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砷基因工程菌论文-王乐

抗砷基因工程菌论文-王乐

导读:本文包含了抗砷基因工程菌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普通小麦,拟南芥,过氧化物酶,砷

抗砷基因工程菌论文文献综述

王乐[1](2009)在《山融3号小麦耐盐相关过氧化物酶基因及植物抗砷基因工程初步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土壤盐渍化是世界范围内影响粮食产量的重要原因,在目前粮食紧缺、人口不断增长、生存环境日益恶化的严峻形势下,提高禾谷类植物抗逆性研究显得尤为重要。过氧化物酶(Peroxidase,POD)是植物在逆境条件酶促防御系统的关键酶之一。对POD功能进行研究,对耐盐优良小麦品种的培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前期实验中,本实验室利用RACE技术,从山融3号(SR3)小麦中克隆了过氧化物酶基因TaPOD,并对其功能进行了初步验证。本实验利用35S1301/TaPOD重组载体进行了pod缺陷型拟南芥的转化;在拟南芥原生质体和洋葱表皮细胞的瞬时表达中,进行了TaPOD的亚细胞定位,将TaPOD定位于细胞质或其质膜上。对转TaPOD基因T_1代植株进行了PCR验证、盐处理后形态观察、POD酶活性分析,发现过氧化物酶相关基因的过量表达和过氧化物酶活性的提高与植物耐逆性相对应;利用TaPOD特异性引物对该基因在高冰草、SR3及济麦177(JN177)基因组中进行PCR扩增后进行测序,相似性分析表明TaPOD在SR3及JN177一致,TaPOD基因来自亲本JN177。它与高冰草中的POD基因相似性达92.5%。运用分析软件分别对SR3,高冰草中POD的扩增产物进行分析,发现二者主要差别在内含子区;利用TaPOD特异引物对中国春缺体系DNA进行了PCR扩增,初步将TaPOD基因定位在小麦7B染色体上,实验室已完成的TaPOD的Southern杂交结果中发现TaPOD以多拷贝的形式存在,据此推测该基因可能以多拷贝的形式存在于同一染色体上。利用本实验室双向电泳信息设计引物,从SR3小麦中扩增出TaPOX9、TaSOD片段;BLAST信息显示这两个片段分别与一粒小麦中的peroxidase 9基因相似性达到99%,与普通小麦中的SOD3.1相似性达到99%;利用RT-PCR分析了盐胁迫下TaPOX9和TaSOD基因片段在不同组织、不同时间的表达模式:在盐处理后TaPOX9表达量无明显差别,而TaSOD在根部无明显差别,在叶中表达量先上调再下降。推测TaPOX9在SR3号中为组成型表达,而TaSOD得表达受组织特异性的启动子及逆境的调控,在根部为组成型表达,在叶中盐胁迫的初期上调表达以消除盐害的影响。本论文利用PCR法,获得了来源于原核生物抗砷相关基因arsBC,并构建了植物表达载体pROK2/arsBC;通过花浸染法转化了野生型拟南芥,经PCR验证、抗生素筛选等,证明arsBC基因已经整合进拟南芥基因组并得到稳定遗传和表达。论文统计了转基因拟南芥T_2,T_3代的分离比,并得到了纯合的转基因株系,对其进行了RT-PCR检测,通过亚砷酸盐处理验证了arsBC基因在转基因拟南芥中的作用。(本文来源于《山东大学》期刊2009-05-25)

边疆,林建群,林建强,刘相梅,刘缨[2](2005)在《抗砷喜温硫杆菌基因工程菌的构建及在不同营养条件下的抗砷能力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将大肠杆菌来源的一个4.3Kb的抗砷基因片段克隆到IncQ族的广泛寄主质粒pJRD215上,构建出抗砷质粒pSDRA1,并利用喜温硫杆菌的遗传转移系统,将pSDRA1 接合转移到喜温硫杆菌中,并能在宿主菌中稳定存在,在无选择压力的条件下传代50 次后,抗砷质粒的保存率为75%。同野生型喜温硫杆菌相比较抗砷基因工程菌的抗砷性能获得了明显提高。将构建的工程菌在以S0、K2S4O6及Na2S2O3为能源培养基中进行抗(本文来源于《中国资源生物技术与糖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期刊2005-07-01)

边疆[3](2005)在《喜温硫杆菌遗传转移系统的建立及抗砷基因工程菌的构建》一文中研究指出喜温硫杆菌(Acidithiobacillus caldus)是1994年分离出来的新菌种,是一类专性自养极端嗜酸性硫杆菌,广泛分布于硫化矿床、酸性矿水及土壤中,在细菌冶金、煤的脱硫和含硫废水的处理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同时在自然界的硫循环中也占有重要地位。但是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因为该菌生长缓慢、细胞得率低以及对重金属如砷、汞、银等缺乏抗性等弱点,不仅限制了其应用范围,而且也给实验室的研究工作带来许多不便。要想充分发挥生物冶金的功能,对喜温硫杆菌进行遗传改造势在必行。 首先,实验证明了具有广泛寄主的IncP类群质粒RP4和R68.45可以从大肠杆菌接合转移至喜温硫杆菌中,IncP类群质粒的抗生素抗性基因在喜温硫杆菌中可以表达。RP4和R68.45从喜温硫杆菌可以反向接合转移到大肠杆菌中。利用IncP类群RP4质粒诱动或整合到大肠杆菌SM10染色体上RP4的帮助,广泛寄主IncQ类群载体质粒pJRD215能够稳定地接合转移到喜温硫杆菌中,并在喜温硫杆菌中稳定地存在,同时基因标记(Km~r,Sm~r)可以在喜温硫杆菌中表达。由此建立了大肠杆菌和喜温硫杆菌之间的接合转移系统。 其次,以pJRD215为载体构建带有抗砷基因的具有广泛寄主范围的IncQ质粒pSDRA1,利用喜温硫杆菌的遗传转移系统,将pSDRA1接合转移到喜温硫杆菌中,同野生型喜温硫杆菌相比较抗砷基因工程菌的抗砷性能获得了明显提高。将构建的工程菌在以S~0、K_2S_4O_6及Na_2S_2O_3为能源培养基中进行抗砷性能表达研究,结果表明工程菌抗NaAsO_2的最高浓度,在Starky-S~0无机盐培养基或Starky-Na_2S_2O_3无机盐培养基可达到30mM,在Starky-K_2S_4O_6无机盐培养基中可达35mM。发现经遗传改造后的A.caldus在以K_2S_4O_6作为能源物质时,生长状况最好,抗砷能力也进一步得到提高。(本文来源于《山东大学》期刊2005-05-18)

抗砷基因工程菌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将大肠杆菌来源的一个4.3Kb的抗砷基因片段克隆到IncQ族的广泛寄主质粒pJRD215上,构建出抗砷质粒pSDRA1,并利用喜温硫杆菌的遗传转移系统,将pSDRA1 接合转移到喜温硫杆菌中,并能在宿主菌中稳定存在,在无选择压力的条件下传代50 次后,抗砷质粒的保存率为75%。同野生型喜温硫杆菌相比较抗砷基因工程菌的抗砷性能获得了明显提高。将构建的工程菌在以S0、K2S4O6及Na2S2O3为能源培养基中进行抗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抗砷基因工程菌论文参考文献

[1].王乐.山融3号小麦耐盐相关过氧化物酶基因及植物抗砷基因工程初步研究[D].山东大学.2009

[2].边疆,林建群,林建强,刘相梅,刘缨.抗砷喜温硫杆菌基因工程菌的构建及在不同营养条件下的抗砷能力研究[C].中国资源生物技术与糖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05

[3].边疆.喜温硫杆菌遗传转移系统的建立及抗砷基因工程菌的构建[D].山东大学.2005

标签:;  ;  ;  ;  

抗砷基因工程菌论文-王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