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鼻粘膜上皮细胞HIF-1α,VEGF的表达及其意义

人鼻粘膜上皮细胞HIF-1α,VEGF的表达及其意义

论文摘要

鼻息肉(Nasal Polyps,NP)是耳鼻咽喉科的常见病,其病因至今仍不清楚。近年来随着相关科学的飞速发展,人们逐渐认识到鼻息肉的发病是多因素、多步骤的过程。鼻息肉是一种慢性炎性疾病,但是目前也有观点认为绝大多数鼻息肉的形成可能与中鼻道微环境生物特性的异常改变有关。Ohnishi在1992年测定了鼻腔各部的血流,发现鼻内中鼻道血流明显少于其他部位,提出鼻息肉的发生与血流减少有关。Tos等[1]研究认为中鼻道的血流量明显少于下鼻甲,中鼻道息肉和中鼻甲息肉样变组织中的血流量比下鼻甲等部位的血流量明显减少,而炎症又容易导致中鼻道血流量进一步减少,其结果必然导致局部组织缺血、缺氧,因此炎症和缺氧成为研究中鼻道微环境的主要问题之一[2]。近年来人们发现多种细胞因子在鼻息肉中存在并影响其发生、发展及病理变化。缺氧诱导因子-1(hypoxic inducible factor-1, HIF-1)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VEGF )就是其中重要的因子。HIF-1是近年来发现的一种机体适应缺氧的重要转录调节因子,由ɑ亚基和β亚基组成[3],可介导涉及无氧糖代谢、氧输送、新生血管生成和血管扩张等数十种靶基因的转录,其中HIF-lɑ蛋白的稳定性在调控HIF-l的表达中起关键限速作用[4]。目前关于HIF-lɑ促进肿瘤发生发展的机制已有广泛研究[5],但HIF-lɑ在炎症的病理机制中,尤其炎症刺激是否诱导HIF-lɑ的表达以及它在鼻息肉中的作用国内外都很少涉及。以往的研究证实鼻息肉组织可以在蛋白水平表达HIF-lɑ[6],但是否鼻粘膜上皮细胞本身表达产生HIF-lɑ,迄今尚未见报道。VEGF是最强有力的血管通透因子,近来有文献表明VEGF亦参与慢性炎症的病理机制,与鼻息肉的形成有关。鼻息肉好发于中鼻道,又极易复发于中鼻道,所以感染、炎症、低氧这些因素的联合作用很可能是中鼻道高发鼻息肉的主要原因所在。因此本实验在第一部分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及原位杂交技术检测了人鼻息肉组织中HIF-lɑ、VEGF蛋白及mRNA的表达,观察了鼻息肉组织中HIF-lɑ、VEGF的表达情况及表达部位。促红细胞生成素(erythropoietin, EPO)是一种氧敏感蛋白,它对缺氧极其敏感,缺氧时可诱导组织产生大量EPO[7]。在实验的第二部分成功的建立了无血清原代人鼻黏膜上皮细胞的培养体系及低氧体系,并且把EPO作为组织缺氧标志,以感染性因子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 LPS)、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 IL-1β)及缺氧作用于体外原代培养的人鼻黏膜上皮细胞(human nasal epithelial cells, HNEC),采用原位杂交和Western Blot方法检测鼻黏膜上皮细胞分泌的HIF-lɑ、VEGF在mRNA和蛋白质水平的变化。针对鼻息肉的这种炎症反应我们应用肾上腺糖皮质激素药物地塞米松成功抑制HIF-lɑ、VEGF的表达。通过研究HIF-lɑ、VEGF的表达情况,探讨了其在鼻息肉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同时为临床局部应用糖皮质激素治疗鼻息肉提供了可靠的实验依据。

论文目录

  • 提要
  • 引言
  • 第一篇 文献综述
  • 第一章 组织低氧与慢性鼻窦炎鼻息肉
  • 第二章 细胞因子与慢性鼻窦炎鼻息肉
  • 第二篇 研究内容
  • 第一章 HIF-lɑ,VEGF 在鼻黏膜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2 实验方法
  • 1.3 资料分析及统计学处理
  • 2. 结果
  • 3 附表
  • 4. 附图
  • 5. 讨论
  • 第二章 低氧、炎症、感染因素对鼻黏膜上皮细胞HIF-lɑ,VEGF 表达的影响及在NP 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和临床意义
  • 1. 原代人鼻黏膜上皮细胞培养体系的建立
  • 2. 缺氧体系的建立
  • 3. 材料与方法
  • 3.1 实验材料
  • 3.2 不同因素作用于 HNEC
  • 3.3 实验方法
  • 3.4 资料分析及统计学处理
  • 4. 结果
  • 5. 附表
  • 6. 附图
  • 7.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期间科研成果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  ;  ;  ;  ;  ;  ;  ;  

    人鼻粘膜上皮细胞HIF-1α,VEGF的表达及其意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