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双氢青蒿素(DHA)中的过氧键是抗疟、抗肿瘤的关键活性部位,为了探讨金属离子对DHA中过氧键的影响,本文采用电化学方法研究了Cu(Ⅱ)、Bi(Ⅲ)对DHA的作用,并探讨了其作用机理。采用电化学方法测定了DHA在裸玻碳电极(GC电极)和单壁碳纳米管修饰电极(SWNT/GC电极)上的电子传递速率(a)分别为0.57和0.76,电极反应速率常数(Ks)分别为12.1s-1和31.7s-1,表明SWNT具有促进电子传递的作用,能加速DHA在SWNT/GC电极上的反应,提高了分析的灵敏度。以SWNT/GC电极为工作电极,采用电化学方法和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法研究了Cu(Ⅱ)对双氢青蒿素的作用。在Cu(Ⅱ)存在下,DHA在SWNT/GC电极上的峰电位从-0.84V正移到-0.73V(vs.SCE),正移了110mV,还原活化能降低了21.23kJ/mol,表明Cu(Ⅱ)催化了DHA的还原,并对其催化机理进行了探讨;同时比较了Cu(Ⅱ)、Fe(Ⅲ)、氯化血红素(Hemin)对DHA的电催化作用,表明Cu(Ⅱ)对DHA的还原具有很好的效果。研究发现,当CDHA=9.0×10-5mol/L,CCu(Ⅱ)=1.0×10-5mol/L~9.0×10-5mol/L时,催化效果最明显。采用电化学方法计算了DHA与Cu(Ⅱ)二者间的结合比为1:2,与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法计算结果相一致。采用电化学方法研究了Bi(Ⅲ)对DHA的作用。在Bi(Ⅲ)存在下,DHA在SWNT/GC电极上的峰电位从-0.84V正移到-0.71V(vs.SCE),正移了130mV,还原活化能降低了25.09 kJ/mol,表明Bi(Ⅲ)催化了DHA的还原,并探讨了其催化机理。当CDHA=9.0×10-5mol/L,CBi(Ⅲ)=1.0×10-5~4.0×10-4mol/L时,催化效果最明显。
论文目录
摘要Abstract目录第一章 前言1.1 碳纳米管的结构1.2 碳纳米管的特性1.2.1 碳纳米管的力学性质1.2.2 碳纳米管的电学性质1.3 碳纳米管的应用1.3.1 碳纳米管在电化学分析中的应用1.3.2 碳纳米管修饰电极在生物药物分析中的应用1.3.3 碳纳米管在其它领域中的应用1.4 碳纳米管研究展望1.5 双氢青蒿素的性质及应用研究1.5.1 双氢青蒿素的理化性质1.5.2 双氢青蒿素的药理活性1.5.3 双氢青蒿素的抗病毒作用机制1.5.4 双氢青蒿素的应用研究1.6 本论文研究的内容和意义第二章 单壁碳纳米管修饰玻碳电极的制备、优化及表征2.1 引言2.2 实验部分2.2.1 实验仪器2.2.2 实验试剂2.3 实验方法2.3.1 SWNT 和 MWNT 的预处理2.3.2 玻碳电极的预处理及 SWNT 修饰电极和 MWNT 修饰电极的制备2.3.3 双氢青蒿素的伏安测定2.3.4 半微分线性扫描测定2.4 结果与讨论2.4.1 双氢青蒿素在裸玻碳电极和 SWNT/GC 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2.4.2 SWNT/GC 修饰电极的优化2.4.3 裸玻碳电极和 SWNT/GC 电极实际表面积的求算2.4.4 电化学参数的求算2.4.5 SWNT 粒子对双氢青蒿素的催化机理2.4.6 SWNT/GC 修饰电极的表征2.5 小结第三章 EDTA-Cu(II)与双氢青蒿素相互作用的研究3.1 引言3.2 实验部分3.2.1 实验仪器3.2.2 实验试剂3.3 实验方法3.3.1 玻碳电极的预处理及 SWNT 修饰电极的制备3.3.2 伏安测定3.3.3 紫外吸收光谱测定3.4 结果与讨论3.4.1 DHA、Cu(II)和 EDTA-Cu(II) 在 SWNT/GC 电极上的循环伏安图3.4.2 GC电极上 EDTA一Cu(II) 对双氢青蒿素的电催化作用3.4.3 不同浓度 EDTA-Cu(II) 对双氢青蒿素还原峰的影响3.4.4 不同浓度双氢青蒿素对还原峰的影响3.4.5 EDTA-Cu(II) 对双氢青蒿素电催化作用的研究3.4.6 Cu(II) 与 DHA 形成络合物的电化学行为3.5 小结第四章 EDTA-Bi(III)与双氢青蒿素相互作用的研究4.1 引言4.2 实验部分4.2.1 实验仪器4.2.2 实验试剂4.3 实验方法4.3.1 玻碳电极的预处理及 SWNT 修饰电极的制各4.3.2 伏安测定4.4 结果与讨论4.4.1 DHA、Bi(III) 和 EDTA-Bi(III) 在 SWNT/GC 电极上的循环伏安图4.4.2 不同浓度 EDTA-Bi(III) 对双氢青蒿素电化学行为的影响4.4.3 不同浓度双氢青蒿素对还原峰信号的影响4.4.4 EDTA-Bi(III) 对双氢青蒿素电催化作用的研究4.6 小结总结参考文献致谢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双氢青蒿素论文; 玻碳电极论文; 单壁碳纳米管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