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认知语言学认为范畴化是人类认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的一种高级认知活动。原型范畴理论是认知语言学基本的理论,对于语言知识各个层面的应用具有很强的诠释力。Hopper和Thompson在1984年首先提出了非范畴化这个术语,其基本含义是词类(主要是名词和动词)在一定的语篇条件下脱离其基本语义与句法特征的过程。此外,对于大多数英语学习者来说,英语v-ing结构的用法复杂多变,根据传统语法来习得这一语言现象存在着一定的障碍和困惑。与传统语法有所不同,本文试图以原型范畴理论和非范畴化为理论框架,利用隐、转喻认知机制,从认知角度对英语v-ing结构进行全新的、系统的研究。通过分析英语v-ing结构在进行体和非进行体中的用法,我们发现:在进行体中,英语v-ing结构经历了从空间域到时间域再到心理域的隐喻映射,其背后的认知方式为原型范畴化。通过分析它的隐喻意义映射和拓展过程,我们认为空间意义为认知原型,时间意义和心理意义为认知的边缘成员;在非进行体中,英语v-ing结构呈现出语法功能多义性。也就是说,除了在进行体中与“be”动词共同构成谓语之外,它还能在非进行体中单独充当动名词、形容词、副词、连词和介词,其背后的认知方式为非范畴化。同时,在英语v-ing结构充当动名词、形容词等句法功能的过程中,其原有的基本的动词语法特征逐渐消失,一些新的语法特征逐渐形成。其语法意义也由最初表示行为事件的正在进行转变为表示状态,这就是非范畴化的结果。与此同时,本文主要焦点在于探究英语v-ing结构从范畴化到非范畴化的认知方式的递进与转变,进一步深入分析转变的内容、过程、特性以及深层认知机制,并提出隐喻、转喻以及隐、转喻相结合在转变过程中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语言是一个动态的系统。在这个系统中,除了界限分明的部分,还存在大量模糊的中间地带。非范畴化理论能解释大量的“不规范用法”,并对语言本身进行诠释。本文通过分析得出,英语v-ing结构这一语言现象经历了从范畴化到非范畴化再到重新范畴化的转变过程,体现出整体性、动态性以及创新性的特征,并且论证了人类语言发展的总体趋势和特性。在英语教学中,采用原型范畴理论和非范畴化理论进行认知方面的教学,符合人的认知规律,也符合时代发展的需要。
论文目录
相关论文文献
- [1].治学读书四法:从善、有用、范畴化和经典化[J]. 当代外语研究 2020(03)
- [2].动态范畴化视角下“同志”的语义嬗变[J]. 文学教育(上) 2020(09)
- [3].名词非范畴化工作机制的研究[J]. 林区教学 2015(01)
- [4].范畴化与非范畴化理论指导下的大学英语词汇教学研究[J]. 湖南城市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01)
- [5].“门”族新词形成理据的非范畴化研究[J]. 淮海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5(07)
- [6].范围副词演变中的非范畴化[J]. 现代语文(学术综合版) 2017(09)
- [7].汉语数量范畴“去范畴化”现象研究[J]. 励耘语言学刊 2016(02)
- [8].考眼力“共有几个3”游戏——符号学下的范畴化研究[J]. 赤子(下旬) 2016(12)
- [9].叙实谓词“奇怪”的多角度分析[J]. 国际汉语学报 2017(01)
- [10].新闻标题中名词非范畴化现象解析[J]. 校园英语 2016(04)
- [11].专有名词非范畴化:认知机制与英汉翻译策略[J]. 河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06)
- [12].态度系统的范畴化问题及其拓扑应对[J]. 当代修辞学 2019(01)
- [13].非范畴化“有+名”主观程度义分析[J]. 语文建设 2016(35)
- [14].元曲中的非范畴化现象及其英译研究[J].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05)
- [15].“的”字结构非范畴化的认知语用分析[J]. 文教资料 2009(20)
- [16].数量结构“一把”的非范畴化现象探析[J]. 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 2010(08)
- [17].量词的非范畴化特征及其动因机制研究[J].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2014(06)
- [18].试论名词非范畴化的转喻机制[J]. 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4(05)
- [19].语言非范畴化的再定义探析[J].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中旬) 2013(04)
- [20].网络流行语“×哥”非范畴化分析[J]. 牡丹江大学学报 2013(10)
- [21].语言的范畴化研究与言语幽默的互动[J].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01)
- [22].非范畴化理论研究综述[J]. 淮海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2(18)
- [23].语言非范畴化的动态过程[J]. 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01)
- [24].名物化现象与词类范畴化[J].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07)
- [25].同义词与再范畴化[J]. 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 2011(02)
- [26].无厘头语言非范畴化的认知机制[J].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高教版) 2010(03)
- [27].隐喻对语言非范畴化现象的认知阐释[J]. 重庆教育学院学报 2010(02)
- [28].限制性和非限制性关系分句使用规律的次范畴化研究[J]. 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03)
- [29].英语两类定语从句区别的次范畴化解释[J].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 2010(04)
- [30].探究去范畴化的定义[J]. 科技信息 200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