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张信哲:《我好想》(论文文献综述)
孙雅艳[1](2019)在《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流行歌曲感染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发展的灵魂,更是社会延绵发展的根基。流行歌曲作为重要的文艺形态和大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将其融入生活、融入时代,充分发挥其思想政治教育的正向感染性,实现“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功能,是对新时代教育工作者和学术研究者提出的责任和使命。马克思在《经济学手稿·导言》中明确将“幻想”“想象”“形象化”概括为艺术掌握世界的特征。流行歌曲这一艺术形态是如何影响人,尤其是青少年的观念和态度,进而作用于社会、作用于时代;我们依据流行歌曲感染性的构建机制,何以、何能增强其对人的灵魂、对社会风气和时代精神的正向感染性,是本文试图解答的问题。本文借助多学科的理论工具和研究方法研究“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的流行歌曲感染性研究”这个命题,探讨如何借助文艺载体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并从以文化人、以文培元和感染教育的视角研究文艺铸魂,以期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细、落小、落实,激发新时代青年的正能量,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奠定思想基础和精神力量。基于上述背景和目的,本文以流行歌曲为载体、以青年为研究对象,研究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流行歌曲感染性的可能与可行。从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相交叉、历史和现实相融合的视角出发,对流行歌曲感染性的理论依据、内在机理、运行机制、增强路径等进行较为系统的研究,全文可归纳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对流行歌曲感染性的理论和方法作了探讨。流行歌曲之所以能在短时间内迅速风靡,有其美学、大众心理学、传播学等多个角度的原因;而“感染性”则是个体在社会生活中有意或无意、主动或非主动地受到一种行为、思想的渗透,从而对个人的观念和行为产生积极或消极的影响。在众多理论中,发源于接受美学的“接受理论”、来自教育学的“情感教育理论”、来自社会学的“场域理论”和“精神动力学”理论等是探索流行歌曲感染性的相关理论依据。第二部分梳理了新时期以来流行歌曲感染性的嬗变历程,并在历史流变中确认其正反两方面感染性之所在。本文通过对改革开放40年来流行歌曲嬗变历程的梳理,将流行歌曲大体分作港台流行歌曲、校园流行歌曲、“西北风”流行歌曲、新时期的“红歌”、网络流行歌曲、新时代主旋律流行歌曲等六个阶段,据此得出流行歌曲的正向感染性在于坚守理想信念、强化价值引导、增强精神引领、丰富审美体验等方面,而负向感染性则源于价值确立的消解、价值导向的偏差、价值引领的弱化等方面,从而提出了思想政治教育的使命,为后续研究提供了历史背景和基本前提。第三部分通过对“流行歌曲感染性”这一主题具体研讨目标的确立,通过歌唱者和美育工作者的个案,分析了流行歌曲感染性的构成主要包括情感、意境、时代性等几个要素;并通过2019年央视春晚个案分析和定量化实证分析等几个方面探讨“流行歌曲感染性”这一主题的内涵。对成功的歌唱家、作出杰出贡献的美育工作者的访谈,可以获得一些有别于局外人的经验和感受;透过成功的音乐产品,可以触摸到流行歌曲感染性的着力点;再通过问卷调查和个别访谈的形式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可以大体厘清流行歌曲为什么可以流行、怎样流行、流行过程中如何陶冶人、感染人等问题。这几个不同的支撑点,共同构建了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流行歌曲感染性研究的实证性框架。第四部分在实证研究的基础上,尝试构建流行歌曲感染性的机制与实践路径的探索。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流行歌曲感染性的构建机制,大体可概括为主客体心灵共鸣、美学场域文化涵养和大众传媒助推、内循环要素创作机制等几个层次,而音乐受众与流行歌曲之间的审美共鸣是其内核。在增强其正向感染性的实践上,可以从流行歌曲的生产创作、校园“以美育人”教育理念的贯彻、主流媒体与网络媒体及自媒体的融合推进、“政府-市场-个体”协同打造良好的商业运行机制等几个方向上作出相应的尝试。流行歌曲是一代音乐人智慧的结晶,也是长期被忽视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可能载体。立足于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借助对于青年受众具有特殊感染性的流行歌曲,实现对以文育人、以文化人这一理念的推进,是本研究的美好愿望和最终归宿。
苏金池[2](2017)在《演唱者声音特质建模及其应用》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在移动互联网应用的快速发展和各档大型真人音乐选秀类节目的双重刺激下,歌曲演唱类APP蓬勃发展,同时也对音乐推荐系统带来了新的挑战。传统音乐推荐系统着眼于为用户推荐喜欢听的歌曲。而在歌曲演唱的应用场景中,仅仅根据用户喜好推荐歌曲并不全面,还需要考虑用户的演唱能力是否和推荐歌曲的演绎要求相匹配。然而,音乐推荐方法并没有伴随着应用场景的迁移而发生同步迁移。目前大部分歌曲演唱类APP依然停留在按照音乐分类、热度、用户点播记录推荐歌曲的状态,无法根据用户演唱能力画像推荐适合用户演唱的歌曲。为此,本文以演唱者演唱能力画像刻画为主要研究目标,以演唱者的清唱音频信号为研究对象,选取演唱者的演唱音域和音色作为其特质表征,进而构建了演唱者声音特质模型作为用户演唱能力画像,最终应用于歌曲个性化推荐之上,根据演唱者演唱能力画像,向演唱者推荐适合其声音特质演唱的歌曲。首先,本文提出一种基于威尔逊置信统计的演唱者演唱音域提取方法。该方法通过比对演唱者MIDI音高序列与歌曲标准MIDI音高模型,基于威尔逊置信区间评估演唱者在各个基本音级上的完成质量,确定演唱者的基本演唱能力,进而确立演唱者的演唱音域。实验结果表明经由本方法提取的演唱音域与实验对象演唱水平一致性程度较高。其次,本文对人声音色的表征和相似性度量方式进行探索,借助深度卷积网络强大的降维能力及特征学习能力,将高维的、时序的人声频谱特征嵌入到3维的音色嵌入空间中,从而在3维音色嵌入空间内实现音色相似性的可度量性。目前实验结果表明在包含15个歌手的音色嵌入空间中,歌手音色分类识别准确率达到73.12%,有效地保证了音色相似性度量的准确性。最后,本文综合演唱者的演唱音域及音色表征,建立其演唱者声音特质模型,并用于其演唱能力画像的刻画。同时,根据歌曲的简谱、伴奏及原唱歌手的音色表征等信息,建立歌曲基准模型。利用演唱者声音特质模型与歌曲进行音域以及音色匹配,得到适合演唱者演唱的个性化歌曲推荐列表。
张海芬[3](2016)在《华语流行歌曲名称的语言学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文章以近几十年来的华语流行歌曲名称为研究对象,从各大音乐网站收集和分析了5078个歌名,从语言本体(语音、词汇、语法)和修辞两大方面对歌曲名称进行描写,再结合语用学、文化语言学等来分析考察影响华语流行歌曲名称的语境因素,最后从美学、心理学和社会语言学等角度来思考歌曲名称的规范化问题,并提出解决建议,以促进歌曲名称的良性发展。文章首先对华语流行歌曲名称的音节数量进行统计,分析歌曲名称的音节分布以及音节搭配;其次,对歌曲名称的选词及其来源做了考察,重点指出了构成歌曲名称的一些高频词或典型词;再次,通过对构成歌曲名称的语法单位的分类,总结出了歌曲名称在语法上呈现出的几点典型特征;四是从消极修辞和积极修辞两方面归纳总结了歌曲名称在声音的锤炼和词语的选择上所呈现出的特点,并对歌曲名称中运用到的比喻、拟人、夸张、仿拟、引用等修辞手法及其所带来的表达效果做了详细说明;五是在语用学和文化语言学相关理论的指导下讨论了影响华语流行歌曲名称的语境因素,并具体阐述了这些语境因素在歌名语言中发挥的作用;最后指出歌曲名称在内容和形式上存在的一些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解决建议。
朱莉[4](2013)在《中美动画电影声音艺术比较研究 ——以九十年代以来中美动画电影为例》文中认为本文主要选取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的中美动画电影为例,对中美动画电影的声音艺术进行了深入的比较研究。绪论部分提出了本文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意义,总结出国内外关于动画电影声音艺术的研究状况,指出目前对动画电影声音的比较研究相对欠缺,简明地阐述了本文的主要研究方法和分析框架。主体部分对动画声音艺术的三大要素(配音、音乐和音响)的内容进行具体的比较分析。第一章对动画电影及其声音艺术进行了简要的阐述,提出动画电影声音的“电影化”和高度“假定性”等重要特性,同时也对中美动画电影的发展概况和总体脉络进行了大略的回顾,为全文论述的展开提供了研究背景和重要参考。第二章主要从角色配音的角度出发对中美动画电影声音艺术进行比较,指出中美两国动画电影中配音的具体创作模式、角色塑造方面、幽默语言运用以及明星效应等方面的不同之处,并结合大量具体的实例分析阐释了配音在动画影片中的重要作用。第三章对中美动画电影中音乐选配方面所呈现出的不同风格及特征进行深度研究,指出两者在乐器的配用、民族音乐的选用、歌曲的选配与演唱、多元化音乐使用等方面的特点和异同之处,大量优秀的美国动画影片实例不胜枚举,中国作品中虽不乏好的音乐创作和使用,但总体水平还有待进一步的提高。第四章主要分析比较中美动画电影的音响效果,分别从音响创作的理念和技术、客观写实音响和主观写意音响在影片中的运用以及所产生的效果等进行深入的对比,探究了美国动画影片音响创作的成功秘诀,指出我国影片在音响制作方面存在的差距。最后一章是本文的结论部分,重点阐述中美动画电影声音艺术比较的价值,通过反思中美两国动画电影声音艺术的共性和差异,指出中国当代动画电影声音创作的不足之处,并提出一些未来的发展思路和提高方法,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同时希望能对我国动画电影声音艺术的创作与研究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张虹[5](2012)在《嘉年华》文中指出从开封出发,火车呼啸而过,中土的平原,一方方稻田,一个个村庄也像人生中的某些过客,客串一下还没来得及我调动情绪去呼应,就一闪而过,永远的离开了我的世界,那些曾经风淡云轻的世界。而当那个后知后觉的我明白过来什么东西在心中已经生根发芽,渐渐茁
胡伟[6](2002)在《F4最新奉献》文中研究说明 F4的专辑[流星雨]在唱片市场异军突起,创下内地正版销量60万张,台湾30多万,香港新马地区10多万,整个华语唱片市场100万张以上的销量佳绩。缔造了低迷唱片市场的最大奇迹,在众多老将新秀面前独领风骚,而最令人期待的个人专辑部份,则由周渝民(仔仔)率先成为F4单飞发声第一炮,于4月26日在内地正式发行个人首张专辑[Make A Wish],是F4中第一个飞向乐坛的新星。在五一期间专辑销售势如破竹,借F4[流星雨]东风,一举赢得CD,卡带30万张的惊人销量。其精美包装也获得歌迷极度喜爱,争相收藏。
三矢彻[7](2002)在《碟碟不休》文中研究表明 《我好想》演唱/张信哲出品/索尼·上海音像张信哲这张新专辑《我好想》耗时一年半,由刘天健、薛忠铭、李焯雄及JimLee这几位知名制作人为他打造了全新都会情歌风格。整张专辑歌曲的气质一致:唯美、透明、温暖。在主打歌《爱情余味》中,具有戏剧性的歌词显现出每个现代都会爱情的各种场景,整首歌呈现着一种淡淡的悲伤,随着音乐场景的起伏转折,让人们在歌声中回味爱情的甘甜与忧愁;《我好想》是另一首动人的情歌,阿哲用声音演绎出爱情分离的寂寞与不合,在高音部位的转折及真假音的互换,撼动了脆弱的心灵。
于帆[8](2002)在《久违的情绪—我好想》文中研究指明
宋坤[9](2002)在《跟踪张信哲》文中研究指明在内地的歌迷中,一定会有这样一群人在做着这样的事,为他哭、为他笑、为他执着的固守着那块心目中的圣土!因此,阿哲此次的新专辑歌友签售现场记者们蜂拥而至,一股脑将久久盘旋于脑际的问题抛向阿哲,以满足广大歌迷的愿望《我好想——张信哲》!
南野文,吴珏[10](2002)在《碟报》文中认为 张信哲·《我好想》 张信哲这张新专辑《我好想》耗时一年半,整张专辑歌曲的气质一致:唯美、透明、温暖。在主打歌“爱情余味”中,张信哲挑战了从低音到高音的高难度唱法,将他声线的穿透力发挥得很好。整首歌呈现着一种淡淡的悲伤,随着音乐场景的起伏转折,让人们在歌声中回味爱情的甘甜与忧愁;“我好想”是另一首动人的情歌,阿哲用声音演绎出爱情分离的寂寞与不舍,在高音部分的转折及真假音的互换,撼动了脆弱的心灵:“雾中机场”则在北京亚洲爱乐乐团优美的弦乐开场之下,将黯然神伤的恋人在机场分离的忧愁缓缓带出,阿哲以一贯平缓悠然的声线演出,逐渐将情感慢慢加温,增添了音乐的柔美气氛。
二、张信哲:《我好想》(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张信哲:《我好想》(论文提纲范文)
(1)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流行歌曲感染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一)从中国社会的发展来看,社会思想共识亟需凝聚 |
(二)从教育工作的实践来看,思政载体尚需开拓创新 |
(三)从思政学科的发展来看,跨学科交叉研究有待深化 |
二、文献综述 |
(一)关于流行歌曲的研究 |
(二)关于感染性的研究 |
(三)关于流行歌曲感染性的研究 |
(四)研究述评 |
三、研究概况 |
(一)研究目标 |
(二)受访对象 |
(三)研究内容 |
四、研究方法 |
五、研究重点、难点与创新点 |
(一)研究重点 |
(二)研究难点 |
(三)创新点 |
第一章 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
一、流行歌曲感染性相关概念的界定和分析 |
(一)流行歌曲的特征 |
(二)“感染性”简析 |
(三)不同载体感染性的比较 |
(四)流行歌曲感染性的主客体特征 |
二、流行歌曲感染性的理论基础 |
(一)马克思主义文艺美学理论与大众传媒理论 |
(二)接受理论 |
(三)情感教育理论 |
(四)场域理论 |
(五)精神动力学理论 |
第二章 流行歌曲感染性的历史嬗变及正负向感染性分析 |
一、流行歌曲感染性的嬗变过程 |
(一)钦羡港台:(改革开放初期)港台流行歌曲 |
(二)重返校园:(20 世纪70—80 年代)校园流行歌曲 |
(三)返璞归真:(20 世纪80—90 年代)“西北风”的流行 |
(四)激情燃烧:(20 世纪90—2000 年代)新时期的“红歌” |
(五)精神快餐:(2000 年—21 世纪以来)网络流行歌曲 |
(六)开拓创新:(2012 年至今的“新时代”)主旋律流行歌曲 |
二、流行歌曲的正向感染性 |
(一)坚定理想信念 |
(二)强化价值引导 |
(三)增强精神引领 |
(四)丰富审美体验 |
三、流行歌曲的负向感染性 |
(一)价值确立的消解 |
(二)价值导向的偏差 |
(三)价值引领的弱化 |
第三章 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流行歌曲感染性的实证分析 |
一、流行歌曲感染性的个体性目标与社会性功效 |
(一)流行歌曲感染性的个体性目标:启迪梦想,丰富人生 |
(二)流行歌曲感染性的社会功效:构筑灵魂休憩的家园 |
二、构成流行歌曲感染性要素的个案分析 |
(一)流行歌曲感染性的本体要素:情感、意境、时代性 |
(二)流行歌曲感染性的实践要素:体验与创造 |
三、2019 年央视“春晚”流行歌曲感染性个案分析 |
(一)2019 年央视“春晚”流行歌曲创作的时代背景 |
(二)2019 年央视“春晚”流行歌曲的时代内涵 |
(三)2019 年央视“春晚”流行歌曲的时代价值 |
四、流行歌曲感染性的定量化实证分析 |
(一)问卷调查的样本结构:以90后青年为主体 |
(二)流行歌曲感染性的客观基础:时间投入多,受喜爱程度高 |
(三)流行歌曲感染性的情感储备:追求时代感和抒情化 |
(四)影响流行歌曲感染性的主要指标:旋律、歌词与主题 |
(五)流行歌曲感染性的优势条件:青年对优秀作品的强烈诉求 |
第四章 流行歌曲正向感染性的构建机制 |
一、主客体共鸣机制 |
(一)主客体的价值共鸣 |
(二)主客体的情感共鸣 |
(三)主客体的审美共鸣 |
二、美学场域文化涵养机制 |
(一)强化认知,深化情感 |
(二)坚定信念,增强意志 |
(三)塑造行为,端正态度 |
三、大众传媒助推机制 |
(一)主流媒体提升机制 |
(二)新媒体推动机制 |
(三)自媒体强化机制 |
四、内循环要素创作机制 |
(一)民族文化浸润机制 |
(二)以和为美韵律机制 |
(三)创作主体反射机制 |
第五章 增强流行歌曲正向感染性的路径选择 |
一、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全面融入流行歌曲生产创作 |
(一)以社会效益为基,推进流行歌曲创作健康发展 |
(二)以先进文化为先,遵循流行歌曲发展规律 |
(三)以优秀传统文化为根,坚守核心价值观阵地 |
二、强化校园美育,实现“以美育人” |
(一)“以美育人”,让流行歌曲走进课堂 |
(二)“以美养德”,培育青年崇高理想 |
(三)“以美铸魂”,培育青年担当精神 |
三、媒体全面融合推进流行歌曲正向感染的传播 |
(一)主流媒体的选优推送 |
(二)网络传媒和自媒体的推广扩散 |
四、“政府-市场-个体”协同打造良好的商业运行机制 |
(一)政府:提升文化综合治理与服务水平 |
(二)市场:强化对流行歌曲正向感染的社会责任 |
(三)个体:培育德艺双馨的文艺工作者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1: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流行歌曲感染性的访谈提纲 |
附录2: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流行歌曲感染性的访谈摘要 |
附录3: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流行歌曲感染性研究调查问卷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2)演唱者声音特质建模及其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音色特征研究现状 |
1.2.2 个体演唱能力模型研究现状 |
1.2.3 音乐推荐系统研究现状 |
1.3 本文的主要工作 |
1.4 本文的结构安排 |
第二章 演唱者声音特质模型概述 |
2.1 乐理基础知识 |
2.1.1 乐音体系 |
2.1.2 科学音调记号法与MIDI音高 |
2.1.3 简谱 |
2.1.4 歌曲的简谱标记 |
2.2 演唱者的声音特质 |
2.2.1 演唱音域 |
2.2.2 音色表征 |
2.3 演唱者声音特质模型 |
2.3.1 演唱者声音特质与歌曲匹配度 |
2.3.2 演唱者声音特质模型定义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演唱音域提取方法 |
3.1 演唱音域的常规获取方法及分析 |
3.2 歌曲标准MIDI音高序列 |
3.3 MIDI音高序列提取 |
3.3.1 基于时域的音高检测 |
3.3.2 基于频域的音高检测 |
3.3.3 MELODIA算法 |
3.4 基于威尔逊置信统计的音级完成质量评价 |
3.5 演唱者演唱音域模型 |
3.6 实验与分析 |
3.6.1 实验设置 |
3.6.2 实验实例分析 |
3.6.3 实验结果及探讨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人声音色表征 |
4.1 音色简介 |
4.1.1 音乐声学的音色研究 |
4.1.2 心理声学的音色研究 |
4.1.3 难点分析 |
4.2 音色常见物理特征 |
4.2.1 时域特征 |
4.2.2 倒频域特征 |
4.2.3 频域特征 |
4.3 人声音色表征 |
4.3.1 人声音色嵌入深度学习模型 |
4.3.2 输入信号 |
4.3.3 成对训练 |
4.4 实验与分析 |
4.4.1 数据预处理 |
4.4.2 实验设置 |
4.4.3 音色嵌入空间的可视化分析 |
4.4.4 KNN分类结果分析 |
4.4.5 混淆矩阵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人声特质模型的歌曲推荐系统 |
5.1 系统框架 |
5.2 系统曲库 |
5.3 音域匹配度 |
5.3.1 音域匹配度计算 |
5.3.2 实例分析 |
5.4 音色相似度 |
5.4.1 音色嵌入空间模型 |
5.4.2 音色相似度计算 |
5.4.3 歌手音色相似性验证 |
5.4.4 实例分析 |
5.5 歌曲推荐 |
5.5.1 推荐度计算 |
5.5.2 推荐结果及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一 |
附录二 |
个人简历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3)华语流行歌曲名称的语言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背景 |
第二节 研究对象及研究现状 |
一、研究对象 |
二、研究现状 |
第三节 研究意义、研究方法及语料来源 |
一、研究意义 |
二、研究方法 |
三、语料来源 |
第二章 华语流行歌曲名称的语言特征 |
第一节 华语流行歌曲名称的语音特征 |
一、华语流行歌曲名称的音节数量 |
二、华语流行歌曲名称的音节搭配 |
第二节 华语流行歌曲名称的词汇特征 |
一、华语流行歌曲名称选词的丰富性 |
二、华语流行歌曲名称词源的多样性 |
三、华语流行歌曲名称词义的多面性 |
四、华语流行歌曲名称中的高频词 |
第三节 华语流行歌曲名称的语法特征 |
一、由词构成华语流行歌曲名称 |
二、由短语构成华语流行歌曲名称 |
三、由句子构成华语流行歌曲名称 |
四、华语流行歌曲名称的语法特点 |
第三章 华语流行歌曲名称的修辞艺术 |
第一节 消极修辞 |
一、声音的锤炼 |
二、词语的选择 |
第二节 积极修辞 |
一、比喻 |
二、比拟 |
三、仿拟 |
四、引用 |
五、夸张 |
六、反饰 |
第四章 华语流行歌曲名称的语境探析 |
第一节 语境概述 |
一、语境的含义 |
二、语境的内容 |
第二节 影响华语流行歌曲名称的语境因素 |
一、影响华语流行歌曲名称的言内语境 |
二、影响华语流行歌曲名称的言伴语境 |
三、影响华语流行歌曲名称的言外语境 |
第三节 语境在华语流行歌曲名称中的作用 |
一、语境能限定华语流行歌曲名称语言形式的选择 |
二、语境能补充华语流行歌曲名称的内容与意义 |
三、语境能协调华语流行歌曲名称语言的超常运用 |
第五章 华语流行歌曲名称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
第一节 存在问题 |
一、华语流行歌曲名称形式上的问题 |
二、华语流行歌曲名称内容上的问题 |
第二节 解决方法或建议 |
一、大力提高歌曲创作者的语言素养和文化素养 |
二、对歌曲的制作发行从严审查 |
三、提高广大受众的参与度,扩宽关注点 |
结语 |
附录 |
参考文献 |
后记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4)中美动画电影声音艺术比较研究 ——以九十年代以来中美动画电影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绪论 |
一、研究对象及研究意义 |
二、动画电影声音艺术的研究现状 |
三、研究方法和分析框架 |
第一章 动画电影及动画电影声音艺术综述 |
第一节 动画电影概述 |
第二节 中美动画电影发展概述 |
一、美国动画电影 |
二、中国动画电影 |
第三节 动画电影声音艺术特性 |
一、“声画结合”的动画电影 |
二、动画电影声音的“电影化” |
三、动画电影声音的“假定性” |
第二章 中美动画电影角色配音之比较 |
第一节 配音主要创作模式不同 |
第二节 配音之角色塑造的比较 |
第三节 配音之幽默语言的比较 |
第四节 配音之明星效应的比较 |
第三章 中美动画电影音乐手法之比较 |
第一节 乐器配用的偏向性不同 |
一、美国动画电影的配器特点 |
二、中国动画电影的配器特点 |
第二节 民族音乐运用的差异性 |
一、美国对世界民族音乐的拿来主义 |
二、中国大量借鉴本民族戏曲和民乐 |
第三节 歌曲选配及演唱形式 |
一、歌曲选配效果悬殊 |
二、演唱风格和形式比较 |
第四节 多元化音乐运用方面 |
一、美国动画电影音乐多元化——硕果累累 |
二、中国动画电影音乐多元化——重要转型 |
第四章 中美动画电影音响效果之比较 |
第一节 音响创作理念和技术对比 |
第二节 客观写实音响效果分析比较 |
第三节 主观写意音响效果分析比较 |
第五章 中美动画电影声音艺术比较后的思考 |
第一节 中美动画电影声音艺术比较的价值 |
第二节 中国当代动画电影声音创作的不足之处 |
一、配音创作主体水平参差不齐 |
二、动画音乐制作不精现象存在 |
三、音效设计理念及原创性缺失 |
四、盲目模仿生硬套用失去真我 |
第三节 对中国动画电影声音创作未来发展的思考 |
一、确立动画电影声音创作的正确理念 |
二、加强动画电影声音创作的队伍建设 |
三、提高动画电影声音制作的技术水平 |
四、立足本土文化,深入挖掘,吸引本国观众 |
五、借鉴国外经验,塑造经典,走向国际舞台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
致谢 |
四、张信哲:《我好想》(论文参考文献)
- [1]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流行歌曲感染性研究[D]. 孙雅艳. 东北师范大学, 2019(09)
- [2]演唱者声音特质建模及其应用[D]. 苏金池. 福州大学, 2017(04)
- [3]华语流行歌曲名称的语言学研究[D]. 张海芬. 广西民族大学, 2016(03)
- [4]中美动画电影声音艺术比较研究 ——以九十年代以来中美动画电影为例[D]. 朱莉. 南京师范大学, 2013(02)
- [5]嘉年华[J]. 张虹. 战士文艺, 2012(01)
- [6]F4最新奉献[J]. 胡伟. 时代风采, 2002(14)
- [7]碟碟不休[J]. 三矢彻. 家庭与科学, 2002(03)
- [8]久违的情绪—我好想[J]. 于帆. 现代交际, 2002(05)
- [9]跟踪张信哲[J]. 宋坤. 国际音乐交流, 2002(08)
- [10]碟报[J]. 南野文,吴珏. 中国对外服务, 200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