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题目: 信息过滤技术在教育网中的应用研究
论文类型: 硕士论文
论文专业: 软件工程
作者: 王凯
导师: 郑永果
关键词: 信息过滤,布尔模型,向量空间模型,概率推理模型,模糊模式识别,语义识别
文献来源: 山东科技大学
发表年度: 2005
论文摘要: 随着Internet的应用与发展,教育网基础建设的逐步完成,越来越多的高等院校建立了校园网并与Internet实现互连。校园网的建立促进了各院校之间的信息交流和网络资源的共享,但是网络是两面的,它给人类提供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危害,大量的不良信息,如色情、暴力、毒品、反动、邪教、赌博、病毒等充斥在网络世界里。国家教育部、信息产业部和公安部都对青少年健康上网问题十分重视,倡导了“绿色上网”工程。 所谓信息过滤技术就是通过IP过滤,URL过滤、关键词过滤、图像过滤、模板过滤、智能过滤等手段,对互联网用户进行信息安全审计管理和访问控制的技术。目前,信息过滤技术是各级公安网络监察部门对互联网接入单位(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学校、网吧等)的网络出口进行信息安全审计管理的主要技术手段之一。信息过滤技术涉及到国家安全、社会公共安全,世界各国已经认识到信息过滤技术涉及重大国家利益,同时也是推动互联网发展、电子政务和电子商务的关键。信息过滤技术在欧美等IT技术起步比较早的国家发展较快,在我国也有一定深度的研究,但信息过滤技术针对教育网的应用并不常见。信息过滤技术将极大的增强校园网的信息安全,净化校园的网络环境,在最大程度上杜绝网络安全隐患。 本文针对当前网络信息过滤系统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结合已有的研究成果,利用模糊识别、语义规则、机器学习、高速缓存等技术,提出了一种基于模糊识别的高效网络过滤系统的构想,并针对校园网当前的发展现状,研究总结了当前网络信息过滤的应用技术,建立了优化的信息过滤模型及体系结构,进一步实现了校园网信息过滤系统。高效的信息过滤技术能有效防止来自校园网内部和外部对网络的攻击,最大限度的杜绝校园网内部的不良信息传播和网络滥用行为,同时保护校园网内部数据的安全性,防止重要信息被窃听。
论文目录:
声明
AFFIRMATION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现状
1.2.1 布尔模型
1.2.2 向量空间模型
1.2.3 概率推理模型
1.3 传统信息过滤技术存在的问题
1.3.1 断开物理连接
1.3.2 地址库(URL)过滤
1.3.3 基于关键字的页面内容过滤
2. 信息过滤技术的研究和改进
2.1 提取关键词
2.2 模糊模式识别
2.3 语义识别
2.4 数据挖掘
2.5 高速缓存技术
3. 信息过滤系统的分析与设计
3.1 系统的可行性分析和需求分析
3.2 系统总体设计
3.3 系统详细设计
3.3.1 样本分析过滤模块
3.3.2 模糊模式识别
3.3.3 代理连接解析模块
3.3.4 高速缓存技术
4. 信息过滤系统的实现及结构
4.1 关键技术及实现方式及性能对比
4.1.1 中文检索与文本匹配功能的实现
4.1.2 校园网信息过滤系统针对不同层面进行三重过滤
4.1.3 校园网信息过滤系统和几种传统过滤方式的对比
4.2 信息过滤门户站点设计及实现
4.2.1 设计原理及技术
4.2.2 设计模块各部分配置
4.3 系统实现概述
5. 结论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中文详细摘要
发布时间: 2006-12-28
参考文献
- [1].不良信息过滤技术研究[D]. 丛健.北京邮电大学2012
- [2].基于人工免疫系统的信息过滤技术研究[D]. 胡可.西南交通大学2006
- [3].社会网络平台中的垃圾信息过滤技术研究[D]. 杨明明.哈尔滨理工大学2013
- [4].虚拟社区不良信息过滤技术研究[D]. 张磊.昆明理工大学2011
- [5].信息过滤技术在网站信息监管中的应用与研究[D]. 宁墨.吉林大学2015
相关论文
- [1].基于概念网的不良信息过滤研究与实现[D]. 孙登林.上海交通大学2008
- [2].基于进化模型的网络信息过滤关键技术研究[D]. 李桂芳.山东师范大学2008
- [3].文本内容的信息过滤技术研究[D]. 董梅.合肥工业大学2006
- [4].中文信息过滤技术的研究与应用[D]. 李东林.辽宁科技大学2006
- [5].网络文本信息过滤模型及优化策略研究[D]. 明均仁.华中师范大学2007
- [6].网络不良信息过滤研究[D]. 林建.华中师范大学2007
- [7].基于内容的网络分析与网络过滤技术研究[D]. 杨道勉.西北师范大学2006
- [8].基于用户兴趣度的网络信息过滤模型研究[D]. 王翠平.山东师范大学2007
- [9].基于互联网的不良信息过滤技术的设计与实现[D]. 贾美娟.哈尔滨工程大学2006
- [10].信息过滤方法的研究与应用[D]. 周威成.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