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本论文的主要工作是把感应和非感应起电参数化方案以及双向随机闪电模式(BSLP)集成在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的一个积云数值模式框架内,完成了二维和三维雷暴云起、放电数值模拟试验程序的设计;进行了模式检验和粗、细分辨率模拟结果的比较;通过雷暴云放电过程的细分辨率(12.5米)二维模拟,对云闪和云地闪放电跟云中电荷和电位分布的相互关系进行了详细分析;此外,通过三维雷暴云发展和起、放电过程的粗分辨率(500米)数值模拟,揭示了二维和三维模拟结果的共同点和可能的差异。本数值模拟研究取得的一些新结果如下: 一、证实了高分辨率模拟的闪电通道空间形态特征与观测结果有更好的一致性,对于深入研究闪电放电与云内电环境相互关系而言、高分辨率放电模拟是必要的。 (1) 在雷暴云起、放电模式提供的二维、250米分辨率电荷背景下,利用双向随机闪电模式,进行了接近于实际先导直径的精细分辨率(12.5米)云闪和云地闪放电的二维模拟;得到的云闪双层、分叉通道结构,通道的水平和垂直延伸范围以及放电前后最大垂直电场变化值与观测的相应结果有更合理的一致性;成功地模拟了起始于云内的下行先导直接接地的正、负云地闪过程,接地前、后上行和下行先导的传播特性与VHF辐射源观测图像的实际特征相当一致。模拟的闪电通道结构具有分形特征,云闪以及地闪的平均分维数分别为1.45和1.51,与理论和观测值合理地接近。 (2) 粗分辨率无法模拟出与实际观测相符合的明显的双层、分叉结构,闪电的传播范围与实际情况差异也十分明显,闪电难以穿过高电荷密度中心而在低电荷密度堆中继续延伸。并且单次闪电过程对云中强电场的抑制作用差,无法充分消耗掉空间中的静电能量,模拟得到的闪电频次较实际情况偏高。这是因为:粗分辨率的采用不仅人为地减少了模拟的闪电通道与环境之间的电位梯度,也会歪曲通道对环境电场影响大小以及通道感应电荷的估计。 二、揭示了产生各种类型闪电的云内电环境特征。 (1) 云闪在两个相邻的高密度、异极性电荷累积区的边界区域起动,初始通道参考电位接近于0MV;正偶极电荷结构,即电荷堆上正下负的配置产生正云闪,而反偶极电荷结构产生负云闪,或称作反极性云闪。 (2) 负地闪均起始于三级或多层分布电荷结构下邻近地面的一对反偶极电荷累积区之间,初始通道参考电位显著小于0MV;而正地闪既可能起始于雷暴云消亡期的云中上部正偶极电荷结构的电荷累积区边界上,也可能产生在多层电荷结
论文目录
相关论文文献
- [1].夏季话雷暴[J]. 魅力中国 2008(21)
- [2].耦合气溶胶模块的雷暴云起电模式[J]. 高原气象 2013(02)
- [3].雷暴云宏观特性对其电过程影响的数值模拟研究[J]. 气象科学 2015(02)
- [4].雷暴云团的识别追踪技术在短时临近预报中的应用[J]. 大气与环境光学学报 2013(05)
- [5].冰晶核化对雷暴云闪电行为影响的数值模拟研究[J]. 气象学报 2017(02)
- [6].运用量子遗传算法反演雷暴云电荷结构的研究[J]. 电子测试 2016(11)
- [7].西北内陆高原雷暴云电活动与微物理场特征的相关性[J]. 大气科学学报 2012(02)
- [8].飞越雷暴云[J]. 山花 2019(02)
- [9].对流强度对雷暴云微物理发展和电荷结构影响的数值模拟[J]. 气候与环境研究 2019(02)
- [10].地面湿度对雷暴云电过程的影响[J].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19(25)
- [11].雷暴云的集合预报技术及其应用[J]. 大气科学学报 2012(04)
- [12].一种三维雷暴云起电—放电模式的建立[J]. 安徽农业科学 2011(32)
- [13].气溶胶对雷暴云电过程影响的数值模拟研究[J]. 地球物理学报 2017(08)
- [14].湖北地区一次雷暴云电荷结构和放电特征的数值模拟研究[J]. 沙漠与绿洲气象 2017(06)
- [15].地面三维大气电场与雷暴云电荷方位的关系[J]. 电瓷避雷器 2015(06)
- [16].气溶胶对雷暴云起电以及闪电发生率影响的数值模拟[J]. 大气科学 2015(05)
- [17].放电后电荷重置对雷暴云电荷结构及闪电行为的影响[J]. 气候与环境研究 2017(04)
- [18].雷暴云中两种非感应起电参数化方案的对比[J]. 科技经济导刊 2020(27)
- [19].基于多站大气电场的雷暴云等效电荷混合反演算法[J]. 计算机科学 2014(02)
- [20].雷暴云团自动识别和边界相关追踪技术研究[J]. 气象 2009(07)
- [21].重庆地区一次雷暴云电过程及其对初始云滴数浓度响应的数值模拟[J]. 大气科学学报 2015(04)
- [22].地面建筑物(群)对雷暴云大气电场影响的模拟研究[J]. 气象科技 2012(05)
- [23].雷暴云底部正电荷区对闪电类型影响的数值模拟[J].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 2014(12)
- [24].雷暴云——飞行的禁区[J]. 江苏航空 2013(03)
- [25].冰晶繁生对雷暴云非感应起电影响的数值模拟[J]. 气象 2012(06)
- [26].雷暴云顶和低电离层之间的大气放电现象研究进展[J]. 气象与环境科学 2018(04)
- [27].东北冷涡引发的强雷暴个例分析[J]. 暴雨灾害 2014(03)
- [28].雷暴云时空变化与拦截点避雷针接闪的物理模型[J]. 广东气象 2019(04)
- [29].大气冰核谱对雷暴云微物理过程及起电影响的数值模拟[J]. 高原气象 2019(03)
- [30].长春地区雷暴云起电活动的数值模拟研究[J]. 陕西气象 2008(05)
标签:数值模拟论文; 高分辨率论文; 地闪过程论文; 云闪过程论文; 闪电特征论文; 传播趋势论文; 感应电荷论文; 电荷中和论文; 静电能量消耗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