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水母暴发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水母,海蜇,分布,暴发原因
水母暴发论文文献综述
文,杨云清,卜天翔,程培根,李烁[1](2018)在《大连近海夏季水母分布情况调查及水母暴发原因浅析》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大连近海海域水母数量逐渐增多,水母伤人的事件频频发生,水母的暴发也会对沿海的工业、渔业等造成严重危害。为保护游客的人身安全、维持沿海各工业、渔业的正常运行,研究水母的分布情况、暴发原因和应对措施必不可少。为此,我们在2018年夏季对大连近海主要浴场的水母分布情况做了一下走访调查,并对调查的结果进行了分析,以期为相关人员和行业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祖国》期刊2018年19期)
邓平平,施永海,徐嘉波,刘永士,蒋飞[2](2018)在《杭州湾育苗水体水母暴发的影响因素及危害》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引入近岸海水进行水产动物苗种培育时,常常会出现水螅体和水母暴发,给苗种培育带来了很大的风险和挑战。为探究育苗水体中水母暴发的有效防治途径,结合现有研究和在杭州湾地区的水产动物育苗实践,对杭州湾半咸水育苗水体中水母暴发的影响因素(水源、温度、饵料、食物链、盐度和水质等)、水母暴发对育苗的影响(生产成本、生产风险)、常见暴发种类和应对方法等进行了总结分析,为进一步开展育苗水体中水母暴发抑制研究提供思路。(本文来源于《水产科技情报》期刊2018年05期)
刘冰玉[3](2018)在《水母暴发衰退期的生态调查及水母代谢产物对细菌增殖影响的初步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实验通过对2012年春季厦门南湖公园小型水母暴发的现场调查,研究了暴发衰退期小型水母与当地小型浮游动物丰度变化之间的关系。为了更深入地了解水母在海洋生态系统中的功能和作用,运用激发发射矩阵荧光光谱和平行因子分析联合技术(EEMs-PARAFAC)对海月水母(Aurelia sp.)代谢产物中的有色溶解有机物(CDOM)进行光谱分析。并通过DAPI荧光计数法,分析海月水母代谢产物对水体中细菌增殖的刺激作用,同时还对比了光降解作用下海月水母代谢产物对细菌丰度的影响。得到了以下初步结果:南湖公园春季暴发的小型水母种类为弗洲指突水母(Blackfordia virginica);小型浮游动物鉴定出2个类群共13类,其中种数和丰度均占优势的类群是浮游幼虫(Planktonic larvae),占小型浮游动物总丰度的93.00%,桡足类无节幼虫(Copepod nauplii)是其主要的组成部分,占该类群总丰度的51.21%,其次为腹足纲幼体(Gastropodalarvae)和双壳纲幼体(Bivalvia larvae)等一共9类群;另一个类群是桡足类(Copepoda),占小型浮游动物总丰度的7.00%,主要包含剑水蚤(Cyclopoida)和伪镖水蚤(Pseudodiaptomus spp.)等4类。在为期44d的调查期内,暴发衰退过程中弗洲指突水母与小型浮游动物的丰度之间没有明显联系。水母丰度经历了两涨叁落的起伏过程,而小型浮游动物的丰度则持续增加;以4月9日为分界点,之后的水温以更快速度升高,水母丰度逐渐下降为0 ind·mL-1,而小型浮游动物的丰度则以更快速率增长。利用EEMs-PARAFAC联合技术对海月水母代谢产物中的CDOM进行分析,共检出 C1(275/298 nm)、C2(<240,310/354 nm)和 C3(<240,355/410 nm)3个荧光组分。其中C1和C2组分分别为类酪氨酸和类色氨酸,均属于类蛋白质,C3属于类腐殖质。在水母代谢过程中,代谢组的C1组分荧光强度明显增加;C3组分呈现少量增加;而C2组分基本保持稳定的状态。在整个实验期间,腐殖化指数逐渐上升,最大值为7.36;生物指数除了在第一个小时内小于1,其他时段均大于1,表现出强烈的生物来源信号,但呈波动性变化不稳定。用海月水母释放的新鲜代谢产物培养天然海水中的细菌,在实验开始的第2 d,细菌丰度达到最大值,随后开始下降,第5 d开始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直到第9 d实验结束;不含海月水母代谢产物的对照组中的细菌丰度也经历了一次上升过程,达到最大值的时间比实验组晚1d,且最大值和增长率均低于实验组。在光降解海月水母代谢产物的实验中,实验组中细菌的丰度比未经光降解的对照组有明显的增加;对比不同的光降解程度(光照3d和7 d),光照3d组的海月水母代谢产物仍可以刺激细菌的增殖,而光照7 d组的实验组和对照组细菌丰度的变化高度一致。在微生物降解和光降解共同作用的实验中,实验组中细菌丰度增加更为明显。(本文来源于《厦门大学》期刊2018-07-01)
郭晓瑞[4](2017)在《海洋近岸水母暴发的原因和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水母暴发主要是指水母在某一时节、特定地区内数量刷增的现象。水母暴发其实原来是一种普通自然现象,但是在近些年,因为人类的活动、全球变暖等的影响,水母的活动范围由原来的深海逐渐扩大到了近海区域,数量也不断增加。不仅影响海洋沿岸的渔业捕捞生产,破坏近岸旅游业,而且威胁海洋生态环境和人类的生命安全。当前海洋生态学研究的一个热点就是水母暴发的诱因,而我国对这一方面的研究仍处于起步阶段。笔者就水母暴发的原因和影响加以阐述。(本文来源于《现代农村科技》期刊2017年03期)
黄旭光,曾阳,黄邦钦[5](2017)在《水母暴发与浮游生物群落》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在全球许多海域,尤其是近海和河口地区,都出现了水母数量剧增的现象,这种现象被称为"水母暴发"。水母暴发除了危害沿海工业、海洋渔业和旅游业的正常运行,还会对浮游生物群落乃至整个海洋生态系统产生严重的影响。水母暴发的危害我国是水母暴发的重灾区,近年来,在青岛、烟台和威海等海域都有报道海月水母暴发;广东珠江口和厦门湾九龙江河口在春季都会发生弗洲指突水母暴发;黄海和东海在夏季多会发生沙海蜇暴发。(本文来源于《大自然》期刊2017年01期)
刘婧美,饶庆贺[6](2016)在《秦皇岛近岸海域水母暴发原因分析及防治对策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大型水母暴发已经成为造成海洋生态灾害的突出问题,秦皇岛作为着名的海滨旅游城市和重要的渔业产出城市,近岸海域的水母暴发已经对旅游业和渔业等产生了一定的影响。研究秦皇岛近岸海域水母暴发原因,提出有效的防治对策有助于减少水母暴发引起的海洋灾害性事件。本文对秦皇岛近岸海域水母暴发危害进行了概述,对水母暴发原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水母暴发防治对策,以期为预防秦皇岛近岸海域水母暴发提供理论依据。(本文来源于《河北渔业》期刊2016年01期)
曾阳,黄毅彬,黄邦钦[7](2015)在《南黄海大型水母暴发区浮游生物群落代谢及细菌生产力》一文中研究指出于2013年6月(航段P1、P2)和2014年6月(航段P3、P4)上下旬4个航段,分别采用黑白瓶法和3H-亮氨酸示踪法测定南黄海大型水母沙海蜇(Nemopilema nomurai)暴发区的浮游生物群落代谢和细菌生产力(BP).结果表明,在水母暴发的航段中,细菌生产力和群落呼吸(CR)升高,净群落生产力(NCP)为负值.2013年6月,发现在水母生物量急剧增加的P2航段,细菌生产力显着升高,但细菌丰度(BA)变化不大,即单位细菌生产力显着上升,由1.75±0.87 pg/(cell·d)增加到3.31±1.22 pg/(cell·d)(p<0.05).2014年6月,水母暴发的P4航段中,细菌生产力没有显着上升,但群落总初级生产力(GPP)与群落呼吸的比值为0.46±0.25,显着低于P3航段的0.89±0.46(p<0.05);P_3、P_4净群落生产力分别为-0.84和-3.97 mmol/(m3·d),说明该区域水母暴发时呈异养状态;群落呼吸不完全由群落生产力所决定.由此可见,水母暴发可能促进单位细菌生产力增加,同时加强浮游生物群落的呼吸作用,对海洋生态系统中浮游生物群落代谢产生重要影响.(本文来源于《应用海洋学学报》期刊2015年04期)
曲长凤[8](2015)在《水母暴发后的消亡对海水环境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中国近海水母暴发频率逐年增加,水母暴发后的消亡对海洋生态环境有重大影响,探明其影响的效应和机制对预警和防治水母生态灾害意义重大。本学位论文聚焦水母消亡与水体环境耦合关系的研究,通过模拟实验阐明了水母消亡过程中水体不同形态碳氮磷的释放特征,揭示了水母消亡中碳氮磷的转化规律,诠释了水母消亡对海水环境的影响途径;阐明了水母消亡过程中水体颗粒态氨基酸与脂肪酸的变化特征,探讨了水母消亡释放的生源要素与氨基酸、脂肪酸的耦合关系;揭示了水母暴发前-暴发中-消亡叁个阶段黄东海悬浮颗粒物中氮磷的组成、分布与季节变化特征,探讨了颗粒态生源要素对水母暴发/消亡的响应和对水母丰度的指示意义。获得的主要结果如下:1.揭示了水母消亡对生源要素的释放特征及对水体环境的影响机制,发现不同种类水母释放生源要素的浓度积累存在明显差异。水母消亡伴随的是一个生源要素快速释放的过程,水母消亡时碳、氮、磷的释放速率均在消亡初期最高,水母消亡释放的碳、氮、磷量远高于活体水母的排泄量,水母消亡可导致高碳、高氮负荷。水母消亡释放的溶解态物质远高于颗粒态,溶解态碳、氮、磷分别占总量的51.8-81.9%,86.0-97.9%,53.6-86.3%。水母消亡还可造成水体明显的酸化与低氧,但沉积物具有明显缓冲水体酸化与低氧的作用。水母消亡是持续快速的过程,不同种类水母的消亡存在差异,一般消亡时间为7-14天,消亡过程均有强烈臭味产生。水母释放的生源要素以溶解态为主。溶解有机碳(DOC)的最大净释放速率为103.77±12.6 mg kg-1 h-1,释放量是活体水母的253-288倍。水母释放的溶解态氮以NH4+为主,占总氮(TN)的72.2-75.2%;PO43-与溶解有机磷(DOP)呈此消彼长的变化规律,分别占总磷(TP)的39.3-40.7%与34.9-43.1%。NH4+与PO43-的释放速率分别是活体水母的3-5与8-13倍。颗粒有机碳(POC)的最大净释放速率为1.52±0.37 mg kg-1 h-1,且POC与DOC的释放速率呈极显着正相关。水母释放的颗粒态氮磷以颗粒有机氮(PON)与颗粒无机磷(PIP)为主,分别占总颗粒氮(TPN)与总颗粒磷(TPP)的73.9-95.2%与52.5-83.4%。水母消亡过程中TC/TN比(2.1-3.3)与DC/DN比(1.2-2.9)均小于Redfield比与水母组织中的C/N比(4.3-4.5);TN/TP比(29.5-35.8)与DN/DP比(28.5-69.0)均大于Redfield比与水母组织中的N/P比(22)。水母消亡导致C/N比的减少与N/P比的增加,可导致水体中相对高碳、高氮、低磷环境的出现,造成碳、氮的高负荷,加重海水中碳、氮、磷的不平衡分布。水母消亡均可引发水体p H的降低与溶解氧(DO)的消耗,p H的降幅可达0.77-0.96个单位,最大耗氧量可达7378.9-5550.8μmol kg-1 d-1。沉积物对水母消亡导致的p H与DO的变化具有一定的缓冲作用。2.探讨了水母消亡时颗粒态氨基酸与脂肪酸的释放特征,诠释了颗粒物中氨基酸、脂肪酸与碳、氮变化的耦合关系。水母释放的颗粒态氨基酸以中性氨基酸与酸性氨基酸为主,约占总氨基酸(TAA)的37%与23%;颗粒态脂肪酸以饱和脂肪酸(SFA)为主,约占总脂肪酸(TFA)的67.2%±10.9%。水母消亡使水体中的颗粒态氨基酸组成从基本氨基酸(组氨酸His、精氨酸Arg、赖氨酸Lys)向酸性氨基酸(谷氨酸Glu、天冬氨酸Asp)转变,颗粒态脂肪酸组成从SFA向单不饱和脂肪酸(MUFA)转变。颗粒态TAA与POC、PN均呈显着正相关,颗粒态TFA与POC呈显着正相关,说明水母释放的颗粒态氨基酸与脂肪酸可成为水体生物重要的碳源与氮源。水母消亡时释放颗粒态氨基酸的种类有17种,可补充水体与沉积物中缺失的氨基酸。谷氨酸与天冬氨酸的释放比例较大,分别占TAA的10.7-17.2%与8.8-13.9%,谷氨酸、天冬氨酸与甘氨酸(Gly)是影响总氨基酸趋势的主要氨基酸种类。水母消亡使水体颗粒物中酸性氨基酸(天冬氨酸,谷氨酸)的比重增加了23%,是导致水体p H降低的原因之一。另外,TAA含量与POC、PN均呈显着正相关,说明水母释放的氨基酸是重要的颗粒态碳、氮来源。水母消亡释放的颗粒态脂肪酸有12种,SFA是水母消亡时颗粒态脂肪酸的主要成分,占TFA的57.6-87.4%。SFA比例的减小与MUFA比例的增加说明水母消亡使水体中的脂肪酸组成从SFA向MUFA的转变。软脂酸(16:0)与硬脂酸(18:0)是SFA的主要组成成分,约占TFA的25.2-42.9%与15.0-40.9%;软油酸(16:1ω9)是MUFA的优势成分,约占2.7-17.6%;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则主要以亚油酸(18:2ω6)为主,约占1.2-1.8%。细菌型脂肪酸BFA(15:0、ISO14:0与18:1ω7)与真菌型脂肪酸FFA(18:1ω9与18:2ω6)的增加,说明水母消亡时微生物的增加。对单体脂肪酸来说,除16:1ω9、18:1ω7、20:0外,其他脂肪酸均与POC呈显着相关,说明颗粒态脂肪酸是POC的重要来源。氨基酸与脂肪酸的释放增加了碳、氮的聚集,脂肪酸的减少、氨基酸的增加以及C/N比的减小,说明水母消亡使水体中颗粒物从富碳向富氮的转变。3.获取了水母暴发前-暴发中-消亡叁个阶段黄东海水体颗粒氮、磷的时空变化特征,发现颗粒有机氮(PON)与颗粒无机磷(PIP)是颗粒态氮、磷的优势成分,分别占总颗粒氮(TPN)与总颗粒磷(TPP)的75.7%与67.0%。颗粒态氮、磷高值区的分布主要受江苏沿岸流、长江冲淡水的影响,并与浮游植物及水母的季节变化有关。由于水母消亡的影响,秋季底层颗粒态氮、磷浓度高于其他季节,水母消亡时TPN与TPP输入约为总输入量的15.3%与4.5%,PIN、PIP、PON、POP的输入为总输入量的92.1%、51.3%、12.5%、7.2%,说明水母消亡期颗粒态氮、磷的释放对底层水体中颗粒态氮、磷的输入有重要贡献。黄东海的颗粒态氮主要以PON形式存在,比例远大于颗粒态无机氮(PIN),约占TPN的72.5-77.6%,相反,颗粒态无机磷(PIP)的比例略大于POP,约占TPP的66.3-67.8%,这与水母消亡时释放颗粒态氮、磷的比例一致。从夏季到秋季,颗粒态氮、磷的高值区从江苏沿岸向长江口转移,江苏沿岸流与长江颗粒态物质的输入是颗粒态氮、磷的主要来源。春末夏初,江苏沿岸流输入是颗粒态磷的主要来源,浮游植物是PIN的主要来源,江苏沿岸径流携带黄河叁角洲再悬浮泥沙的输入是底层高值区集中在江苏沿岸以及PIP与POP集中在28.5-34°N陆架边缘的主要原因,此时为水母生长初期,丰度较小,对颗粒态氮磷的影响较小。夏季末,颗粒态氮、磷高值区南移到长江口附近,低值区位于东北部外海区域,造成高值区南移的主要原因是夏季长江入海径流量的增加,长江输入是近岸颗粒物的主要来源。表层水体受长江冲淡水的影响,高值区集中在长江口附近区域,底层则仍集中在江苏沿岸至长江口区域,呈略微南移。8月份的颗粒态氮、磷含量略高于6月份,除去受长江冲淡水与江苏沿岸流影响外,还受海洋生物活动的影响,除浮游植物外,8月份是沙海蜇生长旺盛时期,平均生物量为12140 kg km-2,水母排泄颗粒物是颗粒态氮、磷的来源之一。秋季,长江径流量减小,对颗粒物的输入也相对减小,长江口相邻区域表层颗粒态氮、磷浓度均有所降低,但由于长江与杭州湾携带泥沙在近岸迅速沉降,导致长江口附近底层颗粒态氮、磷的浓度有所增加。秋季的初级生产力下降,浮游植物输入的颗粒态氮、磷减少,但秋季底层PON、PIP、POP的含量整体高于其他季节,且水母丰度大的断面底层颗粒态氮、磷含量高于丰度小的断面。秋季黄东海沙海蜇的最大生物量可达2.0×105 kg km-2,此时沙海蜇消亡可达到的TPN、TPP、PON、POP的释放量分别为2.83 mg m-2 d-1、0.67 mg m-2 d-1、2.06 mg m-2 d-1、0.19 mg m-2 d-1,约为颗粒态总输入量的15.3%、4.5%、12.5%、7.2%,可见水母消亡期颗粒态氮、磷的释放对底层水体中颗粒态氮、磷的输入有重要贡献。(本文来源于《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期刊2015-04-01)
邓丽静[9](2015)在《黄东海水母暴发机制的模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在世界范围内胶质类浮游动物尤其是水母的大量增殖现象愈加频繁,并且这种水母暴发存在很大的年际差异。水母暴发与过度捕捞、气候变化、富营养化以及生物入侵等因素有着内在的联系,给人们带来经济,社会和生态等各方面的损失。各国的海洋学者以及政府部门对水母暴发都给予了很多关注,并且在生态学等方面的研究中取得了一些进展和成果。但是在我国对水母暴发的模型研究还相对较少,通过模型手段对水母聚集以及有性繁殖对源地水螅体的补充进行研究,对理解水母暴发并最终预测有着重要意义。本文采用Princeton Ocean Model(POM)模式的流场数据建立了质点追踪模型,模拟了黄东海大型水母沙海蜇(Nemopilema nomurai)较为精确的时空分布以及运移轨迹,研究了秋季沙海蜇聚集的年际变化及其影响因素。在性成熟的水母产卵之后,又接着对浮浪幼虫进行了追踪,研究了其对源地的水螅体的补充。本研究可以为未来水母暴发的预测提供了技术基础。代表水螅体的粒子,初始被投放在杭州湾到海州湾沿岸(从南到北)。实验中考虑了温度对水螅体横裂的触发,随后,粒子随着海流运动,并且考虑了水母的垂向移动。2009年的模拟结果和海上实测调查结果相似,沙海蜇聚集在南黄海潮汐锋附近以及长江口以东区域。对比2008年和2009年的模拟结果发现,在潮汐锋聚集区,2008年的6、7月份,来自苏北浅滩、长江口、杭州湾的粒子减少,2008年的8、9月份,来自苏北北部的粒子数量增多。8月,2008年有更多的沙海蜇在潮汐锋处以及长江口以东区域聚集。为了分析温度触发和环流输运对这两年水母聚集的影响,进行了敏感性实验。通过实验结果分析,得到的主要结论如下:(1)环流输运的年际变化比春季底层温度触发横裂对于秋季水母聚集有着更重要的作用。(2)2008年6月份苏北沿岸、长江口附近西南方向的表层流可能会导致6、7月份潮汐锋处水母聚集数量的减少;8月份南黄海表层流和东海表层流向东转向可能分别会导致8、9月份潮汐锋处和长江口以东聚集区的水母数量增加。(3)2008年海州湾、杭州湾的水螅体横裂时间较早,使得更多的沙海蜇在6月份分别聚集到潮汐锋和长江口以东区域。但是温度不能影响到几个月以后的水母的聚集。通过对浮浪幼虫的追踪,探寻其对可能源地的水螅体的补充,结果发现长江口以东聚集区的水母水螅体可以回到长江口和杭州湾区域,对水螅体源地进行补充。而苏北沿岸的粒子都是本地补充,没有来自聚集区的粒子。海州湾水螅体大部分是本地补充,约有十分之一的水螅体来自聚集区域。对比2008年和2009年追踪的结果,发现两年整体呈现相似的分布状况,但是粒子数有所差异。2009年比2008年回到长江口和杭州湾的粒子数多,主要是由于来自长江口以东聚集区的粒子数增多。究其原因,一方面可能是由于2009年9月长江口以东聚集区的粒子数聚集的多,基数大;另一方面可能是2009年的9月下半月的风场比2008年同期风场的西分量大,影响了表层流,使得更多的粒子随着表层流向长江口、杭州湾聚集。归结根本的原因还是2008年和2009年季风的影响和表层流场的差异。(本文来源于《天津科技大学》期刊2015-01-01)
郑向荣,李燕,饶庆贺,幕建东[10](2014)在《秦皇岛近海大型水母暴发性增长原因探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大型水母(沙海蛰、海月水母)暴发作为海洋生态灾害现象,已经引起国际上高度关注。大型水母暴发对海水浴场、滨海电厂的安全运行、海洋渔业造成严重危害。2013年7-8月对秦皇岛近海大型水母进行调查,发现大型水母种类主要为海月水母、沙海蛰、海蜇;随着气温升高,密度急剧增加,沙海蜇密度达到3×104inds/km2、最大伞径达100cm;海月水母密度达到1 500×104inds/km2、最大直径30cm,较大密度区域与沙海蜇高度重合;而海蜇数量极少,仅在个别航次监测到零星个体。通过研究分析,造成秦皇岛大型水母暴发的原因主要有温室效应导致的海水温度上升、特殊的地理和海洋生态环境提供适合水母生长繁殖的空间、螅状体集体萌发、随外海洋流漂移。针对现状以及造成的危害,我们认为应加强秦皇岛海域大型水母发生规律的基础研究,积极开展沙海蜇食用和药用价值研究开发利用,加强应急处置措施(各部门建立联动机制、科普宣传、增设防护网具、完善蛰伤救助措施)。(本文来源于《河北渔业》期刊2014年02期)
水母暴发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在引入近岸海水进行水产动物苗种培育时,常常会出现水螅体和水母暴发,给苗种培育带来了很大的风险和挑战。为探究育苗水体中水母暴发的有效防治途径,结合现有研究和在杭州湾地区的水产动物育苗实践,对杭州湾半咸水育苗水体中水母暴发的影响因素(水源、温度、饵料、食物链、盐度和水质等)、水母暴发对育苗的影响(生产成本、生产风险)、常见暴发种类和应对方法等进行了总结分析,为进一步开展育苗水体中水母暴发抑制研究提供思路。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水母暴发论文参考文献
[1].文,杨云清,卜天翔,程培根,李烁.大连近海夏季水母分布情况调查及水母暴发原因浅析[J].祖国.2018
[2].邓平平,施永海,徐嘉波,刘永士,蒋飞.杭州湾育苗水体水母暴发的影响因素及危害[J].水产科技情报.2018
[3].刘冰玉.水母暴发衰退期的生态调查及水母代谢产物对细菌增殖影响的初步研究[D].厦门大学.2018
[4].郭晓瑞.海洋近岸水母暴发的原因和影响[J].现代农村科技.2017
[5].黄旭光,曾阳,黄邦钦.水母暴发与浮游生物群落[J].大自然.2017
[6].刘婧美,饶庆贺.秦皇岛近岸海域水母暴发原因分析及防治对策研究[J].河北渔业.2016
[7].曾阳,黄毅彬,黄邦钦.南黄海大型水母暴发区浮游生物群落代谢及细菌生产力[J].应用海洋学学报.2015
[8].曲长凤.水母暴发后的消亡对海水环境的影响[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2015
[9].邓丽静.黄东海水母暴发机制的模型研究[D].天津科技大学.2015
[10].郑向荣,李燕,饶庆贺,幕建东.秦皇岛近海大型水母暴发性增长原因探析[J].河北渔业.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