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豆卷叶螟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豆卷叶螟,发育历期,存活率,发育起点温度
豆卷叶螟论文文献综述
李新畅,崔娟,徐伟,高宇,史树森[1](2018)在《温度对豆卷叶螟Lamprosema indicata(Fabricius)生长发育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探明温度对大豆主要害虫豆卷叶螟生长发育的影响,以大豆叶片为主要寄主饲料,研究了19,22,25,28,31℃共5个恒温处理对豆卷叶螟不同虫态的发育历期、发育速率和存活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19~31℃范围内,随着温度升高,各虫态的发育历期均缩短,发育速率与温度呈显着正相关。豆卷叶螟卵、幼虫、蛹、成虫和世代发育起点温度分别为9.89,10.90,11.18,19.57和13.49℃,有效积温依次为75.16,193.39,98.59,48.34和431.04 d·℃。豆卷叶螟种群存活曲线属于DeveyⅢ型,表现为卵期的高死亡率。这些结果为豆卷叶螟的预测预报提供了基础参考数据。(本文来源于《大豆科学》期刊2018年04期)
曾维英,孙祖东,赖振光,蔡昭艳,陈怀珠[2](2018)在《大豆抗豆卷叶螟的转录组和蛋白质组关联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通过对大豆受豆卷叶螟幼虫胁迫下的转录组和蛋白质组结果进行联合分析,筛选出一些与大豆抗豆卷叶螟相关的候选基因,为深入认识大豆抗豆卷叶螟的分子调控机制奠定基础。【方法】以高抗材料赶泰-2-2(HR)和高感材料皖82-178(HS)为研究对象,运用RNA-Seq技术和i TRAQ技术鉴定出豆卷叶螟幼虫取食诱导0和48 h时样品间的差异表达基因(DEGs)和差异表达蛋白(DEPs),将在蛋白水平和转录水平关联到的所有可定量数据进行关联分析,计算蛋白水平和转录水平间的相关系数。【结果】蛋白质鉴定结果表明,HR48/HR0、HS48/HS0、HR0/HS0和HR48/HS48比较组中分别鉴定出236、250、213、211个DEPs;转录组鉴定结果表明,HR48/HR0、HS48/HS0、HR0/HS0和HR48/HS48比较组中分别鉴定出1 064、680、605、468个DEGs。定量关联分析结果表明,HR48/HR0、HS48/HS0、HR0/HS0和HR48/HS48比较组的相关系数r分别为0.156、0.2687、0.1149和0.035;HR48/HR0、HS48/HS0、HR0/HS0和HR48/HS48比较组中分别关联到11、9、3和4个DEPs/DEGs,其中蛋白和m RNA表达趋势相同的基因分别有11、9、2和3个,蛋白和m RNA表达趋势相反的基因分别有0、0、1和1个。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表明,这些差异蛋白功能涉及代谢途径、核糖体、类黄酮生物合成、亚油酸代谢、氨基糖-核苷酸代谢、氨酰生物合成、亚麻酸代谢、次生代谢产物的生物合成、苯基丙酸生物合成、RNA运转、谷胱甘肽代谢、抗坏血酸盐和aldarate代谢等。功能关联分析结果表明,HR48/HR0比较组中有27条Pathway通路共关联到101个DEPs和23个DEGs,HS48/HS0比较组中有15条Pathway通路共关联到147个DEPs和16个DEGs,HR0/HS0比较组中有18条Pathway通路共关联到82个DEPs和10个DEGs,HR48/HS48比较组中仅有1条Pathway通路关联到71个DEPs和2个DEGs。同时关联发现胰蛋白酶抑制剂A、K型胰蛋白酶抑制剂、查尔酮异构酶4、脂氧合酶9、α-加氧合酶1、9S-脂氧合酶、植物凝集素前体、POD12、应激蛋白SAM22和c APX1等可能是大豆抗豆卷叶螟潜在的靶标蛋白(基因)。q RT-PCR表达分析结果表明,5个DEPs/DEGs在HR48/HR0比较组的表达趋势与它们的RNA-Seq和i TRAQ结果基本一致。【结论】确定了一些与豆卷叶螟的抗性相关蛋白(基因)和代谢通路,这些差异蛋白可能直接或间接参与大豆对豆卷叶螟的抗虫反应。(本文来源于《中国农业科学》期刊2018年07期)
曾维英,蔡昭艳,张志鹏,陈怀珠,杨守臻[3](2015)在《大豆抗豆卷叶螟的生理生化特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从生理生化角度揭示大豆抗豆卷叶螟机制,为进一步挖掘大豆抗豆卷叶螟基因、创制抗性种质及实现大豆高效抗豆卷叶螟分子育种奠定基础。【方法】以对豆卷叶螟高抗大豆品种赶泰-2-2和高感品种皖82-178为研究对象,分别于人工接上豆卷叶螟4龄幼虫0、6和24 h取样测定并分析其叶片中相关营养物质含量、保护性酶活性、次生物质及植物激素含量。【结果】豆卷叶螟取食前后高抗和高感大豆叶片中的可溶性蛋白和单宁含量变化没有规律。豆卷叶螟取食后,大豆叶片的可溶性糖含量、保护性酶类[超氧化物岐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和多酚氧化酶(PPO)]活性、植物激素(乙烯、茉莉酸和脱落酸)含量均明显增加,且高抗品种赶泰-2-2的SOD活性、乙烯和脱落酸含量总体水平高于高感品种皖82-178。【结论】大豆叶片内可溶性糖含量、CAT和PPO活性及茉莉酸含量的变化可能与豆卷叶螟的诱导有关,与而抗性基因型关系不明显;SOD活性、乙烯和脱落酸含量不仅与豆卷叶螟诱导有关,还可能与大豆抗豆卷叶螟基因有关。(本文来源于《南方农业学报》期刊2015年12期)
孙祖东,蔡昭艳,杨守臻,陈怀珠,唐向民[4](2014)在《大豆抗豆卷叶螟的生理生化基础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豆卷叶螟是重要的大豆食叶性害虫,吉林、辽宁以南、四川以东各省都有发生。豆卷叶螟以幼虫卷曲叶片并潜伏其中取食,影响光合作用,使植株不能正常生长,在发生严重年份,造成产量的严重损失。本研究以对豆卷叶螟高抗和高感的大豆材料为研究对象,研究相关的营养物质、保护性酶、防御蛋白、次生物质、植物激素与大豆抗性的关系。通过本研究,从生理生化上揭示大豆抗豆卷叶螟的机制,为进一步挖掘大豆抗豆卷叶螟的基因、创制抗性种质和实现大豆高效抗豆卷叶螟分子育种奠定基础。研究目标:通过测定抗、感大豆材料和被豆卷叶螟取食后的生理生化物质的变化,研究大豆对豆卷叶螟为害的应答反应,揭示大豆对豆卷叶螟抗性防御的生理生化机制。大豆材料及处理:选用高抗大豆品种赶泰-2-2,高感大豆品种皖82-178为研究材料,在防虫网室内种植,人工接入豆卷叶螟幼虫,在处理后的0h、6h、24h分别取样,用于测定与抗虫相关的生理生化物质。研究结果如下:(1)可溶性糖:高抗品种与高感品种之间大豆叶片的总糖含量没有明显的变化,但在豆卷叶螟取食诱导之后,不管是高抗品种还是高感品种,大豆叶片的总糖含量都有明显的增加。(2)氨基酸组分与含量:高抗品种与高感品种之间,氨基酸总量差异不明显;其中的蛋氨酸,不管是高抗材料还是高感材料,接虫取食后,增加量非常显着,取食诱导的作用非常明显,其它氨基酸组分差异不明显;(3)保护性酶与抗虫性:不管是高抗品种还是高感品种,接虫取食后,由于受到豆卷叶螟的诱导,超氧化物岐化酶活力、过氧化氢酶活力、多酚氧化酶活力都明显增加。(4)植物激素与抗虫性:脱落酸(ABA)、乙烯(ETH)、茉莉酸(JA)叁种与抗虫性相关的激素分析结果显示,不管是接虫前还是接虫后,高抗品种的叁种激素水平都高于高感品种;接虫豆卷叶螟为害诱导后,随着时间的增加,不管是高抗品种还是高感品种,激素的含量都非常明显地增加,特别是ABA的增加更加显着。这些物质在受到豆卷叶螟为害过程中参与了抗虫防御反应,其作用机理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本文来源于《第24届全国大豆科研生产研讨会论文摘要集》期刊2014-08-20)
邢光南,谭连美,刘泽稀楠,岳汉,张寒竹[5](2012)在《大豆地方品种叶片叶柄茸毛性状的形态变异及其与豆卷叶螟抗性的相关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大豆茎、叶、荚普遍着生茸毛,表现有末端形态、密度、长度和角度(着生状态)的差异。本文利用地方品种群体研究了大豆叶片和叶柄茸毛性状的变异、区域差异、相互关系及其与大豆对豆卷叶螟抗性的关系。大豆叶片茸毛密度、长度、角度和叶柄茸毛角度在全国393份代表性大豆地方品种间存在大幅度变异,变幅分别为4.8~105.9根·10 mm-2(无茸毛品种除外),0.22~0.94 mm,0°~88°和5°~90°。叶片茸毛密度、长度和角度大的品种较少,而叶柄茸毛角度小的品种较少。393份大豆地方品种中尖型茸毛末端品种127份。叶片茸毛长度、角度、末端形态及叶柄茸毛角度与地理生态区有关,生态区I的叶片茸毛较长,生态区I和II的叶片茸毛角度较大,生态区I、II和III的钝型茸毛末端比率较高,生态区I、II和V的叶柄茸毛角度较大,而叶片茸毛密度与生态区无关。叶柄、叶片茸毛角度及叶片茸毛长度间相互呈极显着正相关,叶片茸毛密度与长度间呈极显着负相关。叶片茸毛密度和长度在茸毛末端形态间也有显着差异,尖型茸毛末端的品种茸毛密度较大,长度较短。豆卷叶螟引起的虫包数和卷叶率与叶片、叶柄茸毛角度及叶片茸毛长度极显着正相关,而与叶片茸毛密度显着负相关,与茸毛末端形态无关。叶片茸毛角度与抗虫性指标相关性最强,角度越小越抗虫,是大豆抗豆卷叶螟的重要因子。(本文来源于《大豆科学》期刊2012年05期)
吴梅香,蒋振环[6](2011)在《豆卷叶螟及其主要寄生蜂——长颊茧蜂的若干生物学特性》一文中研究指出豆卷叶螟Lamprosema indicata Fabricius是菜用大豆的一种重要食叶性害虫。在福州地区1 a发生4-5代,以老熟幼虫越冬,次年越冬幼虫4月中下旬出蛰。5月中下旬是第1代幼虫危害高峰期,第1代成虫高峰期在6月中旬;第2代幼虫高峰期在6月下旬,7月中旬是第2代成虫高峰期;8月中下旬第3代幼虫盛发,9月上旬是第3代成虫的高峰期;第4代幼虫发生期在9月中下旬,9月下旬10月上旬是第4代成虫盛发期;10月中旬是第5代幼虫的高峰期。豆卷叶螟的主要寄生性天敌有长颊茧蜂Dolichogenidea sp.、广黑点瘤姬蜂Xanthopimpla punctata Fabricius、广大腿小蜂Brachymeria lasus Walker和家蚕追寄蝇Exorista sorbillans Wiede-mann,其中长颊茧蜂是天敌优势种,其田间寄生率最高可达80%,对豆卷叶螟的种群的控制起主要作用。(本文来源于《武夷科学》期刊2011年00期)
李广军[7](2009)在《大豆光氧化相关性状、叶绿素含量动态表达和对豆卷叶螟抗性的QTL定位》一文中研究指出光合作用是“地球上最重要的化学反应”,与农业生产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提高光合效率是提高作物产量的重要途径,其目的是选择高光效品种。这是因为高光效品种的净光合速率与单位叶面积内光合单位数呈正相关。然而,大量研究表明,在过剩强光甚至中等光强逆境条件下,作物光合器官就会受到伤害,会产生光氧化现象。这种生理病害,影响作物的光合生产和产量,愈来愈受到注意。利用溧水中子黄豆(P,)×南农493-1(P2)大豆杂交组合的F2、F2:3和F2:43个群体两个试验点(南京农业大学江浦试验站和山东临沂农科院试验站)的试验资料研究大豆光氧化等有关数量性状的遗传规律。首先,构建大豆遗传图谱;然后,利用该连锁图,定位大豆光氧化等的数量性状基因座(quantitative trait loci, QTL),获得不同群体、不同作图方法下都稳定存在的QTL。这些QTL定位结果可为大豆高光效育种和分子标记辅助育种的提供有用的参考信息。1大豆遗传图谱的构建采用972对SSR引物扫描亲本P1和P2间的遗传差异,发现150对引物呈现多态性。利用这150对多态性的SSR引物扫描244株F2个体间的遗传差异,获得多态性F2植株分子数据资料,构建了包含91个SSR分子标记的28个连锁群的遗传图谱。连锁群全长1356.42cM,平均间距14.91cM,单个连锁群长度在6.9-108.3cM之间,每个连锁群的标记数为2-9个,平均间距最大的连锁群是Ⅰ-2,为51.3cM,最小的连锁群是L,为6.9cM,有28个间距大于20cM的标记区间,59个SSR标记不属于任何连锁群。与大豆“公共遗传图谱”比较,91个标记中86个标记所在连锁群及其顺序与公共遗传图谱一致,satt077与sat_110(E)、satt266和sat_2542(Dlb)排序与公共图谱相反,只有标记satt669所在的连锁群与公共图谱不一致。2大豆光氧化相关性状QTL定位光氧化试验包括2007年江浦试验站F2:3群体试验与2008年江浦试验站和临沂农科院试验站F2:4群体试验,共获得叁组试验资料。每组资料用复合区间作图(composite interval mapping:CIM)和多区间作图(multiple interval mapping:MIM)分析,叁组资料联合用多标记联合分析(multi-marker joint analysis:MJA),共7次分析,检测了光氧化前叶绿素含量(Normal chlorophyll concentration before photooxidation:NCC)、光氧化后叶绿素含量(chlorophyll concentration after photooxidation:PCC)、光氧化率(photooxidation rate:POR)和黄叶率(yellow leaf rate:YLR)的主效QTL共181个、上位性QTL共37个、环境效应共4个和环境互作共29个,其中,7次检测PCC的52个QTL中共同检测到2~5次的有10个,NCC的41个QTL中共同检测到2-3次的有8个,POR的29个QTL中共同检测到2~4次的有5个和YLR的59个QTL中共同检测到2~4次的有7个。这些QTL有聚集成簇的现象,在C2连锁群中的satt640-satt42区间、D1b连锁群的sat_160-satt147区间、D2连锁群的satt413-satt256区间、E连锁群的satt263-satt045区间、G连锁群的sat_418-sat_419区间及M连锁群的sat_391-satt150区间成簇出现,推测这些染色体区域可能是控制光氧化相关性状的基因。方法间以CIM和MIM的共检测率较高,约50%。年份间的共检测率不高,而年份内不同地点和同一地点不同的年份间共检测率较高。4性状间的QTL检测结果也可解释性状间的相关性。3大豆叶绿素含量动态表达的QTL定位在大豆生育期内不同时间点,测定2007年江浦试验站244个F2:3家系8次叶绿素含量(资料Ⅰ)、2008年江浦试验站244个F2:4家系1次叶绿素含量(资料Ⅱ)和2008年临沂农科院试验站244个F2:4家系4次叶绿素含量(资料Ⅲ)。在Ⅰ~Ⅲ资料中,求每组资料不同时间点的平均叶绿素含量,得到各家系平均叶绿素含量(资料Ⅳ)。用复合区间作图法分析资料Ⅰ~Ⅲ,用多标记联合分析方法分析资料Ⅳ,共检测到45个QTL。2007年江浦试验站的8次测量中共检测到18个QTL,第1~8时间点分别有3、2、2、3、3、2、3和0个。4个时间点检测到N连锁群上的satt234-satt022标记区间存在QTL,2~3个时间点检测到D1a、D1b、D2和F连锁群上存在QTL。从贡献率上看,大于10%的有11个,占总个数的61%;最大贡献率达57%,该QTL也正是2007年江浦8次检测中重复检测次数最多的。2008年临沂试验站的4次测量中共检测到11个QTL,第1~4时间点分别检测到2、3、4和2个QTL,只有2个时间点检测到D2和D1a连锁群上存在QTL,但QTL位置均不同。从贡献率上看,大于10%的有2个,占总个数的18%;最大贡献率14%,该QTL也是2008年临沂试验站重复检测次数最多的QTL之一。同一地点的不同年份间只检测到1个共同的QTL,即位于sat_160-satt147的qchl-D1a-1。江浦和临沂不同地点间共同检测到的QTL有3个,分别是位于D1a连锁群的gchl-D1a-1;位于D2连锁群的qchl-D2-1和位于K连锁群上的qchl-K.利用多标记联合分析方法检测到资料Ⅳ的分别位于9个连锁群上的7个主效QTL、4个环境与标记互作QTL和1个环境效应。MJA方法与CIM方法共同检测到的QTL共有5个,分别位于D1a、D2、M和N连锁群上。环境效应的存在说明环境对叶绿素合成影响较大。此外,还检测到6个QTL和4个环境与标记互作。在不同时间点共检测到45个QTL,但除N连锁群外不同时间点上共同的QTL不多,揭示了叶绿素表达时空表达差异;CIM和MJA两种方法共同检测到的QTL共有5个;MJA方法新检测到的主效QTL6个和环境互作QTL4个,存在环境效应。这些结果为叶绿素性状的遗传剖析和标记辅助育种提供理论依据。4大豆对豆卷叶螟抗性的遗传分析在田间自然虫源条件下,利用P1、P2、F1和F2共4个世代进行了遗传分离分析,表明对豆卷叶螟抗性符合2对主基因+多基因遗传模型。利用F2单株叶片损失率数据和已构建的连锁遗传图谱,定位大豆对豆卷叶螟抗性的QTL。复合区间作图法检测到位于D1b和K连锁群上的2个QTL;多区间作图法检测到位于A2、D1b、K和N连锁群上的4个QTL和6个互作QTL;其中有两个共同的QTL,至少解释表型变异的19.2%。(本文来源于《南京农业大学》期刊2009-12-01)
邢光南,赵团结,王柬人,盖钧镒[8](2009)在《大豆叶茸毛着生状态的变异及其与豆卷叶螟抗性的相关性》一文中研究指出大量观察发现大豆叶柄茸毛着生状态有别于叶片茸毛着生状态。根据对392份来自全国各生态区的代表性样本的观察,将叶片茸毛着生状态分为匍匐、半匍匐和斜立3类,将叶柄茸毛着生状态分为紧贴、倾斜和直立3类。发现茸毛着生状态与地理来源有关,纬度增大,斜立型叶片茸毛和直立型叶柄茸毛有增加的趋势。叶片和叶柄茸毛着生状态存在极显着相关性,χ2为164.72。叶片茸毛着生状态和叶柄茸毛着生状态与豆卷叶螟抗性等级间也存在极显着相关,χ2分别为187.46和123.44。匍匐、半匍匐叶片茸毛和紧贴、倾斜叶柄茸毛是抗虫性状,而斜立叶片茸毛和直立叶柄茸毛是感虫性状。卷叶率、虫包在叶片和叶柄茸毛着生状态间都存在显着差异。匍匐型、半匍匐型叶片茸毛能分别降低32.25%和3.72%的虫包数,51.37%和6.89%的卷叶率。紧贴型、倾斜型叶柄茸毛能分别降低25.93%和46.40%的虫包数,42.20%和62.81%的卷叶率。大豆叶茸毛着生状态可作为豆卷叶螟抗性的指示性状,用于大豆抗豆卷叶螟的种质筛选和育种。(本文来源于《大豆科学》期刊2009年05期)
李广军,李河南,程利国,章元明[9](2009)在《大豆对豆卷叶螟抗性的QTL定位》一文中研究指出豆卷叶螟是南京地区的主要食叶性害虫。以抗性亲本溧水中子黄豆和感性亲本南农493-1杂交组合正交F2群体为材料,在田间自然虫源条件下F2单株叶片损失率为抗性指标,利用已构建的SSR分子标记图谱和Windows QTL Cartographer V2.5软件包的复合区间作图法和多区间作图法,定位大豆对豆卷叶螟抗性的QTL。结果表明:利用复合区间作图法检测到位于D1b和K连锁群上的2个QTL;利用多区间作图法则检测到位于A2、D1b、K和N连锁群上的4个QTL和6个互作QTL;其中有两个共同的QTL,至少解释表型变异的19.2%。这些结果为抗性性状的遗传剖析和标记辅助育种提供理论依据。(本文来源于《中国油料作物学报》期刊2009年03期)
李广军,程利国,张国政,何小红,智海剑[10](2008)在《大豆对豆卷叶螟抗性的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一文中研究指出豆卷叶螟为南京地区大豆的主要食叶害虫。研究大豆对豆卷叶螟抗性的遗传规律,为其抗性机理研究、QTL初级与精细定位、抗虫育种和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奠定基础。为此,在田间自然虫源条件下,以溧水中子黄豆和南农493-1正反交组合的F2群体为材料,F2单株叶片损失率为抗性鉴定指标,应用亲本、F1和F2四个世代的数量性状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分析方法,分析了大豆对豆卷叶螟抗性的遗传规律。结果表明,大豆对豆卷叶螟的抗性由两对加性-显性-上位性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控制,主基因遗传率为62.93%,且两对主基因间存在互作。因此,大豆对卷叶螟抗性符合2对主基因+多基因的遗传模式,说明大豆对不同虫源的抗虫性性状存在相似的遗传规律。(本文来源于《大豆科学》期刊2008年01期)
豆卷叶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通过对大豆受豆卷叶螟幼虫胁迫下的转录组和蛋白质组结果进行联合分析,筛选出一些与大豆抗豆卷叶螟相关的候选基因,为深入认识大豆抗豆卷叶螟的分子调控机制奠定基础。【方法】以高抗材料赶泰-2-2(HR)和高感材料皖82-178(HS)为研究对象,运用RNA-Seq技术和i TRAQ技术鉴定出豆卷叶螟幼虫取食诱导0和48 h时样品间的差异表达基因(DEGs)和差异表达蛋白(DEPs),将在蛋白水平和转录水平关联到的所有可定量数据进行关联分析,计算蛋白水平和转录水平间的相关系数。【结果】蛋白质鉴定结果表明,HR48/HR0、HS48/HS0、HR0/HS0和HR48/HS48比较组中分别鉴定出236、250、213、211个DEPs;转录组鉴定结果表明,HR48/HR0、HS48/HS0、HR0/HS0和HR48/HS48比较组中分别鉴定出1 064、680、605、468个DEGs。定量关联分析结果表明,HR48/HR0、HS48/HS0、HR0/HS0和HR48/HS48比较组的相关系数r分别为0.156、0.2687、0.1149和0.035;HR48/HR0、HS48/HS0、HR0/HS0和HR48/HS48比较组中分别关联到11、9、3和4个DEPs/DEGs,其中蛋白和m RNA表达趋势相同的基因分别有11、9、2和3个,蛋白和m RNA表达趋势相反的基因分别有0、0、1和1个。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表明,这些差异蛋白功能涉及代谢途径、核糖体、类黄酮生物合成、亚油酸代谢、氨基糖-核苷酸代谢、氨酰生物合成、亚麻酸代谢、次生代谢产物的生物合成、苯基丙酸生物合成、RNA运转、谷胱甘肽代谢、抗坏血酸盐和aldarate代谢等。功能关联分析结果表明,HR48/HR0比较组中有27条Pathway通路共关联到101个DEPs和23个DEGs,HS48/HS0比较组中有15条Pathway通路共关联到147个DEPs和16个DEGs,HR0/HS0比较组中有18条Pathway通路共关联到82个DEPs和10个DEGs,HR48/HS48比较组中仅有1条Pathway通路关联到71个DEPs和2个DEGs。同时关联发现胰蛋白酶抑制剂A、K型胰蛋白酶抑制剂、查尔酮异构酶4、脂氧合酶9、α-加氧合酶1、9S-脂氧合酶、植物凝集素前体、POD12、应激蛋白SAM22和c APX1等可能是大豆抗豆卷叶螟潜在的靶标蛋白(基因)。q RT-PCR表达分析结果表明,5个DEPs/DEGs在HR48/HR0比较组的表达趋势与它们的RNA-Seq和i TRAQ结果基本一致。【结论】确定了一些与豆卷叶螟的抗性相关蛋白(基因)和代谢通路,这些差异蛋白可能直接或间接参与大豆对豆卷叶螟的抗虫反应。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豆卷叶螟论文参考文献
[1].李新畅,崔娟,徐伟,高宇,史树森.温度对豆卷叶螟Lamprosemaindicata(Fabricius)生长发育的影响[J].大豆科学.2018
[2].曾维英,孙祖东,赖振光,蔡昭艳,陈怀珠.大豆抗豆卷叶螟的转录组和蛋白质组关联分析[J].中国农业科学.2018
[3].曾维英,蔡昭艳,张志鹏,陈怀珠,杨守臻.大豆抗豆卷叶螟的生理生化特性研究[J].南方农业学报.2015
[4].孙祖东,蔡昭艳,杨守臻,陈怀珠,唐向民.大豆抗豆卷叶螟的生理生化基础研究[C].第24届全国大豆科研生产研讨会论文摘要集.2014
[5].邢光南,谭连美,刘泽稀楠,岳汉,张寒竹.大豆地方品种叶片叶柄茸毛性状的形态变异及其与豆卷叶螟抗性的相关分析[J].大豆科学.2012
[6].吴梅香,蒋振环.豆卷叶螟及其主要寄生蜂——长颊茧蜂的若干生物学特性[J].武夷科学.2011
[7].李广军.大豆光氧化相关性状、叶绿素含量动态表达和对豆卷叶螟抗性的QTL定位[D].南京农业大学.2009
[8].邢光南,赵团结,王柬人,盖钧镒.大豆叶茸毛着生状态的变异及其与豆卷叶螟抗性的相关性[J].大豆科学.2009
[9].李广军,李河南,程利国,章元明.大豆对豆卷叶螟抗性的QTL定位[J].中国油料作物学报.2009
[10].李广军,程利国,张国政,何小红,智海剑.大豆对豆卷叶螟抗性的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J].大豆科学.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