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伍尔夫小说中的沟通 ——从《到灯塔去》与《达洛维夫人》谈起

论伍尔夫小说中的沟通 ——从《到灯塔去》与《达洛维夫人》谈起

论文摘要

弗吉尼亚·伍尔夫是20世纪英国著名作家,同时也是意识流小说的先驱之一。她的小说精细地记录了意识活动的过程,展示出心灵世界的广阔天地。因此,在伍尔夫的小说中,人物间的沟通也相应呈现出不同于以往的特征。本文以《到灯塔去》与《达洛维夫人》两部作品为研究范例,从沟通的重要性、伍尔夫对沟通方式的开发、人物间沟通方式的种类与特征等方面对伍尔夫的沟通观念进行考察,力图证明伍尔夫笔下人物间沟通的特殊性:即同时运用言语沟通与非言语沟通,并试图传达不可言说的经验。就目前的研究状况来看,评论者多集中于从伍尔夫小说中的意识流技巧、叙事视角、女性主义思想、审美意识等角度对伍尔夫作品的现代性特征进行探讨,而鲜有人关注伍尔夫对沟通问题的探索,本文的写作则是这一领域内的有益尝试。本论文共分六个部分:绪论部分简单介绍伍尔夫的生平创作及国内外伍尔夫学界的研究状况,指出本文的价值在于关注伍尔夫小说的沟通这一尚未得到学界充分研究的重要问题,并力图将其与伍尔夫创作的现代主义特征联系起来。第一章论证沟通问题在伍尔夫生活与创作中的重要地位,指出它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西方人缓解精神孤寂的重要途径。除此之外,本章节还论述了伍尔夫对工具性交流的看法:在伍尔夫看来,为某种外部目的服务的工具性沟通不利于人们进行心灵的对话,因此应当受到一定程度的批判。第二章以简·奥斯汀、艾米丽·勃朗特、夏洛蒂·勃朗特、陀思妥耶夫斯基、契诃夫等人的作品为范例,简单介绍伍尔夫视野中以往作家对沟通问题的处理方式,以及伍尔夫对它们的评价,指出伍尔夫更赞赏勃朗特姐妹以及俄国作家笔下的那种能够揭示内心真实的沟通。并且,在前人的基础上,伍尔夫还尝试开发新的沟通方式,即非言语沟通,试图传达不可言说的经验。第三章以《到灯塔去》与《达洛维夫人》两部作品为研究范例,指出人物间的沟通分为言语与非言语两大类,而它们各自又可以根据沟通内容与媒介的不同进一步细分。其中言语沟通可分为普通交谈和自我表露,而非言语沟通则可根据身体语言、形象语言、综合因素以及亲密关系等媒介被划分为不同类型。第四章通过对文本的细读分析指出沟通的特征,即言语沟通与意识活动相互交织与含混,呈现出断裂化的倾向。而非言语沟通存在于意识当中,不受物理时间的限制,并有着多义性的特征。这些沟通方式都有益于表现人物内心非理性或不可言说的经验。结语部分总结全篇,将伍尔夫对沟通问题的探索与现代主义思潮相联系,指出伍尔夫试图在这两部作品中建构起现代生活中沟通的理想模式,然而在具体实践中,它并不能帮助战后西方人彻底摆脱精神困境。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弗吉尼亚·伍尔夫研究现状
  • 第二节:本论文的创新
  • 第三节:“沟通”题解
  • 第一章:沟通的重要性
  • 第一节:摆脱孤寂的途径
  • 第二节:对工具性沟通的批判
  • 第二章:从言说到不可言说
  • 第一节:伍尔夫视野中的沟通
  • 第二节:不可言说的沟通
  • 第三章:沟通的种类
  • 第一节:从言语到非言语
  • 第二节:通过身体语言实现的沟通
  • 第三节:通过形象语言实现的沟通
  • 第四节:基于综合因素的非言语沟通及亲密关系
  • 第四章:沟通的特征
  • 第一节:言语沟通的特征
  • 第二节:非言语沟通的特征
  • 结语:建构现代生活的沟通模式
  • 参考文献
  • 后记
  •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  ;  ;  ;  

    论伍尔夫小说中的沟通 ——从《到灯塔去》与《达洛维夫人》谈起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