符号幻象论文-沈广明

符号幻象论文-沈广明

导读:本文包含了符号幻象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货币,现代社会,马克思,金融化

符号幻象论文文献综述

沈广明[1](2016)在《货币的金融化、符号化与幻象化——基于马克思货币思想的哲学阐释》一文中研究指出马克思的货币学说认为,货币化在现代社会主要体现为货币的金融化、符号化与幻象化。货币在银行、证券市场等领域的信用化运作产生了各种金融行为和金融现象,形成了货币的金融化,并渗透到经济、政治、科技、社会生活等各领域中。货币在不断金融化过程中趋于全面符号化,成为了纯粹的财富观念,标示一种由欲望和理性所设置的财富数量值。货币符号化生成的社会性贪欲、财富观念与权力意志以及对个体心理世界、个体潜意识的撞击形成了货币幻象。货币的金融化、符号化与幻象化加重了现代社会的异化程度。(本文来源于《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6年05期)

范宝舟,惠文[2](2016)在《符号价值与财富幻象的生成》一文中研究指出符号价值是指在某种意指关系下,物或者符号本身的意象在市场交换中由于满足了人对声誉、社会地位、权力等等欲望的精神需要所产生的财富效应。符号价值生成财富幻象的形式和机制主要表现为叁个方面:一是符号价值作为终极价值,被人们所崇拜和追求,成为财富幻象生成的目的因;二是符号对人的社会地位的差异性区分成为人们追逐财富的不竭动力,成为财富幻象生成的动力因;叁是符号运作对生产、市场以及人的消费偏好的左右,并通过智能化媒介,如电视、网络、微信等载体,把符号运作所逻辑设定的物或者符号本身的意象不断向大众渲染和撒播,构筑覆盖全社会日常生活各个领域的拟真世界,使大众屈从于符号价值的集体无意识之中,从而符号运作成为财富幻象生成的形式因。上述诸种因素的迭加,使得人们对于财富的崇拜由传统的商品拜物教、货币拜物教、资本拜物教走向符号拜物教,从物化、异化走向幻化。(本文来源于《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6年02期)

安忆萱,张凯成[3](2015)在《论诗歌中的幻象建立与情感符号——评苏珊·朗格《情感与形式》》一文中研究指出朗格在书中将诗歌看作是"虚幻的记忆",其中既包括了诗人在创作诗歌时的基本幻象生成过程,又包含了作为情感符号的诗歌所展示出的独特的情感特征等内容。诗人自身对生活的体验与自我思考空间决定着诗歌的幻象建立,而情感符号则承载于"语言"之中,超出了诗人意义上的诗学阐释,拓宽了诗歌的表现空间,提升了诗歌的表现力。(本文来源于《呼伦贝尔学院学报》期刊2015年04期)

田露苗[4](2015)在《时间幻象及其意义——从音乐的符号特性谈起》一文中研究指出音乐作为一种表象性符号,一直被认为是情感的语言。本文在论述音乐是情感符号的基础上,对时间幻象加以说明,阐述"绵延"在时间幻象中的作用,进一步论证音乐作为情感符号,可以唤起人的情感记忆。(本文来源于《教育教学论坛》期刊2015年15期)

王妍[5](2015)在《从符号与幻象的"变身"》一文中研究指出苏珊·朗格是符号论美学的主要代表人物,孕育于怀特海、罗素等人的逻辑符号论和卡西尔的人类文化符号论,汇注了克罗齐、贝尔的思想精粹,结合弗洛伊德、荣格的心理符号论,可以说苏珊·朗格的美学理论是将众多美学家的思想精华进行糅合、熔铸的集大成者。本文力图在梳理西方美学史中符号论发展的基础上,研究苏珊·郎格幻象理论产生的必然性,并探析苏珊·朗格理论体系内部的符号与幻象关系,指出幻象是符号的一种“变身”形式,同时结合罗兰·巴特的符号学理论,指出幻象与符号是在不同的符号层级中能指发生偏离后交互生成的审美现象。幻象也是一种符号,但它是对于欣赏者而言的一种视知觉角度的非物质性符号呈现。全文将以幻象为中心展开五个部分的解读:绪论简要概述了朗格的符号美学理论,提出其理论体系内针对符号与幻象关系进行研究的意义与价值,并对有关苏珊·朗格研究的国内外情况进行综述。第一章主要呈现朗格的符号观,以师承关系为底色,探析苏珊·朗格受怀特海的数理逻辑和卡西尔的人类文化符号理论的深刻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梳理朗格对于符号概念的定义。第二章主要呈现朗格的幻象观,在历史回溯的指引下,探讨朗格的幻象理论是如何于批驳中借鉴了众家之长,并在此基础上统整了朗格幻象论的内涵。第叁章为本论文的核心所在,在前两章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究符号与幻象的关系,指出幻象是符号的一种“变身”形式,它们处于错位的符号层级中,并以艺术符号作为中介勾连起艺术家与接受者。这一变身过程肩负着见证艺术创造从物象到幻象的审美过程的使命,从符号到幻象,呈现的是超然物外的审美心理机制,它释放出艺术符号与艺术幻象从碰撞到消融的张力。第四章将结合具体的艺术类型,分析艺术幻象的美学价值与现实意义。首先结合波普尔的“叁个世界”理论,提出幻象创造了一个“第叁世界”,在美学意义上沟通了断裂的两级,实现了诸种对立的概念和范畴的融合;其次将结合具体艺术作品探究幻象论的现实意义。(本文来源于《南京师范大学》期刊2015-03-20)

宁晓[6](2014)在《时尚符号:幻象消费中的“黄金外环”》一文中研究指出时尚作为一种常见的文化现象,是进行文化研究的重要环节,理清时尚的基本内容、形态与特征则成为题中之义。本文认为,现代的时尚符号拥有丰富繁杂的外在表征;拥有受到社会和大众认可的意指对象;同时生成了由个体时尚符号所构建起的各种解释项。从形态上进行研究,时尚符号拥有能不断调整和改变的意义内核,以及由个体时尚符号所构成的"黄金外环",通过人们不断为身边符号赋予内容和意义,人类文化的形成轨迹逐渐生成。(本文来源于《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2014年04期)

李齐,张叁元[7](2014)在《穿越“符号化”生活幻象的路径——鲍德里亚思想道路特点的一个考察》一文中研究指出鲍德里亚指出,消费社会已经完全由生产本位转向消费本位。在消费社会中,人们进行消费,不过是追求物的符号价值,而不是物的功能性价值。因此,揭示并批判现代生活的符号化抽象统治就成为鲍德里亚现代性批判理论的核心。鲍德里亚试图通过象征交换原则以克服符号化的抽象统治,虽然实质上流于一种浪漫主义的情怀,不过与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创制相对照,仍有存在论意义上的重要性。(本文来源于《湖北经济学院学报》期刊2014年04期)

闫文君[8](2014)在《作为修辞幻象的名人符号及名人影响力》一文中研究指出当下社会文化很大程度上围绕着名人运转,名人的影响力遍及经济、文化、政治等方方面面。从符号学的角度来看,名人影响力的扩散离不开符号修辞,因为名人影响力更多地出自名人符号的修辞幻象。名人影响力的推广中最核心的符号修辞手法是象征,而最基本的符号修辞手法是提喻与转喻。本文从名人代言、名人外交与名人输出叁种名人现象中运用的主要修辞手法入手,分析了名人符号的修辞幻象建构过程及修辞幻象对名人影响力的作用。(本文来源于《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2014年03期)

刘莉[9](2013)在《符号·幻象·诱惑:鲍德里亚论域中的“身体”》一文中研究指出在鲍德里亚关于消费社会的分析视域中,消费逻辑也渗透、主宰了身体。身体被符码化了,在身体中被编码了一套"时尚""地位""名望"等的符号象征价值;在广告图像中身体被制造成为高不可攀的虚幻形象,在身体幻象背后是商品的真实;实质上身体是被资本所诱惑和控制的,是为资本的生产和扩张服务的。身体的被控制,这是人类生存境遇中最深层次的异化和不自由状态,我们必须对消费话语下人的身体状态进行深刻反思。(本文来源于《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3年08期)

甘代军,李银兵[10](2012)在《符号权力与自由幻象——中国礼物馈赠的符号权力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在中国社会文化结构中,礼物通过私人关系、面子、人情、互惠等因素构建起层层伦理性符号网络,在此伦理性符号网络的遮蔽下,礼物馈赠获得了支配人们意识与行为的"合理"形式与地位,由此导致了人情僭越法律、束缚胜于自由的符号暴力统治。在符号权力已经"习性"化的背景下,人们无力从既有的礼物传统和礼物关系中解放出来,因而使摆脱符号权力而得自由难免是一种幻象和幻想。(本文来源于《云南社会科学》期刊2012年06期)

符号幻象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符号价值是指在某种意指关系下,物或者符号本身的意象在市场交换中由于满足了人对声誉、社会地位、权力等等欲望的精神需要所产生的财富效应。符号价值生成财富幻象的形式和机制主要表现为叁个方面:一是符号价值作为终极价值,被人们所崇拜和追求,成为财富幻象生成的目的因;二是符号对人的社会地位的差异性区分成为人们追逐财富的不竭动力,成为财富幻象生成的动力因;叁是符号运作对生产、市场以及人的消费偏好的左右,并通过智能化媒介,如电视、网络、微信等载体,把符号运作所逻辑设定的物或者符号本身的意象不断向大众渲染和撒播,构筑覆盖全社会日常生活各个领域的拟真世界,使大众屈从于符号价值的集体无意识之中,从而符号运作成为财富幻象生成的形式因。上述诸种因素的迭加,使得人们对于财富的崇拜由传统的商品拜物教、货币拜物教、资本拜物教走向符号拜物教,从物化、异化走向幻化。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符号幻象论文参考文献

[1].沈广明.货币的金融化、符号化与幻象化——基于马克思货币思想的哲学阐释[J].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

[2].范宝舟,惠文.符号价值与财富幻象的生成[J].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

[3].安忆萱,张凯成.论诗歌中的幻象建立与情感符号——评苏珊·朗格《情感与形式》[J].呼伦贝尔学院学报.2015

[4].田露苗.时间幻象及其意义——从音乐的符号特性谈起[J].教育教学论坛.2015

[5].王妍.从符号与幻象的"变身"[D].南京师范大学.2015

[6].宁晓.时尚符号:幻象消费中的“黄金外环”[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

[7].李齐,张叁元.穿越“符号化”生活幻象的路径——鲍德里亚思想道路特点的一个考察[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14

[8].闫文君.作为修辞幻象的名人符号及名人影响力[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

[9].刘莉.符号·幻象·诱惑:鲍德里亚论域中的“身体”[J].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

[10].甘代军,李银兵.符号权力与自由幻象——中国礼物馈赠的符号权力分析[J].云南社会科学.2012

标签:;  ;  ;  ;  

符号幻象论文-沈广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