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题目: 中国农村集体土地制度研究
论文类型: 博士论文
论文专业: 民商法
作者: 胡长明
导师: 李开国
关键词: 财产,权利,产权,物权,土地制度
文献来源: 西南政法大学
发表年度: 2005
论文摘要: 一.选题原因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提出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这六个方面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其前提和基础是民主法治。所以,我国农村集体土地使用权(主要是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早日物权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紧迫要求。 胡锦涛指出,我国的改革发展正处于一个关键时期。在我们面前有许多必须解决而且回避不了的问题,有许多必须抓紧而不能拖延的任务。 新的世纪,既是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机遇期;又是中国由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型、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的不稳定期。 经济转型期是一个权利觉醒和利益纷争的时期,利益的重分与规则的重构使得我们必须谨慎地配置权利。面对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社会由一元结构趋向多元结构的伟大变革,权利的再配置不仅仅是经济的需要,也是政治的需要,更是正义的需要。正如罗尔斯在《正义论》中提出的两条正义原则一样,我们在权利的配置上既要注重普遍平等,又要体现差异和效率。所以,权利——一种复涵深切的正义与公平的观念、一种承载民主与自由梦想的契约——在中国民法法典化的进程中应受到格外的重视。作者认为,权利的所有价值都应该而且首先在经济中得到体现,因此希望目前正在制定的《中国民法典物权篇》能通过物权之精心配置成为中国现代化进程中对法治经济、民主政治、人文关怀的最好注脚。当我们从这一高度来审视中国农村集体土地制度时,我们会深深体会到:中国农村的贫困与农民权利的贫困有着孪生的血缘,而农民权利贫困的根源集中表现在农民土地财产权利的贫困。当李昌平眼含热泪向人们诉说“农民真苦,农村真穷,农业真危险”的时候,当“三农”问题已经引起了广泛关注的时候,许多学者都越来越感到困惑。这种困惑也萦绕着一个当年上山下乡的知识青年,而今分管“三农”工作的我,使我常常夜不能寐。如何从权利配置的角度以法律制度赋
论文目录:
绪论
第一章 国外土地(产权)制度比较
1.1 美国的土地产权制度
1.2 加拿大土地产权制度
1.3 日本的土地产权制度
1.4 新加坡土地产权制度
1.5 英国土地产权制度
1.6 马来西亚的土地产权制度
1.7 丹麦的土地制度
1.8 我国台湾地区
1.9 中东欧及独联体国家的农村土地改革的一般情况
1.10 俄罗斯农村土地私有化
1.11 匈牙利农地改革
1.12 国外农地制度改革的启示
1.13 对中国农地产权制度创新的启示
第二章 我国农村集体土地制度的产生及发展
2.1 农地资源
2.2 土地改革时期
2.3 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时期
2.4 高级社和人民公社化时期
2.5 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时期
第三章 我国现行农村集体土地制度的评析
3.1 我国农村集体土地制度现状
3.2 我国现行农村集体土地制度的绩效
3.3 农村集体土地制度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稳定和完善
3.4 现有农村集体土地制度的主要问题
3.5 农业政策的调整和农民利益的关系
3.6 当前值得关注的两个问题
第四章 产权制度理论与我国农村集体土地制度改革的宏观决策
4.1 财产权的观念基础
4.2 现代土地产权制度基本理论
4.3 产权与物权的关系
4.4 土地产权的概念及权能构成
4.5 公有(土地)产权的效率
4.6 中国农村集体土地产权制度改革的宏观决策
4.7 完善我国农村集体土地产权制度的对策
第五章 物权立法与我国农村集体土地制度改革的制度设计
5.1 进一步完善我国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制度的设计
5.2 我国农村集体土地用益物权制度改革的制度设计
5.3 建立合理的集体土地使用权交易制度
5.4 坚持和完善我国农村集体土地承包经营权制度
结语
主要参考文献
致谢
发布时间: 2006-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