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疫霉菌卵孢子萌发及单卵孢株毒性纯系的研究

大豆疫霉菌卵孢子萌发及单卵孢株毒性纯系的研究

论文摘要

在某些大豆生产区,由大豆疫霉菌引起的大豆根茎腐烂病是一种普遍流行的、极具破坏性的病害,病原真菌以卵孢子在土壤中越冬,在条件适宜时导致下一年大豆发生根茎腐烂。卵孢子通常休眠一段时间后才萌发,这阻碍了大豆疫霉菌有性生殖后代毒性的遗传和变异研究。本文测定了不同培养基、水量、农作物根渗出液、温度、光照对大豆疫霉菌卵孢子萌发影响,比较了大豆疫霉菌株间卵孢子萌发的差异,筛选出萌发率较高的菌株和适于卵孢子萌发的条什组合;通过继代单卵孢株分离培养和毒性鉴定,建立了大豆疫霉菌单卵孢株毒性纯系,并分析了单卵孢株毒性纯系后代群体ISSR分子指纹,结果如下: 1.不同培养基上卵孢子的萌发率存在很大差异,CA和S+L培养基上的卵孢子均不萌发。当平皿中存在3mL水时,卵孢子萌发率最高,为80.9%。大豆感病品种sloan的根渗出液能明显促进卵孢子的萌发,而用大豆抗病品种绥农11和小麦品种龙麦29的根渗出液处理后的卵孢子萌发率与清水对照无差异:与清水对照相比,玉米品种本育9的根渗出液对卵孢子萌发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不同大豆疫霉菌株萌发率存在显著差异,以Ps-597-3萌发率最高,达到80.0%。26℃对卵孢子萌发最合适,萌发率高达83.5%。持续黑暗、12h光照12h黑暗交替以及连续光照3种光照处理间无明显差异,说明光照对大豆疫霉菌卵孢子萌发没有影响。 2.将大豆疫霉菌供试菌株Ps-H2(生理小种1号)每代挑取30个单卵孢株,进行生理小种鉴定,随机挑选1株1号生理小种的单卵孢株继续进行单卵孢株分离和毒性鉴定,连续两代试验结果表明大豆疫霉菌原始菌株并朱出现毒性分化,表明原始菌株即为1号生理小种的毒性纯系。 3.用7个ISSR引物对18个1号生理小种的单卵孢株毒性纯系进行DNA指纹分析,聚类分析结果表明,ISSR在引物选用恰当的情况下,能够将参试的大豆疫霉菌1号生理小种的大多数菌株分为一类。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大豆疫霉菌根腐病研究概况
  •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3 研究内容和试验总体设计
  • 1.3.1 大豆疫霉菌卵孢子诱导萌发条件
  • 1.3.2 大豆疫霉菌单卵孢株毒性纯系的建立
  • 1.3.3 大豆疫霉菌单卵孢株毒性纯系后代ISSR分析
  • 2 文献综述
  • 2.1 疫霉菌藏卵器、卵孢子和雄器的形态特征
  • 2.2 疫霉菌的有性生殖
  • 2.2.1 疫霉菌的交配型
  • 2.2.2 疫霉菌的有性生殖过程
  • 2.3 疫霉菌的遗传与变异
  • 2.3.1 同宗配合特性的遗传与变异
  • 2.3.2 交配型的遗传与变异
  • 2.3.3 生长速率的遗传与变异
  • 2.3.4 菌落形态的遗传与变异
  • 2.3.5 毒性的遗传与变异
  • 2.3.6 抗药性的遗传与变异
  • 2.4 影响疫霉菌卵孢子萌发的因素
  • 2.4.1 卵孢子亲本菌株的生理特性
  • 2.4.2 光照条件
  • 2.4.3 卵孢子龄期
  • 2.4.4 温度
  • 2.4.5 营养条件
  • 2.4.6 土壤微生物的代谢产物
  • 2.4.7 化学物质刺激
  • 2.5 大豆疫霉菌生理分化现象
  • 2.6 大豆疫霉菌毒性检测鉴定方法
  • 2.6.1 传统方法
  • 2.6.2 分子生物学方法
  • 3 材料与方法
  • 3.1 大豆疫霉菌卵孢子萌发条件研究
  • 3.1.1 供试菌株及来源
  • 3.1.2 培养基
  • 3.1.3 卵孢子悬浮液的制备
  • 3.1.4 预处理打破卵孢子休眠
  • 3.1.5 卵孢子萌发条件的筛选
  • 3.2 大豆疫霉菌单卵孢株毒性纯系的建立
  • 3.2.1 供试菌株
  • 3.2.2 单卵孢子分离及继代单卵孢株系的建立
  • 3.2.3 继代单卵孢株毒性鉴定
  • 3.3 大豆疫霉菌单卵孢株毒性纯系的ISSR分析
  • 3.3.1 供试菌株及其培养
  • 3.3.2 DNA的提取
  • 3.3.3 大豆疫霉菌总DNA检测和纯度检测
  • 3.3.4 ISSR引物及扩增反应条件
  • 3.3.5 PCR反应结果的检测
  • 4 结果与分析
  • 4.1 大豆疫霉菌卵孢子萌发条件研究
  • 4.1.1 培养基对卵孢子萌发的影响
  • 4.1.2 水量对卵孢子萌发的影响
  • 4.1.3 农作物根渗出液对卵孢子萌发的影响
  • 4.1.4 大豆疫霉菌株间卵孢子萌发的差异比较
  • 4.1.5 温度对卵孢子的萌发的影响
  • 4.1.6 光照对卵孢子萌发的影响
  • 4.2 大豆疫霉菌继代单卵孢株毒性纯系的建立
  • 4.3 大豆疫霉菌单卵孢毒性纯系ISSR分析
  • 4.3.1 总DNA检测
  • 4.3.2 ISSR分析
  • 5 讨论
  • 5.1 关于大豆疫霉菌卵孢子萌发条件
  • 5.2 关于大豆疫霉菌单卵孢毒性纯系的建立
  • 5.3 关于大豆疫霉菌生理小种鉴别方法
  • 6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图版及说明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相关论文文献

    • [1].土壤环境对大豆疫霉Phytophthora sojae卵孢子萌动的影响[J]. 植物保护学报 2015(03)
    • [2].黄瓜霜霉菌卵孢子形成及生活力影响因素研究[J].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2013(10)
    • [3].福建、湖南自育型致病疫霉生物学特性研究[J].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2017(03)
    • [4].大豆疫霉卵孢子微量、快速检测方法的建立[J]. 植物检疫 2008(01)
    • [5].谷子白发病菌卵孢子重寄生真菌的分离与鉴定[J]. 山西农业科学 2019(05)
    • [6].乌头霜霉病传播机制初步研究[J].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9(21)
    • [7].大豆疫病的发生及防治[J]. 现代农业科技 2008(06)
    • [8].草坪禾草根腐病病原菌生物学特性研究[J]. 草业学报 2012(03)
    • [9].马铃薯晚疫病菌卵孢子形成与萌发条件研究[J].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2020(07)
    • [10].荔枝果皮多酚对荔枝霜疫霉生物学特性的影响[J].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2019(06)
    • [11].土壤中大豆疫霉检测技术的改进[J]. 植物检疫 2010(05)
    • [12].李明远断病手迹(五十二) 河南新安县病害调查纪实之二 疑似黄瓜霜霉病菌的卵孢子[J]. 农业工程技术(温室园艺) 2014(12)
    • [13].山苍子精油对同丝水霉卵孢子和菌丝超微结构的影响[J].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06)
    • [14].大豆病虫害综合防治法[J]. 农民致富之友 2011(15)
    • [15].葡萄霜霉病研究进展[J]. 耕作与栽培 2015(04)
    • [16].草莓根腐病的防治技术[J]. 植物医生 2010(02)
    • [17].从老化病组织中高效分离大豆疫霉菌的方法[J].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05)
    • [18].大豆疫霉卵孢子致死温度的测定[J]. 植物检疫 2008(06)
    • [19].大豆病虫害防治技术[J]. 农民致富之友 2014(01)
    • [20].大豆疫霉根腐病的识别与防治[J]. 农技服务 2011(06)
    • [21].葡萄霜霉病的发生与防控对策[J]. 西北园艺(果树) 2018(05)
    • [22].刍议大豆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J]. 农民致富之友 2016(03)
    • [23].荔枝霜疫霉游动孢子及卵孢子生物学特性研究[J]. 热带作物学报 2014(06)
    • [24].进境美国柚子中冬生疫霉的分离鉴定[J]. 植物病理学报 2017(04)
    • [25].新疆大豆疫霉生物学特性及生理小种鉴定[J]. 新疆农业科学 2008(01)
    • [26].多雨潮湿蕹菜易发生白锈病[J]. 农药市场信息 2012(23)
    • [27].大豆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J]. 农民致富之友 2011(01)
    • [28].黄瓜霜霉病病原与抗病性研究进展[J].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2009(04)
    • [29].论大豆病害防治技术[J]. 农民致富之友 2017(05)
    • [30].大豆6种病虫害的防治[J]. 农民致富之友 2014(05)

    标签:;  ;  ;  ;  

    大豆疫霉菌卵孢子萌发及单卵孢株毒性纯系的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