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头地区抗旱造林技术的应用

包头地区抗旱造林技术的应用

一、抗旱造林技术在包头地区的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姜海光[1](2021)在《包头市山林建设工作站森林资源动态变化分析》文中研究说明包头市山林建设工作站(以下简称山林站),地处包头市青山区北部,大青山南麓,是坐落在内蒙古的西部地区经营规模较大的国有林场,经营范围全部位于内蒙古大青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作为青山区林业工作主战场,山林站在青山区生态文明建设、林业产业发展及自然保护区生态恢复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以2007年和2017年两期山林站林地保护利用规划建档数据为基础,通过对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选取了7个与森林资源情况相关联的因子,包括林地面积、林木蓄积、森林覆盖率、乔木林郁闭度、起源、优势树种和龄组结构,从森林资源数量、森林资源结构、森林资源质量3个方面,深入分析了山林站森林资源动态变化情况及变化原因。同时结合现地调查访问资料,指出了当前山林站森林资源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有针对性的、符合山林站实际情况的、合理的建议及意见。本论文的研究结果如下:(1)2007—2017年森林资源动态变化:林地总面积从14511.0hm2减少到12744.3hm2,减少了1766.7hm2;活立木总蓄积从25283m3增长到40738m3,增加了15455m3;森林覆盖率从17.50%增长到28.70%,提高了11.20%。其中,乔木林面积增加1099.3hm2,蓄积增加14199m3;乔木林郁闭度从0.3降到0.2;天然林面积增加387.4hm2,人工林面积增加711.9hm2;优势树种从5种增加到6种;幼龄林、中龄林和过熟林面积均有所增加,增加量分别为828.0hm2、1.4hm2、98.7hm2;乔木林平均公顷蓄积量从16.5m3/hm2增长到20.8m3/hm2,平均公顷生长量从0.5m3/hm2增长到0.8m3/hm2,森林质量持续变好。(2)以山林站森林资源现状及动态变化的分析结果为基础,结合现地调查访问资料,指出山林站森林经营管理中存在的五个方面问题,分别为森林质量不高,结构不合理;森林经营水平不高,诸多问题亟待解决;造林绿化地块落实难,生态建设难度增大;森林监测网络不完善,监测能力有待加强;森林保护意识淡薄,破坏森林的行为仍有发生。针对上述问题逐条提出对策,分别为统筹管理,提升森林质量;多措并举,提升森林经营水平;科技支撑,挖掘营造林潜力;要素支撑,健全科研监测体系;宣传普及,增强森林保护意识。

涂姝月[2](2021)在《内蒙古地区文冠果遗传多样性分析》文中指出采用分子标记和形态标记方法,研究内蒙古西部不同样地文冠果种子和幼苗的遗传多样性,并结合东部数据分析了内蒙古地区文冠果的遗传多样性,结果如下:(1)内蒙古西部文冠果幼苗苗高、地径、主根长、复叶数、小叶数、种长、种宽和长宽比在不同样地间呈显着差异(P<0.05)。(2)基于形态特征聚类分析在距离25处,内蒙古地区16个样地分为2类:一类是乌兰察布市集宁区百泉山公园(W-B-R1970)、察右后旗白音查干镇头股水村(W-T-R1970)、乌兰察布市集宁区植物园(W-Z-R1970)、赤峰市巴林左旗林东林场石房子营林区(C-Z-T)和(C-Z-R1972)、阿鲁科尔沁旗坤都经济林场(C-A-R1974)、翁牛特旗经济林场(C-W-R1973);另一类是鄂尔多斯市鄂托克前旗(E-E-R2012)、包头市土默特右旗(B-T-R2000)、呼和浩特市赛罕区内蒙古农业大学(H-N-R1962)、乌兰察布市集宁区市直苗圃(W-M-R2007)、察右后旗土牧尔台镇土牧尔台林场(W-T-R2007)、赤峰市阿鲁科尔沁旗坤都经济林场(C-A-R2010)和(C-A-R2007)、通辽市扎鲁特旗巴彦塔拉苏木红光村(T-Z-R1977)、兴安盟科尔沁右翼前旗(X-Q-R1976)。(3)分子标记的13对条带清晰和重复性好的引物为QXH002、QXH049、QXH083、QXH120、QXH262、QXH282、QXH323、Xs01、Xs04、Xs05、Xs10、Xs13和Xs14,均具有高度多态性。(4)利用13对SSR引物分析内蒙古西部8个样地220份样本,平均有效等位基因(Ne)为3.924,Shannon’s信息指数范围0.842~1.708,平均值1.469;观测杂合度(Ho)和期望杂合度(He)平均值0.566和0.677,变化范围为0.364~0.677和0.478~0.740;遗传分化指数0.019~0.174,各样地间存在较大的遗传分化,各样地遗传变异主要来自群体内个体间(86%),群体间遗传变异占的比重为14%,基因流水平1.184~12.887,能有效抑制由遗传漂流而引起的样地间遗传分化。(5)基于分子标记在相似系数为0.66处进行分类,全区16个样地分为5类,分别是样地包头市土默特右旗(B-T-R2000)、土牧尔台镇土牧尔台林场(W-T-R2007)和鄂尔多斯市鄂托克前旗(E-E-R2012)聚为一类;乌兰察布市白泉山公园(W-B-R1970)、植物园(W-Z-R1970)和集宁区市直苗圃(W-M-R2007)聚为一类;赤峰市巴林左旗林东林场石房子营林区C-Z-T和C-Z-R1972、阿鲁科尔沁旗坤都经济林场(C-A-R1974)、(C-A-R2010)和(C-A-R2007)、翁牛特旗经济林场(C-W-R1973)、兴安盟科尔沁右翼前旗(X-Q-R1976)、通辽市扎鲁特旗巴彦塔拉苏木红光村(T-Z-R1977)聚为一类;察右后旗白音查干镇投股水村(W-T-R1970)和呼和浩特市赛罕区内蒙古农业大学(H-N-R1962)各为一类。在相似系数为0.59处分类,分为3类,样地B-T-R2000、W-T-R2007、E-E-R2012、W-T-R1970、W-B-R1970、W-Z-R1970和W-M-R2007聚为一类;样地C-Z-T、C-Z-R1972、C-A-R1974、C-A-R2010、C-W-R1973、X-Q-R1976、C-A-R2007和T-Z-R1977聚为一类;样地H-N-R1962自成一类。

马梓策[3](2020)在《华北地区干旱时空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和区域生态环境的变化,干旱已经成为地球上空间范围较广、持续时间较长、对社会经济和环境影响最严重的自然灾害之一。中国干旱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占所有自然灾害的50%,是中国居于首位的自然灾害。华北地区不仅是中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又是中国重要的商品粮食生产基地,该区属于暖温带半干旱半湿润季风气候区,降水量时空分布不均,年际变化大,干旱发生频率位居全国之首。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至今,华北地区干旱不断加剧,20世纪90年代后期以来更是连年出现旱灾,干旱已成为该地区粮食产量稳定上升的重要限制因素。因此,针对华北地区进行干旱监测研究,发展适宜的干旱监测模型,及时准确地分析干旱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对该地区的农业生产和经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与传统观测手段相比,遥感干旱监测技术具有观测范围广、观测时间的连续性和获取信息量大等优点,已经成为当前干旱监测的重要手段。在系统分析回顾国内外遥感干旱监测的研究现状和方法的基础上,结合遥感数据和气象数据对CWSI(Crop Water Stress Index)、VSWI(Vegetation Supply Water Index)和TVDI(Temperature Vegetation Drought Index)三种干旱监测模型在华北地区的干旱监测适宜性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对比分析,选择其中最适宜的CWSI模型对华北地区20012018年的干旱时空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和探讨。主要结论如下:(1)2012年华北地区的CWSI、VSWI和TVDI对比分析表明,整体上CWSI在描述华北地区土壤水分空间分布与年内变化方面优于VSWI和TVDI。CWSI更加适合于监测华北地区生长季干旱状况。(2)近18年华北地区生长季CWSI的年际旱情监测结果表明,旱情整体上表现为轻度干旱,旱情呈明显的减缓趋势。20092010年为华北地区生长季干旱到湿润的转折点,在此前后,旱情由轻度干旱转为无旱,虽然旱情有所减轻,但部分地区旱情仍然较为严重。在生长季CWSI干旱指数的空间分布上,整体表现为东部小于西部、北部大于南部。对于不同行政区而言,生长季的实际旱情差异较大,阿拉善盟和乌海市的生长季旱情最为严重,表现为特大干旱;鄂尔多斯市、巴彦淖尔市、包头市和乌兰察布市生长季旱情较为严重,表现为严重干旱;朔州市、呼和浩特市和锡林郭勒盟生长季旱情相对严重,表现为中度干旱,其余行政区旱情较小,表现为轻度干旱或无旱。(3)华北地区CWSI在生长季内变化呈现有规律的波动趋势,多年8d均值变化整体上呈双峰型曲线,峰值位于第113120天和273280天,干旱影响程度分别为严重干旱和轻度干旱,谷值位于第209216天,表现为无旱。CWSI的生长季内变化特征共经历了3个阶段,每年的第161168天是由干旱到湿润的转折点,第249256天是由湿润到干旱的转折点,第281288天是由干旱到湿润的转折点。生长季三个时期旱情大小整体表现为生长季前期>生长季后期>生长季中期,但不同地区存在较大的差异。(4)华北地区生长季的干旱稳定性、变分率和易旱区重心的变化分析表明,旱情大致由西南向东北稳定性逐渐降低。山西省、燕山山脉、内蒙古的草甸草原区与呼伦贝尔市除西北方向上的大部分区域生长季旱情变化均以改善为主,锡林浩特市-乌兰察布-大同-朔州为分界线的西北部地区、赤峰市的北部和河海平原的生长季旱情变化基本不变,生长季旱情年际变化呈恶化的区域仅占总面积的0.25%,表明近18年来华北地区旱情总体上向好的趋势发展,大部分地区旱情均发生了不同程度的缓解。近18年来华北地区生长季的易旱区重心有明显向西移动的趋势,有轻微向南移动的趋势,整体上向西南方向移动。(5)在影响华北地区生长季CWSI空间变化的因素中,土壤类型和植被类型是影响干旱空间变化差异的主导因素;气温和降水是影响干旱空间变化的重要因素;海拔、坡度、河流密度和城市距离,是影响干旱空间变化的次要因素;道路距离和人口密度单个因子对干旱空间变化的影响很小;干旱空间变化基本不受坡向和地均GDP的影响。虽然单个人口密度和地均GDP对旱情空间变化的影响较小,但它们与气温、降水、土壤类型和植被类型交互作用后将大幅度增加对干旱空间变化的影响力,表现为非线性增强的关系。各指示因子均有其适宜范围,在该范围内,不易发生干旱,气温为<12.69℃、降水为>380.84mm、海拔为200m1000m、坡度>25°、植被类型为沼泽植被、土壤类型为淋溶土和水成土、河流密度为1.62km/km24.32km/km2、城市距离为>383km。(6)在影响华北地区生长季CWSI时间(年际)变化的气候因素中,降水对旱情的影响强于气温,且生长季旱情对气温和降水均存在一定的滞后距离,旱情对气温有10个月的滞后距离,旱情对降水有7个月的滞后距离。人类活动对华北地区旱情年际变化影响的空间差异上,人类活动使得华北地区生长季旱情减缓的区域占总面积的96.40%,使得旱情加重的面积仅占总面积的3.60%。对于不同植被类型而言,在人类活动影响下生长季旱情均呈减缓趋势,减缓幅度由大到小依次为草丛>农作物>灌丛>针叶林>沼泽>阔叶林>草甸>草原>荒漠。

郭彧[4](2020)在《吉兰泰盐湖区不同造林方式对梭梭生长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吉兰泰盐湖地处阿拉善高原东南部,区域内干旱少雨、风沙肆虐,采取合宜的造林方式是该地区治理沙害、改善生态环境的重要措施之一。本文以吉兰泰盐湖区三种造林方式(抢墒造林、水冲造林、机械穴植造林)样地为试验材料取样点,采取野外调查采样和室内试验分析的方法,对研究区内造林植物梭梭的多种生长性状进行调查研究,对比分析了不同造林方式下梭梭的株高-冠幅-基径特征、地上枝系构型特征、同化枝水分生理特征、地上构件生物量分配特征等。试验结果能够为吉兰泰盐湖区选取合理有效的造林方式提供理论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不同造林方式下梭梭株高、冠幅、基径及其生长率存在一定的差异。水冲造林方式下植株属于增高生长模式;抢墒造林则属于横向生长模式;机械穴植造林的个体在横、纵向生长表现相对较差。(2)枝系各构件枝长、枝径、角度、体积以抢墒造林方式下的最优,水冲造林次之,机械穴植造林方式下各指标值均最小。抢墒造林方式中第Ⅳ级枝枝长、分枝角度分别为 7.61±0.70 cm、47.64±2.28°,第Ⅲ、Ⅳ级枝径达到 1.89±0.11 mm、1.27±0.05 mm。在植物分枝率及分形特征方面,水冲造林方式具有较强的优势,其总体分枝率为6.51±:1.95%,树冠分形维数(2.05)、计盒维数(0.49)拟合方程相关系数均为 0.89。(3)植物同化枝含水量等特征均以机械穴植造林更优,植株体内较高的水分含量显着提高了植物在干旱环境中的生存机率。机械穴植造林方式下植物同化枝含水量、肉质化程度分别为63.00±0.01%、1.30±0.04%,同化枝持水时间为50.01 h;同化枝束缚水含量、束缚水/自由水比值表现均最高;而水冲造林方式下的光合生理特征表现最佳。(4)不同造林方式各构件生物量分配特征以水冲造林方式下个体的生物量更大。水冲造林方式下植物因拥有更多的枝系,其同化枝生物量、营养构件生物量、总生物量含量均最大,分别为 1396.98±920.66 g、1857.02±1054.51 g、1865.68±1055.97g。三种造林方式下花-同化枝、干-同化枝、营养构件-生殖构件均呈极显着异速生长关系(P<0.01)。(5)通过主成分综合分析,不同造林方式综合得分顺序为:水冲造林>抢墒造林>机械穴植造林。

魏光普[5](2019)在《轻稀土尾矿库周边植被恢复模式及其土壤修复效应研究》文中提出包头轻稀土尾矿库周边由于长期受轻稀土污染,导致表层土壤呈黑色,土壤理化性质恶化,原生植物群落稳定性变差,呈现逆向演替趋势,人工营造的乔灌木大量死亡。针对上述诸多问题,本论文以轻稀土尾矿库1km范围作为研究地,S1~S5为不同方位的采样区,系统研究了现有植物多样性和植物群落特征基础上,选取不同植物群落修复土壤效应、筛选轻稀土富集和耐受植物,制作植物-菌根环保盆、植物群落评价并对现有群落模式优化等,以期为科学指导土壤修复和提高人工植被修复效应提供有力支撑。主要得出以下结论:1调查植物多样性和区系分布,显示该区域共计30科70属101种植物,占包头市及中国种子植物科、属、种总数的31.58%,18.42%,11.98%和9.97%,2.06%,0.32%;植物群落特征显示S1区和S3区以野生植物群落为主,S2区以人工植物群落和野生植物群落构成,S4区和S5区为人工植物群落;植物群落演替水平处于较低阶段。2 土壤物理性质显示5个采样区均未达到土壤修复标准,S5区修复后土壤非毛管孔隙度与毛管孔隙度比值最高,随土层逐渐深入比值为0.21,0.25和0.30;土壤容重介于1.62~1.81 g·cm-3之间,超过极限值1.40 g·cm-3。化学性质显示5个采样区,土壤pH均下降为微碱性土壤;氮、钾和磷元素处于较低水平。土壤肥力评价显示,群落的植物多样性>植物数量>植被覆盖率>群落结构>裸地。土壤轻稀土植物修复结果显示,灌木优于乔木。3胡枝子对土壤中轻稀土镧(La)、铈(Ce)元素具有较强转移和吸收能力,是镧、铈轻稀土元素的富集植物。梭梭和白刺转移系数超过1,可作为镧、铈轻稀土元素耐受性植物与胡枝子进行配植。I.lilacina与油松在NW3区采集的土壤实验中接种率最高,La为34.16%,Ce为24.13%;植物吸收La元素提高1.03~2.66倍,Ce元素提高1.03~2.61倍,有效提高了油松吸收量。R.intraradices与胡枝子在NW3区采集的土壤实验中接种率最高,La为88.54%,Ce为74.81%,植物吸收La元素提高1.33~1.62倍,Ce元素提高1.32~1.37倍。4植物群落生态恢复特征评价采用层次分析法(AHP),结果显示群落稳定性依次为S4>S5>S3>S2>S1。根据评价结果对现有植物群落优化,分为修复轻稀土污染模式,景观效果模式,经济效益模式和防灾模式。

席沁[6](2019)在《典型栗钙土区工程造林地土壤钙积次生化及适宜造林技术探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典型栗钙土区是生态环境脆弱的代表性地区,该区域自然环境特征明显,降雨少,蒸发强,土壤中的碳酸钙在部分土层中大量富集,形成紧密的灰白色钙积层。受自然因素和人为干扰的双重影响,栗钙土区生态环境退化严重。近年来,为改善生态环境,工程造林在该区域相继开展,但成效不足预期。为深入探究典型栗钙土区工程造林限制性因素,提高林业生态建设成效,本研究首次以深挖整地去除钙积层的栗钙土造林地土壤为研究对象,提出钙积次生化并进行验证。在内蒙古乌兰察布兴和县进行选点取样调查,探究了栗钙土造林地土壤中钙积次生化过程与垂直分布特征。在此研究基础上,系统分析了钙积次生化过程中土壤理化性质与水分运移特征的演变规律,并建立相关数学模型,阐明了钙积次生化对栗钙土造林地土壤环境的负面影响机制。依据碳酸钙沉积的过程与原理,本研究以抑制钙积次生化为出发点,从多角度选用造林技术,开展多重复大田试验,其中将一种林业新材料——酵母提取物试用于栗钙土造林研究中。试验后,通过分析各项造林技术对栗钙土造林地土壤中碳酸钙沉积、土壤理化性质和水分运移的影响,并比较造林苗木对各项造林技术的响应,探究能有效抑制钙积次生化,提高典型栗钙土区林业生态建设成效的造林技术措施。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在少降雨强蒸发的气候条件下,深挖整地去除钙积层后的栗钙土造林地土壤中,碳酸钙在约20 cm深度以下再次沉积,栗钙土造林地土壤钙积次生化现象得到证实。其中,20-40 cm是钙积次生化的主要层次,1-10年林龄间该层土壤碳酸钙含量平均由192.25 mg/g增加到289.87 mg/g。形成钙积层的厚度随着造林时间的增长平均由8.5 cm增加至35.7 cm,沉积过程在垂直维度上呈由浅至深积累的演变规律(从约20厘米延伸到约60厘米)。在碳酸钙沉积量和垂直分布位置上,栗钙土造林地土壤钙积次生化表现出向相邻自然栗钙土趋近的特点。(2)钙积次生化过程中,20-60 cm深度间的栗钙土造林地土壤理化性质表现为孔隙度和含水率下降、有机质及总氮、总磷含量降低,而pH和容重增大。由于碳酸钙沉积过程中,土壤毛管孔隙中随水分运移的Ca(HCO3)2转变为CaCO3沉积,导致造林地土壤物理结构破坏,养分运移受阻。线性回归的结果显示造林地土壤碳酸钙含量与其理化性质之间有显着的负相关性。(3)造林地土壤中钙积次生化,使相应土层的水力传导度降低,水分入渗过程受到钙积层的阻碍,更多的土壤水分积蓄在表层中极易蒸发和散失,持水能力因此而降低。试验中水分运移特征的观测结果可与Kostiakov幂函数模型高度拟合,本研究据此进一步量化分析了栗钙土造林地土壤水分运移特征(湿润峰位移、累积入渗量、入渗率、持水变化量)与钙积次生化的模型关系。(4)钙积次生化对造林地土壤理化性质与水分的运移特征具有显着的负面影响,这是导致造林低效的重要原因。因此,抑制钙积次生化是提高林业生态建设成效的关键点。各项造林技术的试验结果表明:栗钙土造林地土壤碳酸钙沉积量与理化性质对添加30 g保水剂、覆盖秸秆毯与单向渗水膜有显着的响应。而渗灌补水和集水坡面处理对栗钙土造林地土壤碳酸钙沉积与理化性质没有显着影响。由于极性氨基酸与Ca2+的矿化反应,根施酵母提取物对20-60 cm深度间造林地土壤碳酸钙沉积的抑制作用不显着。但因其充足的养分含量,栗钙土造林地土壤理化性质在根施20 g、30 g、和40 g酵母提取物后有显着的改善。(5)栗钙土造林地土壤水分运移特征对造林技术的响应结果为,保水剂的施用减缓了入渗过程,用量越大入渗越缓慢,但入渗总量和持水能力随用量的增加而增大。四种覆盖保墒材料对土壤入渗形成阻碍,其中,秸秆毯覆盖后土壤的入渗过程相对最快,地膜覆盖后入渗过程最慢,单向渗水膜的微孔结构可使水分通过并缓慢入渗。造林地土壤的持水能力在覆盖单向渗水膜后最好,秸秆毯因具有遮光性也可有效抑制土壤水分蒸发。酵母提取物中富含的有机物等增加了土壤团聚体含量,从而改善了土壤孔隙结构,随着根施用量的增加,土壤入渗与持水能力均逐渐提高。(6)施用30 g保水剂、覆盖秸秆毯、单向渗水膜及根施酵母提取物均显着提高了 樟子松(Pinus sylvestnis varmongolica Litv.)、油松(Pinus tabulaeformis Carr.)、山杏(Armeniaca sibirica(L.)Lam)和山桃(Amygdalus davidiana(Carriere)de Vos ex Henry)四种研究区常用造林苗木的保存率、生长量、苗木的根系发育特征以及叶水分特征。叶喷酵母提取物使四种苗木的生长和叶水分特征有明显改善,对1.5%和2%两个浓度水平中有较好的响应。酵母提取物富含生长激素和细胞分裂素,且能有效地帮助幼苗形成叶绿素,因而在出新叶后喷施,苗木生长量有更显着的提高,容器苗在萌出新叶后喷施叶水分特征更好,而裸根苗适宜在生长旺盛期喷施。综上所述,深挖整地后,栗钙土造林地土壤中会出现钙积次生化现象,进而影响土壤理化性质与水分运移特征,这是导致栗钙土区林业生态工程低效的主要原因;本研究以抑制碳酸钙沉积为出发点,基于各项造林技术试用结果,提出施用30 g保水剂、覆盖秸秆毯或单向渗水膜、根施40 g和在适宜时间叶喷2%浓度酵母提取物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抑制造林地土壤钙积次生化,改善土壤理化性质与水分环境,促进造林苗木生长。本研究结果可为典型栗钙土区的林业生态建设工程提供参考和依据。

刘海新[7](2019)在《内蒙古草地生产力时空分析及产草量遥感估算和预测》文中研究指明草原生态系统是世界陆地植被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草原生产力水平是草地退化、草地生态系统健康诊断、生态服务功能评价和碳汇研究的关键;草原产草量的估算和预测则能够为合理确定载畜量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对维护草原生态平衡、正确指导畜牧业发展等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本文以内蒙古草原为研究区,综合运用GIS和遥感手段,结合野外实际调查数据、遥感数据及其他辅助数据,在草地NPP估算的基础上,系统分析了研究区草地生产力时空演变特征及影响因素,探讨了气温和降水对草地生产力的延迟性影响,完成了鲜草产草量的遥感估算和预测。主要工作和结论如下:(1)基于CASA模型估算了 2000-2014年各月份的草地NPP,估算结果与MOD17A3H-NPP数据的Pearson相关系数r达到了 0.935。以草地NPP作为草地生产力评价指标,采用基于像元的线性趋势法分析发现,内蒙古草地生产力整体上呈自西向东,自南向北逐渐递增的趋势;草地NPP积累期主要集中在4-10月份,在2000-2014年间变化趋势虽有少许波动,但整体上以0.85 g C/(m2 a)(P<0.01)的速度增长;呈极显着增加和显着增加的区域所占百分比分别为29.76%和22.26%;Hurst指数计算结果结合2000-2014年的变化趋势综合分析发现,13.42%的研究区草地生产力由目前的增加将转变为减少趋势。(2)系统研究了研究区草地NPP与自然因素的相关性,并探讨了草地对人类活动的响应。基于像元的相关性分析法研究发现,研究区草地NPP与气温、地表温度在年际尺度上主要呈负相关,其中显着和极显着负相关所占比例之和分别为25.15%和60.99%;与降水量和蒸散发量在年际尺度上主要呈正相关,其中显着和极显着正相关所占比例之和分别为20.34%和74.25%;与本文提出的改进型TVDI计算结果在生长季连续月际尺度上,主要呈负相关,其中显着和极显着所占比例之和为49.83%。SNPP均值与年累计新增围栏草场面积和年累计种草面积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689(P<0.01)和0.817(P<0.01),分析认为,国家生态环境相关政策等人类活动对草地NPP的提升有着明显的积极作用。(3)气象因素对植被生长的延迟性影响虽然被研究人员普遍认同,但定量研究一直未得到充分关注。本文在3个月的延迟量及不同时间气候因素对草地生产力影响大小各不相同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时间累加的延迟性分析法,系统探讨了生长季连续月际和不同月份年际2个时间尺度下,气温和降水量对草地生产力的延迟性影响。结果表明,气温和降水对草地生长季的植被生产力影响具有一定的延迟性,但均随着时间向前推移,其影响程度越来越弱;同时,气温和降水量在生长季不同月份对草地生产力的影响具有明显的时空差异。(4)针对实际采样样方和遥感影像的像元在空间尺度上不一致的问题,提出了基于空间尺度转换的鲜草产草量遥感估算模型。以2013年锡林郭勒盟草地为例,采用空间尺度转换后的NPP和AFY构建散点图,并采用线性和幂函数进行拟合回归,两者的拟合优度系数R2分别达到了 0.79和0.85,均方根误差RMSE分别为0.0625 Kg/m2和0.0609 Kg/m2;采用Landsat 8遥感影像对该模型的有效性进一步验证证实,该模型适用于基于中低分辨率光学遥感影像的产草量估算。(5)基于深度学习的方法、基于时间累加的延迟性分析法和鲜草产草量遥感估算模型,提出了下一年度产草量预测的技术流程。以2014年锡林郭勒盟草地产草量为例,首先采用LSTM和GRU 2种神经网络模型基于站点的气象数据对下一年度的气温和降水量进行了预测;然后,以最优的气温和降水量预测结果为变量,采用基于时间累加的延迟性分析法原理,预测了 2014年草地生长季的NPP,其预测结果与基于CASA模型估算结果的拟合优度系数R2达到了 0.92;最后实现鲜草产草量预测,相对于2013年的鲜草产草量,预测结果相对精度为76.38%。

蒋笑丽,陈文伟,章建红,洪春桃,魏斌,沈登锋[8](2018)在《干旱区抗旱树种选育及造林技术研究进展》文中指出围绕植物对干旱胁迫的响应方式,对干旱区造林树种选育、基于不同干旱地区特点进行的新型材料应用、造林技术创新等相关研究进行综述,为干旱地区造林树种选择和造林方式提供一定的参考,以提高造林成活率。

刘琼[9](2017)在《清代土家族地区开发与环境变迁研究》文中研究说明17世纪后期,自清朝平定三藩之乱后,土家族地区沿袭明朝土司旧制,被纳入清王朝的统治和管理之下,直至18世纪中后期,土家族地区全面改土归流,直接受制于中央王朝的控制之中,自此清政府对其实施了大规模的立体式开发。本文把“自然生态环境”、“人文社会环境”与“社会经济开发”三者置于清一代内陆少数民族地区多样性而又变动不居的生态系统和复杂而又处于变革的社会环境之中,从人、社会、自然相互作用的视角探讨生态系统和社会系统之间的内在关系,诠释生态环境退化现象与社会经济开发实践本身。本研究运用环境史学、历史地理学、环境社会学、环境伦理学、生态人类学、文化人类学等学科理论和研究方法,对清代土家族地区经济开发、社会文化变革和生态环境三者之间的互动关系、人们行动在社会系统和生态系统这两大系统中的适应和改造等相关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也正是人们行动的复杂性,使得土家族地区生态系统的动力演化包含了很多人为因素,这在清中后期本区域所发生的灾荒中显现出来。然而,土家族地区社会系统自身所具有的独特性,为解决生态环境危机采取了相应的应对措施,在一定程度上调适了社会系统与生态系统之间的冲突,缓解了生态环境的退化程度。本研究以清代土家族地区的开发史为切入点,全面考察清代土家族地区的环境史,在梳理清代土家族地区开发基本史实的基础上,综合考察了土家族社会对自然环境资源的认识变化以及利用和改造,以探究土家族社会环境变动与生态环境的互动关系,揭示区域经济开发-自然生态环境-社会发展之间的互动模式以及内在驱动力和演变规律。本文内容分为五大部分。第一章,从自然生态环境和人文社会环境入手,对清代土家族地区实施大开发的自然地理因素和社会文化基础作了简单的梳理,为研究清代开发史提供了长时段的环境背景。土家族地区地处中国内陆腹地,属我国中部偏西南地区,处在云贵高原东部的延伸地带。是东部平原和西部山区的交接地带,是古代中原进入西南的军事要道,是湖湘入川黔的交通咽喉,也是“江西填湖广”、“湖广填四川”两大移民潮的必经之道和迁移之地。土家族地区向来被视为蛮夷之地,植被丰富、林木葱郁,俗有“八山半水分半田”之说。自秦汉以降,帝制政府主要采取羁縻制度、土司制度的治理管理模式。土家族地区横跨湘鄂渝黔四省市交界地带,其地域空间表现为一定的行政区划,在不同历史阶段,其行政归属略有变化。其行政建置沿革,是土家族地区在不同历史时期开发空间范围的演变。本地区呈多民族大杂居、小聚居特点,文化特征表现为多元性、复合性,既有共性也有个性。清代以前土家地区的开发十分有限,在移民和驻军的推动下,卫所屯戍区的农业有所发展。这是清代土家族地区开发的历史环境背景。第二章,通过史志、地方文献、家谱、碑刻、口述史料等历史文献对清政府实施开发的缘由、过程、内容进行了归纳、分析,展开探讨了清代土家族地区开发的形式、特点和规模。清代土家族地区开发呈现阶段性、区域性特征。影响土家族地区开发的因素主要在于清政府所实施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制度的演变。历史时期形成三个不同的社会形态区域:经制区、卫所区、土司区,也导致三种不同的行政管理体制的形成,从而呈现开发的区域性特征,这种社会差异的文化影响至今犹存。康雍年间,国家通过“招抚土司,安定地方”的策略,进一步完善强化土司制度,采取恢复重建与适度开发并举的系列措施落实清朝体制,稳定社会秩序,缓解社会矛盾,在康熙中后期出现土司“中兴”阶段。乾隆至道光年间,在中央王朝直接有效的控制下,土家族地区掀起全方位的大开发热潮,政治环境和社会环境发生巨变,经济、文化获得空前发展,改土归流后,移民人口激增,改变了土家地区的人口结构,招垦移民成为开发的生力军和主力军,全力垦殖利用土地资源,呈现“地无遗利,人无遗力”的开发盛况。改流后,土着和移民在拓展生存空间、争取生存资源中将人地矛盾进一步演化为社会矛盾,成为族群分化和融合的高峰期,产生“非我族类”之感叹。同治至辛亥革命前,土家地区也受到晚晴政治环境大背景的影响,这一时期的开发出现近代化的新特征,但相对于汉族地区,在时间先后和程度深浅上呈现差序梯次。第三章,以生计方式变迁为切入点,从环境的视角探讨不同生产生活方式的形成与演变的因素,同时从文化的视角考察土家族社会对自然资源的利用方式和认知态度的变化,着重从生态思想、生态智慧、乡规民约、风俗习惯等方面进行了探讨,通过比较分析以揭示族群、文化、宗教等人文社会因素在环境变迁中的影响和作用。清代土家族地区农业经济大开发是土家族社会生计方式发生变迁的强大内在动力。通过对生计方式变迁的考察,进一步认识到自然环境系统与社会系统互动关系的演变过程。从游耕生产方式发展为定居农耕经济,反映了土家社会从被动性环境适应到主动性环境选择和环境改造的过程,这也是各民族在历史发展中与自然环境互动的结果。生计方式最能体现各民族不同的生态思想和生态意识。土家族社会在漫长的历史演变中,形成了特有的生态文化,用以调适自己的行为模式,对环境变化作出积极的响应,以适应或影响未来的自然环境。第四章,主要是进行个案研究,通过家谱、地方志、口述史、碑刻、诗歌谚语、士人作品等文献资料,深入分析不同调查点的生态环境变迁状况,以回应学界对清代土家族地区生态环境状况的认识和观点。土家族地区开发与区域环境之间的相互影响,一方面,经济开发和土地垦殖不仅受到地形地貌、土壤特性、气候特征等自然因素的影响,也是清政府治理民族地区政治制度演变、文化变革、人口迁移等多种人文社会要素作用的结果;另一方面,经济开发和土地垦殖产生了一定的环境效应,生态破坏十分明显,造成森林资源退化、次生灾害加重,土地沙化石漠化严重,影响了区域经济的发展进程。经济开发和土地垦殖所引起的水土流失严重影响了农业生产效益,官民不断加强环境保护,并形成以次生林为主,人工林和原始林等为辅的新生态系统。政府和民众在环境保护中都发挥了重要作用,地方政府发挥着行政干预和引导监督的作用,而民间的图腾禁忌、生产生活禁忌、乡规民约等习惯法起到了社会约束力的作用。官民合作是维护生态系统的有效机制和长效机制,缺一不可。土家族地区大规模的经济开发带来了乡村经济的繁荣与发展,在以农业为主导产业的传统时代,为解决人地矛盾和文化冲突,农业开发和环境保护对本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同样至关重要,是老少边穷地区的可持续发展之路。第五部分为余论。从区域经济-资源环境-社会发展之间的互动关系来进一步说明三者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整体生态过程。第一个层面分析了国家开发少数民族地区的策略与方式以及上层政治经济的发展思想;第二个层面分析了民间社会(民族内,民族间)在开发中的选择与调适,分析了国家与社会的互动和博弈。第三个层面从生态环境资源的角度,分析国家和社会在开发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以及清政府在少数民族地区开发的深度和强度,以揭示环境背后所隐藏的错综复杂的社会矛盾和社会冲突。本文通过对清代土家族地区开发与环境互动关系的研究,揭示经济文化开发与区域生态环境、政治、社会等的互动过程,以期进一步丰富开发史、社会史、环境史和区域史的研究,为民族区域社会发展提供借鉴和反思。

于首涛[10](2015)在《绥远省的粮食生产与家庭副业(1928-1937)》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历史上,绥远地区一般指内蒙古西部地区。清朝建立后,为了强化对蒙古地区的控制,以“蒙汉分治”为政策,设立总管旗和扎萨克旗在绥远地区实行封禁。然而,自明朝后期,在绥远以土默川平原为中心的农业生产已经有了较大发展,封禁之后,口内农民仍然持续不断向该区域流入,农业垦殖的范围和规模不断扩大,牧业经济的主导地位逐步被蚕食削弱。雍正时期,增设管理汉民的机构“厅”,以后陆续增加,光绪时期“厅”的权限由理事而抚民,独立的农业行政区域自此形成。1928年绥远建省,蒙旗在不断受到农耕侵蚀的同时得以保留牧业生产,而各县局最终形成了粮食生产为主、副业为辅的生产结构,牧业习惯却也得到普遍遗留,家畜牧放是副业生产的核心。绥远省共包括农业区18个县局、牧业区18个蒙旗,本文所研究的区域范围专指绥远省农业区18个县局而言。论文的主体分为四个部分:一,对1928—1937年间绥远省粮食生产基本情况进行了详细的探讨。首先,分析了粮食种类并依据总产量和种植面积将其分为大宗、中等规模、小宗三个层次,大宗占其比重80%。其生产排序为:莜麦、小麦、糜子、谷子、豆类、高粱、油菜籽(菜子)、大麦、荞麦、黍子、马铃薯、玉米、胡麻。其次,分析了粮食种植的区域分布特点及其形成的主要原因:物候、土质、水条件。再次,分析了十年间绥远粮食总产的变动情况,并从大宗粮食的历年产量和各县局的历年粮食生产上进行了考察,结论是:绥远的粮食生产正处于一个由大灾背景下的历史低谷逐步恢复并持续增长超越灾前的过程。又次,分析了绥远省的耕地情况,在1930年代,已放垦土地约3140万亩,实耕地约1800万亩,已放垦地闲置率43%。最后,对十年间各种粮食的种植面积、亩产变动逐一剖析,勾勒出绥远农村的食粮结构。就大宗粮食而言:在1930年代,莜麦是最主要的粮食,农户种植偏好最强,亩产小幅提高,种植面积大幅增加;糜子为第二粮食,亩产、种植面积相对稳定;小麦亩产波动大,因其单产低,农户追加种植时小心翼翼,种植面积总体上升;豆类亩产小幅上升,因其经济属性较高,农户市场化意识加强,种植面积增幅最大;谷子、高粱亩产大幅下降,谷子种植面积持续大幅下滑,绥远农户用小麦、莜麦替代谷子的意愿强烈,高粱种植面积则因畜用需求下滑到一定水平后稳定下来。二、对绥远省粮食生产率、人均占有、流通进行了探讨。首先,对绥远省农业劳动力数量进行了估算。在1930年代,绥远省的人口约230万,农村人口约130万,农业劳动力约80万,农业劳动力户均3.2人。其次,分析了粮食生产率及人均占有,并放之全国范围内进行比较。绥远农村人均实耕地14亩,是全国平均值的3.5倍,依靠薄收广种,绥远每一农业劳动力产粮1808斤,比全国平均多140斤,人均粮食占有818斤,高出全国人均45%,也明显高于临近的晋、察、冀诸省。再次,分析了粮食的生产率区域差别及流通的路径与手段。绥远省总体粮食充足,粮食生产率地域性明显,以占尽灌溉之利的绥西为最高,依次绥中、绥东、绥北、绥南。这也造成各县局间粮食占有不平衡,形成了三大粮食需求中心:武川——固阳、凉城——和林格尔——托克托、归绥——包头地区,共外需粮食约1.4亿斤;与此相对应的是三个粮食输出中心:萨拉齐县、集宁——丰镇、临河——安北,最高可外供粮食约3.4亿斤,粮食的流通由此展开,包头、归绥是粮食贸易与流通的中心。三、对绥远当局促进粮食生产的主要措施进行了探讨。首先,对绥远当局的农业试验、改良及建立并发展农业组织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其次,对绥远当局盘活农村金融、降低高利贷对农户的盘剥进行了分析。再次,对绥远当局的水利渠道建设与造林进行了分析。最后,对减轻匪患和加强农村政权组织建设等方面进行了分析。绥远当局通过以上诸多方面的积极努力,试图促进农业生产,发展农村经济,尽管有种种不足,但总体上效果是明显的。四、对绥远省家庭副业及农户收入的分层进行了探讨。首先,估算了各县局农户家庭副业年收入并进行了区域对比。其次,估算了绥远农户粮食年收入并进行了区域对比。再次,对绥远农户年收入的区域和类型进行了分层。绥远农户家庭年均收入约160元,其中,粮食年收入约127元,副业约为33元。以县局观察,体现出明显的均衡阶梯性和两极分化性。以各类农户观察,大地主家庭粮食及副业收入一般为自耕农户家庭收入的55—70倍左右;中、小地主家庭收入在四百元至一千余元;自耕农家庭收入一般在二三百元;半自耕农户收入约为自耕农的三分之二;佃农收入最微薄,仅为半自耕农的一半左右;绥远雇农工资在全国属于较高水平。1928—1937年间,绥远省的农户收入较1920年代呈现逐步恢复、超越的趋势,尤其是在1935—1937年间,收入增长的趋势十分明显,虽然绥远农村民食结构以莜麦、糜、谷占据绝对,与以米、面为主的省分相比堪属粗劣,但因其粮食充足、人均肉类消费量居全国之首,与全国粮食整体不充足相比,绥远农户的整体生活水平在全国处于较高水平,然而这一切均因日寇入侵戛然而止。

二、抗旱造林技术在包头地区的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抗旱造林技术在包头地区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包头市山林建设工作站森林资源动态变化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相关理论基础
        1.2.1 森林资源概述
        1.2.2 森林资源动态变化概述
    1.3 国内外森林资源动态变化研究现状
        1.3.1 国内研究现状
        1.3.2 国外研究现状
    1.4 研究目的和意义
    1.5 研究内容
    1.6 技术路线
2 研究区域概况与研究方法
    2.1 研究区域概况
        2.1.1 地理位置
        2.1.2 自然地理
        2.1.3 社会经济
        2.1.4 森林资源
        2.1.5 林业生产建设
    2.2 研究方法
        2.2.1 数据来源
        2.2.2 研究方法
3 森林资源动态变化分析
    3.1 森林资源数量动态变化分析
        3.1.1 林地面积
        3.1.2 林木蓄积
        3.1.3 森林覆盖率
    3.2 森林资源结构动态变化分析
        3.2.1 起源结构
        3.2.2 树种结构
        3.2.3 龄组结构
        3.2.4 郁闭度
    3.3 森林资源质量动态变化分析
    3.4 森林资源动态变化特点
4 山林站森林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4.1 存在的问题
    4.2 对策
5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2)内蒙古地区文冠果遗传多样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表
1 引言
    1.1 文冠果概况
    1.2 立项背景
    1.3 文冠果研究进展
        1.3.1 文冠果特性
        1.3.2 花果种子研究
        1.3.3 遗传多样性研究
        1.3.4 形态学标记研究概况
        1.3.5 分子标记技术概述
        1.3.6 文冠果分子水平研究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2 研究内容和方法
    2.1 研究内容
        2.1.1 不同样地文冠果形态学指标差异分析
        2.1.2 不同样地文冠果分子标记分析
    2.2 研究方法
        2.2.1 实验材料与仪器
        2.2.2 不同样地间形态学指标测定
        2.2.3 不同样地间分子标记方法
        2.2.3.1 DNA提取
        2.2.3.2 琼脂糖凝胶检测
        2.2.3.3 PCR扩增
    2.3 数据处理
    2.4 技术路线图
3 结果与分析
    3.1 不同样地文冠果形态学分析
        3.1.1 不同样地形态学指标差异分析
        3.1.2 幼苗生物量指标分析
        3.1.3 内蒙古西部文冠果形态学指标聚类分析
        3.1.4 内蒙古地区文冠果形态学指标聚类分析
    3.2 不同样地间分子学研究
        3.2.1 内蒙古西部文冠果遗传多样性研究
        3.2.2 内蒙古西部各样地间文冠果遗传变异和遗传分化
        3.2.3 内蒙古西部各样地间文冠果遗传距离和遗传一致度
        3.2.4 内蒙古西部各样地间聚类分析
        3.2.5 内蒙古地区各样地遗传多样性指标平均值
        3.2.6 内蒙古地区各样地遗传分化
        3.2.7 内蒙古地区各样地遗传距离和遗传一致度
        3.2.8 内蒙古地区各样地聚类分析
4 讨论与结论
    4.1 讨论
    4.2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3)华北地区干旱时空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遥感干旱监测研究进展
        1.2.1 国外遥感干旱监测研究进展
        1.2.2 国内遥感干旱监测研究进展
    1.3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1.4 技术路线
2 研究区概况与研究方法
    2.1 研究区概况
        2.1.1 地理位置与海拔
        2.1.2 气候
        2.1.3 自然和社会资源
    2.2 数据来源与处理
        2.2.1 遥感数据及预处理
        2.2.2 气象数据及预处理
        2.2.3 辅助数据及预处理
    2.3 干旱监测模型原理介绍
        2.3.1 相对湿润指数(Mi)
        2.3.2 作物缺水指数(CWSI)
        2.3.3 植被供水指数(VSWI)
        2.3.4 温度植被干旱指数(TVDI)
    2.4 统计分析方法
        2.4.1 累计距平
        2.4.2 变异系数
        2.4.3 重心迁移模型
        2.4.4 线性趋势法
        2.4.5 地理探测器
        2.4.6 相关性分析
        2.4.7 残差分析
3 CWSI、VSWI和 TVDI干旱监测模型的适用性评价
    3.1 空间分布相关性分析
        3.1.1 Mi与 CWSI、VSWI和 TVDI的空间相关性分析
        3.1.2 RSM与 CWSI、VSWI和 TVDI的空间相关性分析
    3.2 年内变化相关性分析
        3.2.1 Mi与 CWSI、VSWI、TVDI的时间相关性
        3.2.2 RSM与 CWSI、VSWI、TVDI的时间相关性
    3.3 综合对比与模型选择
4 基于CWSI的华北地区干旱时空变化特征
    4.1 作物缺水指数(CWSI)干旱等级划分标准
    4.2 华北地区旱情的年际时空变化特征
        4.2.1 旱情的年际时间变化特征
        4.2.2 旱情的年际空间变化特征
        4.2.3 不同行政区旱情的对比分析
    4.3 华北地区生长季内的旱情变化特征
        4.3.1 生长季内旱情的时间变化特征
        4.3.2 生长季内旱情的空间变化特征
    4.4 旱情的时空变化特征分析
        4.4.1 旱情变化的稳定性
        4.4.2 旱情变化的趋势分析
        4.4.3 易旱区重心变化分析
5 基于地理探测器的华北地区CWSI空间变化的影响因素分析
    5.1 干旱空间变化影响因素的定量分析
    5.2 影响因子对干旱空间变化的指示作用
        5.2.1 气候因子对干旱空间变化的指示作用
        5.2.2 地形因子对干旱空间变化的指示作用
        5.2.3 植被因子对干旱空间变化的指示作用
        5.2.4 土壤因子对干旱空间变化的指示作用
        5.2.5 河流密度对干旱空间变化的指示作用
        5.2.6 城市距离对干旱空间变化的指示作用
    5.3 指示因子的适宜类型或范围
    5.4 影响因子对干旱空间变化的交互作用
6 华北地区CWSI时间(年际)变化的影响因素分析
    6.1 气候变化对华北地区生长季旱情时间(年际)变化的影响
        6.1.1 同期气温、降水对CWSI年际变化影响的空间差异
        6.1.2 不同植被类型CWSI与同期气温、降水量的关系
    6.2 华北地区生长季旱情对气候变化的滞后响应
        6.2.1 CWSI对前期气温、降水量的滞后响应
        6.2.2 考虑滞后响应后气温、降水对CWSI年际变化影响的空间差异
    6.3 人类活动对华北地区生长季旱情年际变化的影响
        6.3.1 CWSI与人为影响因素的关系
        6.3.2 人类活动对CWSI年际变化影响的空间差异
        6.3.3 人类活动对不同植被类型CWSI的影响
7 讨论与结论
    7.1 讨论
    7.2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4)吉兰泰盐湖区不同造林方式对梭梭生长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干旱区造林技术研究进展
        1.2.2 相关研究进展
    1.3 科学问题
2 研究区概况
    2.1 地理位置
    2.2 地质地貌条件
    2.3 气候条件
    2.4 植被资源
3 研究内容与方法
    3.1 研究内容
    3.2 技术路线
    3.3 研究方法
        3.3.1 三种造林技术简介
        3.3.2 植株株高、株高、基径特征研究方法
        3.3.3 植物构型及分形维数研究方法
        3.3.4 植物水分生理研究方法
        3.3.5 生物分配及异速生长研究方法
        3.3.6 数据分析
4 结果分析
    4.1 三种造林方式下梭梭株高、冠幅、基径生长特征对比
        4.1.1 不同造林方式下梭梭株高-冠幅-基径生长率变化特征
        4.1.2 小结
    4.2 不同造林方式下梭梭枝系构型特征对比
        4.2.1 不同造林方式下梭梭枝系构型基本特征对比
        4.2.2 不同造林方式下梭梭枝系构件分形维数特征对比
        4.2.3 小结
    4.3 不同造林方式下梭梭同化枝水分生理特征对比
        4.3.1 不同造林方式下梭梭同化枝含水量特征对比
        4.3.2 不同造林方式下梭梭同化枝束自比特征对比
        4.3.3 不同造林方式下梭梭同化枝持水力特征对比
        4.3.4 不同造林方式下梭梭同化枝肉质化特征对比
        4.3.5 不同造林方式下梭梭同化枝叶绿素特征对比
        4.3.6 小结
    4.4 不同造林方式下的梭梭地上生物量分配及其异速关系特征
        4.4.1 不同造林方式下的梭梭地上生物量分配特征
        4.4.2 不同造林方式下的梭梭地上生物量异速关系特征
        4.4.3 小结
    4.5 不同造林方式下梭梭生长状况综合分析
        4.5.1 相关性分析
        4.5.2 主成分分析
5 讨论与结论
    5.1 讨论
        5.1.1 抢墒造林对梭梭生长的影响
        5.1.2 水冲造林对梭梭生长的影响
        5.1.3 机械穴植造林对梭梭生长的影响
    5.2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5)轻稀土尾矿库周边植被恢复模式及其土壤修复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表
1 引言
    1.1 研究区概况
        1.1.1 区域位置概况
        1.1.2 轻稀土尾矿库概况
        1.1.3 轻稀土尾矿库周边自然环境概况
    1.2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1 研究背景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5 技术路线
2 轻稀土尾矿库植物现状调查
    2.1 研究区植被概况
    2.2 研究方法
        2.2.1 调查方法
        2.2.2 数据处理
    2.3 结果与分析
        2.3.1 植物多样性分析
        2.3.2 植物属的分布区统计
        2.3.3 不同立地条件下的植被多样性分析
        2.3.3.1 S1区植物群落特征及多样性分析
        2.3.3.2 S2区植物群落特征及多样性分析
        2.3.3.3 S3区植物群落特征及多样性分析
        2.3.3.4 S4区植物群落特征及多样性分析
        2.3.3.5 S5区植物群落特征及多样性分析
        2.3.4 尾矿库区域植物群落分布特征
    2.4 小结
3 轻稀土尾矿库现有植被修复土壤效应分析
    3.1 五采样区概况
    3.2 研究方法
        3.2.1 土壤物理性质分析
        3.2.2 土壤化学性质分析
        3.2.3 土壤轻稀土含量分析
    3.3 植物群落分析
        3.3.1 S5区植物群落分析
        3.3.2 S4区植物群落分析
        3.3.3 S3区植物群落分析
        3.3.4 S2区植物群落分析
        3.3.5 S1区植物群落分析
    3.4 不同植物群落修复效应结果与分析
        3.4.1 不同植物群落修复地土壤物理性质分析
        3.4.2 不同植物群落修复地土壤化学性质分析
        3.4.3 土壤肥力评价
        3.4.4 不同植物群落修复地土壤轻稀土含量分析
    3.5 小结
4 轻稀土镧和铈元素富集植物筛选
    4.1 S5区概况
    4.2 研究方法
        4.2.1 土壤及植物样品采集
        4.2.2 样品测定
        4.2.3 数据处理
    4.3 结果与分析
        4.3.1 表层土壤中镧和铈轻稀土元素的含量及分布
        4.3.2 植物中轻稀土镧和铈元素含量分布
        4.3.3 植物体内轻稀土镧、铈元素转移系数
        4.3.4 植物中轻稀土镧和铈元素吸收系数
    4.4 植物-菌根环保盆制作与应用
        4.4.1 材料
        4.4.2 方法
        4.4.3 菌根环保盆的应用
    4.5 小结
5 群落特征评价与植被恢复模式优化
    5.1 植物群落修复理论基础
        5.1.1 生态学理论基础
        5.1.2 恢复生态学理论
        5.1.3 景观生态学理论
    5.2 植物群落生态恢复特征评价
        5.2.1 植物群落特征指标选取
        5.2.2 植物群落结构特征指标分析
        5.2.3 基于专家-层次分析法的群落特征评价
        5.2.4 权重的确立
        5.2.5 植物群落特征评价方法的确立
        5.2.6 植物群落特征评价标准的确定
    5.3 轻稀土尾矿库生态修复植物群落特征评价
        5.3.1 植物群落特征评价指标调查
        5.3.2 植物群落特征评价
    5.4 轻稀土尾矿库植物群落修复模式优化
        5.4.1 修复轻稀土污染的植物群落模式
        5.4.2 防灾为目的的植物群落修复模式
        5.4.3 经济效益为目的的植物群落修复模式
        5.4.4 景观效果为主的植物群落修复模式
    5.5 小结
6 结论与建议
    6.1 结论
    6.2 创新点
7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简介

(6)典型栗钙土区工程造林地土壤钙积次生化及适宜造林技术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资助说明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栗钙土分布与形成研究进展
        1.2.2 栗钙土理化性质与水分运移特征研究进展
        1.2.3 栗钙土造林研究进展
        1.2.4 栗钙土土壤改良研究进展
        1.2.5 酵母提取物应用研究进展
    1.3 存在问题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2 研究区概况
    2.1 地理位置
    2.2 地质地貌
    2.3 气候
    2.4 水文
    2.5 土壤与植被
    2.6 林业生态工程概况
3 研究内容与方法
    3.1 研究内容
        3.1.1 栗钙土造林地土壤钙积次生化过程
        3.1.2 钙积次生化过程中栗钙土造林地土壤理化性质的演变
        3.1.3 钙积次生化过程中栗钙土造林地土壤水分运移特征的演变
        3.1.4 栗钙土造林地土壤理化性质对造林技术的响应
        3.1.5 栗钙土造林地土壤水分运移特征对造林技术的响应
        3.1.6 栗钙土造林苗木对造林技术的响应
    3.2 研究方法
        3.2.1 栗钙土造林地土壤钙积次生化过程研究方法
        3.2.2 钙积次生化过程中土壤理化性质演变规律研究方法
        3.2.3 钙积次生化过程中栗钙土造林地土壤水分运移特征研究方法
        3.2.4 造林技术试验布设
        3.2.5 栗钙土造林地土壤理化性质对造林技术响应的研究方法
        3.2.6 栗钙土造林地土壤水分运移特征对造林技术的响应研究方法
        3.2.7 栗钙土造林苗木对造林技术响应的研究方法
        3.2.8 数据分析
    3.3 技术路线图
4 栗钙土造林地土壤钙积次生化过程及土壤理化性质的演变
    4.1 栗钙土造林地土壤钙积次生化过程
        4.1.1 不同林龄间栗钙土造林地土壤碳酸钙含量变化
        4.1.2 钙积次生化过程垂直分布规律
        4.1.3 栗钙土造林地土壤与自然土壤碳酸钙含量相关性
    4.2 钙积次生化过程中栗钙土造林地土壤理化性质的演变
        4.2.1 钙积次生化过程中栗钙土造林地土壤物理性质的演变
        4.2.2 钙积次生化对栗钙土造林地土壤物理性质的影响
        4.2.3 钙积次生化过程中栗钙土造林地土壤化学性质的演变
        4.2.4 钙积次生化对栗钙土造林地土壤化学性质的影响
    4.3 讨论与小结
        4.3.1 讨论
        4.3.2 小结
5 钙积次生化过程中栗钙土造林地土壤水分运移特征的演变
    5.1 钙积次生化过程中栗钙土造林地土壤入渗特征的演变
        5.1.1 钙积次生化过程中栗钙土造林地土壤湿润峰位移的演变
        5.1.2 钙积次生化过程中栗钙土造林地土壤累积入渗量的演变
        5.1.3 钙积次生化过程中栗钙土造林地土壤入渗率的演变
        5.1.4 钙积次生化过程中土壤碳酸钙含量与入渗参数的模型建立
    5.2 钙积次生化过程中栗钙土造林地土壤持水能力的演变
        5.2.1 钙积次生化过程中栗钙土造林地土壤持水量的演变
        5.2.2 钙积次生化过程中土壤碳酸钙含量与持水能力的模型建立
    5.3 讨论与小结
        5.3.1 讨论
        5.3.2 小结
6 栗钙土造林地土壤理化性质对造林技术的响应
    6.1 造林技术对土壤钙积次生化的抑制作用
    6.2 栗钙土造林地土壤物理性质对造林技术的响应
        6.2.1 栗钙土造林地土壤毛管孔隙度对造林技术的响应
        6.2.2 栗钙土造林地土壤总孔隙度对造林技术的响应
        6.2.3 栗钙土造林地土壤容重对造林技术的响应
        6.2.4 栗钙土造林地土壤含水率对造林技术的响应
    6.3 栗钙土造林地土壤化学性质对造林技术的响应
        6.3.1 栗钙土造林地土壤pH对造林技术的响应
        6.3.2 栗钙土造林地土壤有机质含量对造林技术的响应
        6.3.3 栗钙土造林地土壤总氮含量对造林技术的响应
        6.3.4 栗钙土造林地土壤总磷含量对造林技术的响应
    6.4 讨论与小结
        6.4.1 讨论
        6.4.2 小结
7 栗钙土造林地土壤水分运移特征对造林技术的响应
    7.1 栗钙土造林地土壤入渗特征对造林技术的响应
        7.1.1 栗钙土造林地土壤入渗湿润峰位移对造林技术的响应
        7.1.2 栗钙土造林地土壤累积入渗量对造林技术的响应
        7.1.3 栗钙土造林地土壤入渗率对造林技术的响应
    7.2 栗钙土造林地土壤持水能力对造林技术的响应
    7.3 讨论与小结
        7.3.1 讨论
        7.3.2 小结
8 栗钙土造林苗木生长情况对造林技术的响应
    8.1 栗钙土造林苗木保存与生长对造林技术的响应
        8.1.1 苗木保存率对造林技术的响应
        8.1.2 苗木的生长量对造林技术的响应
    8.2 栗钙土造林苗木根系发育特征对造林技术的响应
        8.2.1 苗木总根长对造林技术的响应
        8.2.2 苗木根表面积对造林技术的响应
        8.2.3 苗木根尖数对造林技术的响应
    8.3 栗钙土造林苗木叶水分特征对造林技术的响应
        8.3.1 苗木叶水势对造林技术的响应
        8.3.2 苗木叶含水率对造林技术的响应
        8.3.3 苗木叶水分饱和亏对造林技术的响应
    8.4 讨论与小结
        8.4.1 讨论
        8.4.2 小结
9 结论
    9.1 主要研究结论
    9.2 创新点
    9.3 展望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获得成果目录
致谢

(7)内蒙古草地生产力时空分析及产草量遥感估算和预测(论文提纲范文)

摘 要
Abstract
变量注释表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存在的问题
    1.4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5 本章小结
2 研究区概况及数据源
    2.1 研究区概况
    2.2 数据源
    2.3 本章小结
3 内蒙古草地NPP估算及时空演变特征分析
    3.1 数据选择及预处理
    3.2 草地NPP估算
    3.3 草地NPP空间格局
    3.4 草地NPP时间变化特征分析
    3.5 未来变化趋势分析
    3.6 本章小结
4 内蒙古草地NPP与影响因素的相关性分析
    4.1 数据源及研究方法
    4.2 草地NPP气候因素的相关性分析
    4.3 草地NPP与地表温度LST的相关性分析
    4.4 草地NPP与蒸散发ET的相关性分析
    4.5 草地NPP变化与干旱的相关性分析
    4.6 人类活动对草地NPP变化的影响
    4.7 本章小结
5 气候因素对草地生产力的延迟性影响
    5.1 基于时间累加的延迟性分析法
    5.2 气候因素对生长季连续月际草地NPP的延迟性影响分析
    5.3 不同月份年际气候对草地NPP的延迟性影响分析
    5.4 本章小结
6 鲜草产草量遥感估算与分析
    6.1 数据源及数据预处理
    6.2 多因子回归模型构建及精度验证
    6.3 基于空间尺度转换的鲜草产草量遥感估算模型
    6.4 鲜草产草量估算及空间分析
    6.5 基于空间尺度转换回归法适宜性探讨
    6.6 本章小结
7 草地鲜草产草量遥感预测
    7.1 数据源及数据处理
    7.2 研究方法
    7.3 气象数据预测及验证
    7.4 生长季NPP的预测及验证
    7.5 鲜草产草量预测及结果分析
    7.6 小结
8 结论与展望
    8.1 主要工作和结论
    8.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致谢
学位论文数据集

(8)干旱区抗旱树种选育及造林技术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耐旱树种抗旱响应方式及适宜树种筛选研究
    1.1 植株生理和解剖形态
    1.2 植物生理指标
    1.3 造林树种的筛选
2 干旱地区造林技术研究
    2.1 常规造林手段的创新应用
    2.2 微生物接种
3 总结与展望

(9)清代土家族地区开发与环境变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
    二、研究意义
        (一) 学术意义
        (二) 现实意义
    三、研究现状述评
        (一) 中国环境史的兴起与发展简述
        (二) 清代环境史研究述略
        (三) 土家族环境史述评
    四、相关问题说明
        (一) 相关概念的界定
        (二) 研究思路及其研究方法
        (三) 研究的重难点与创新点
第一章 土家地区早期的环境和开发
    第一节 自然生态环境
        一、地形地貌和气候特征
        三、水系分布和土壤特性
        三、动植物资源
    第二节 人文社会环境
        一、民族政策与管理方式
        二、民族格局及其人口变迁
        三、文化生态及其民俗文化特征
    第三节 清代以前的开发概况
第二章 清政府对土家地区的经略与开发
    第一节 清前期的制度与开发
        一、土司制度的沿袭与强化
        二、土司政权的相对自主性
        三、清前期的开发措施
    第二节 清中叶的制度与开发
        一、土司的改流与改流后的制度
        二、人口增长与民族结构
        三、清中叶的开发状况
    第三节 晚清政局与开发
        一、旧制维持与洋务新政
        二、近代工商业的开发与发展
        三、文化殖民与新式教育的出现
第三章 土家社会生计方式变迁与环境
    第一节 游耕生计方式与环境适应
        一、山区游耕与汉区畲田
        二、游耕生产与自然环境的适应
        三、游耕生计方式与社会环境的适应
    第二节 农耕生计方式与环境利用
        一、从游耕到农耕的社会环境因素
        二、农耕生计方式对自然环境的选择利用
    第三节 生计方式与生态文化的调适
        一、“无为而有为”的朴素生态观
        二、人地和谐的环境伦理观
        三、因地制宜的习俗调适
        四、因时而为的物候调适
第四章 土家地区生态环境的变迁与响应
    第一节 原生性自然生态环境变迁
        一、经济开发与森林资源退化
        二、生物多样性减少
        三、农业垦殖与水土流失
        四、自然灾害的增长趋势
    第二节 官民的环境意识及行为
        一、流官政府环境意识的提高
        二、政府的引导与调控
        三、民间社会的参与
余论: 区域经济·环境资源·社会发展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后记

(10)绥远省的粮食生产与家庭副业(1928-1937)(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序言
    一、选题的意义
    二、相关研究概述
    三、资料综述
    四、相关问题研究说明
第一章 1928—1937年间绥远省粮食生产的基本情况
    一、绥远地区农业生产的历史概况
        (一) 绥远省的来历
        (二) 绥远地区粮食生产的历史
    二、绥远省粮食种植的种类及生产排序
        (一) 绥远省粮食的种植种类
        (二) 绥远省粮食作物的生产排序
    三、绥远省粮食种植分布
        (一) 绥远省粮食种植分布及特点
        (二) 绥远省粮食种植分布形成的主要原因
    四、1928—1937年绥远省粮食生产的变动情况
        (一) 1928—1937年绥远省粮食总产及其变动
        (二) 绥远省土地的耕种面积
    五、1928—1937年绥远省各种粮食种植面积、均产及其变动情况
        (一) 大宗粮食的生产及变动情况
        (二) 绥远省中等规模粮食生产及小宗粮食生产的变动情况
        (三) 绥远省农村食粮消费结构
第二章 绥远省农业劳动力粮食生产率、粮食人均占有及流通
    一、1928—1937年绥远省的人口
    二、绥远省的农村人口及农业劳动力数量
        (一) 1930年代绥远的农村人口
        (二) 1930年代绥远的农业劳动力的数量
    三、绥远省农业劳动力粮食的生产率与粮食人均占有
        (一) 绥远省农业劳动力的粮食生产率
        (二) 绥远省内粮食生产率的地区差别、农户的生产意愿及粮食人均占有
    四、绥远省粮食生产在全国范围的比较
        (一) 绥远省粮食生产在全国的地位
        (二) 绥远省大宗粮食生产在全国范围内的比较
    五、绥远省粮食的市场流通
        (一) 1930年代绥远省各主要粮食的商品化
        (二) 粮食市场流通的路线
        (三) 粮食流通的工具
第三章 绥远当局对于促进粮食生产的主要措施
    一、农业试验、改良及建立并发展农业组织
        (一) 创办并发展农林试验场,改良种子,进行农产比赛,推广农民试种
        (二) 培养农业技术人才、进行屯垦
        (三) 督促鼓励扩大农业生产
        (四) 发展农村建设组织
    二、盘活农村金融,降低高利贷对农户的盘剥
        (一) 1930年代绥远省的农村借贷
        (二) 绥远省当局增加低息借贷方式与途径,减轻农户受高利贷盘剥之苦
    三、水利渠道建设与造林
        (一) 水利渠道建设
        (二) 植树造林
    四、减轻匪患加强农村政权组织建设
第四章 绥远省的家庭副业及农户收入的分层
    一、各县局农户家庭副业年收入情况估算
        (一) 1930年代绥远省各县农村家畜、家禽养殖及副产品年收入估算
        (二) 绥远省各县农村土特产猎采及种植收入估算
        (三) 1930年代绥远省各县农村渔业收入估算
        (四) 1930年代绥远省各县农村矿业务工收入估算
        (五) 1930年代绥远省各县局农户家庭副业年收入
    二、绥远省农户粮食年收入估算
        (一) 绥远省各县局各种粮食产量的权重及绥远省粮食的价格
        (二) 绥远省各县局农户粮食年收入及分层
    三、绥远省农户年收入及分层
        (一) 绥远省各县局农户年收入对比
        (二) 各类农户的收入水平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四、抗旱造林技术在包头地区的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包头市山林建设工作站森林资源动态变化分析[D]. 姜海光.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21(02)
  • [2]内蒙古地区文冠果遗传多样性分析[D]. 涂姝月.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21(02)
  • [3]华北地区干旱时空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分析[D]. 马梓策.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20(08)
  • [4]吉兰泰盐湖区不同造林方式对梭梭生长的影响[D]. 郭彧.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20(02)
  • [5]轻稀土尾矿库周边植被恢复模式及其土壤修复效应研究[D]. 魏光普.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19(08)
  • [6]典型栗钙土区工程造林地土壤钙积次生化及适宜造林技术探究[D]. 席沁. 北京林业大学, 2019
  • [7]内蒙古草地生产力时空分析及产草量遥感估算和预测[D]. 刘海新. 山东科技大学, 2019(03)
  • [8]干旱区抗旱树种选育及造林技术研究进展[J]. 蒋笑丽,陈文伟,章建红,洪春桃,魏斌,沈登锋. 安徽农业科学, 2018(35)
  • [9]清代土家族地区开发与环境变迁研究[D]. 刘琼. 华中师范大学, 2017(12)
  • [10]绥远省的粮食生产与家庭副业(1928-1937)[D]. 于首涛. 内蒙古大学, 2015(11)

标签:;  ;  ;  ;  ;  

包头地区抗旱造林技术的应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