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目的本研究通过对不同社会阶层血脂异常患者进行全面营养和饮食行为调查,评价其身体营养状况和膳食特征,并结合不同阶层患者人体成分指标、生化指标、血清矿物质、机体抗氧化指标等信息,分析影响不同社会阶层血脂异常患者的膳食营养因素,探讨其在不同教育阶层、不同职业/收入阶层居民血脂异常发病过程中作用,提出有针对性的饮食营养措施。方法本研究选取济南市各区劳动者阶层515人,依据职业/收入不同分为温饱型和发展型两个类型的阶层;依据其受教育程度不同分为低、中、高等教育三个类型的阶层;在每个阶层内部,又根据血脂异常的诊断标准分为病例组和对照组,进行病例-对照研究。测定机体血清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载脂蛋白A1(ApoA1)、载脂蛋白B(ApoB)、空腹血糖水平、人体成分、血清矿物质、抗氧化酶和维生素E、丙二醛水平,同时测量身高、体重和血压,研究这些指标在各阶层病例组和对照组中的差异,分析人体成分、血清矿物质含量与血脂的相关性;以调查问卷形式进行膳食调查和饮食行为调查,分析不同阶层病例组和对照组每日主要食物摄入情况,并分别与平衡膳食宝塔建议量比较,对患者的营养状况和膳食特征进行评价;并进行非条件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寻找不同阶层血脂异常的危险因素。结果1低等教育阶层病例组,谷薯杂豆类、植物油摄入过量者所占比例,畜禽肉类、大豆坚果类摄入不足者所占比例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且畜禽肉类、蔬菜类摄入不足者所占比例明显高于其他两个教育阶层病例组(P<0.05);其谷薯杂豆类、鱼虾类摄入量也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中等教育阶层病例组,其谷薯杂豆类摄入过多者所占比例,畜禽肉类摄入不足者所占比例均明显高于其对照组(P<0.05);且食盐摄入过量者所占比例明显高于低等和高等教育阶层病例组(P<0.05);谷薯杂豆类、大豆坚果类摄入量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大豆坚果类摄入量明显高于其他两个病例组(P<0.05)。高等教育阶层病例组,其鱼虾类摄入不足者所占比例明显高于其对照组(P<0.05);各类食物摄入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是其病例组畜禽肉类摄入量均明显高于其他两个病例组(P<0.05)。温饱型劳动者阶层病例组谷薯杂豆类摄入过多者所占比例、畜禽肉类摄入不足者所占比例明显高于其对照组(P<0.05);谷薯杂豆类摄入量明显高于其对照组和发展型劳动者阶层病例组(P<0.05),且鱼虾类、食醋摄入量明显低于发展型劳动者阶层病例组(P<0.05)。发展型阶层病例组畜禽肉类摄入量不足者所占的比例明显高于其对照组(P<0.05);水果摄入量明显低于对照组而乳类摄入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2各教育阶层、各职业/收入阶层病例组较其对照组均存在HDL-C显著降低而LDL-C、ApoB、TG/HD、TC/HDL显著升高的情况(P<0.05)。另外,高等教育阶层病例组收缩压和脉压差明显高于其对照组(P<0.05);低等教育阶层病例组收缩压和脉压差明显高于中等和高等教育阶层病例组(P<0.05)。发展型劳动者阶层病例组舒张压、收缩压、脉压均高于其对照组,且TC/HDL、收缩压高于温饱型劳动者阶层病例组(P<0.05)。3中等教育阶层病例组细胞内液、细胞外液、蛋白质、矿物质、水分、肌肉重量和体脂百分比等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等、高等教育阶层病例组和对照组人体成分指标无统计学差异。各阶层病例组和对照组BMI和腰臀比(WH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是已分别超过24.0kg/m2和0.90。发展型劳动者阶层病例组健康评估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温饱型劳动者阶病例组和对照组人体成分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温饱型劳动者阶病例组蛋白质含量、矿物质含量、水分含量、肌肉重量、瘦体组织重量、健康评估、基础代谢明显高于发展型劳动者阶层病例组,体脂百分比明显低于发展型劳动者阶层病例组(P<0.05)。4低等教育阶层病例组家务时间和体育锻炼时间明显少于其对照组,中等教育阶层病例组静坐时间多于对照组(P<0.05)。低等教育阶层静坐时间和体育锻炼时间均少于其他教育阶层(P<0.05)。发展型劳动者阶层病例组静坐时间多于而体育锻炼时间少于其对照组(P<0.05)。温饱型劳动者阶层病例组和对照组活动形式差异不明显(P>0.05)。温饱型阶层病例组家务时间多于发展型阶层病例组(P<0.05)。5与其对照组比较,不同教育程度和不同职业/收入各病例组血清Zn、Ca、Fe含量、Ca/Mg比值均有所升高,而Se、Cr含量、Cu/Zn比值有降低的趋势。低等教育阶层病例组Se含量明显低于而Cu含量明显高于其对照组;中等教育阶层病例组血清Mg、Cr含量明显低于其对照组(P<0.05);高等教育阶层病例组Zn、Fe、Ca/Mg明显升高而Mg、Cu/Zn明显降低(P<0.05)。低等教育阶层病例组血清Cd水平明显低于中等教育阶层病例组而Cu水平明显高于高等教育阶层(P<0.05)。发展型阶层病例组Zn、Fe含量升高和Ni、Cr含量降低,较其对照组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温饱型劳动者阶层人群血清Zn含量明显高于而Cr含量明显低于其对照组;且温饱型劳动者阶层病例组血清Se水平明显低于发展型阶层病例组(P<0.05)。6对于低等教育阶层人群来说经常进食甜食、摄入大量植物油、经常睡前<4h进食晚餐、经常失眠是其血脂异常危险因素,而经常做家务、进行体育锻炼是其血脂异常的保护因素。对于中等教育阶层来说,经常饮酒、经常睡前<4h进食晚餐、经常进食油炸食品、长时间静坐是其血脂异常危险因素。高等教育阶层人群罹患血脂异常的危险因素主要是脉压过大、甜食摄入过多、吃宵夜、经常接受亲朋好友的饮食资助,而饮茶是其保护性因素。进入发展型劳动者阶层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的指标中专心进食、喜食坚果、坚持体育锻炼是其血脂异常的保护性因素,而脉压过大、长时间静坐、大量摄入牛奶是其重要危险因素。而对于温饱型劳动者阶层来说,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经常紧张焦虑、吃夜宵、吸烟、夜间睡眠<5h是其重要危险因素,而饮茶是其保护性因素7以入选人群为整体划分病例组和对照组进行抗氧化水平分析显示病例组血清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的活性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而血清铜蓝蛋白含量、维生素E含量和丙二醛含量均高于对照组(P<0.05)。病例组血清过氧化氢酶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含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8人体成分的变化与TC、HDL-C、LDL-C显著相关(P<0.05);本研究中发现非脂肪成分与TC、LDL-C呈明显负相关。9偏相关分析结果显示,矿物质与血脂相关性密切,Se与TC显著负相关而与HDL-C显著正相关(P<0.05);Fe与TC、TC/HDL-C显著正相关(P<0.05);Mg与ApoA1/ApoB显著正相关而与TC/HDL-C显著负相关(P<0.05);Cu与LDL-C显著正相关(P<0.05);Ni与TG、TG/HDL-C、LDL-C显著负相关(P<0.05);Ca/Mg与TG、TG/HDL-C显著正相关而与HDL-C、ApoA1/ApoB显著负相关(P<0.05);Cu/Zn与LDL-C显著负相关(P<0.05)。结论1入选人群饮食营养不均衡,蔬菜、水果、鱼虾类、乳类、大豆坚果摄入不足和蛋类、食盐、植物油摄入过多的情况并存。对于血脂异常患者,不均衡饮食是血脂异常的促发因素;对于对照组人群,不均衡饮食是其潜在危险因素,均不应忽视。不同教育程度、不同职业/收入阶层病例组之间比较,膳食摄入存在一定差异,因而血脂异常膳食依赖性存在差异。2各阶层病例组较其对照组均存在HDL-C降低而LDL-C、ApoB、TG/HD、TC/HDL升高的情况。3血脂异常与高血压、糖尿病、超重或肥胖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应同时予以防治。不同教育程度、不同职业/收入阶层患者血脂异常合并症不同,治疗时要有所侧重。教育程度比职业/收入对血脂异常合并高血糖、超重或肥胖的影响显著,低等教育阶层血糖升高、超重或肥胖的倾向均显著;而中等患者中超重或肥胖的倾向表现显著。另外,高等教育阶层和发展型阶层血脂异常患者在积极应对高血脂的同时也要重视血压的控制;而低等教育阶层,血脂异常患者和健康人群均需提高自我保健能力,积极防治高血压。4人体成分与血脂的相关性分析显示肌肉或者瘦体重与血脂异常密切相关,非脂肪成分可能是比体脂更良好的机体脂代谢紊乱预测指标。5人体成分在不同教育程度、不同职业/收入阶层患者中变化不一致。人体成分的变化特别是肥胖对中等教育阶层血脂异常的影响更明显。职业/收入对人体成分可能产生一定影响,温饱型劳动者阶层病例组非脂肪成分(蛋白质、矿物质、水分、肌肉重量、瘦体重等)、健康评估含量明显高于发展型阶层,体脂百分比、皮褶厚度、基础代谢明显低于发展型阶层病例组。6血清矿物质Se、Mg、Ni、Fe、Cu、Ca/Mg、Cu/Zn与血脂显著相关。受教育程度、职业/收入通过膳食对血脂异常患者体内血清矿物质代谢产生重要影响。高等教育阶层和发展型阶层病例组较其对照组血清Zn、Ca、Fe含量、Ca/Mg比值显著升高而Se、Cr含量、Cu/Zn比值显著降低。7血脂异常患者抗氧化酶水平下降,氧化应激产物水平升高,机体抗氧化能力降低,高脂状态刺激机体产生炎症反应。8不同教育阶层和不同职业/收入阶层,其人群的血脂异常危险因素也不尽相同,应根据患者的受教育程度和经济水平合理选择防治性措施。
论文目录
相关论文文献
- [1].血脂异常在慢性肾脏病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进展[J].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20(02)
- [2].血脂异常,只需要控制油脂就可以吗?[J]. 方圆 2020(06)
- [3].南京市成年居民血脂异常及影响因素分析[J]. 中国公共卫生管理 2020(03)
- [4].铁西区老年人血脂异常及影响因素分析[J]. 预防医学 2020(09)
- [5].心内科门诊患者血脂异常特征调查及危险因素分析[J]. 现代实用医学 2020(09)
- [6].2012-2015年我国年龄≥35岁人群血脂异常状况调查[J]. 中华高血压杂志 2020(10)
- [7].广州居民血脂异常患病情况及相关因素分析[J]. 广东医学 2018(22)
- [8].安徽省某城镇地区成年人群血脂异常现状调查[J]. 现代医药卫生 2019(02)
- [9].血脂异常基层诊疗建议[J]. 中国医药 2018(06)
- [10].老年人血脂异常的管理[J].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9(03)
- [11].宁波市居民血脂异常及影响因素分析[J]. 预防医学 2019(05)
- [12].中山市三乡镇老年人血脂异常检出情况及危险因素分析[J].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9(09)
- [13].石河子中小学生血脂异常患病率及危险因素分析[J]. 中国学校卫生 2017(06)
- [14].中医药对血脂异常的认识及进展[J]. 中医药信息 2018(01)
- [15].广州市城乡居民血脂异常的横断面调查及其危险因素分析[J].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7(12)
- [16].贵州省5市(县)18岁及以上人群血脂异常流行特点[J]. 微量元素与健康研究 2018(03)
- [17].基于“老年人健康与环境可控性研究队列”的皖西地区社区老年人血脂异常研究[J].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2018(04)
- [18].南京市某区居民血脂异常及影响因素分析[J]. 中国公共卫生管理 2018(04)
- [19].深圳市罗湖区老年人血脂异常患病情况及影响因素分析[J]. 慢性病学杂志 2018(08)
- [20].老年人血脂异常的实验诊断及临床评估[J]. 老年医学与保健 2018(04)
- [21].南昌市四个辖区厨师血脂异常的现况分析[J]. 实验与检验医学 2017(01)
- [22].从《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更新看血脂异常的管理[J]. 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 2017(01)
- [23].生活方式改变对血脂异常人群干预价值[J].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7(01)
- [24].黄连素对血脂异常病人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影响[J].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7(05)
- [25].血脂康用于治疗血脂异常症的临床效果观察[J]. 中国医药指南 2017(08)
- [26].甘肃省东乡族血脂异常患病率调查[J]. 西北国防医学杂志 2017(05)
- [27].导言:血脂异常如何合理防治——一个争论的话题[J]. 医学与哲学(B) 2017(09)
- [28].不进早餐者血脂异常风险较高[J]. 广州医科大学学报 2015(05)
- [29].文成县居民2013年血脂异常患病情况及相关因素调查[J]. 实用预防医学 2016(07)
- [30].老人莫忽视血脂异常[J]. 江苏卫生保健 2016(15)
标签:血脂异常论文; 社会阶层论文; 营养论文; 生化指标论文; 人体成分论文; 矿物质论文; 抗氧化酶论文; 危险因素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