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本文以氮氧自由基与受阻胺衍生物为调控剂,采用光引发聚合方法研究了甲基丙烯酸正丁酯(n-BMA)三种类型微乳液的可控/“活性”聚合,深入系统地研究了n-BMA微乳液体系可控光聚合的控制机理及其动力学规律,并对聚合产物的形貌进行了扫描电镜表征,主要工作和结论如下:(1)用目视法和电导率法绘制了n-BMA/n-butanol /十二烷基硫酸钠(SDS)-H2O体系拟三元相图、n-BMA/n-pentanol /SDS-H2O体系拟三元相图、n-BMA/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胺(CTAB)/H2O三组分体系的拟三元相图和n-BMA/n-butanol /CTAB-H2O体系拟三元相图。采用电导率仪,测定了不同类型微乳液的结构变化,随着水相含量的增加,体系的电导率发生明显的变化,体系由W/O型微乳液经双连续型微乳液逐渐转变为O/W型微乳液。对微乳液的粒度分析表明,聚合前(单体液滴)、后(胶乳粒)的平均粒径并无差别,体系仍然稳定。(2)对于正相微乳液体系,在室温条件下,以Irgacure184为光引发剂的研究结果表明,体系的总体转化率比较低,且聚合物的分子量都较小,分子量的多分散系数也比较大。这可能是,由于单体浓度太低,乳化剂的浓度太高,阻碍了链增长反应的进行,因此,不管是以SDS为乳化剂的四元体系还是以CTAB为乳化剂的三元体系,HO-TEMPO对n-BMA的调控效果都不是很明显。对于W/O型以SDS为阴离子乳化剂的n-BMA微乳液体系,在HO-TEMPO调控下,随着单体浓度的提高,n-BMA的可控光聚合体系的转化率明显提高。同时,体系转化率与时间曲线、动力学曲线都符合线性增长关系。分子量随着转化率的增大与增加,多分散系数随之下降,多分散系数也比较低,最低达到1.5,基本达到可控效果。对于阳离子乳化剂CTAB的n-BMA微乳液体系,为使在提高单体含量的同时降低助乳化剂的量,我们选择了甲苯作为辅助油相,使体系单体浓度达到60%。在TMP/HO-TEMPO=2.0时,由于TMP在体系中发生原位光氧化反应转变为氮氧自由基起到协同调控作用,并且消耗了体系中微量氧,因此我们得到了良好了动力学曲线关系,并且所得聚合物的分子量随着转化率线性增长,多分散系数结果也比较好(PDI=1.71.4),并且随着转化率增加而降低。对于n-BMA的双连续型的微乳液可控光聚合,在HO-TEMPO调控下,阴离子乳化剂SDS体系,由于单体浓度的较反相微乳液体系的低,体系转化率较W/O型微乳液有一定的降低。虽然体系转化率与时间曲线、动力学曲线都符合线性增长关系。单体分子量随着转化率的增大呈不规律分布,多分散系数也比较高,体系的调控效果不佳。对于阳离子乳化剂CTAB体系,体系得到了良好了动力学曲线关系,并且所得聚合物的分子量随着转化率线性增长,多分散系数结果也比较好,最低达到1.5,并且随着转化率增加而降低。HO-TEMPO对n-BMA的双连续型微乳液体系有一定的调控效果。(3)借助动态光散射仪,我们对微乳液聚合前后进行了粒径表征,结果表明聚合前后粒径基本保持不变,并且达到了纳米尺寸。在微乳液稳定聚合的基础上,借助环境扫描电镜考察了双连续型微乳液聚合体系聚合物的形貌特征。结果表明:双连续微乳液聚合后得到开孔型聚合物。
论文目录
相关论文文献
- [1].改进的微乳液聚合制备的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的力学和光学性能研究[J]. 化学学报 2009(12)
- [2].微乳液聚合体系的发展现状[J]. 化学与粘合 2010(03)
- [3].引发剂对聚醋酸乙烯酯微乳液聚合的影响[J]. 合成化学 2008(02)
- [4].苯乙烯微乳液聚合的正交试验研究[J]. 化学与黏合 2013(04)
- [5].乳化剂对丙烯酸酯微乳液聚合的影响[J]. 上海涂料 2010(04)
- [6].微乳液聚合物的性质及应用研究[J]. 包装工程 2008(11)
- [7].微乳液聚合法制备放射源[J]. 同位素 2015(03)
- [8].苯乙烯、丙烯腈反向原子转移自由基微乳液聚合[J]. 湖南理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01)
- [9].磁场对苯胺微乳液聚合体系相行为的影响[J]. 物理化学学报 2010(03)
- [10].微乳液聚合制备纳米银/聚苯乙烯复合材料[J]. 强激光与粒子束 2012(02)
- [11].微乳液聚合的原理及应用[J]. 绥化学院学报 2008(03)
- [12].双连续相微乳液聚合制备多孔材料[J]. 功能材料 2010(01)
- [13].高性能硅丙乳液的制备[J]. 化工新型材料 2008(12)
- [14].苯丙共聚微乳液粒径增长机理研究[J]. 化学研究与应用 2010(05)
- [15].苯丙微乳液聚合工艺优化[J]. 应用化工 2010(06)
- [16].微乳液聚合的发展现状和前景展望[J]. 化工设计通讯 2017(02)
- [17].丙烯酸酯三元共聚物的微乳液聚合[J]. 应用化工 2010(04)
- [18].科技杂志要览[J]. 中国科技信息 2008(05)
- [19].磁场对复配乳化剂/苯胺微乳液聚合体系相行为的影响[J]. 化学学报 2011(09)
- [20].导电聚苯胺的制备方法及应用[J]. 辽宁化工 2009(04)
- [21].微乳液聚合在分离膜制备中的应用研究进展[J]. 化工进展 2008(04)
- [22].微乳液聚合制备聚氨酯-丙烯酸酯复合乳液研究进展[J]. 中国涂料 2008(07)
- [23].复合乳化剂对八甲基环四硅氧烷微乳液聚合的影响[J].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2014(01)
- [24].无皂微乳液聚合制备加脂型复鞣剂[J]. 精细化工 2012(06)
- [25].高性能硅丙乳液的制备[J]. 上海涂料 2008(07)
- [26].有机概念图在核壳微乳液聚合中的应用[J]. 精细石油化工 2010(05)
- [27].苯丙微乳液的成膜过程研究[J]. 上海涂料 2008(08)
- [28].微乳液聚合耦合共混法构建聚偏氟乙烯共混杂化膜[J].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2019(10)
- [29].乳化剂对丙烯酸酯微乳液聚合过程的影响[J]. 涂料工业 2011(09)
- [30].微乳液聚合制备含氟丙烯酸酯共聚物[J].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06)
标签:可控论文; 活性自由基光聚合论文; 微乳液论文; 氮氧自由基论文; 甲基丙烯酸正丁酯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