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起爆性能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爆炸箔,起爆性能,能量利用率,飞片速度
起爆性能论文文献综述
周密,张晶鑫,同红海,秦国圣,李蛟[1](2019)在《铜箔厚度对爆炸箔起爆性能影响规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提高爆炸箔起爆系统能量利用效率,采用仿真计算和试验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不同铜箔厚度对爆炸箔起爆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当爆炸箔桥区尺寸为0.3mm×0.3mm时,铜箔厚度为3μm的爆炸箔电爆性能较好,能量利用率较高,在发火电压为1.5k V时,能量利用率达到72.33%,相对应的飞片速度最大。(本文来源于《火工品》期刊2019年04期)
王芳,周末,纪刘奇[2](2019)在《起爆方式对定向多爆炸成型弹丸成型性能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AUTODYN-3D数值仿真软件模拟了不同起爆方式对定向多爆炸成型弹丸成型性能的影响,并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当采用单点起爆时,弹丸的长径比最接近球形,但速度较低且飞散角较大;采用两点和叁点起爆时,随着起爆间距的增加,弹丸的速度增加、飞散角降低、长径比增加,叁点起爆大间距下有弹丸头部碎裂、长径比过大等问题;采用线起爆时弹丸速度最高,同时具有较好的飞散角和长径比。当采用两点起爆,起爆点间距为60~80 mm时,弹丸的综合性能最好。(本文来源于《兵器装备工程学报》期刊2019年08期)
杨丽媛[3](2019)在《多孔HNS的溶剂化-去溶剂化方法制备及机械感度和冲击起爆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作为目前冲击片雷管装药的首选,六硝基茋(2,2',4,4',6,6'-六硝基均二苯基乙烯,HNS)的微观结构调控受到了研究者的广泛关注。除了常用的细化方法,多孔化也是HNS微观结构调控的重要方法。多孔HNS既有微纳结构单元的小尺寸效应,结构单元之间又有协同效应和耦合效应,有望改善现有HNS的燃烧和爆轰性能,降低其冲击起爆阈值,提高其能量输出的安全性和稳定性。本论文基于超分子组装-解组装方法构筑了多孔HNS,通过多种溶剂化和去溶剂化方法对HNS的多孔结构进行调控,不仅获得了具有不同孔径和形貌的多孔HNS,还探讨了HNS多孔结构对其机械感度和冲击起爆性能的影响机理,可为炸药微观结构调控和性能改善提供一个新的思路。主要研究内容包括:(1)多孔HNS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以采用降温结晶法制备的HNS/dioxane为模板,发展了反溶剂萃取法对HNS/dioxane进行超分子解组装。通过与现有的真空加热解组装方法对比,发现热作用和溶剂作用均能得到形貌和结构相似的多孔HNS,且多孔HNS的结构主要取决于混合萃取溶剂中萃取速率不同的丙酮和水的摩尔比。安全和起爆性能测试结果表明,多孔结构的引入对HNS的热性能影响很小(分解峰温为353.3℃),但是撞击感度和摩擦感度明显降低,分别降低14.7%和18.7%,而冲击波感度显着提升,计算得到的起爆电流为1640 A。(2)多孔HNS的孔结构调节及性能研究利用超分子组装-解组装对多孔HNS的孔结构进行调节。发展了负压蒸气浸润法对多孔HNS进行超分子组装,与现有的热蒸气浸润法相比,负压蒸气浸润法可以更好地保持颗粒形态完整性。分别利用真空加热法和反溶剂萃取法对制得的多孔HNS/dioxane进行解组装,发现该过程不仅可以产生新的孔洞而且可以使原有孔洞相联接产生更大的孔,从而形成多尺度孔结构HNS。实验测试结果表明,多孔HNS经超分子组装-解组装孔结构调节后,热性能基本不变(分解峰温为353.9℃),但撞击感度和摩擦感度进一步降低,分别为9.7%和5.3%,而冲击波起爆阈值也进一步降低,计算得到的起爆电流为1536 A。(3)TNBFI超分子组装的探索性研究通过TNBFI超分子组装的探索性研究,为构筑特殊结构的TNBFI提供模板。首先利用在HNS的DMF溶液中加入叔胺添加剂PMP制备了HNS含能衍生物TNBFI(2,4,7,9-四硝基10H-苯并呋喃[3,2-b]吲哚)的溶剂化物,TNBFI-DMF,并研究了其去溶剂后的形貌结构和热性能;此外,以去溶剂得到的TNBFI为原料,利用不同的结晶方式制备了四种新型TNBFI溶剂化物,单晶X射线衍射解析了四种溶剂化合物的晶体结构,并对其形貌及热性能进行了表征。这四种TNBFI溶剂化物,可为特殊结构TNBFI的构筑提供模板。(本文来源于《中北大学》期刊2019-05-30)
张秋,陈楷,朱朋,徐聪,覃新[4](2019)在《低温共烧陶瓷爆炸箔起爆芯片的设计、制备与发火性能》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低温共烧陶瓷(Low Temperature Co-fired Ceramics,LTCC)工艺实现了爆炸箔起爆芯片的一体化集成制备。采用丝网印刷的方式制备了厚度为5μm的Au桥箔(300μm×300μm);采用25μm和50μm两种厚度的生瓷片作为爆炸箔起爆芯片的飞片,设计了圆形(Ф=400μm)和方形(L×W=300μm×300μm)的两种加速膛形状的爆炸箔起爆芯片。在0.22μF电容放电条件下,研究了Au桥箔的电爆性能。通过光子多普勒测速技术分析了陶瓷飞片的速度特征及其运动过程中的形貌。结果表明,在发火电压1.8 kV下,Au桥箔的能量利用率最大;飞片的终态速度随着发火电压的增加而增大;在相同的发火条件下,飞片经方形加速膛加速后的出口速度比圆形加速膛高出106~313 m·s~(-1);另外,陶瓷飞片越厚,飞片在飞行过程中的运动形貌保持得越完整。该工艺制备的爆炸箔起爆芯片可成功点燃硼/硝酸钾(BPN)点火药,并起爆六硝基芪(HNS)炸药。LTCC爆炸箔起爆芯片(50μm厚陶瓷飞片,圆形加速膛)的最小点火电压为1.4 kV,最小起爆电压为2.5 kV。(本文来源于《含能材料》期刊2019年06期)
宋平,李文彬,王晓鸣,董晓亮,朱建军[5](2019)在《起爆方式对周向MEFP战斗部性能影响的数值仿真》一文中研究指出为研究起爆方式对周向多爆炸成型弹丸(MEFP)战斗部毁伤元成型的影响,针对5层周向MEFP战斗部结构,利用Ls-dyna软件数值研究了单点起爆下起爆点高度以及多点起爆下起爆点数量、起爆同步误差对MEFP毁伤元速度和飞散角的影响。结果表明:单点起爆条件下,随着起爆点高度的增加,毁伤元的总散布角度逐渐增大;当起爆点位于战斗部轴线中心时毁伤元总散布角度达到最大,各层MEFP毁伤元速度差达到最小;装药端部MEFP成型过程受稀疏波影响较严重,导致装药端部毁伤元速度较低;采用中轴线多点起爆对端部毁伤元速度提升效果不明显,但能大幅度提升内侧3层MEFP的速度;对口径大于48 mm的周向MEFP战斗部而言,500 ns以内的起爆同步误差不会对MEFP毁伤元的速度和飞散角产生明显影响,但起爆同步误差的存在使得MEFP成型更加不对称。(本文来源于《弹道学报》期刊2019年01期)
史志鑫,尹建平[6](2018)在《起爆方式对预制破片飞散性能影响的数值模拟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利用ANSYS/LS-DYNA有限元软件对预制破片战斗部破片的飞散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了战斗部底部中心点起爆、中心线起爆、一端环起爆和两端环起爆对预制破片战斗部破片飞散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战斗部采用中心点起爆,预制破片飞散的平均速度最低,平均飞散方向角和飞散角较大;战斗部采用两端面环起爆,预制破片飞散的平均速度最高,平均飞散方向角和飞散角较小,两端面环起爆有利于提高预制破片战斗部破片飞散的速度并提高破片飞散的密集度。(本文来源于《兵器装备工程学报》期刊2018年12期)
黄松,尹建平,张斐,王少宏,韩阳阳[7](2018)在《起爆方式对双模串联毁伤元成型及侵彻性能影响的数值模拟》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同一成型装药形成多模式毁伤元问题,设计了一种同轴放置的叁层球缺药型罩战斗部。运用软件ANSYS/LS-DYNA对不同起爆方式下叁层球缺药型罩形成不同模式的毁伤元进行数值仿真,对比分析了它们的成型及侵彻性能。结果表明:在该成型装药下,通过改变起爆方式,可以得到爆炸成型弹丸(EFP)和聚能杆式侵彻体(JPC)两种不同模式的毁伤元;其中,叁层串联JPC的长径比是叁层串联EFP长径比的3. 4倍,且头部速度提高40. 9%。两种模式的毁伤元均可穿透5层15 mm厚的间隔钢靶板,但叁层串联JPC穿透靶板后的剩余头部速度较叁层串联EFP提高53. 5%,且它的剩余动能是叁层串联EFP的11. 4倍。与叁层串联EFP相比,叁层串联JPC的飞行速度更高、长径比更大、侵彻能力更强。可为不同模式的多层毁伤元研究提供基础。(本文来源于《爆破器材》期刊2018年06期)
李瑞,李伟兵,郭效德,黄寅生,梁力[8](2018)在《多点起爆网络装药及性能》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研究多点起爆网络装药对爆轰波输出同步性及起爆能力的影响,以超细奥克托今(HMX)为主体炸药,硝化棉(NC)为粘结剂,(HMX/NC=95∶5)为沟槽传爆药装药,设计了一种3点同步刚性起爆网络,理论分析和测定了起爆网络在不同装药密度下的同步误差,对比试验了沟槽压装装药技术,对传爆药进行了表征,测试了起爆网络相关的爆轰性能,优化了起爆网络装药结构。结果表明,提高起爆网络装药密度能够增加起爆可靠性和降低同步误差,装药密度从1.17 g·cm~(-3)增加到1.47 g·cm~(-3),起爆网络的同步误差从300 ns降低到150 ns。以JH-2压装药柱作为输出端装药,超细HMX/NC传爆药作为沟槽装药,采用沟槽压装装药技术,可以使同步起爆网络的爆轰波输出同步性约为100 ns。(本文来源于《含能材料》期刊2018年05期)
洪晓文,李伟兵,李文彬,李瑞,郭腾飞[9](2018)在《展开角度及起爆位置对轴向展开式定向战斗部性能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研究轴向展开式定向战斗部的毁伤效能,采用AUTODYN软件系统分析了展开角度及起爆位置对轴向展开式定向战斗部破片性能的影响,获得了战斗部轴向展开角度及起爆位置对形成破片质量分布、飞散速度及飞散角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前向爆炸成型弹丸(EFP)速度随轴向展开角增大而逐渐减小。而EFP长径比增加,翼径比为4.2左右,战斗部轴向展开角的增大可提高有效破片质量百分比,破片最大飞散速度出现在距起爆端约33.33%处,起爆位置在装药外侧时战斗部的有效破片百分比达67.57%;选取战斗部的轴向展开角度为60°左右,且起爆点位于最外侧,可实现轴向展开式定向战斗部定向与汇聚打击的高效毁伤功能。(本文来源于《含能材料》期刊2018年05期)
李星翰[10](2018)在《高能炸药冲击起爆“热点”模型和含铝炸药爆轰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炸药对国防安全和工业发展有重要的作用,炸药研究的两个重要方向是炸药的冲击起爆机理和高能量密度炸药爆轰机理。凝聚态非均匀炸药冲击“热点”起爆涉及多尺度的物理、化学过程,包含了冲击波传播和随后的动力学运动过程,目前对冲击“热点”起爆的研究不够深入,特别是材料可压缩性对“热点”形成的影响目前还研究较少。含铝炸药是目前在世界上的军、民领域应用最广泛的高能密度炸药,具有爆热高和做功性能优异的特点。由于铝的热力学、反应性质与CHNO炸药组分差异巨大,因此含铝炸药呈现独特的非理性爆轰过程,目前对含铝炸药的非理想爆轰机理的认识还不够深刻。为了研究凝聚态不均匀炸药中冲击“热点”形成过程,本文基于广义胡克定律,通过求解弹-粘塑性空心球塌缩运动偏微分方程组,得到了可压缩空心球塌缩“点火”解析模型,其计算得到的“热点”反应度和“热点”效应的强弱成正比。通过可压缩空心球塌缩“点火”模型,本文研究了材料压缩性质对冲击“热点”形成的影响,发现部分输入能量通过体积压缩转化为压缩内能,其余的部分输入能量通过塑性变形转化为热能,沉积在空心球内径附近形成“热点”。由于压缩内能的热效应不显着,因此材料的压缩程度越高,“热点”反应度低,冲击点火效应越弱。本文计算发现:在1~1OGPa入射压力条件下,随着入射压力的增加,“热点”反应度先增加后减少;“热点”反应度会随炸药初始空隙度的增加而增加;“热点”反应度随炸药初始颗粒尺寸的增加而减小。本文计算了冲击波阵面后含铝炸药中铝和CHNO炸药组分的热力学状态。发现炸药组分的速度、温度都显着高于铝。为了计算含铝炸药的爆速,本文通过考虑含铝炸药爆轰反应区内炸药和铝之间的温度、速度非平衡过程,提出了新的双组份含铝炸药爆速计算方法。新方法是一个含12个方程和12个未知数的封闭代数方程组,借助数值计算方法,可以精确计算不同铝粉含量、铝粉尺寸条件下含铝炸药的爆速。通过和多组HMX基,RDX基,NM基和TNT基含铝炸药实验爆速(铝粉含量在0~50%、铝粉尺寸在500nm~150μm的范围内变化)的对比发现,新方法对不同铝粉尺寸、铝粉含量炸药爆速的平均计算误差约为1%,远优于目前已有的爆速计算模型。通过新爆速模型,本文发现铝在爆轰反应区内的吸热过程主要决定了含铝炸药的爆速。此外,本文还计算了RDX/LiF炸药的爆速,和实验值误差小于1%,这说明新爆速计算模型还可以准确的计算其他含金属/非金属添加物炸药的爆速。为了研究含铝炸药在后爆轰阶段的二次反应过程,本文系统性的进行了 RDX/A1(铝粉尺寸为2μm、10μm和50μm,铝粉含量为15%和30%)、RDX/LiF(LiF尺寸为3μm,LiF含量为15%和30%),RDX炸药的Φ25mm标准圆筒实验,记录了 30 μs左右的圆筒外壁膨胀速度曲线。本文通过DYNA-2D的二次开发,编写了铝的二次反应子程序,再结合含LiF炸药的圆筒实验结果,提出了新的含铝炸药圆筒实验拟合方法。本文的实验和计算结果都发现,铝的二次反应速率随铝粉尺寸的减小而增加,随铝粉含量的增加而减小。本文通过铝的联合反应模型,初步研究了铝二次反应中的扩散和动力学机制,发现大尺寸铝粉主要受扩散机制控制,小尺寸铝粉主要受动力学控制,反应机制的转变尺寸阈值为微米量级。本文通过处理RDX/LiF和RDX/A1炸药圆筒膨胀速度曲线得到了铝的点火延迟时间。结果显示,铝的实验点火延迟时间随铝粉尺寸的增加而增加,随铝粉含量的增加而增加。在15%和30%铝粉含量下,2μm铝的点火延迟时间约为百纳秒级,10μm铝的点火延迟时间约为1个微秒,50μm铝点火延迟时间约为几个微秒左右。本文建立了铝的对流点火延迟模型,初步计算了铝在其熔点点火时对应的的点火延迟时间,发现计算点火延迟时间和实验值符合较好,表明含铝炸药中微米尺寸铝的点火温度应该为铝熔点,初步验证了铝的熔点点火的理论。(本文来源于《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期刊2018-05-20)
起爆性能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采用AUTODYN-3D数值仿真软件模拟了不同起爆方式对定向多爆炸成型弹丸成型性能的影响,并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当采用单点起爆时,弹丸的长径比最接近球形,但速度较低且飞散角较大;采用两点和叁点起爆时,随着起爆间距的增加,弹丸的速度增加、飞散角降低、长径比增加,叁点起爆大间距下有弹丸头部碎裂、长径比过大等问题;采用线起爆时弹丸速度最高,同时具有较好的飞散角和长径比。当采用两点起爆,起爆点间距为60~80 mm时,弹丸的综合性能最好。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起爆性能论文参考文献
[1].周密,张晶鑫,同红海,秦国圣,李蛟.铜箔厚度对爆炸箔起爆性能影响规律研究[J].火工品.2019
[2].王芳,周末,纪刘奇.起爆方式对定向多爆炸成型弹丸成型性能的影响[J].兵器装备工程学报.2019
[3].杨丽媛.多孔HNS的溶剂化-去溶剂化方法制备及机械感度和冲击起爆性能研究[D].中北大学.2019
[4].张秋,陈楷,朱朋,徐聪,覃新.低温共烧陶瓷爆炸箔起爆芯片的设计、制备与发火性能[J].含能材料.2019
[5].宋平,李文彬,王晓鸣,董晓亮,朱建军.起爆方式对周向MEFP战斗部性能影响的数值仿真[J].弹道学报.2019
[6].史志鑫,尹建平.起爆方式对预制破片飞散性能影响的数值模拟研究[J].兵器装备工程学报.2018
[7].黄松,尹建平,张斐,王少宏,韩阳阳.起爆方式对双模串联毁伤元成型及侵彻性能影响的数值模拟[J].爆破器材.2018
[8].李瑞,李伟兵,郭效德,黄寅生,梁力.多点起爆网络装药及性能[J].含能材料.2018
[9].洪晓文,李伟兵,李文彬,李瑞,郭腾飞.展开角度及起爆位置对轴向展开式定向战斗部性能的影响[J].含能材料.2018
[10].李星翰.高能炸药冲击起爆“热点”模型和含铝炸药爆轰性能研究[D].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