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随着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和发展,近年来,法院非诉化调解制度在我国得到了迅速发展,其中有许多理论与实践中的问题需要研究和解决,笔者拟就此做些探讨。全文共分四章,现分述如下:第一章首先介绍法院非诉化调解制度的概念,并与诉讼和解、诉讼调解、人民调解等相关制度相比较,厘清制度本身的内涵。其次阐述法院非诉化调解的意义,包括维护当事人最大利益,保障当事人程序选择权,降低纠纷解决成本;合理配置司法资源,提高法院纠纷解决能力,保障司法效益最大化;缓解当事人的对抗心理,实现法院诉调对接,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第二章考察了其他国家和地区在法院非诉化调解实践中所采用的模式,通过对大陆法系和英美法系国家在法院非诉化调解制度施行中的异同比较和认识研究,取长补短,借鉴德国的起诉前强制调解制度、日本的民事调停制度、台湾的诉前调解制度以及美国的法院附设调解制度和英国的法院非诉化调解制度,以期建构出适合我国国情的法院非诉化调解制度。第三章介绍并评述了最高人民法院对我国法院非诉化调解制度的有关司法解释,包括对委托调解和司法确认的规定,并评述了法院非诉化调解在上海、北京、广东、甘肃等地的操作实践,主要以浦东新区人民法院“诉前调解”程序、朝阳区人民法院诉前调解模式、东莞市第二人民法院矛盾纠纷解决体系以及定西市中级人民法院“诉前司法确认机制”为典型代表。本文第四章从经济、价值以及功能三个方面对我国法院非诉化调解制度建构的原理进行分析,并试图从调整具体制度、改进辅助措施两个角度出发建构并完善我国现行的法院非诉化调解,促使其更好的发挥调解作用。
论文目录
相关论文文献
- [1].探析消费维权非诉机制运作的现状与完善[J]. 法制与社会 2020(04)
- [2].非诉调解前置主义的反思与走向[J]. 政法论丛 2020(05)
- [3].对非诉调解协议效力争议的司法救济[J]. 人民司法(应用) 2018(19)
- [4].纠纷的非诉式解决——价值定位与路径选择[J]. 法制与社会 2017(09)
- [5].非诉矛盾纠纷化解运行现状及问题探析——以P县法院为蓝本[J]. 法律与生活 2019(24)
- [6].诉讼与非诉解决纠纷方式衔接问题研究[J]. 考试周刊 2017(54)
- [7].推动诉讼与非诉机制各就其位[J]. 人民司法 2019(16)
- [8].论旅游纠纷非诉解决方式的建立与完善[J]. 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2018(02)
- [9].涉外商务纠纷之诉与非诉[J]. 中国对外贸易 2016(08)
- [10].诉与非诉:法院主导的诉前调解若干问题的思辨——从能动司法的角度[J]. 法制与社会 2016(35)
- [11].裁执分离语境下域内外行政执行之比较——基于完善非诉行政执行的目的[J]. 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 2015(04)
- [12].对非诉调解协议司法确认问题的思考[J]. 法制与社会 2013(03)
- [13].论保险业非诉调解及其效力[J]. 保险职业学院学报 2012(03)
- [14].林权争议非诉解决方法的创新研究[J]. 求索 2012(07)
- [15].大调解视野下非诉调解协议司法确认机制的定位与进路[J]. 公民与法(法学版) 2012(12)
- [16].我国非诉调解协议司法确认机制研究[J]. 知识经济 2011(04)
- [17].灵活运用非诉方式积极清收贷款[J]. 贵州农村金融 2009(06)
- [18].银行非诉催收的方式及风险防范[J]. 中国城市金融 2013(11)
- [19].关于我国非诉调解司法确认机制若干问题的思考[J]. 法制与社会 2014(01)
- [20].论农村土地纠纷非诉解决机制之构建[J]. 理论界 2013(02)
- [21].规制抑或放任:“自由裁量权”在非诉司法审查中的运用——以法社会学为分析视角[J]. 法制与社会 2013(32)
- [22].论保险业非诉调解及其效力[J]. 中国保险 2012(07)
- [23].我国林权纠纷非诉解决机制的困境及其突破[J]. 世界林业研究 2010(04)
- [24].非诉房屋征收案件的司法审查[J]. 山东审判 2011(06)
- [25].做一名专业的非诉律师[J]. 中国律师 2020(07)
- [26].法院不参与违建非诉 强拆值得商榷[J]. 江淮法治 2013(08)
- [27].为司法确认制度辩护——对质疑的回应[J]. 湘江青年法学 2016(02)
- [28].“诉”与“非诉”的区别及启示[J]. 沈阳干部学刊 2008(06)
- [29].仲裁证据的非诉化及其路径选择[J]. 河南社会科学 2010(03)
- [30].非诉行政执行模式的制度目标:以其司法审查为线索展开[J]. 云南大学学报(法学版) 201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