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数据服务论文-蒋芸,朱卫星,陈永清,卢凡,程苹

实验数据服务论文-蒋芸,朱卫星,陈永清,卢凡,程苹

导读:本文包含了实验数据服务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大数据,实验材料,采购平台,科技支撑服务

实验数据服务论文文献综述

蒋芸,朱卫星,陈永清,卢凡,程苹[1](2019)在《实验材料采购平台大数据对科技支撑服务知识价值的体现》一文中研究指出苏州大学已经搭建了实验材料采购管理平台。根据平台产生的大数据进行整体分析,用数据探究用户行为,对平台不同类型的订单进行细化比对,对订单的热点时间进行详细分析,旨在强调该平台对高校科研做出的科研支撑服务的价值,以此推进平台更全面的优化和维护,切实落实国家提出的《关于实行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分配政策的若干意见》,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激发科研人员创新创业积极性,在全社会营造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氛围。(本文来源于《实验室研究与探索》期刊2019年10期)

陈笑梅,仲哲卿[2](2015)在《分布式监控服务中数据融合算法实验》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分布式环境下监控服务的决策判断准确度不够高的问题,提出了多层次多方面的监控数据框架,并将数据融合过程加入监控服务中。首先,基于发布/订阅中间件平台,设计了采集主机、进程和网络资源数据的监控服务;然后;应用阈值法和Three-Sigma法,把资源数据融合生成逻辑数据。真实环境中的实验结果表明,阈值法能及时准确检测用户定义事件,但参数设置经验性较强;Three-Sigma法无需事先确定参数,但抗干扰性差,导致虚警率较高。最后,利用趋势移动平均法分析某个进程内存使用量,得出内存周期性泄漏的结论。(本文来源于《计算机应用》期刊2015年S2期)

曾怡,李国庆[3](2011)在《一种面向按需处理的空间数据服务模型与实验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传统空间数据服务系统获取的数据并不是满足用户需求的最终产品。对于地学领域的用户,通常需要根据特定应用目标,花费大量的时间进行数据预处理,从而满足特定的子区范围、波段和图像格式等。通过分析地学应用中针对数据源的操作要求,研究具有按需处理能力的空间数据服务模型,将各种分布的计算资源和数据资源联合起来,按照用于定制的需求,在为用户提供数据前,对数据进行一定的加工。通过对空间数据服务的基本操作进行分类和规范,研究建立兼容OGC WCS标准的数据服务机制,将大量基础性的数据预处理任务集成到数据获取流程中,以满足用户获取更高级别数据的需求。同时利用该模型在空间信息网格平台SIG(Spatial Information Grid)上进行验证,选择若干典型数据源,部署按需处理服务功能组件,对服务响应能力进行实验与评估。详细讨论了空间数据按需处理的流程,并将实验结果与传统方法进行对比分析。(本文来源于《遥感技术与应用》期刊2011年06期)

扈小燕,刘培洵,刘力强,马胜利[4](2005)在《实验室声发射实验数据服务系统的构建》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岩石变形声发射研究中,为了更好地探究声发射的物理特征,需要不断发展声发射数据的采集和处理技术。地震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声发射观测系统的记录能力在成倍提升,实验中产生的数据量也大幅增加,这对声发射数据存储、处理和系统地开展岩石变形声发射实验提出了挑战。针对用户的不同需求,文中构建的基于网络的实验室声发射实验数据服务系统不仅实现了数据积累,还实现了数据处理方法的积累和共享。加之与设备无关的声发射数据访问接口的实现,降低了数据访问与处理的门槛,提高了数据的使用率和处理效率。该系统能够满足科研和程序开发用户的需要,能够减少现有工作模式中存在的弊端,可以将其解决方案推广,应用于其它实验数据,提高科研工作效率。(本文来源于《地震地质》期刊2005年04期)

扈小燕[5](2005)在《实验数据服务系统的解决方案》一文中研究指出一、问题的提出 地震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构造物理研究单元在二十余年的发展历程中,实验的观测内容不断地丰富。同时,电子和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促使实验室数据采集设备更新换代的周期缩短,数据采集精度和速度大幅度提高,为科学研究提供了更丰富、可靠的实验资料。 通过对近几年的数据进行整理和分类,归结起来,实验室数据具有数据种类多、数据结构复杂多样、数据量大等特点,这给数据的分析和处理带来了诸多不便。主要表现在: 实验数据量在大幅度增加,数据的存储、备份面临着挑战,而繁杂的人工管理实验数据的方式很容易造成数据的丢失。 用户通过网络下载或通过光盘复制方式获取实验数据。每个数据文件都可能被多个用户反复下载,而每个用户也可能需要下载多个数据文件,增大了网络负担,还占用了大量的用户存储空间。 不同的数据采集设备产出不同格式的数据文件,且并无标准可依。用户在使用实验数据时,必须清楚地知道所用数据对应的数据采集系统和数据格式,这使得数据读取和处理的难度日益提高。 在日常的科学研究中,实验数据处理和分析方法具有灵活多变的特点,然而一些常用的数据处理和分析方法却没有很好地积累和共享,重复的算法开发,增加了数据处理过程的时间。二、总体目标和本文目标 现有的数据处理工作方式并不能满足实验室复杂的专业化需求。针对实验室这种以实验为单元的、具有复杂结构的海量实验数据及突发性的数据访问和灵活多变的数据分析方法,应建立一个全新的、具有科学研究性的专业化数据服务平台来减少目前工作模式中存在的弊端,提高工作效率。这个平台应是基于网络的,能够对实验数据实行自动化管理,向用户提供具有统一格式的数据和统一的数据访问接口,实现数据共享。系统不仅要支持数据资源的积累和共享,还要支持数据处理算法的网络积累和共享,为各种用户提供网络数据计算环境。通常情况下,用户无需将海量数据下载到本地就可以进行数据处理,通过网络传递的只是用户(本文来源于《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期刊2005-09-01)

实验数据服务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针对分布式环境下监控服务的决策判断准确度不够高的问题,提出了多层次多方面的监控数据框架,并将数据融合过程加入监控服务中。首先,基于发布/订阅中间件平台,设计了采集主机、进程和网络资源数据的监控服务;然后;应用阈值法和Three-Sigma法,把资源数据融合生成逻辑数据。真实环境中的实验结果表明,阈值法能及时准确检测用户定义事件,但参数设置经验性较强;Three-Sigma法无需事先确定参数,但抗干扰性差,导致虚警率较高。最后,利用趋势移动平均法分析某个进程内存使用量,得出内存周期性泄漏的结论。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实验数据服务论文参考文献

[1].蒋芸,朱卫星,陈永清,卢凡,程苹.实验材料采购平台大数据对科技支撑服务知识价值的体现[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9

[2].陈笑梅,仲哲卿.分布式监控服务中数据融合算法实验[J].计算机应用.2015

[3].曾怡,李国庆.一种面向按需处理的空间数据服务模型与实验分析[J].遥感技术与应用.2011

[4].扈小燕,刘培洵,刘力强,马胜利.实验室声发射实验数据服务系统的构建[J].地震地质.2005

[5].扈小燕.实验数据服务系统的解决方案[D].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2005

标签:;  ;  ;  ;  

实验数据服务论文-蒋芸,朱卫星,陈永清,卢凡,程苹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