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散失控制了生物气分布和富集,但生物气成藏过程中散失作用是目前研究的空白。渤海湾盆地发现多种成因生物气,这些生物气的充注和散失过程复杂,明确不同成因类型生物气成藏过程中的散失方式,量化生物气散失行为是亟待解决的科学和实际问题。以天然气地质学和油气地球化学理论为指导,分析了生物气地球化学特征,并划分了生物气成因类型,并分析了不同成因类型生物气的成藏特征。研究认为,渤海湾盆地生物气主要有原生生物气、后生生物气和原油降解气。富有机质的未熟烃源岩是原生生物气成藏的物质基础,散失作用控制其富集程度。后生生物气形成的必要条件是烃源岩重新回到微生物作用带以及地表水侵入。沿断层下渗地表水与原油的相互作用控制了原油生物降解气生成,还认为断层活动与封闭性控制了后生生物气和原油降解气的散失。以成藏动力学和天然气运移理论为指导,分析了阳信沙一段原生生物气藏、单家寺新近系原油降解气藏和柳泉沙三段后生生物气藏的散失过程,建立了不同成因类型生物气的散失地质模型和相应的数学模型。研究发现,原生生物气主要散失方式包括沿盖层渗漏、沿输导层渗漏和垂向扩散,其中沿盖层渗漏对气藏破坏作用巨大,其散失速率可达10-310-1m3/s,能使一个工业规模气藏在短时间内渗漏殆尽。侧向渗漏是原生生物气成藏过程中最重要的散失方式,其散失速率约为10-410-3m3/s,控制了原生生物气藏的成藏效率。垂向扩散对生物气藏破坏作用较小,扩散速率仅10-710-6m3/s,仅能改变生物气在纵向分布。沿断层散失是原油降解气和后生生物气散失的主要方式,断层活动时生物气沿断层伴生裂隙以压管流方式高速散失。对单家寺原油降解气在断层活动时沿伴生裂隙的散失进行评价,其散失速率高达0.11.5m3/s,生物气不能成藏。断层停止活动后,生物气沿着断层破碎带的派生裂缝以达西流方式低速散失,较断层活动时大大降低,散失速率约10-610-5m3/Ma,且随埋深增加,派生裂缝在压实和胶结作用下逐渐愈合,散失速率也逐渐降低,这有利于原油降解气和后生生物气在晚期成藏。
论文目录
摘要Abstract第1章 引言1.1 课题来源及选题目的和意义1.2 国内外研究现状1.3 研究思路与主要研究内容1.4 主要工作量及创新性成果与认识第2章 生物气成因类型与成藏特征2.1 生物气成因类型2.1.1 地球化学特征2.1.2 生物气成因分类2.2 不同成因类型生物气分布2.2.1 济阳坳陷2.2.2 辽河坳陷2.2.3 黄骅坳陷2.2.4 其他地区2.3 不同成因生物气成藏特征2.3.1 原生生物气2.3.2 后生生物气2.3.3 原油降解气第3章 原生生物气成藏与散失3.1 原生生物气成藏过程3.1.1 气源特征与生气过程3.1.2 储盖组合特征3.1.3 原生生物气成藏过程3.2 原生生物气散失地质模型3.2.1 圈闭要素与动态演化3.2.2 储盖组合有效性与生物气分布3.2.3 原生生物气散失方式3.3 原生生物气散失数学模型3.3.1 盖层渗漏3.3.2 侧向渗漏3.3.3 分子扩散3.4 阳信原生生物气散失评价3.4.1 侧向渗漏评价3.4.2 分子扩散评价3.4.3 生物气充注-散失模式第4章 原油降解气成藏与散失4.1 原油降解气成藏过程4.1.1 油气水分布4.1.2 断-水-油耦合与原油降解气生成4.2 原油降解气散失地质模型4.2.1 储盖组合有效性4.2.2 断层活动性和封闭性4.2.3 断层破碎带结构特征4.2.4 断层与原油降解气成藏与散失4.3 生物气断层渗漏数学模型4.3.1 生物气断层散失模型4.3.2 模型参数求取4.4 单家寺原油降解气散失评价4.4.1 气藏沿断层散失评价4.4.2 原油降解气充注-散失模式第5章 后生生物气成藏与散失5.1 柳泉后生生物成藏过程5.1.1 抬升到微生物作用带的烃源岩5.1.2 地表水侵入形成后生生物气生成区5.1.3 后生生物气生成量评价5.1.4 后生生物气的成因过程5.2 后生生物气散失地质模型5.2.1 储盖组合与后生生物气分布5.2.2 断层活动和封闭性5.3 后生生物气断层散失评价5.3.1 断层结构和物性5.3.2 断块气藏沿断层渗漏量评价5.3.3 柳泉后生生物气成藏和散失过程结论参考文献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致谢作者简介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生物气论文; 生物气散失论文; 生物气成藏过程论文; 成因类型论文; 渤海湾盆地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