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朝鲜现实题材长篇小说研究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朝鲜现实题材长篇小说研究

论文摘要

20世纪90年代,随着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社会主义阵营受到冲击,朝鲜经历了一段低谷时期。经济的困苦加上1994年金日成的逝世,导致朝鲜在90年代后半期进入朝鲜历史上被称作“苦难的行军”、“强行军”的时期。朝鲜十分强调文学的社会反映、社会认识功能,因此文学意识形态在朝鲜有着很强的社会引导意义。在新的历史时期,作为“思想武器”,朝鲜文学必然会呈现出新的特点。对于朝鲜文学,学术界一直以来都存在着或褒或贬两种批评倾向。本论文以90年代朝鲜现实题材长篇小说为文本,通过与80年代朝鲜现实题材长篇小说的比较,研究其思想艺术特点,旨在摈弃简单的、或扬或抑的评价,深入细致地阐述90年代朝鲜文学的特点。由于各种原因,这一时期朝鲜文学的相关资料比较少,对于这一时期朝鲜文学诸多现象的研究也尚不成熟。本文作为一种基础性研究,是对这一时期朝鲜文学研究的有力补充。本文在第一章绪论中阐明了研究对象、研究范围、研究方法及意义。在第二章本论中,分五个部分阐述了20世纪90年代朝鲜现实题材长篇小说的特点。第一节主要分析了以长篇小说《时代的愿望》为代表的“实话小说”。“实话小说”是这一时期发展比较快的文学体裁。《时代的愿望》以外国人为主人公,采用了多在歌颂领袖的作品中出现的“第三视角突出手法”,贯穿全文,旨在达到“自卖他夸”的目的。小说体现出复合型人物结构及情节构成。运用格雷马斯的角色理论对《时代的愿望》的人物和故事结构进行分析,发现《时代的愿望》运用了很多促进者和反对者,但是反对者的力量弱于促进者,并且领袖形象作为主使者被推到了幕后。这样的人物、故事结构是该小说得以实现“自卖他夸”目的的重要原因。第二节主要分析了实话小说以外的现实题材长篇小说的思想内容。以《热望》,《欢喜》为代表的这类长篇小说都表达了“捍卫红旗精神”,即捍卫社会主义制度和社会主义国家的精神。这体现出朝鲜主体文学到这一时期仍然过分强调文学的功利性。第三节主要分析了以《热望》,《欢喜》为代表的现实题材小说主人公的特点。朝鲜80年代现实题材小说的主人公大多是“无名英雄”,即在平凡的岗位上默默为国家和人民做贡献的人。而90年代现实题材小说主人公的性质发生了很大的变化。90年代的主人公不再是默默无闻的小人物,而是领导企业生产的“领导型”人物。这与90年代朝鲜经济萧条的国内形势和复杂的国际形势有着密切的联系。第四节分两个小节分析了以《热望》,《欢喜》为代表的现实题材小说的人物结构。与80年代的现实题材小说相比,这一时期的小说体现出更为复杂的人物关系,并且人物之间的矛盾冲突也更为激烈。这种复合型人物结构能够提升小说的艺术表现力。第五节主要分析了以《热望》,《欢喜》为代表的现实题材小说的故事结构。90年代现实题材小说体现出十分相似的故事情节,由此可以看出这一时期朝鲜文学的故事结构仍然比较单一,比较程式化。第三章对全篇进行了总结。总体来讲,在20世纪90年代特殊的社会历史条件下,朝鲜现实题材长篇小说在思想内容方面体现出了“捍卫红旗精神”,在艺术创作手法上体现出了试图多采用复合型人物结构,试图避免领袖形象介入的倾向。主人公的性质也和80年代有所区别。但是领袖形象仍出现在关键场景中左右事件的发展方向,由此可见,这一时期的朝鲜现实题材长篇小说仍然没有脱离领袖崇拜文学的围墙。从故事结构类似这一点也可以看出这一时期的朝鲜现实题材长篇小说仍然具有类型化、程式化倾向。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2.本论
  • 2.1 《时代的愿望》与实话小说
  • 2.1.1 《第三视角突出手法》
  • 2.1.2 复合型人物、故事结构
  • 2.2 《捍卫红旗精神》
  • 2.3 《领导英雄》型主人公
  • 2.4 《热望》、《欢喜》等小说的复合型人物结构
  • 2.4.1 长篇小说《欢喜》的人物关系
  • 2.4.2 长篇小说《热望》的人物关系
  • 2.5 《热望》、《欢喜》等小说的相似的故事结构
  • 3.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后记
  • 相关论文文献

    • [1].我们这个时代都市梦幻的表情——评笛安长篇小说《景恒街》[J]. 中国图书评论 2019(12)
    • [2].体裁的迷恋与书写的危机——2019年长篇小说综述[J]. 中国图书评论 2020(01)
    • [3].命运的召唤,或回忆的诱惑——评麦家长篇小说《人生海海》[J]. 当代文坛 2020(02)
    • [4].“十七年”长篇小说普及本研究[J]. 现代出版 2020(01)
    • [5].历史在遥想中震颤人心——关于尹学芸的长篇小说《岁月风尘》[J]. 百家评论 2020(02)
    • [6].从何结束——无法终结的长篇小说结尾[J]. 创作评谭 2020(03)
    • [7].经验、视角和长篇小说的结构与叙事[J]. 创作评谭 2020(03)
    • [8].反规约:当前长篇小说的无理据书写[J]. 当代作家评论 2020(03)
    • [9].人性、伦理和记忆的历史回声——重读东西长篇小说《耳光响亮》[J]. 当代文坛 2020(04)
    • [10].女干部的官场生存录——再读范小青的长篇小说《女同志》[J]. 名作欣赏 2020(17)
    • [11].俗世中“堂·吉诃德”的精神之光——评梁鸿长篇小说《梁光正的光》中的梁光正形象[J]. 安康学院学报 2020(03)
    • [12].总体性的重建与长篇小说的结尾问题[J]. 艺术广角 2020(04)
    • [13].结构、文体与意义——也谈历史的终结与长篇小说的结尾[J]. 艺术广角 2020(04)
    • [14].历史的终结与叙事的终局——百年中国长篇小说的一种考察[J]. 艺术广角 2020(04)
    • [15].当代长篇小说七十年:时代潮涌与审美嬗变[J]. 文艺论坛 2020(02)
    • [16].破败之上,全是热望——评陈希我长篇小说《心!》[J]. 太原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03)
    • [17].临摹护火者的壮烈画面——关于长篇小说《火种》[J]. 创作评谭 2020(05)
    • [18].莫言长篇小说研究的新力作——评廖四平教授专著《当代长篇小说的桂冠:莫言长篇小说研究》[J]. 鞍山师范学院学报 2020(05)
    • [19].长篇小说的文体生成与当代长篇小说主流美学[J]. 扬子江评论 2019(04)
    • [20].中国当代长篇小说的审美叙事流变与新时代的使命[J]. 中国文艺评论 2018(02)
    • [21].新资源 新视角 新人物——评近期长篇小说[J]. 长江文艺评论 2018(04)
    • [22].《母亲的村庄》(长篇小说节选十一)[J]. 农村·农业·农民(A版) 2016(12)
    • [23].发展与深化——1930—1937年中国现代长篇小说论[J]. 兰州学刊 2017(01)
    • [24].遗忘:一种自由或虚伪的安慰——读方方长篇小说新作《软埋》[J]. 南方文坛 2017(01)
    • [25].长篇小说《琵琶情》[J]. 现代特殊教育 2016(24)
    • [26].罗陀斯的天光与少年——从吴亮的长篇小说《朝霞》而来[J]. 文学评论 2016(05)
    • [27].马垃们的精神成长与人间困境——读刘继明长篇小说《人境》[J]. 长江文艺评论 2016(03)
    • [28].一部充满“勇气和担当”的反腐力作——论陶纯军旅长篇小说《一座营盘》[J]. 解放军艺术学院学报 2016(04)
    • [29].“左右博弈”:国民党文艺政策与现代长篇小说的传播接受——以1928—1937年为中心[J].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7(01)
    • [30].青春自翱翔 飞越户口本——读史杰鹏长篇小说《户口本》[J]. 创作评谭 2017(02)

    标签:;  ;  ;  ;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朝鲜现实题材长篇小说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