者年龄结构36~74岁,平均年龄为53.21±4.23岁;女性患者主要为妇科类肿瘤、乳腺癌及肺腺癌为主,男性患者主要为消化道类肿瘤、肝癌、肺腺癌为主。患者随机分研究组(N=60)与对照组(N=30)。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
研究组依据血栓弹力图结合凝血检查的结果进行干预;对照组则不予以干预。研究组深静脉血栓形成、红细胞聚集与无血栓并红细胞聚集情况各分A、B、C三个亚组,每组各20例,三亚组一般资料、病种、相关危险因素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
1.2准入与排除标准
(1)准入标准:患者在病理学上明确的诊断为恶性肿瘤;经血栓弹力图结果提示高凝,同时反应时间(R)缩短,且最大振幅(MA)、α角均升高;评估患者的生存期超过6个月;所有患者对本研究均知情同意,且签署了知情同意书。(2)排除标准:患者存在恶性中路的脑转移,或存在相关危重症,且凝血功能出现障碍患者,血小板计数<8*104,存在出血倾向或出血患者。
1.3仪器与试剂
血常规BC6900(原装配套试剂);血栓弹力图仪(原装配套试剂);D二聚体凝血仪器—赛科西德SF8100(原装配套试剂)
1.4方法
研究组患者依据其血栓弹力图结果结合凝血检查进行适当的干预措施。(1)R值缩小而凝血因子活性高患者,应用依诺肝素(量0.4mL/d)进行治疗,治疗第3d与7d对患者D-二聚体、血栓弹力图、血常规以及凝血活酶活化部分再次进行1次复查以观察治疗效果,于7d后改用华法林(口服)继续维持治疗;(2)MA值升高且血小板的功能升高的患者,应用口服阿司匹林进行治疗,100mg/次,1次/d,连续治疗3d,依据患者血小板的抑制率再调整用药的剂量;(3)α角呈升高,且纤维蛋白原出现升高患者,行蚓激酶(口服,2粒/次,2次/d),7d后复查患者血栓弹力图,再了解患者的α角变化情况,结合观察治疗的疗效调整后续用药的剂量。而对照组则仅做观察不予以进行干预。
对比两组患者在住院治疗期间DVT与PTE的发生情况,对证实发生DVT与PTE的患者应立即进行治疗干预。
2.结果
2.1DVT与PTE发生的情况对比
研究组患者DVT、致死性PTE的发生几率对比对照组均显著更低,P<0.05。对照组当中的3例PTE中有2例结局死亡,结果显示致死性PTE占比66.67%;而研究组则出现4例红细胞聚集以及1例DVT,在采用积极的治疗干预后均得以存活,因此研究组的致死性PTE发生率对比对照组显著更低(P<0.01)。见表。
表患者DVT与PTE发生的情况比较
*对比对照组P值小于0.01
2.2出血事件对比
患者在住院收治期间及其出院之后的短期随访内的出血事件对比中,A组出现3例出血事件(1例脑出血,1例咯血,1例尿血);B组出现2例出血(1例消化道出血,1例脑出血);C组出现2例出血(1例咯血,1例尿血);对照组出现3例出血(2例脑出血,1例消化道出血),各组对比均无明显差异,P>0.05。
3.讨论
DVT与PTE是恶性肿瘤中常见的并发症,该两种疾病存在密切的相关。其中,DVT常是来自于周围的静脉,多见于下肢深静脉与盆腔静脉。引发PTE的主要原因是下肢DVT的形成。本院长期对PTE患者的规范化诊治当中,发现急性的PTE患者多有存在合并DVT的现象。PTE也被认为是恶性肿瘤患者当中的一种高致死性并发性疾病,对于部分的肿瘤患者稳定期或其化疗期会出现PTE,通常进行进一步的检查诊断为恶性肿瘤。本研究对照组患者发生DVT占36.67%,PTE占10%;其中,致死性PTE占该组PTE的66.67%,一旦患者发生了PTE,致死率极高。
对于肿瘤患者的DVT高发率与PTE高致死率,采取有效预防对策以降低VTE的发生,改善患者预后十分重要。研究通过血栓弹力图以及凝血检测结合运用,在VTE形成前的早期可发现异常如R值缩短,MA、α角、D-二聚体升高,纤维蛋白原及蛋白原相的关降解产物增多等,以便积极的进行干预,进行个体化治疗,以保证患者的安全性与治疗有效性。
【参考文献】
[1]陈冠伊,欧阳锡林,吴靖辉,等.血栓弹力图与常规凝血四项评价临床患者凝血功能的对比研究.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2015,23(2):546-551.
[2]杨轶,周箴,艾星浩,等.肺癌术后并发静脉血栓栓塞症的临床分析[J].肿瘤,2012,32(5):3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