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目的脾胃湿热证是临床常见的证候,其在病变过程中存在湿偏重、热偏重及湿热并重等病理变化,在临床诊断上比较困难。为了深入研究脾胃湿热证的本质,本课题以SD大鼠作为研究对象,通过肥甘饮食、酒伤、湿热环境、病原微生物等多种因素及清香散、三仁汤的治疗反证等手段来研究脾胃湿热证、湿偏重证的大鼠模型。从大鼠的一般状态、尿液中的AQP2、血浆淋巴细胞HSP70、胃窦SP及SS、胃及十二指肠的组织病理的变化,探讨脾胃湿热证、湿偏重证的本质及清香散、三仁汤的疗效,为脾胃湿热证、湿偏重证的量化提供实验依据。方法1.药物与饲料清香散的药物组成:香薷、地胆草、丹皮、赤芍、醋柴胡、炒黄芩、云苓、白术、甘草。三仁汤的药物组成:苦杏仁、法半夏、滑石、薏苡仁、白豆蔻、厚朴、通草、淡竹叶。高糖高脂饲料:普通饲料中混入12%猪油,8%蜂蜜加工而成。2.分组SPF级SD大鼠40只,雌雄各半,随机分为5组,即正常对照组、湿热组、清香散组、湿偏重组和三仁汤组,每组8只。3.造模在肥甘饮食、酒伤、湿热环境、病原微生物的综合因素作用下,建立脾胃湿热证、湿偏重证的动物模型:①正常对照组:在20~28℃温度,50%~70%相对湿度的环境下,以普通混合饲料喂养;②湿热组:高糖高脂饲料+造模箱+大肠杆菌;③清香散组:高糖高脂饲料+造模箱+大肠杆菌+清香散;④湿偏重组:高糖高脂饲料+造模箱+白酒+大肠杆菌;⑤三仁汤组:高糖高脂饲料+造模箱+白酒+大肠杆菌+三仁汤。4.观察及检测指标对比观察实验大鼠造模前后的一般状态、饮食量、饮水量、体重、肛温、24小时尿量、大便性状等的变化。用ELISA法检测大鼠尿液中的水通道蛋白2(AQP2)、流式细胞仪检测血浆淋巴细胞热休克蛋白70(HSP70)、放射免疫法检测胃窦匀浆P物质(SP)及生长抑素(SS)的含量。大鼠处死后,迅速取出胃、十二指肠组织,置于10%甲醛溶液固定,石蜡包埋制成切片,HE染色,光镜下观察。5.统计学方法用SPSS软件(11.5版)处理,实验结果的数据类型均为记量资料,各数据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饮食量、饮水量、体重、体温采用重复测量的方差分析进行比较;24小时尿量、AQP2含量、HSP70、SP及SS含量采用One-WayANOVA对各组实验结果进行方差分析,组间多重比较用LSD法检验,以P<0.05为有显著性差异。结果1.大鼠的一般状态正常对照组:该组大鼠在喂养4周期间,毛色光泽、食欲好、活动正常,大便成形。湿热组、湿偏重组:随着造模时间的推移,大部分动物出现倦怠,嗜卧懒动,反应迟钝,毛发蓬松,颜色枯槁;从造模第7天开始,均出现大便溏泻或粘腻;进入造模箱后,大便溏泻或粘腻症状加重,渐见肛周污秽,湿偏重组表现最明显。清香散组、三仁汤组:大鼠造模后出现与模型组相同的症状,经灌服清香散、三仁汤煎剂后,症状有所减轻。2.饮食量、饮水量、体重、体温、24小时尿量变化随着造模时间的延长,模型组大鼠的饮食量、饮水量均呈进行性下降;经清香散、三仁汤的治疗后饮食量、饮水量均有所增加。进入造模箱后4个模型组的体重下降,不同时间点模型组的体重均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经清香散、三仁汤的治疗后体重恢复正常增长水平。模型组大鼠进入造模箱后体温升高,灌喂大肠杆菌后体温急剧上升,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经清香散、三仁汤的治疗后体温恢复正常,而湿热组、湿偏重组体温无显著改善。湿热组、湿偏重组24小时尿量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减少(P<0.001),清香散组、三仁汤组24小时尿量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3.实验室指标检测湿热组、湿偏重组尿液AQP2的含量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01),而且湿偏重组比湿热组增加更显著(P<0.01)。清香散组、三仁汤组AQP2含量恢复正常水平,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湿热组、湿偏重组血浆淋巴细胞HSP70表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01),而且湿热组比湿偏重组增加更显著(P<0.01)。清香散组、三仁汤组HSP70表达恢复正常水平,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湿热组、湿偏重组大鼠胃窦SP、SS含量较正常对照组显著降低(P<0.001);湿热组与湿偏重组比较,SP的含量两者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湿热组SS的含量则更低于湿偏重组(P<0.01)。清香散组、三仁汤组SP、SS含量恢复正常水平,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4.胃、十二指肠病理切片正常对照组胃粘膜层可见少量炎症细胞,粘膜下层无组织水肿,十二指肠绒毛上皮较完整。湿热组、湿偏重组大鼠胃及十二指肠病理切片无较大羞异,均可见:(1)胃粘膜层有大量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浸涧,血管扩张充血;胃粘膜下层组织水肿,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浸润显著;(2)十二指肠可见绒毛上皮细胞脱落,大量炎症细胞渗出。清香散组、三仁汤组切片均可见胃粘膜层炎症细胞减少,血管无扩张充血,粘膜下层无组织水肿,十二指肠绒毛上皮较完整,仅见少量炎痛细胞浸润。结论实验结果显示,在肥甘饮食、酒伤、湿热环境、病原微生物的综合作用下,可成功复制脾胃湿热证、湿偏重证的动物模型。湿热组、湿偏重组尿液AQP2的含量增加,而且湿偏重组比湿热组增加更显著,可见其向外利水的生理作用出现异常;AQP2可作为脾胃湿热证湿的形成、湿的量化的一个重要指标。湿热组、湿偏重组血浆淋巴细胞HSP70表达增加,而且湿热组比湿偏重组增加更显著;这表明大鼠在复合因素的作用下,机体处于自我调节、自我保护状态,HSP70可作为量化脾胃湿热证湿、热偏重的重要指标之一。湿热组、湿偏重组大鼠胃窦SP、SS含量降低,湿热组与湿偏重组比较,SP的含量两者之间无显著差异,湿热组SS的含量则更低于湿偏重组;SP、SS的含量能客观地反映胃肠功能的状态,这亦能解释湿热证、湿偏重证临床所表现的消化系统症状。湿热组、湿偏重组大鼠胃、十二指肠出现炎症病变,表明脾胃湿热证临床所表现的症状是有其形态结构基础的。清香散、三仁汤可能存在以下作用:1)能改善由复合因素所致的脾胃湿热证、湿偏重证动物模型的一般状态;2)调节AQP2的含量,恢复机体正常的向外利水功能;3)降低热应激所导致的HSP70增高的作用;4)调节胃窦中SP、SS的水平,恢复机体正常的胃肠功能;5)部分修复模型组大鼠胃、十二指肠的组织结构。
论文目录
相关论文文献
- [1].脾胃湿热证理论源流考[J]. 中华中医药杂志 2017(11)
- [2].脾胃湿热证患者48例中医优质护理体会[J].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 2016(12)
- [3].平胃胶囊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脾胃湿热证130例疗效观察[J]. 甘肃中医学院学报 2015(01)
- [4].脾胃湿热证研究概要[J].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8(01)
- [5].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脾胃湿热证的相关性探讨[J]. 北京中医药 2018(10)
- [6].江一平治疗脾胃湿热证经验[J]. 江西中医药 2016(06)
- [7].柴胡桂枝汤在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脾胃湿热证)的临床研究影响[J]. 世界中医药 2020(09)
- [8].刘铁军教授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脾胃湿热证的临床经验总结[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9(85)
- [9].对幽门螺旋杆菌相关胃病脾胃湿热证发生机制的思考[J]. 中西医结合学报 2008(06)
- [10].中药联合四联疗对脾胃湿热证慢性萎缩性胃炎及胃癌前病变126例临床研究[J]. 药品评价 2019(17)
- [11].脾胃湿热证大鼠模型血清蛋白质组学差异表达研究[J]. 新中医 2018(07)
- [12].脾胃湿热证中医诊疗专家共识意见(2017)[J]. 中医杂志 2017(11)
- [13].清胃散加味方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脾胃湿热证临床观察[J]. 河北中医 2017(07)
- [14].慢性浅表性胃炎不同程度脾胃湿热证与胃黏膜水通道蛋白3、4基因表达的相关性(英文)[J]. 中西医结合学报 2010(02)
- [15].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脾胃湿热证的相关性分析[J]. 系统医学 2019(07)
- [16].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腹泻脾胃湿热证临床分析[J].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18(05)
- [17].连朴饮治疗脾胃湿热型慢性浅表性胃炎30例疗效观察[J].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15(06)
- [18].脾胃湿热证量化诊断标准研究回顾及今后研究思路探讨[J]. 湖北中医杂志 2009(07)
- [19].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脾胃湿热证连朴饮加减联合四联疗法治疗临床效果分析[J].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2019(86)
- [20].清化和中颗粒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脾胃湿热证临床疗效及对血清胃泌素-17水平的影响[J]. 河北中医 2018(11)
- [21].清热和胃法治疗慢性非萎缩性胃炎脾胃湿热证30例[J]. 中医药信息 2013(03)
- [22].脾胃湿热证湿偏重、热偏重型大鼠模型脾脏超微结构观察[J]. 新中医 2008(03)
- [23].加味青蒲饮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病脾胃湿热证[J]. 吉林中医药 2019(04)
- [24].清化饮对脾胃湿热证大鼠免疫功能影响的研究[J]. 中国中医药科技 2010(05)
- [25].三仁汤化裁联合红蓝光对脾胃湿热证痤疮的临床疗效[J]. 中国初级卫生保健 2019(04)
- [26].慢性胃炎脾胃湿热证与热休克蛋白70和核因子-κB炎症通路表达的关系[J].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0(06)
- [27].段迎喜老师临证运用九味消疡汤治疗十二指肠溃疡脾胃湿热证的临床经验[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8(29)
- [28].灭幽汤对Hp相关性胃炎“脾胃湿热证”模型小鼠HSP70表达的影响[J]. 中国中医急症 2014(04)
- [29].十二指肠溃疡脾胃湿热证患者行九味消疡汤治疗的疗效观察[J]. 中国实用医药 2019(19)
- [30].清化饮对脾胃湿热证大鼠B淋巴细胞增殖及IL-4、TNF-α表达的干预作用[J]. 中国中医药科技 20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