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动态电子负载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中频电源,电子负载,PIR调节器,负载电流指令解算
动态电子负载论文文献综述
徐刚[1](2016)在《中频电源电子负载动态建模与实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电气与信息技术、新能源技术与储能技术的快速发展,各种变频电源、航天电源、激光电源,移动电源等广泛用于生产和生活的各个领域,这些电源产品在出厂前都要按照测试要求接入相应的负载进行长时间的老化测试、带载实验、以及电磁兼容试验等,以检验电源稳定度、安全可靠性等指标。传统的电源测试常采用电阻、电容、电感及其组合的实物负载,测试过程中存在能量全部被消耗、易受环境因素影响、精度较低等缺点。由电力电子器件构成的电子负载装置具有灵活性更高、绿色节能等诸多优点,不仅能够实现负载特性模拟,并可将被测电源能量回馈至电网。本文针对双PWM变换结构中频电源电子负载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研究。当整流侧系统参数选定时,给定负载电流指令较小将使实际电流纹波比例增大,从而影响电子负载的模拟精度。本文提出了硬件LC滤波结合比例-积分-谐振(PIR)调节器对电流谐波进行抑制的方法,可以有效改善负载电流质量。根据电流指令时域表达式在微处理器内解算存在的缺点,设计了易于数字化实现的递推算法。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1)主要介绍了电子负载的研究背景及意义,以及电子负载主电路拓扑、整流侧与并网逆变侧研究现状。2)根据中频电源电子负载技术指标设计主电路拓扑,分析了倍频调制技术、整流侧及逆变侧的工作原理,深入阐述了影响电流质量与母线电压纹波的因素,对滤波电容、电感、母线电容参数进行选择,并给出了控制系统硬件电路设计原理。3)对整流侧系统建立数学模型,分析了 PI调节器控制电流环系统存在的不足,提出采用PIR调节器控制,对PIR调节器控制系统进行频域和稳定性分析,并与PI调节器进行频域对比分析。最后研究了负载模型下电流指令的解算过程及收敛条件。4)设计了负载模拟侧的数字控制系统结构,分析了倍频调制技术、调节器和负载电流指令的数字化实现方法,最后给出了基于ARM的控制系统软件的设计过程。5)根据系统参数搭建仿真与实验平台,采用S-Function Builder模块进行负载电流指令解算,对研究的主要内容进行仿真与实验验证,仿真和实验结果均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本文来源于《西安工程大学》期刊2016-05-26)
汪通,林晓焕,郭丹蕊,单星,麻焕成[2](2015)在《基于小信号分析的电力电子负载动态特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电力电子负载(power electronics load,PEL)作为新型电气实验模拟负载装置,不仅可以模拟多种负载装置对电源产品进行多种检验测试,而且能把被测电源设备的能量回馈给电网,是一种绿色环保节能设备。但在恶劣的工况下PEL的动态性能与模拟指令电流突变,被试电源(device be tested,DBT)电压突变和电网电压变化有关,为了抑制上述扰动对PEL的影响,提出了一种基于功率平衡的前馈控制和基于风电并网的低电压穿越技术。并使用仿真和实验验证前馈控制方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本文来源于《国外电子测量技术》期刊2015年11期)
韦映川[3](2013)在《交流电子负载在功率负荷动态模拟实验中的设计与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电力系统动态模拟是一种用于研究电力系统动态特性的物理模拟,需要特别的定制负荷。随着电力电子技术的迅速发展,对电子负载的研究也越来越深入。通过对交流电子负载合理的控制,若使其输入侧电流具有与实际动态模拟的负载电流所一致的输入特性,电子负载完全可以取代动态模拟实验中的功率负荷应用于电力系统动态模拟实验中,从而使试验更加简便灵活、降低试验成本、提高动态模拟的自动化程度,节约电能等,弥补了传统功率负荷装置的不足。本文介绍了电子负载的研究现状,针对在动态模拟中代替传统负荷的交流电子负载的目的和要求,本文在交流电子负载的拓扑结构和控制方法以及功率负荷的模型这叁方面做了设计与研究。通过分析比较不同结构的变换器,确定了中间直流环节交直交变换器结构作为电子负载的主电路拓扑结构,讨论了VSR(Voltage Source Rectifier,电压型PWM整流器)作为电子负载主电路变流器的数学模型。讨论了电力系统动态模拟实验中的负荷的类型和特性,并且分别建立了阻感负载和异步电动机的数学模型。模拟负载侧VSR的控制要满足快速且精确的电流跟踪特性及对负载参数不敏感的要求,为此,具体的研究了基于空间矢量的双滞环电流控制的方法,并在此基础上利用人工神经网络对补偿电流值进行预测以解决负载侧VSR控制器中存在的差拍的问题。网侧VSR的控制要满足输出电流单位功率因数及维持恒定的直流电压的要求,确定了采用电压外环、电流内环的双闭环控制结构,并研究了基于固定开关频率的电流控制方法以限制功率开关损耗。采用本文所研究的电子负载的主电路结构及其控制方法和电力系统动态模拟负荷的数学模型,在MATLAB/Simulink平台搭建整个系统的仿真模型,对动态模拟实验中阻感负荷和阻容负荷进行了仿真模拟,并通过分析波形,验证了设计的有效性和可行性。另外,对动态模拟实验中异步电动机负荷进行了仿真模拟,通过对其不同类型机械负载的起动、电压突变和机械负载扰动进行了测试,分析各种相关的波形结果,验证了本设计的有效性和可行性。(本文来源于《兰州交通大学》期刊2013-06-13)
伍文俊,赵耀旭[4](2006)在《基于Labview的电力电子负载的动态监测》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NI公司的Labview软件开发平台,借助于Flash软件优越的动画显示功能,针对相控电力电子电路常用负载———灯泡负载和直流电动机负载,以叁相整流电路为例完成了随着控制角α的变化,电力电子负载动态监测软件的开发。该软件经调试,界面友好、美观、使用方便,特别是其灯光、声音和旋转的动画显示效果佳。对电力电子技术的教学和研究工作有指导意义。(本文来源于《信息技术》期刊2006年03期)
赵徐成,张磊,黄卫星[5](2006)在《基于动态电子负载的航空蓄电池内阻与容量关系》一文中研究指出着重论述了航空铅酸蓄电池容量与蓄电池变化的内阻之间的关系;同时也给出了一种新型的动态电子负载,并用这一新型电子负载测试航空铅酸蓄电池容量,最后给出了实验数据。(本文来源于《电源技术》期刊2006年02期)
动态电子负载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电力电子负载(power electronics load,PEL)作为新型电气实验模拟负载装置,不仅可以模拟多种负载装置对电源产品进行多种检验测试,而且能把被测电源设备的能量回馈给电网,是一种绿色环保节能设备。但在恶劣的工况下PEL的动态性能与模拟指令电流突变,被试电源(device be tested,DBT)电压突变和电网电压变化有关,为了抑制上述扰动对PEL的影响,提出了一种基于功率平衡的前馈控制和基于风电并网的低电压穿越技术。并使用仿真和实验验证前馈控制方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动态电子负载论文参考文献
[1].徐刚.中频电源电子负载动态建模与实验研究[D].西安工程大学.2016
[2].汪通,林晓焕,郭丹蕊,单星,麻焕成.基于小信号分析的电力电子负载动态特性研究[J].国外电子测量技术.2015
[3].韦映川.交流电子负载在功率负荷动态模拟实验中的设计与研究[D].兰州交通大学.2013
[4].伍文俊,赵耀旭.基于Labview的电力电子负载的动态监测[J].信息技术.2006
[5].赵徐成,张磊,黄卫星.基于动态电子负载的航空蓄电池内阻与容量关系[J].电源技术.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