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生活情境开展小学数学教学分析

利用生活情境开展小学数学教学分析

陈玉环西宁市湟源县城关第二小学810000

【摘要】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指出:“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从小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注重生活情境的创设,通过小学生的亲身体验,将抽象的数学模型应用到解决实际问题过程中,以促使学生在思维能力、创新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多方面获得综合发展。”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充分注重学生的生活体验,将教学工作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以激起他们的数学学习兴趣,促进综合素质的发展。

【关键词】小学数学;生活情境

中图分类号:G633.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001-2982(2018)11-038-01

所谓的利用生活情境开展教学就是要求教师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寻找与数学有关的知识,提高数学教学效果。由于小学生无论在生理和心理上都处在未成熟阶段,因此利用生活情境开展数学教学,提高小学生的数学兴趣对实现小学数学素质教学的目标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利用生活情境开展小学数学教学的意义

1.让学生明确数学学习动机

教师利用生活情境开展小学数学教学能够让学生明白实际生活中无法离开数学知识,因此学习数学具有重要的作用。新课改明确指出数学是人们生活、工作、学习中不可或缺的工具,数学不仅可以帮助人们进行数据和推理的处理,同时还能描述自然现象,更是其他学科学习的思想和方法,因此教师应该利用实际生活中的例子让小学生理解学习数学的重要性,从而让学生树立清晰的数学学习目的。

2.实现数学知识的形象化

由于小学生年龄较小,认知能力较为低下,因此学生在学习数学这一门理性思维强的课程时较为困难,因此教师必须根据学生的特点,实现数学教学的生活化,让抽象的数学知识形象化。学生在实际生活中会遇到与数学有关的问题,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学生生活中的数学问题进行数学教学,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3.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利用生活情境开展数学教学就是要求教师改变传统说教的教育方式,在教学过程中尊重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教学效果。在数学课堂上引入生活情境,能使学生在身临其境的情况下进行数学学习,从而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在探究性的学习中不断提高科学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从而实现小学数学素质教学的目的。

二、利用生活情境开展数学教学的措施

1.利用生活情境解决数学问题

有学者研究证明,利用学生熟悉的内容传授知识被接受度越高。因此,教师在进行数学教学活动中应该创设与学生实际生活较为贴近的生活情境,帮助学生克服在学习过程中的恐惧心理,降低数学学习的难度,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如,教师在进行“求平均数”的教学时,可以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具体如下:

教师:我们班前天进行了的踢毽子比赛,今天我们来看一下比赛录像,并请同学们做一下裁判,判断谁能获胜。(学生在观看完录像比赛后,受比赛气氛的影响,热情高涨,纷纷答应当裁判评判谁会获胜。)

教师:请同学们记下男队和女队每一位同学踢的毽子数。

学生A:男队5人的成绩分别为:9、6、5、4、6。

学生B:女队4人的成绩分别为:7,5,8,8。

教师:请同学们想一下哪队能获胜。

学生C:男队,因为男队总数为30大于女队的28。

学生D:女队,因为女队人数比男队少一个人。

由此可见,学生的意见不一,学生会在课堂上激烈地进行讨论,此时教师应该引入平均数,让学生了解平均数的意义和计算平均数的方法。

教师:男队总数是30,大于女队的28,因此男队在踢毽子总数上大于女队。但是男队每一位队员的平均成绩是30/5=6,女队队员平均成绩是28/4=7,因此女队成员平均成绩大于男队。

通过学生对平均数的探讨和教师适当的引导,学生可以正确地理解平均数的意义,掌握平均数的计算方法。

2.实现教学语言的生活化

教师在小学数学的课堂中应该充分利用生活语言的通俗化特点,实现教学语言的生活化,将枯燥、陌生的数学名词通俗化,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概念。学生通过教师的教学语言能够感受数学知识和学习的难易程度,这对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具有很大的影响。因此,教师在进行教学活动时应该尽量地使用生活语言,降低数学学习的难度,如在小学加减法教学时,教师不必直接写出计算式,可以通过生活化语言对学生进行加减法训练,8+4=?这个算式的运算,教师可以通过列举一组小朋友玩捉迷藏的游戏,已有4位小朋友被捉住,还有8位小朋友没有捉住,一共有几个小朋友在玩捉迷藏的游戏?教师通过这种方法可以将枯燥的数学运算转化为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问题的解决,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进教学效果的提高。

3.提高数学作业的生活化

教师除了充分利用课堂时间,还应充分利用学生的课余时间,实现数学作业的生活化,创设利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环境,让学生做到学以致用。如教师可以布置这样一道题目,假设学生身上有100块钱,去超市买热水瓶,可以买几个?这不仅对加减法和乘法进行了课后训练,还能提高学生应用数学的能力。

4.结合生活实际,努力开发教学资源

随着信息化的不断普及,仅凭数学教材开展小学数学教学已不能达到新课标的要求。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根据所教年龄阶段小学生的心理特点,结合实际生活内容,对教学内容进行有效的优化整合,以做到对教育资源的充分利用。如,在指导学生认识读大数时,教学难点是数的中间与末尾“0”的读法。为了既能让学生掌握教学内容,又能充分集中他们的注意力,教师可设计与生活相关的数据,如制作一些卡片,在正面写上喜玛拉雅山的高度、宁沪高铁的长度、一座城市的人口数等,在背面写上相对应的数字。在上课之前,教师先提供这些图片让学生进行预习,上课后带领学生熟悉一下图片并领读背面的数字。在学生已初步掌握数字的读法后,教师可拿着图片到学生跟前进行提问,如“喜玛拉雅山的高度怎么读?”“京沪高铁的长度怎么读?”这种教学方式能将枯燥的教学内容改编成小学生常接触到的生活元素,从而让小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进而激发起他们的学习兴趣,并提高他们的数学能力。

每一位小学数学教师应该认识到利用生活情境进行教学的重要性,采取各种措施,实现生活化教学,提高数学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徐梅.小学数学教学的生活情境开展研究[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3(30).

[2]赵明.浅析生活情境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J].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03).

标签:;  ;  ;  

利用生活情境开展小学数学教学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