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东北中药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大孔吸附树脂,高效液相色谱,分离纯化,东北岩高兰
东北中药论文文献综述
刘晓燕[1](2019)在《大孔吸附树脂分离纯化东北岩高兰、紫菀等中药有效成分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中药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中医药一直为中华民族几千年的饮食健康保驾护航,其在医疗保健等方面具有独特的功效。中药的提取液成分大多数是混合物,化学成分复杂,提取液体积大,杂质多,有效成分含量少,纯化难度大。因此建立一种对中药材中有效化学成分快速分离与纯化的方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大孔吸附树脂分离纯化技术能够选择性吸附中药中有效化学成分,去除没用的杂质成分。该方法因为选择性好、吸附时间短、解吸附较容易、吸附体积大、再生性简单、以及不污染环境等诸多优点而被广泛应用于中药有效化学成分的分离和纯化。本文依据大孔吸附树脂对东北岩高兰、紫菀、满山红、北沙参和茯苓有效成分的吸附和解吸能力,通过静态吸附与解吸实验来筛选树脂,采用最佳型号的大孔吸附树脂对以上几种中药的有效化学成分进行纯化,分别考察了影响它们吸附、解吸和洗脱的因素,得出最佳纯化工艺条件,以提高中药中有效化学成分的纯度。主要内容介绍如下:一、大孔吸附树脂纯化东北岩高兰总黄酮的研究对东北岩高兰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分析条件进行优化,建立东北岩高兰总黄酮的HPLC分离方法,在HPLC分离方法的基础上优化东北岩高兰总黄酮的提取工艺,然后采用静态吸附和解吸实验对8种型号的大孔吸附树脂进行筛选,最终选择对东北岩高兰总黄酮吸附和解吸效果最佳的AB-8型大孔吸附树脂来分离纯化。进一步探究了东北岩高兰总黄酮的纯化工艺,确定了对5种成分吸附达到平衡所用的时间、解吸溶剂、解吸平衡时间、吸附等温线等最佳静态吸附和解吸条件,最后探究了上样浓度、最大上样体积、洗脱剂用量、洗脱流速等动态吸附洗脱条件。在最佳实验条件下,东北岩高兰总黄酮的质量分数由纯化前的49.16%提高到纯化后的89.59%,实现了对东北岩高兰总黄酮纯化的目的。二、大孔吸附树脂纯化紫菀中化学成分的研究对紫菀的HPLC分析条件进行优化,建立紫菀中化学成分的HPLC分离方法,在HPLC分离方法的基础上优化其提取工艺,然后采用静态吸附和解吸实验对5种型号的大孔吸附树脂进行筛选,最终选择对紫菀中化学成分吸附和解吸性能最佳的AB-8型大孔吸附树脂来进行分离纯化。进一步探究了紫菀中化学成分的纯化工艺,包括最佳静态吸附时间、解吸溶剂、静态解吸时间以及最大上样体积、洗脱剂用量、洗脱流速等动态吸附洗脱条件。在最佳工艺条件下,紫菀化学成分的质量分数由纯化前的44.2%提高到纯化后的87%,实现了对紫菀中化学成分纯化的目的。叁、大孔吸附树脂纯化满山红总黄酮的研究对满山红的HPLC分析条件进行优化,建立满山红总黄酮的HPLC分离方法,在HPLC分离方法的基础上优化满山红总黄酮的提取工艺,然后采用静态吸附和解吸实验对5种型号的大孔吸附树脂进行筛选,最终选择对满山红总黄酮吸附和解吸性能最佳的HPD-400型大孔吸附树脂来进行分离纯化。进一步探究了满山红总黄酮的纯化工艺,确定了最佳吸附时间、解吸溶剂和解吸时间等静态工艺条件,然后探究了最大上样体积、洗脱剂用量、洗脱流速等动态吸附洗脱条件。在最佳工艺条件下,满山红总黄酮的质量分数由纯化前的33%提高到纯化后的79%,实现了对满山红总黄酮纯化的目的。四、大孔吸附树脂纯化北沙参香豆素的研究对北沙参的HPLC分析条件进行优化,建立北沙参香豆素的HPLC分离方法,然后采用静态吸附和解吸实验对5种型号的大孔吸附树脂进行筛选,最终选择吸附和解吸性能最佳的HPD-826型大孔吸附树脂来分离纯化北沙参中的香豆素。进一步探究了北沙参香豆素的纯化工艺,探究了吸附时间、解吸溶剂和解吸时间等静态吸附解吸条件以及最大上样体积、洗脱体积、洗脱流速等动态吸附洗脱条件。在最佳工艺条件下,北沙参香豆素的质量分数由纯化前的16.4%提高到纯化后的85.7%,实现了对北沙参香豆素纯化的目的。五、大孔吸附树脂纯化茯苓叁萜的研究对茯苓的HPLC分析条件进行优化,建立茯苓叁萜类物质的HPLC分离方法,在HPLC分离方法的基础上优化提取茯苓叁萜的工艺条件,然后采用静态吸附和解吸实验对5种型号的大孔吸附树脂进行筛选,最终选择吸附和解吸性能最佳的HPD-100型大孔吸附树脂来分离纯化茯苓中的叁萜类物质。进一步探究了茯苓中叁萜类物质的纯化工艺,包括吸附时间、解吸溶剂和解吸时间等静态吸附解吸条件;最大上样体积、洗脱剂用量等动态吸附洗脱条件。在最佳工艺条件下,茯苓中叁萜的质量分数由纯化前的36%提高到纯化后的67%,实现了对茯苓中叁萜类物质纯化的目的。(本文来源于《聊城大学》期刊2019-05-01)
刘建明,陈慧,宁国强,叶颖俊[2](2018)在《赣东北地区院校增设中药学专业的必要性》一文中研究指出赣东北地区是一个国内中药界公认具有显着特色的天然药库。为落实国家大力发展中医药产业的政策,地方政府已将中药行业列为为重点优势产业来发展,目前赣东北及周边地区中医药相关用人单位均需要一大批中药学专业的技能型人才。本文从国家、行业和地方基层等层面分析论述赣东北地区院校增设中药学专业的必要性。(本文来源于《考试周刊》期刊2018年65期)
田驰[3](2018)在《中药莱菔(东北雌性红萝卜浓缩超微原粉)对AGA大鼠Nrf2的抗氧化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通过Nrf2参与的Keap1-Nrf2-ARE信号通路探讨中药莱菔(东北雌性红萝卜浓缩超微原粉)对尿酸钠致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模型大鼠的抗氧化作用,通过实验研究观察踝关节肿胀度,大鼠血清内抗氧化酶SOD、CAT、GSH-Px活力及滑膜内Nrf2表达的改变。材料与方法:1.将48只健康SPF级雄性SD大鼠于实验室内适应性喂养7天,仿效完全随机设计,将48只大鼠随机分为6组,分别为空白组、模型组、安康信组、中药莱菔(东北雌性红萝卜浓缩超微原粉)低剂量组、中药莱菔(东北雌性红萝卜浓缩超微原粉)中剂量组、中药莱菔(东北雌性红萝卜浓缩超微原粉)高剂量组,每组内8只大鼠。每只大鼠每天灌胃给药1次,空白组、模型组予生理盐水灌胃,安康信组按照12.5mg/kg·d灌胃,中药莱菔(东北雌性红萝卜浓缩超微原粉)低剂量组按照208.33mg/kg·d灌胃,中剂量组按416.67mg/kg·d灌胃,高剂量组的按照625mg/kg·d灌胃,连续5天。灌胃给药治疗第3天,建立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大鼠模型,观察造模后4h、24h、48h、72h各组治疗前后关节肿胀程度的变化。2.利用比色法测定大鼠血清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的活性;利用免疫组化技术测量大鼠踝关节滑膜组织中Nrf2表达的平均光密度值。结果:1.与空白组比较,造模后4h、24h、48h、72h的各组内皆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1),造模后4h中药莱菔(东北雌性红萝卜浓缩超微原粉)的低、中剂量组与模型组比较肿胀有所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尤其是高剂量组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1),高剂量组与安康信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2.大鼠血清中SOD、CAT、GSH-Px活力,其余各组与空白组比较,均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1);与模型组比较,安康信组、中药莱菔(东北雌性红萝卜浓缩超微原粉)低、中、高剂量组的SOD活力有显着统计学差异(P<0.01);与模型组比较,中药莱菔(东北雌性红萝卜浓缩超微原粉)高剂量组CAT活力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1),安康信组、中药莱菔(东北雌性红萝卜浓缩超微原粉)低、中剂量组CAT活力无统计学差异(P>0.05);与模型组比较,安康信组、中药莱菔(东北雌性红萝卜浓缩超微原粉)高剂量组GSH-Px活力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1),中药莱菔(东北雌性红萝卜浓缩超微原粉)中剂量组GSH-Px活力有统计学差异(P<0.05),中药莱菔(东北雌性红萝卜浓缩超微原粉)低剂量组GSH-Px活力无统计学差异(P>0.05)。3.大鼠右踝关节滑膜组织中Nrf2的阳性染色区平均光密度值,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安康信组及中药莱菔(东北雌性红萝卜浓缩超微原粉)低、中、高剂量组的明显增加(P<0.01);与模型组相比,安康信组及中药莱菔(东北雌性红萝卜浓缩超微原粉)中、高剂量组的大鼠右踝关节滑膜组织中Nrf2的阳性染色区平均光密度值明显增加(P<0.01),中药莱菔(东北雌性红萝卜浓缩超微原粉)低剂量组增加(P<0.05);中药莱菔(东北雌性红萝卜浓缩超微原粉)中、高剂量组与低剂量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1.用尿酸钠造成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大鼠模型产生了氧化应激反应,中药莱菔(东北雌性红萝卜浓缩超微原粉)能够显着减轻痛风性关节炎大鼠踝关节肿胀度。2.中药莱菔(东北雌性红萝卜浓缩超微原粉)具有提高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大鼠体内抗氧化酶SOD、CAT、GSH-Px的活力,发挥抗氧化的作用,防治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大鼠的组织及细胞的损伤。3.中药莱菔(东北雌性红萝卜浓缩超微原粉)使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大鼠机体内Nrf2表达水平上调,促进Nrf2-ARE通路激活,从而调控的抗氧化酶产生增加,达到对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大鼠的抗氧化作用。(本文来源于《辽宁中医药大学》期刊2018-06-01)
汪环[4](2018)在《蛙病毒胁迫下东北林蛙转录组分析及两种中药制剂作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由蛙病毒引起的两栖类、鱼类和爬行类动物疾病已在全球范围内普遍流行,由于其宿主种类广泛、发病率和死亡率高,蛙病毒也是造成多种两栖动物的种群数量突然下降,甚至灭绝的重要原因。蛙病毒属可感染的宿主类型广泛,可感染鱼类、爬行类以及两栖类动物等多种经济及药用动物,给这些动物的野外种群和养殖产业带来了严重的危害,并且,蛙病毒感染后发病迅速、病程短,一旦发病死亡率可达到100%,值得注意的是,目前世界上还尚未开发出针对蛙病毒有效的治疗办法。鉴于蛙病毒感染的严重危害,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已将蛙病毒感染列入必须通报的名单中。而中国作为世界上两栖类资源最为丰富的国家之一,目前已经在大鲵、东北林蛙等一些珍贵物种中检出蛙病毒的感染病例,因此在蛙病毒引起全球两栖类种群数量急剧下降的国际背景下,中国两栖类种群防治蛙病毒的防治工作也亟待更加广泛地发展起来。本研究利用病理学、细胞学、分子生物学以及高通量测序等技术手段,针对中国黑龙江地区东北林蛙所携带的蛙病毒开展了一系列的研究,从病毒的分离培养等特性研究,到东北林蛙感染蛙病毒后体内发生的转录组学分析,最后有针对性地对两种抗病毒中药制剂对于蛙病毒感染的体内外作用进行了研究;不仅充分了解了中国黑龙江地区东北林蛙携带的蛙病毒特性,并为研究蛙病毒感染引起的宿主免疫反应补充了转录组学研究,为诊断、防治蛙病毒奠定了基础,对于保护本地区冷血脊椎动物种群的生态健康具有重要的意义。1.东北林蛙野外种群携带的蛙病毒分离及培养利用本研究建立的蛙病毒PCR和LAMP快速检测方法,对中国黑龙江地区蛙病毒曾出现过的区域进行了东北林蛙野外种群蛙病毒的分布调查,选取了鹤北、黑河和东方红林场共3个采样地,检测了林蛙肝脏组织样本511份,得到了 5份蛙病毒阳性样本。再根据OIE标准推荐的蛙病毒分离及鉴定方法,对检测到的蛙病毒进行了鉴定和分离:针对阳性样本的测序结果,利用蛙病毒MCP基因进行了多序列比对及系统发育进化树分析,发现检测得到的阳性样本与FV3序列一致性为99%,在分类地位上更近,确认该阳性样本属于蛙病毒属病毒;利用EPC细胞系对该病毒进行了分离和研究,经细胞培养和病毒滴度测定,得到了滴度为107.231 TCID50的蛙病毒;在电镜下观察到了大量蛙病毒粒子,镜下蛙病毒粒子呈六边形,大小在140~190nm之间,并且在细胞中可观察到蛙病毒粒子复制中的形态:在细胞质中可见其病毒装配区,其中可见等待装配的病毒囊膜,装配完成的病毒粒子在细胞中呈整齐的晶格状排列,并可观察到部分成熟的蛙病毒粒子以出芽方式从细胞中释放。2.蛙病毒胁迫下东北林蛙肝脏的转录组研究利用高通量转录组测序和De Novo转录本拼接技术,首次得到了东北林蛙肝脏的转录本信息,共153,979条基因序列,并对这些基因进行了基因注释及对应的生物功能分类;通过比较转录组学,对蛙病毒胁迫下东北林蛙体内的差异表达基因及其参与的信号通路进行了分析,共得到了 58个差异表达的基因,包括了部分重要的免疫相关基因MHC-Ⅰ、TGFBR2和PARP等,以及这些差异基因参与的41条信号通路,其中包括MARP通路、TGF-β通路、抗原加工和递呈通路等重要的免疫相关通路;在实验室独立感染实验中,利用qPCR的方法对蛙病毒胁迫下东北林蛙肝脏转录组的结果进行了验证,选取了 6个差异表达基因,对其mRNA的表达变化进行了验证,结果符合转录组的结论,证明本研究的转录组结果可信;并且,对发现的3个免疫相关基因在蛙病毒感染的不同时间点和不同组织中的mRNA表达变化进行了研究和分析。通过上述研究,对东北林蛙感染蛙病毒后体内发生的免疫应答及信号通路变化情况有了深入的了解,为研究蛙病毒感染宿主的机制以及引起的免疫反应提供了研究思路和基础。3.两种常用抗病毒中药制剂的抗蛙病毒作用研究由于目前尚未发现有效的防治蛙病毒的药物,本研究利用建立的蛙病毒体内和体外感染模型,对两种抗病毒中药制剂(黄芪多糖和板蓝根注射液)的抗蛙病毒效应进行了评估。在蛙病毒感染EPC细胞的体外模型中,利用CCK8和细胞凋亡流式检测的方法,对两种药物的不同浓度及不同方式(预防和治疗)的抗病毒效应进行检测,结果发现,较高浓度(30mg/mL)的板蓝根注射液以预防和治疗两种方式干预后,EPC细胞的存活数增加,并且凋亡率明显下降,而黄芪多糖注射液干预后,EPC细胞的存活数量未增加,细胞凋亡率增加;而在实验室动物感染实验中,利用qPCR检测林蛙体内的蛙病毒载量变化以及相关免疫基因的mRNA变化,结果发现,板蓝根注射液在治疗蛙病毒感染中,显着降低了组织内蛙病毒的感染载量,而黄芪多糖注射液在预防组和治疗组都显着降低了蛙病毒的感染载量;在免疫基因mRNA表达检测中,板蓝根使得大多数的免疫因子表达增加,而黄芪并未出现增强免疫因子表达的作用。(本文来源于《东北林业大学》期刊2018-03-01)
孙君[5](2017)在《天士力东北现代中药示范工厂项目建设正酣》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报讯 【 孙君】 虽然气温高达30多摄氏度,但在位于桓仁满族自治县的天士力东北现代中药示范工厂项目建设工地上看到,上百名建设者工作热情不减,一座座新建的现代化工厂框架里,几十个国际一流的数字化中药提取设备正在加紧安装,力保一期工程如期建成投入生(本文来源于《本溪日报》期刊2017-06-20)
张小娟,金平华,翟华强,孟繁蕴[6](2015)在《基于东北、广东两地中药性味差异的药性构成属性初步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比较东北、广东两地中药性味的差异,分析中药药性的自然属性与功能属性在四气五味的表达。方法:以《中华本草》、2010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为参考依据,选取东北地区、广东地区常用80味中药作为研究对象,应用Epi Data 3.02软件建立数据库,应用SPSS 17.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和数据挖掘。结果:东北、广东两地药性比较,四气无显着性差异,而五味有显着性差异(P<0.05)。结论:四气不受地域环境的影响,仅表达出功能属性;五味受到地域环境的影响,是自然属性与功能属性的共同体现。(本文来源于《中华中医药杂志》期刊2015年11期)
王帅,包永睿,杨欣欣,孟宪生,魏一萌[7](2015)在《中药东北天南星生物碱类成分提取纯化工艺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优化中药东北天南星生物碱类成分提取、纯化工艺,确定最佳工艺参数。方法采用单因素考察结合正交实验设计,以胡芦巴碱含量、出膏率为指标筛选东北天南星生物碱类成分最佳提取工艺;采用大孔吸附树脂技术,通过静、动态吸附与解吸试验,优选最佳纯化工艺。结果中药东北天南星生物碱类成分最佳提取工艺为20倍量60%乙醇,回流提取2次,每次2h;最佳纯化工艺为HPD-300树脂,0.1g/ml浓度的提取液1∶1(药材∶干树脂)比例上样,5BV水洗脱除杂后,5BV 70%乙醇洗脱,以胡芦巴碱计,得到的天南星生物碱纯度提高了7倍。结论研究优化了东北天南星生物碱类成分的提取、纯化工艺,确定了最佳工艺参数,为其临床应用开发与工业化生产提供依据。(本文来源于《时珍国医国药》期刊2015年10期)
王修晓,孙晓舒[8](2015)在《中药意义系统与现代建构——以“东北野山参”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作为一味独特的中药,真正意义上的东北"野山参"已几近枯竭,目前市场上销售的"野山参"乃为大规模生产之物。现代山参之"野"伴随着一个意义建构过程,属于一个非常有趣的人类学研究问题。通过对当代"东北野山参"生产、流通以及消费的社会生命史考察,可以发现,中医思想对东北野山参的意义建构是现代"野山参"延续社会生命的文化动力,由此导致山参之"野"的文化意义不断地被建构和再生产。在"野山参"的社会生命史中,生态资源、国家制度、民间行为、社会需求与市场行为形成一个相互联结的联动模式。(本文来源于《思想战线》期刊2015年01期)
李晶[9](2014)在《踏遍青山人未老——记中国·东北野山参开发培育第一人、国务院特殊贡献津贴专家、黑龙江省中药协会常务副会长(秘书长)、高级农艺师杜永祥先生。》一文中研究指出中药材作为中华民族有着深厚文化底蕴的宝贵遗产,在人类与疾病斗争和保障健康实践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日益受到人们的青睐。特别是国家经济快速稳定发展,为中药材产业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随着人们对化学药品副作用和天然药物的重新认识,普遍认为传统中药在医药、保健上有着特殊的作用。因而,中药材尤其是野山参作为国宝越来越被人们重视,杜永祥先生正是这样一个在中药材行业辛勤耕耘了长达半个多世纪的老专家,中国东北野山参开发领域的领军人物。(本文来源于《赤子(上中旬)》期刊2014年11期)
崔正刚[10](2013)在《东北地区木本中药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现状及技术发展趋势》一文中研究指出根据文献资料和部分研究工作,研究了东北木本中药资源概况、综合开发利用的意义和必要性、利用现状和生产中所面临的问题、讨论了木本中药资源综合开发利用技术的发展趋势,为东北地区木本中药资源综合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本文来源于《黑龙江科技信息》期刊2013年17期)
东北中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赣东北地区是一个国内中药界公认具有显着特色的天然药库。为落实国家大力发展中医药产业的政策,地方政府已将中药行业列为为重点优势产业来发展,目前赣东北及周边地区中医药相关用人单位均需要一大批中药学专业的技能型人才。本文从国家、行业和地方基层等层面分析论述赣东北地区院校增设中药学专业的必要性。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东北中药论文参考文献
[1].刘晓燕.大孔吸附树脂分离纯化东北岩高兰、紫菀等中药有效成分的研究[D].聊城大学.2019
[2].刘建明,陈慧,宁国强,叶颖俊.赣东北地区院校增设中药学专业的必要性[J].考试周刊.2018
[3].田驰.中药莱菔(东北雌性红萝卜浓缩超微原粉)对AGA大鼠Nrf2的抗氧化作用[D].辽宁中医药大学.2018
[4].汪环.蛙病毒胁迫下东北林蛙转录组分析及两种中药制剂作用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8
[5].孙君.天士力东北现代中药示范工厂项目建设正酣[N].本溪日报.2017
[6].张小娟,金平华,翟华强,孟繁蕴.基于东北、广东两地中药性味差异的药性构成属性初步分析[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5
[7].王帅,包永睿,杨欣欣,孟宪生,魏一萌.中药东北天南星生物碱类成分提取纯化工艺研究[J].时珍国医国药.2015
[8].王修晓,孙晓舒.中药意义系统与现代建构——以“东北野山参”为例[J].思想战线.2015
[9].李晶.踏遍青山人未老——记中国·东北野山参开发培育第一人、国务院特殊贡献津贴专家、黑龙江省中药协会常务副会长(秘书长)、高级农艺师杜永祥先生。[J].赤子(上中旬).2014
[10].崔正刚.东北地区木本中药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现状及技术发展趋势[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