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题目: 青少年自我同一性的发展及其与依恋的关系
论文类型: 硕士论文
论文专业: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作者: 刘永芳
导师: 张文新
关键词: 探索,投入,青少年,青少年依恋
文献来源: 山东师范大学
发表年度: 2005
论文摘要: 本研究采用问卷法探讨我国青少年自我同一性发展的基本特点,以及父母依恋和朋友依恋对青少年同一性发展的影响,同时,对父母依恋和朋友依恋对同一性发展的相对重要性以及它们之间可能存在的复杂关系进行考察。本研究采用整群抽样法,运用修订的自我同一性问卷、父亲依恋问卷、母亲依恋问卷和朋友依恋问卷对1600 名初中、高中和大学生进行调查。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1、总体来说,青少年的同一性探索和投入表现随年龄发展的趋势。在意识形态领域,高中和大学青少年的探索得分高于初中青少年;在人际关系领域,大学学生比初高中学生进行更多的探索,高中学生的探索比初中学生多;在同一性投入上高中学生表现出最高的得分。2、总的来说,青少年自我同一性发展存在性别差异,表现为女生比男生对同一性领域有更为坚定的投入,但这种差异主要体现在人际关系领域。意识形态领域发展在青少年不同阶段也表现出一定的性别差异,初中女生的意识投入要高于初中男生,大学男生的意识探索和投入明显高于大学女生。3、总体上,我国城市青少年在同一性发展的投入上高于农村青少年。在意识形态领域,女生同一性发展的城乡差异主要表现在初高中阶段,城市初中女生的意识探索和投入高于农村初中女生,农村高中女生的意识探索高于城市高中女生。人际领域的城乡差异主要表现在初中阶段,城市学生得分高于农村学生得分。4、不同亲子依恋风格的青少年在同一性的两个领域都存在差异,表现为安全型亲子依恋风格的青少年在同一性探索和投入上的得分高于迷恋型、冷漠型和矛盾型。但在人际探索上,四种亲子依恋类型的青少年的得分没有差异。5、不同朋友依恋风格的青少年在同一性发展上的差异与亲子依恋风格上的差异相似,表现为安全型朋友依恋的青少年在同一性探索和投入得分上高于其他三种不安全依恋类型。但在人际探索上,四种朋友依恋类型的青少年的得分没有差异。6、父母依恋对青少年的自我同一性发展既有直接影响,也有间接影响。父母依恋是主要且最重要的影响因素,并通过同伴依恋影响同一性的发展。
论文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与问题提出
1 自我同一性的涵义
1.1 埃里克森的自我同一性理论
1.2 自我同一性的操作性定义
2 青少年自我同一性发展的基本特点
2.1 青少年自我同一性的发展
2.2 青少年同一性发展的性别差异
2.3 当前有关同一性发展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3 青少年同一性与青少年依恋的关系
3.1 同一性理论与依恋理论的关系
3.2 青少年的依恋
3.3 近期研究及存在的问题
3.3.1 亲子依恋与同一性的发展
3.3.2 同伴依恋与同一性的发展
3.3.3 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4 本研究要探讨的问题
4.1 青少年同一性探索和投入发展的一般特点
4.2 青少年同一性与依恋的关系
第二部分 实证研究
1 研究目的与研究假设
1.1 研究目的
1.1.1 探讨青少年同一性投入和探索的发展
1.1.2 探讨青少年同一性与依恋之间的关系
1.2 研究假设
2 研究方法
2.1 被试
2.2 测量内容与工具
2.2.1 问卷的翻译
2.2.2 对问卷进行初试和修订
2.3 正式施测与问卷的测量学分析
2.3.1 同一性过程问卷
2.3.2 依恋问卷
3 施测方法与程序
3.1 培训主试
3.2 施测
3.3 数据的整理与统计分析
第三部分 结果
1 青少年自我同一性发展的基本特点
1.1 青少年同一性发展的基本特点
1.1.1 意识形态领域同一性探索和投入的年龄差异、学校类型差异和城乡差异
1.1.2 人际关系领域同一性探索和投入的学校类型差异、性别差异和城乡差异
2 青少年依恋与同一性之间的关系
2.1 不同依恋风格的青少年同一性发展的差异
2.2.1 不同亲子依恋风格的青少年同一性发展的差异
2.2.2 不同朋友依恋风格的青少年同一性发展的差异
2.2 青少年亲子依恋、朋友依恋与同一性发展的关系
第四部分 讨论
1 青少年自我同一性发展的基本特点
1.1 青少年自我同一性的发展趋势
1.2 青少年自我同一性发展的性别差异
1.3 青少年自我同一性发展的城乡差异
2 青少年同一性发展与依恋的关系
2.1 不同亲子依恋风格的青少年同一性发展的差异
2.2 不同朋友依恋风格的青少年同一性发展的差异
2.3 亲子依恋、朋友依恋与青少年同一性发展
3 研究展望
第五部分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研究工具
学术论文目录
后记
发布时间: 2005-09-26
参考文献
- [1].五年制高职生生命意义感与自我同一性关系分析以及生命意义感的干预研究[D]. 白云.南京师范大学2018
- [2].本科护生职业认同与自我同一性的相关性研究[D]. 王建荣.大连医科大学2018
- [3].同伴关系对初中生自我同一性的影响:自尊的中介作用[D]. 赵彩梦.闽南师范大学2018
- [4].普通师范类高校大一新生自我同一性和人际适应性的相关调查及OB训练的干预研究[D]. 郭娜.辽宁师范大学2018
- [5].高中生依恋与自我同一性发展的关系研究[D]. 钟虹雯.延边大学2018
- [6].团体辅导对大学生自我同一性的促进[D]. 彭申珍.湖南师范大学2018
- [7].中职生的自我同一性、自尊、情绪智力的关系及干预研究[D]. 许晨曦.上海师范大学2018
- [8].大学生恋爱自我同一性的现状及其促进研究[D]. 李倩.内蒙古师范大学2018
- [9].初中生偶像崇拜与自我同一性的关系[D]. 邰少琦.内蒙古师范大学2018
- [10].大学生社交网站使用动机、自我呈现策略与自我同一性的关系研究[D]. 许娅.福建师范大学2017
相关论文
- [1].青少年依恋、自我概念与学业成就的关系[D]. 尚秀华.东北师范大学2007
- [2].青少年依恋的测量及其与自尊、社会适应性关系研究[D]. 琚晓燕.浙江师范大学2005
- [3].大学生自我同一性与心理健康关系的研究[D]. 周红梅.华中师范大学2006
- [4].青少年依恋发展性研究[D]. 史朝霞.南京师范大学2006
- [5].青少年依恋及与人际信任的关系研究[D]. 张咏梅.苏州大学2006
- [6].青少年依恋、自尊及其二者关系的发展性研究[D]. 宋海荣.华东师范大学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