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金融业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建立了以中央银行为领导,国有专业银行为主导、多层次的金融机构体系,金融资产总量不断攀升,据统计,我国2006年M2余额达到345,603.6亿元,与GDP的比重达到1.89,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经济高速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显著提升。但与此同时,居民间收入分配差距却呈现出不断扩大的趋势,已不同程度的出现“两极分化”现象,严重影响了社会稳定和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中国的金融体系是内生于经济发展战略的。新中国在刚成立时实施赶超战略,金融成为国家动员经济资源和经济剩余的工具投入重工业,中国人民银行是唯一的金融机构,形成了“大一统”的金融体制;改革开放开始后,为逐步推进工业化和进行国有企业改革,我国逐渐形成了以国有银行为主导的金融结构,并在金融资源的配置中形成了较为明显的城市化倾向和向国有大中型企业倾斜的特点;80年代末90年代初开始,政府又越来越倾向于依靠金融系统,特别是通过利率管制,政策性贷款、证券市场配额制等达到自己的政策偏好——发展城市工业经济,支持国有企业。金融作为一种资源配置的方式,金融发展与居民收入分配之间存着复杂的影响机制。本文认为,我国一直存在着较为严重的金融抑制,金融资源是能够产生经济剩余的稀缺性资源。中国金融部门的发展通过经济增长效应、门槛效应和政策导向效应影响居民之间的收入分配。一方面,金融的发展对于经济增长有一定的促进作用,经济增长的成果又通过分配环节作用于居民收入分配;另一方面,由于政策导向、获取金融服务门槛的存在,不同经济实体获取金融服务的能力存在,获得金融服务的经济实体通过各种方式获得经济剩余,收入水平较高,其他的经济实体或居民只能较低的收入,从而居民间的收入差距随着金融部门的发展逐步扩大。本文在进行理论阐述和现状描述的基础上,利用我国1952-2005年的相关数据,对金融发展和收入分配问题进行实证检验。在控制了其他因素后,我们得出结论:(1)中国居民收入差距与金融发展之间遵循倒“U”曲线的演化路径;(2)我国居民收入差距与金融发展之间存在着“扩大的库兹涅茨效应”。并在充分比较和实证分析结果的基础上,对我国收入分配政策以及宏观金融政策的制定与调整提出相关政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