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斜的“窗户”:《国家地理》“他者”景观之建构

偏斜的“窗户”:《国家地理》“他者”景观之建构

论文摘要

本论文借助“他者”(The Others)理论框架,运作内容分析的方法,来考察《国家地理》(National Geographic)如何建构“他者”形象。本文以《国家地理》2005~2006年24期中的14个专题、125张图片为研究对象,并将图片内容构成解构为场所、服饰、性别和身份等四个要素,并将每个要素细分为几项指标予以把握;最后运用相关统计数据对这四个要素逐一进行分析讨论,同时参照图片的文字说明。在对研究样本解构分析的基础上,本文拟回答以下四个问题:《国家地理》为何对“他者”倍感好奇?《国家地理》的图片是如何建构“他者”景观的?这一套建构体系是如何建立起来的?较之殖民时期的“他者”景观,《国家地理》建构的“他者”形象是一成不变,还是显现新貌?研究结果显示:首先,《国家地理》建构的“他者”景观印证了人类学派的“分类系统”之说,摄影师在拍摄专题前,就已经先验地为“他者”指定了专属“位置”。再运用一系列外在标示,如活动场所、服饰、身份等,以具化、强调他们的“位置”;对于那些“越位者”,分类系统再次启动,以抵制他们“越轨”行为,并为其打上耻辱的标签。“主我”之于“他者”的排斥并好奇的矛盾性正缘于界限深严的分类系统,那些被划归到“禁区”范围内的差异正是由于其“遭禁”的身份和区别于“主我”的差异性本身,而显得异常具有魅力。其二,摄影师通过从“他者”诸多特征中抽离出几个要点,从而将“他者”类型化和定型化,从而使“他者”景观逐渐被归类为少数几个鲜明的特征中,这些特征成为读者解读“他者”景观的“关键词”。经过建构与解读的反复实践,“他者”形象被深深定型与强化。定型是由话语权的所有者来决定的,由西方人决定要非洲人扮演怎样的“非洲人”,或是要东亚人折射怎样一个“东亚”。他们大多时候拍的都是乡村地区,所以遮盖了城市空间;他们是落伍的,所以无法使非洲人在自己的时代发出自己的声音。在傲慢与偏见的左右下,西方视野的“他者”形象从多元化的日常生活中边缘化、概念化与物化。其三,《国家地理》建构出的“他者”形象对“分类系统”提出了置疑,即“主我”与“他者”并非各自呆在专属“位置”上相互抵制、隔绝。因此,区分“他者”与“主我”的差异主要由“主我”操控,而建构“他者”景观的权力也为“主我”所掌握。处于弱势的“他者”群体只能被动的接受“主我”的建构与定型化,更谈不上能对对方进行反建构。所以,建构“他者”的体系不只是建立于分类系统的强制和阻止上,更是在处于强势地位的“主我”的操控下生产出来的产物。其四,《国家地理》建构的“他者”形象开始出现去污名化与反异化的倾向。这125幅图片中以多名年轻人为拍摄对象,他们的生活方式与行为举止接近西方年轻人,虽然图片说明不断强调他们只是当地的少数人群;且还常常提示读者,他们是该国贫富差距甚巨的根源之一。但他们的图片仍是打开了西方人观看“他者”的视野与预设思维。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一、引言
  • 二、理论框架综述
  • 三、文献回顾
  • 四、研究样本与研究方法
  • 五、研究样本分析
  • 六、结果分析
  • (一) 场所: 天堂以外的遥远他乡
  • (二) 服饰: “他者”形象的强化
  • (三) 身份: “他们”与“我们”无关
  • (四) 女性: 被侵犯与受保护的弱者
  • 七、问题讨论
  • (一) 向禁区内窥探:“他者”之于“主我”的魔力
  • (二) 类型化与定型化:建构“他者”景观的方式
  • (三) 操控与生产:“他者”建构体系的建立
  • (四) 去污名化:“他者”刻板形象的弱化
  • 八、结语
  • 九、本研究的不足及进一步研究的建议
  • 参考文献
  • 读研期间科研成果简介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  ;  ;  

    偏斜的“窗户”:《国家地理》“他者”景观之建构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