剩余污泥吸附法水处理工艺的探索

剩余污泥吸附法水处理工艺的探索

论文摘要

在活性污泥工艺系统内,由于微生物分解有机污染物而使得污水得到净化处理,同时产生大量的剩余污泥,污染物的浓度决定处理负荷,也影响剩余污泥的产生量,而处理负荷直接决定处理装置的大小和处理成本。因此,如能开发出既能得到良好的水质,又能降低处理负荷以降低处理成本的方法则对促进污水处理工程的普及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基于污泥具有良好的吸附能力的特点,试图探索一种吸附式生物处理工艺,对剩余污泥的吸附特性从污水处理工艺的角度进行了研究。实验考察了剩余污泥吸附原水中的固体悬浮颗粒与有机污染物的特性,污泥与污染物的浓度、以及曝气条件等方面的影响,并且模拟污泥回流到初沉池不同位置的工艺,并考察其可行性。剩余污泥能够有效地吸附去除污水中的非溶解性悬浮物质和溶解性有机质,并且对前者的去除能力普遍强于对后者的去除能力。低浓度的溶解氧水平下的污泥曝气处理即可改善污泥的吸附效果,剩余污泥经过维持溶解氧浓度0.5mg/L,0.5h的曝气处理,污泥混合液浓度为2500mg/L时,污泥吸附去除的效果最佳;用剩余污泥吸附后还会加快非溶解性悬浮物质的沉降速率。在将污泥投加到初沉池的工艺模拟过程中,初沉池中段投加污泥时,出水负荷比自然沉降和进口端投泥时都低,既能保证污泥的沉降时间又能得到良好的吸附效果,可以有效降低减轻后续处理的负荷。这一结果为吸附氧化新工艺的开发提供技术支持和有益的参考。

论文目录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活性污泥法污水净化过程及工艺简介
  • 1.1.1 活性污泥法污水净化过程
  • 1.1.2 活性污泥法工艺简介
  • 1.2 污泥的产生及其组成特性
  • 1.3 活性污泥法工艺过程中污泥的工艺流向
  • 1.3.1 污泥回流
  • 1.3.2 剩余污泥
  • 1.4 污泥吸附相关机理研究
  • 1.4.1 污泥吸附机理及其研究现状
  • 1.4.2 沉淀机理的研究
  • 1.5 本文研究的内容与意义
  • 第二章 污泥吸附特性实验研究
  • 2.1 实验材料
  • 2.2 实验装置
  • 2.3 实验方法与步骤
  • 2.4 实验内容
  • 第三章 实验结果与讨论
  • 3.1 初沉池进口段污水
  • 3.1.1 污泥曝气时间对吸附性能的影响
  • 3.1.2 混合液浓度对污泥吸附性能的影响
  • 3.2 初沉池中段污水
  • 3.2.1 污泥曝气时间对吸附性能的影响
  • 3.2.2 混合液浓度对污泥吸附性能的影响
  • 3.3 初沉池出口段污水
  • 3.3.1 污泥曝气时间对吸附性能的影响
  • 3.3.2 混合液浓度对吸附性能的影响
  • 3.4 污水沉降段的差异对污泥吸附沉降特性的影响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污泥吸附工艺应用模拟
  • 4.1 最佳投加方案选择
  • 4.2 相关物料平衡计算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研究结论
  • 5.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 [1].添加四种微量元素对餐厨垃圾和剩余污泥联合厌氧消化的影响[J]. 兰州理工大学学报 2017(04)
    • [2].MBR工艺的剩余污泥高效厌氧发酵试验[J]. 净水技术 2017(06)
    • [3].剩余污泥重金属污染去除研究进展[J]. 资源节约与环保 2017(08)
    • [4].流体剪切与超声空化破解剩余污泥的参数优化[J]. 环境科学研究 2017(11)
    • [5].剩余污泥发酵沼渣成分分析及脱水性能研究[J]. 环境污染与防治 2016(08)
    • [6].直流电解对剩余污泥中氮、磷及重金属影响研究[J]. 佳木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0(01)
    • [7].嗜热微生物促进剩余污泥减量降解工艺优化[J]. 陕西科技大学学报 2019(04)
    • [8].基于蛋白质回收的剩余污泥酶解技术研究[J].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2019(04)
    • [9].剩余污泥中微生物蛋白质提取工艺研究[J]. 市政技术 2016(06)
    • [10].筛选制备微生物菌剂降解剩余污泥[J]. 环境工程学报 2017(03)
    • [11].中温碱解预处理促进剩余污泥厌氧产甲烷的研究[J]. 环境工程 2016(01)
    • [12].市政剩余污泥蛋白质碱提取资源化利用工艺研究[J]. 山东科学 2016(04)
    • [13].剩余污泥胞外聚合物回收:藻酸钠正渗透分离的影响因素[J]. 环境工程 2020(08)
    • [14].黄孢原毛平革菌在城市剩余污泥中的培养条件优化研究[J]. 安全与环境学报 2012(02)
    • [15].除磷系统剩余污泥中营养元素的快速释放及回收[J]. 中国给水排水 2012(11)
    • [16].混合外源菌强化剩余污泥微氧水解产酸[J]. 中国环境科学 2020(01)
    • [17].城市剩余污泥处理处置技术与途径研究[J]. 现代盐化工 2018(06)
    • [18].热处理对剩余污泥中温厌氧消化的影响[J]. 中国环境科学 2017(06)
    • [19].多孔载体中微型动物与原位剩余污泥减量的相关性[J]. 环境工程学报 2016(04)
    • [20].超声波-氢氧化钙联合破解剩余污泥的效果[J]. 环境科学与技术 2014(09)
    • [21].剩余污泥的水解与氮磷回收[J]. 环境科学与管理 2008(08)
    • [22].超声空化热效应破解剩余污泥的机制[J].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9(01)
    • [23].热碱解-水解预处理剩余污泥的效果研究[J].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9(01)
    • [24].不同预处理方法对提高剩余污泥稳定性的研究[J]. 江西化工 2018(04)
    • [25].微氧化对剩余污泥电渗深度脱水的影响[J]. 环境工程 2018(09)
    • [26].臭氧降解石化剩余污泥过程中有机物转化研究[J]. 化学与生物工程 2018(11)
    • [27].剩余污泥和粪便厌氧消化产气潜能研究[J]. 中国沼气 2017(01)
    • [28].剩余污泥低碳循环处理及资源化利用技术研究[J]. 安全、健康和环境 2016(07)
    • [29].水解酸化应用于剩余污泥减量的试验研究[J]. 环境工程学报 2008(09)
    • [30].外加酶强化剩余污泥水解研究概述[J]. 建筑知识 2015(10)

    标签:;  ;  ;  

    剩余污泥吸附法水处理工艺的探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