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毕司沃斯在梦想与现实的交替、历史与政治的交融、自我与社会的冲突中发生了身份的“背离”与“转变”,导致他一生都在面对多重“伦理身份”的困惑。追求“房子”实际上是他寻找“回归”伦理身份的一种途径,房子于是成了毕司沃斯的“伦理结”。毕司沃斯循着寻找“身份”的“伦理线”,不断地出走逃离、几度建立房子以及追求自己事业的成功都是为解开这个“伦理结”以达到现实与心理上的“身份回归”,并完成“自我价值的实现”。本文共分三章,第一章主要探讨毕司沃斯在梦想与现实的交替、历史与政治的交融以及自我与社会冲突中所扮演的多重身份及“背离”现象,并说明每一个身份所肩负的“伦理义务”;第二章主要分析他在家庭、社会以及事业上所面对的“伦理困境”;第三章则着重分析“房子”的伦理象征,以及作为整部小说的“伦理结”,探讨毕斯沃斯如何透过追求“房子”这个途径,来打开这个结,并为自己的身份找到“回归”。本论文主要运用文学伦理学批评的方法,并紧密结合文本,分析小说主人公毕司沃斯的多重伦理身份的“背离”与“回归”途径,以及所产生的问题与困惑,并进而阐释“房子”在这部小说中的伦理象征和意义。
论文目录
相关论文文献
- [1].奈保尔的中国镜像[J]. 创作评谭 2019(01)
- [2].维·苏·奈保尔的创作理念及其作品在中国的译介研究[J]. 福建茶叶 2019(02)
- [3].维·苏·奈保尔的第三世界观与普世文明论辨析[J]. 外语与外语教学 2017(03)
- [4].奈保尔的旧房子[J]. 扬子江评论 2016(05)
- [5].奈保尔如何成为奈保尔[J]. 南方文学 2018(06)
- [6].康拉德对奈保尔创作的影响——《黑暗之心》与《河湾》的比较研究[J]. 文教资料 2016(34)
- [7].超越镜像叙事的作家书写:奈保尔作家主题研究[J]. 英美文学研究论丛 2017(02)
- [8].语言与权力——论奈保尔小说《毕司沃斯先生的房子》[J]. 青年文学家 2018(03)
- [9].旅行写作“讲述”与“展示”的“真实”——以V·S·奈保尔“印度三部曲”为例[J]. 复旦外国语言文学论丛 2017(02)
- [10].“恶棍”奈保尔[J]. 齐鲁周刊 2018(33)
- [11].维·苏·奈保尔的后殖民主义解析——以《毕斯沃斯先生的房子》为例[J]. 长江丛刊 2016(35)
- [12].维·苏·奈保尔:穿行在文明冲突地带[J]. 文学少年(中学) 2017(09)
- [13].这个世界的诗人——读奈保尔小说《布莱克·沃兹沃斯》[J]. 读写月报 2017(25)
- [14].维·苏·奈保尔:穿行在文明冲突地带[J]. 星火 2016(06)
- [15].维·苏·奈保尔作品的创作特色分析[J]. 长城 2014(12)
- [16].特立尼达人,印度人还是英国人?——《抵达之谜》中奈保尔的文化身份意识解读[J]. 山花 2015(08)
- [17].像奈保尔那样谈论奈保尔——我看奈保尔《作家看人》[J]. 江南 2015(06)
- [18].西方人眼中的东方人——奈保尔笔下的印度三部曲[J]. 青年文学家 2013(36)
- [19].解读奈保尔作品中的“加勒比”特色[J]. 芒种 2014(08)
- [20].“魔鬼”奈保尔[J]. 时代人物 2014(09)
- [21].奈保尔,文学世界的漂流者[J]. 环球人物 2014(23)
- [22].英国作家奈保尔的殖民意识与反殖民意识[J]. 芒种 2012(14)
- [23].维·苏·奈保尔:穿行在文明冲突地带(1932—)[J]. 西湖 2010(10)
- [24].奈保尔 爱文学更爱鬼混[J]. 南方人物周刊 2008(10)
- [25].写作的伦理:民族悖论与奈保尔的后殖民文学创作[J]. 当代外国文学 2020(01)
- [26].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奈保尔去世[J]. 现代企业 2018(08)
- [27].文化置换:奈保尔的小说《河湾》文化身份杂糅的表征[J]. 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2016(06)
- [28].维苏奈保尔后殖民意识研究[J]. 戏剧之家 2017(12)
- [29].奈保尔,《我们的普世文明》,马维达等译[J]. 文化纵横 2015(02)
- [30].叙事写实特征的研究——以奈保尔小说为例[J]. 北方文学 201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