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汽车尾气产生的污染问题在当今社会已引起了越来越多的重视,催化转化技术的应用是实现汽车超低排放的最有效手段。在汽车尾气治理的三效催化剂(TWCs)中,CeO2-ZrO2复合氧化物(CexZr1-xO2固溶体)是极重要的组分,特别是它具有独特的由可逆氧化还原反应产生的储氧和释氧的能力,可以调节尾气中氧含量的微波动。近年来,为了满足催化剂冷启动性能,其催化转化器的安置位置越来越靠近发动机排气口,这些催化剂的工作温度可达到1000~1100℃, CeO2-ZrO2容易发生烧结,从而使储放氧能力降低。TWCs存在的另一个主要问题是其对各种污染物的高转化率只有在空燃比较窄的操作窗口下才能实现。但在实际应用过程中,由于发动机工况的不断变化,使得空燃比在理论空燃比14.63附近波动。铈锆固溶体的高储放氧能力可以拓宽三效催化剂的空燃比窗口,削弱空燃比振荡对三效催化剂性能的影响,并可以减少TWCs中贵金属的用量,降低TWCs的成本。近几年来,为了改善铈锆固溶体材料的抗烧结性能和储放氧性能,它们的制备方法以及其它金属元素的掺杂改性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本论文利用粉末X射线衍射(XRD)、N2吸脱附、紫外拉曼光谱(UV-Raman)、透射电镜(TEM)、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储氧性能测定(OSCC)、程序升温还原(H2-TPR)等实验手段,系统研究了富铈基铈锆复合氧化物(Ce0.67Zr0.33O2)的制备方法、制备条件和第三组分稀土的掺杂对载体及其负载单Pd催化剂的织构-结构、表面形貌、redox性能、储放氧性能、热稳定性和催化剂三效催化性能的影响和规律。得到的主要结果如下:1.研究了制备方法(微乳法、均匀沉淀法、水热法和共沉淀-超临界干燥法)对Ce0.67Zr0.33O2(CZ)的织构-结构、储放氧性能、热稳定性及其负载单Pd催化剂三效性能的影响和规律。结果表明,通过提高CZ固溶体的均匀性以及结构的缺陷,其储氧性能可以大大提高,而其负载Pd催化剂的三效活性与载体的孔结构性质、氧化还原性质也存在密切关系。与其它制备方法相比,采用共沉淀-超临界干燥法制备的新鲜CZ固溶体(CZCP)有较宽的介孔孔径分布范围,平均孔径(20.87 nm)和中孔孔容(0.455 cm3/g)均最大。同时,该CZ固溶体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经1100℃老化后,仍保持了较大的比表面积(10.2 m2/g)、较小的晶粒尺寸(21.4nm)和良好的储放氧性能。采用共沉淀-超临界干燥法制备的CZ载体与PdO物种之间存在着较强的相互作用,而有利于PdO物种的稳定存在,其负载单Pd催化剂表现出良好的redox性能、热稳定性及三效催化性能(三效活性高和操作窗口宽)。2.研究了共沉淀制备过程中pH、陈化温度和干燥温度对CZ固溶体的织构-结构、储放氧性能及其负载单Pd催化剂三效性能的影响和规律。结果表明,随着CZ固溶体前驱物陈化温度的升高,CZ的晶粒尺寸明显变大,储氧性能恶化,但对CZ的孔径分布却没有明显的影响。而载体的孔径分布主要由pH和干燥温度决定的,在pH为9.5、25℃陈化和超临界干燥条件下制得的CZ固溶体,具有较合适的孔径分布,较大的平均孔径和孔容以及良好的储放氧性能,其负载的单Pd催化剂redox性能最好,三效催化活性最高。3.研究了第三组分稀土金属(La、Pr、Nd、Sm和Y)的掺杂对CZ固溶体的织构-结构、储放氧性能、热稳定性及其负载单Pd催化剂三效性能的影响和规律。结果表明,上述不同稀土金属的掺杂均不同程度提高了CZ固溶体中氧空穴的数量,增大了固溶体的储氧能力。与掺杂Y、Sm和La元素相比,掺杂Nd和Pr后所形成的Ce-Zr-M-O固溶体更加均匀,保持了单一的立方晶相结构。掺杂第三组分稀土金属显著提高了CZ固溶体的织构和结构稳定性,经1100℃老化后,CZ载体仍保持了较大的比表面积、孔容以及较小的晶粒尺寸和结构的均一性;同时,稀土金属的掺杂也增强了PdO物种与CZ载体之间的相互作用,从而提高了PdO物种的稳定性,并促进PdO物种界面Ce4+的还原。掺杂不同稀土金属对新鲜Pd/CZ催化剂的三效窗口宽度影响不大,但可显著地促进NOx的还原反应活性。第三组分稀土金属的掺杂均不同程度地提高了催化剂的热稳定性,同时显著促进了贫氧条件下HC的氧化以及富氧条件下NOx的还原反应性能。催化剂经1100℃老化后,与掺杂Y、Sm和La的催化剂相比,掺杂Nd和Pr的Pd/CZM催化剂仍具有良好的三效催化活性以及最宽的三效操作窗口。4.探讨了Pr的掺杂量对CZ载体的织构-结构、储放氧性能、热稳定性及其负载单Pd催化剂三效性能的影响和规律。结果表明,当Pr/Ce摩尔比为1/8时,CZ载体的结构、织构稳定性以及储氧(OSCC)性能均明显提高,即使经过1100℃老化处理16h,仍保持了三组分单一立方相固溶体结构;同时增强了PdO与载体之间的相互作用,促进了PdO物种和PdO物种界面Ce4+的还原。适量Pr的掺杂可显著降低其负载Pd催化剂对CO、NO和NO2的起燃温度Pd/CZP (1/8)催化剂表现出良好的三效催化性能。
论文目录
相关论文文献
- [1].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测定钌炭催化剂中的钌[J]. 能源化工 2019(05)
- [2].山西煤化所燃料电池催化剂设计研究取得进展[J]. 化工新型材料 2019(11)
- [3].介孔催化剂用于合成气制低碳醇的研究进展[J]. 当代化工研究 2020(03)
- [4].Y改性对V_2O_5-MoO_3/TiO_2催化剂脱硝性能的影响[J]. 现代化工 2020(03)
- [5].一种制备稀土顺丁橡胶的催化剂的制备方法[J]. 橡胶科技 2020(03)
- [6].钇掺杂钌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催化对硝基甲苯加氢制对甲基环己胺[J]. 精细石油化工 2020(02)
- [7].新型孔雀石型1,4-丁炔二醇催化剂的开发[J]. 辽宁化工 2020(04)
- [8].蜂窝式催化剂与平板式催化剂的运行现状分析[J]. 清洗世界 2020(04)
- [9].高铼酸铵热分解及其在银催化剂中的应用研究[J]. 齐鲁工业大学学报 2019(03)
- [10].介质阻挡放电联合锰基催化剂对乙酸乙酯的降解效果[J]. 环境工程学报 2020(05)
- [11].低变催化剂运行末期对装置的影响[J]. 化工设计通讯 2020(03)
- [12].乙烷驯化对银催化剂的性能影响研究[J]. 广东化工 2020(08)
- [13].规整催化剂数值模拟的研究进展[J]. 化工技术与开发 2020(04)
- [14].两种铬系催化剂的制备及催化乙烯聚合性能研究[J]. 精细化工中间体 2020(02)
- [15].全密度聚乙烯干粉催化剂的控制及优化[J]. 中国仪器仪表 2020(06)
- [16].车用催化剂的研究进展及产业现状[J]. 浙江冶金 2020(Z1)
- [17].有机化学反应中非金属有机催化剂的应用研究[J]. 化工管理 2020(18)
- [18].甲醇制丙烯催化剂侧线装置性能评价[J]. 现代化工 2020(06)
- [19].干燥过程对催化剂物化性质的影响[J]. 辽宁化工 2020(06)
- [20].甲烷化反应器催化剂积炭过程的模拟研究[J].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2020(03)
- [21].钴基费托合成催化剂硫中毒热力学分析[J]. 化学工程 2020(07)
- [22].合成气制二甲醚中残留钠对催化剂的影响[J]. 天然气化工(C1化学与化工) 2020(04)
- [23].费托合成钴基催化剂助剂研究进展[J]. 现代化工 2020(09)
- [24].二氧化硫氧化制硫酸用钒催化剂的研究进展[J]. 广州化工 2020(14)
- [25].催化裂化外取热器入口区域催化剂分布及优化[J]. 过程工程学报 2020(09)
- [26].Mn-Ce-Pr/Al_2O_3臭氧催化剂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J]. 功能材料 2020(09)
- [27].钒催化剂在硫酸生产中的应用[J]. 广东化工 2020(17)
- [28].中低温煤焦油加氢反应中催化剂的开发与研究[J]. 化学工程师 2020(09)
- [29].乙炔氢氯化钌基催化剂的研究与进展[J]. 中国氯碱 2020(10)
- [30].Cu-xZrO_2/SiO_2改性催化剂对醋酸甲酯制乙醇性能的影响[J]. 天然气化工(C1化学与化工) 20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