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现阶段,我国油菜生产用工量大、生产成本高、产量较低,农民积极性不高。因此,油菜栽培研究的当务之急是要着眼于省工节本、提高效益,提高油菜生产规模化、标准化和产业化水平。油菜稻茬免耕直播栽培技术可简化栽培环节,减少用工、降低劳动强度,提高油菜综合生产能力,是促进粮食主产区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但目前有关免耕直播油菜的配套栽培技术研究仍较少。本试验采用华双5号油菜品种为材料,在湖北省油菜主产区进行播期、密度及施氮水平的裂区试验,研究不同因子组合条件下各生育期油菜生长状况及产量形成规律,初步建立湖北省油菜主产区的稻茬免耕直播油菜高产栽培模式;同时选用苗期性状差异较大的15个油菜品系,在盆栽试验条件下测定各品系苗期抗旱性、耐渍性及氮肥利用率等生理指标,并在大田试验条件下,以翻耕直播为对照测定各油菜品系的免耕产量降幅,比较其苗期各生理指标与免耕产量降幅的关系,探讨免耕直播油菜产量制约因素,为筛选适宜于稻茬免耕直播栽培的油菜品种提供依据。结果表明:1、播期、密度、施氮量均会对油菜全生育期及各生育进程产生影响。其中,播期对油菜全生育期及各生育进程影响最大、氮肥次之、密度对油菜全生育期及各生育进程影响影响最小。本试验中,油菜全生育期长度随播期的推迟、密度的增大而逐渐缩短,随施氮量的增加而逐渐延长。与迟播油菜相比,播期提前有利于油菜更快的进入下一个生育期;各生育期长度在不同密度及施氮量间的变化规律不尽相同。2、播期、密度、施氮量均会对油菜个体的生长发育状况产生影响。不同播期油菜生长发育状况差异较大,适期早播的油菜在整个生育期内长势良好,各性状指标的测定值均优于迟播油菜。油菜个体发育受施氮量影响明显,施氮量越高,油菜长势越好;施氮处理与不施氮间差异显著。密度的增加使得油菜个体发育较差,但适当增加密度可改善油菜群体素质。分析各指标在油菜整个生育进程内的纵向趋势发现,不同播期、密度、施氮量处理的叶面积指数随生育进程的推进逐渐增大,在花期达到最大值;而根冠比随生育进程先增后减,在蕾薹期达到最大值,到成熟收获期降低为全生育期最低值;单株干物质积累增加量随生育进程的推进逐渐增大,成熟期达到最大值。3、播期、密度、施氮量对油菜产量及各构成因素影响显著。本试验条件下,在播期、密度、施氮量三因子中,彼此二因子间对最终产量的互作作用均达到了极显著水平。说明免耕直播油菜要获得较高的产量必须进行播期、密度及施氮量等适宜水平的组合。油菜小区产量、单株产量及其构成因素均随播期推迟呈下降趋势;油菜单株产量及构成因素也随密度的增加呈下降趋势,但适当提高种植密度可以获得较高的小区产量;增施氮肥可明显提高油菜产量构成因素,从而可以获得较高的单株产量和小区产量。4、本试验中,武穴地区小区产量最高的处理组合为S1D2N18,即9月15日播种,种植密度为2万株/667m2,施纯氮18kg/667m2时,可达产量236.19kg/667m2;天门地区小区产量最高的处理组合为S2D4N18,即10月1日播种,种植密度为4万株/667m2,施纯氮18kg/667m2时,可达产量262.70kg/667m2;沙洋地区小区产量最高的处理组合为S1D3N18,即9月15日播种,种植密度为3万株/667m2,施纯氮18kg/667m2时,可达产量262.22 kg/667m2。根据湖北三个试点小区产量,利用SAS软件建立各试验点产量方程,并进行寻优,结果表明,稻茬免耕直播栽培模式下,湖北三试点的最优栽培模式为播期9月19日-9月25日,密度2.7万株/667m2-4.0万株/667m2,施氮水平为15 kg /667m2-16 kg /667m2,其产量潜力均可达到210kg/667m2以上。5、不同栽培模式影响着油菜成熟期性状表现、产量及其构成因素。同一油菜品系成熟期性状表现、产量及其构成因素在免耕直播及翻耕直播间存在差异,且其差异大小因品系而异。与翻耕直播比,免耕直播栽培条件下油菜地上部干重、经济系数或千粒重降幅小的品系则其最终产量的降幅也小;免耕直播油菜的产量降幅与油菜苗期根冠比、抗旱性及耐渍性显著负相关,与苗期氮肥利用率显著正相关。因而,免耕直播模式下,选用苗期根冠比大,抗旱性、耐渍性强及苗期生长稳健的品种可提高稻茬免耕直播油菜产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