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从信息哲学理论来看,新闻是主体(人)对客体信息的认识与主观反映。事件是客观的、真实发生的,客观作为一种实在的过程消失之后,保留下来的都是经主体凝结的信息——新闻报道。那么,影响新闻真实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种:首先,主体对客体信息的认识是被多级中介的认识,我们所接受和理解的新闻信息与原初发出端的信息场发出的信息已经过了多重变换,发生了一些扭曲、失真、畸变以及再造或创新;其次,现代多媒体“具象”传播,提供了损耗较少的信息表述媒介;再次,信息的价值、效用因素—“权力/话语”起了更为重要的制约作用,新闻真实是一定传播权力选择意志取向下的真实。人类传播方式与政治文明体制是对应的,传媒的变化必然引出文明形态的变化。在网络中大众传播的权威性、中心化特征消解了,每个公民都是记者。网络公民权力产生了对官僚机构权力的制衡,由此引出新的新闻形态——基于网络的公民新闻。这样的新闻信息反映了事物的不同侧面和倾向,为新闻真相提供了多方判断与解读的素材。对于国内新闻业,现代媒介科技、民主理念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结合,可能导致公民新闻与传统机构媒介互动、制衡,从而提供揭示信息真相的可能途径。
论文目录
相关论文文献
- [1].公民新闻规制的立法缺失与完善[J]. 青年记者 2018(06)
- [2].电视新闻媒体如何应对公民新闻的兴起[J]. 电视指南 2017(06)
- [3].公民新闻时代新媒体伦理失范及对策[J]. 电视指南 2017(09)
- [4].基于公民新闻视阈的新闻客观性分析[J]. 电视指南 2017(16)
- [5].论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与公民新闻价值取向[J]. 新闻战线 2018(16)
- [6].浅析网络时代的“公民新闻”传播[J]. 新闻研究导刊 2017(07)
- [7].公民新闻的真实与失实[J]. 记者摇篮 2017(11)
- [8].关于网络时代公民新闻传播方式的思考[J]. 新闻传播 2016(12)
- [9].试论我国公民新闻的价值取向[J]. 理论观察 2016(08)
- [10].公民新闻的发展与传媒生态的再建构[J]. 新闻传播 2016(15)
- [11].公民新闻时代传统媒体的发展之路[J]. 青年记者 2014(32)
- [12].微博时代公民新闻的舆论引导[J]. 福建理论学习 2012(05)
- [13].新媒体时代公民新闻的影响及发展[J]. 青年记者 2015(09)
- [14].编辑“公民新闻”的几个基本法则[J]. 新闻窗 2015(05)
- [15].浅谈“世界信息与传播新秩序”之于当代中国传播的启示[J]. 文存阅刊 2016(06)
- [16].微博时代的公民新闻[J]. 文存阅刊 2017(17)
- [17].影响公民新闻活动的三种机制[J]. 明日风尚 2016(09)
- [18].论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对公民新闻价值取向的引导[J]. 新闻战线 2018(22)
- [19].数字传播视角下的我国公民新闻现状[J]. 视听 2019(02)
- [20].走出“公民新闻”幻境——我国公民新闻发展现状及困境[J]. 视听 2019(04)
- [21].浅析新媒体视阈下公民新闻传播亟待崛起[J]. 今传媒 2019(04)
- [22].新媒体语境下的公民新闻语言特色研究[J]. 汉字文化 2018(07)
- [23].谈公民新闻时代传统媒体的发展之路[J]. 传播力研究 2018(13)
- [24].自媒体时代公民新闻初探[J]. 当代电视 2017(03)
- [25].数字时代的“公民新闻” “另类新闻”及其他:争论与评估[J]. 新闻与传播研究 2015(12)
- [26].公民新闻在微博传播中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 中国传媒科技 2014(04)
- [27].台湾网络公民新闻媒体发展及其实践困境[J].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4(05)
- [28].公民新闻亟待提升品质[J]. 青年记者 2013(09)
- [29].微博环境下公民新闻的特点及影响[J]. 青年记者 2013(17)
- [30].对公民新闻建构公共性之争的反思[J]. 青年记者 201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