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题目: 百合鳞茎多酚氧化酶特性的研究及褐变的控制
论文类型: 硕士论文
论文专业: 种植
作者: 徐真
导师: 安力,张永茂
关键词: 百合,多酚氧化酶,特性,褐变度,防褐变药剂
文献来源: 甘肃农业大学
发表年度: 2005
论文摘要: 本论文对百合PPO的特性、百合贮藏中褐变度和PPO活性的变化进行了研究并筛选出了防褐变药剂。对百合PPO的特性研究的结果表明:在10-60℃范围内PPO活性随温度的升高而逐渐降低,在10℃和35℃活性较高。在pH3.5~7.5范围内,PPO活性在pH4.5和6.0处分别有一个吸收高峰,但pH6.0处的PPO活性明显比pH4.5处低。随着底物浓度的增加,PPO活性呈上升趋势,当底物浓度在14mM时达饱和。随PPO添加量的不断增加,PPO活性也随之增加,酶的用量与PPO活性之间明显呈直线关系,相关系数为0.986。供试的七种抑制剂中,NaHSO3、L-半胱氨酸、偏亚硫酸钠、抗坏血酸对百合PPO活性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其中以NaHSO3效果最好,L-半胱氨酸次之。对百合贮藏中褐变度和PPO活性研究表明:百合鳞茎不同部位PPO活性不同,表现为心部鳞片最高是皮部的5.45倍,中部的2.78倍,皮部鳞片PPO活性最低。低温贮藏可延缓百合鳞片的褐变速度和PPO活性下降的速度。颗粒百合褐变程度小于鳞片百合,在低温状态下采用颗粒百合加真空贮藏的方式可有效防止褐变。对百合防褐变试剂浓度筛选结果表明:0.5%的抗坏血酸、0.5%D-异抗坏血酸钠、0.75%焦磷酸钠、1%的氯化钙可有效防止褐变为单药剂筛选最佳浓度。0.5%的抗坏血酸和相同浓度的D-异抗坏血酸钠防褐变效果无显著差异,生产中可选择使用低成本的D-异抗坏血酸钠。对防褐变配方药剂筛选表明:0.5%D-异抗坏血酸钠,0.2%柠檬酸,1.25%氯化钙复配为防褐变配方药剂能有效地抑制鳞片百合的褐变。复配最优组合(0.5%D-异抗坏血酸钠,0.2%柠檬酸,1.25%氯化钙)与单药剂最佳浓度相比差异达显著水平。鉴于其安全、低成本,使用方便,可在生产中推广应用。
论文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前言
2.材料和方法
2.1 供试材料
2.2 实验方法
2.2.1 底物专一性的测定
2.2.2 温度对PPO活性的影响
2.2.3 pH值对PPO活性的影响
2.2.4 底物浓度对PPO活性的影响
2.2.5 酶液用量对PPO活性的影响
2.2.6 抑制剂对PPO活性的影响
2.2.7 鳞茎不同部位PPO活性
2.2.8 不同贮藏温度处理试验
2.2.9 不同百合贮藏状态试验
2.2.10 防褐变药剂浓度筛选
2.2.11 防褐变配方药剂筛选(正交试验)
2.3 测定指标及使用仪器
2.3.1 PPO的提取及活性测定
2.3.2 褐变度测定
2.3.3 防褐变药剂处理感官评价指标
3.结果与分析
3.1 百合多酚氧化酶特性
3.1.1 底物专一性
3.1.2 温度对PPO活性的影响
3.1.3 pH值对PPO活性的影响
3.1.4 底物浓度对PPO活性的影响
3.1.5 酶液用量对PPO活性的影响
3.1.6 抑制剂对PPO活性的影响
3.2 贮藏百合研究及防褐变药剂的筛选
3.2.1 百合鳞茎不同部位PPO活性的比较
3.2.2 不同贮藏温度处理对褐变度和PPO活性的影响
3.2.3 百合不同状态对褐变度和PPO活性的影响
3.2.4 防褐变药剂浓度筛选结果
3.2.5 防褐变药剂配方筛选结果
3.2.6 单一药剂和药剂复配比较结果
4.讨论
4.1 百合多酚氧化酶特性的研究
4.2 贮藏百合褐变度和PPO活性的研究
4.3 防褐变药剂的筛选
5.结论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致谢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发布时间: 2008-08-11
参考文献
- [1].藕带多酚氧化酶性质及藕带保鲜初步研究[D]. 荣保华.华中农业大学2010
- [2].莲藕多酚氧化酶基因的克隆与表达分析[D]. 郝晓燕.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1
- [3].环境生态因子对蕨菜多酚氧化酶影响的研究[D]. 唐鸿宇.吉林大学2007
- [4].杨桃果实多酚氧化酶的研究[D]. 胡艳妮.广西大学2008
- [5].魔芋多酚氧化酶基因的克隆与序列分析[D]. 张洁.西南大学2014
- [6].菊芋褐变酶酶学特性及菊糖提取的相关研究[D]. 潘晓琴.华南理工大学2011
- [7].水杨酸对百合鳞茎发育的影响[D]. 刘芳.东北林业大学2008
- [8].百合鳞茎低温解除休眠过程中生理生化变化研究[D]. 刘艳萍.东北林业大学2007
- [9].药剂处理对百合鳞茎打破休眠及促进开花效应的研究[D]. 陈海霞.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7
- [10].东方百合鳞茎发育的激素与蛋白调控[D]. 孙晓杰.浙江大学2008
相关论文
- [1].二氧化氯对果蔬酶促褐变抑制的研究[D]. 付聿成.山东农业大学2006
- [2].东方系百合引种及栽培试验技术研究[D]. 张文利.甘肃农业大学2006
- [3].大百合鳞片组织培养细胞分化及生理机制研究[D]. 丰先红.四川农业大学2007
- [4].荔枝果皮褐变过程中POD活性变化及其基因表达分析[D]. 张永丽.华南热带农业大学2007
- [5].环境生态因子对蕨菜多酚氧化酶影响的研究[D]. 唐鸿宇.吉林大学2007
- [6].观赏百合生理生化特性的比较及种球国产化研究[D]. 李海亮.西北师范大学2007
- [7].鲜切慈姑贮藏中褐变的相关生理生化变化及酶促褐变机理的研究[D]. 杜传来.南京农业大学2006
- [8].马铃薯多酚氧化酶性质及抑制剂作用机理的研究[D]. 黄浩.厦门大学2006
- [9].鲜切荸荠酶促褐变及褐变控制研究[D]. 童刚平.四川农业大学2005
- [10].红枣多酚氧化酶(PPO)特性及抑制其酶促褐变的研究[D]. 张百刚.陕西师范大学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