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稻瘟病菌生理小种和水稻抗瘟性的鉴定及生化机制研究

湖北稻瘟病菌生理小种和水稻抗瘟性的鉴定及生化机制研究

论文摘要

稻瘟病是由半知菌亚门真菌稻梨孢Pyricularia grisea(Cooke)Sacc.[有性世代为Magnaporthe grisea(Hebert)Barr.]引起的世界性水稻病害,为我国水稻“三大病害”之一。目前该病的防治采取以种植抗病品种为主的综合治理措施。但病原菌的致病变异性和遗传多样性常导致水稻新品种丧失抗性,因此研究稻瘟病菌的致病性分化,对于抗病品种的选育和病害流行的预测极为重要。长期的实践表明,选育、种植抗稻瘟病品种是最经济有效的防病措施。研究、分析抗瘟性的生化机制,对于水稻抗瘟性的高效持久利用、新化学防治药物的开发、抗病基因的克隆和抗病品种的选育具有理论和实际指导意义。本文研究内容包括三个方面:湖北主要稻区稻瘟菌生理小种鉴定;不同水稻品种人工接种对稻瘟病的抗感性评价;水稻品种抗感稻瘟病的生理生化机制研究。结果表明,从湖北省16个县(市)15个水稻品种上分离获得的56个稻瘟病菌株,可划分为6群28个生理小种,大多为籼型小种群,其中ZA为优势种群,ZA1为优势生理小种。且不同地区和品种上生理小种的分布差异较为明显。根据对湖北等地收集到的91个主要水稻品种进行稻瘟病的人工接种鉴定,抗感性鉴定结果显示,参鉴的91份水稻品种,抗病或中抗品种所占比例不足25%,仅有2.2%的品种表现为抗,其余均为感病或中感品种。筛选鉴定过的抗感稻瘟病的水稻品种,对抗感性差异显著的品种作生理生化机制研究。研究对筛选出的4个品种从参鉴的91份品种中,选取有代表性4个抗感病品种,进行防御酶活性和可溶性蛋白含量测定,结果表明过氧化物酶(POD)、苯丙氨酸解氨酶(PAL)、超氧化物歧化酶(SOD)3个防御酶活性变化与水稻的抗感性有一定的相关性。POD活性与抗瘟性呈正相关。抗病品种酶活性在接种后24小时分别达到了600多和900多个酶活单位,而感病品种两优培九基本与对照持平,有200多个酶活单位。接种后的96小时内,POD酶活性呈上升趋势,且抗病品种96小时酶活性是24小时的2倍,感病品种只有1.5倍,抗病品种较感病品种POD酶活性增幅更大。POD酶活性程病程初期POD同工酶活性增强,有利于水稻对稻瘟病的抗性。SOD活性的早期变化与抗瘟性呈负相关,SOD酶活性总体趋势是抗性品种持续下降,24小时酶活性是96小时的2倍。PAL活性高低是水稻抗稻瘟病的重要机制,PAL活性高低以及峰值到达的时间早晚与抗瘟性有密切联系,PAL活性高、峰值到来得早有利于抗瘟性的发挥。可溶性蛋白与水稻抗瘟性呈正相关。可溶性蛋白质含量上升速度快、上升时间早、幅度大,有利于抗瘟性的表达。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表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水稻稻瘟病菌的特性
  • 1.1 菌株来源的多样性
  • 1.2 生理小种的多样性
  • 1.3 生理小种的易变性
  • 2 水稻对稻瘟病的抗性
  • 2.1 抗性鉴定与评价
  • 2.2 水稻抗瘟性遗传研究
  • 2.2.1 研究历史与现状
  • 2.2.2 水稻抗瘟性的类型及特点
  • 2.2.3 抗性遗传分析方法
  • 2.3 抗病品种选育
  • 2.3.1 抗病种质资源
  • 2.3.2 抗病育种的方法
  • 3 植物抗病机制的相关研究
  • 3.1 结构抗性
  • 3.2 诱导抗性
  • 3.2.1 苯丙烷类代谢与抗病性的关系
  • 3.2.2 活性氧与抗病性的关系
  • 3.2.3 抗氧化系统与抗病性的关系
  • 3.2.4 同工酶技术与抗病性的关系
  • 3.2.5 抗病蛋白的生成与抗病性的关系
  • 4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
  • 第二章 湖北不同稻区稻瘟病生理小种分布
  • 1 材料
  • 1.1 标样的采集
  • 1.2 鉴别品种
  • 2 方法
  • 2.1 稻瘟病菌分离
  • 2.2 稻瘟病菌生理小种鉴定
  • 2.2.1 鉴别品种的播种及管理
  • 2.2.2 稻瘟病菌孢子悬浮液的制备
  • 2.2.3 喷雾接种
  • 2.2.4 病情调查
  • 2.3 生理小种划分
  • 3 结果与分析
  • 3.1 湖北省稻瘟病菌生理小种种群组成
  • 3.2 不同稻区稻瘟病菌生理小种的分布
  • 3.3 不同水稻品种稻瘟病菌生理小种的分布
  • 4 小结与讨论
  • 第三章 不同水稻品种对稻瘟病抗感病性人工接种鉴定
  • 1 材料
  • 1.1 水稻品种
  • 1.2 供试菌株
  • 2 方法
  • 2.1 供试水稻的种植及管理
  • 2.2 稻瘟病菌孢子悬浮液的制备
  • 2.3 稻瘟病菌的接种
  • 2.4 病情调查和统计方法
  • 3 结果与分析
  • 3.1 不同类型水稻品种对稻瘟病的抗性
  • 3.2 主栽品种对稻瘟病的抗性评价
  • 3.2.1 早稻品种对稻瘟病的抗性鉴定结果
  • 3.2.2 中稻品种对稻瘟病的抗性鉴定结果
  • 3.2.3 晚稻品种对稻瘟病的抗性鉴定结果
  • 3.2.4 不同类型水稻品种对稻瘟病抗性鉴定的比较分析
  • 4 讨论
  • 第四章 水稻品种抗感稻瘟病的生理生化机制
  • 1 材料
  • 1.1 水稻品种
  • 1.2 参试菌株
  • 1.3 主要仪器
  • 2 方法
  • 2.1 水稻接种
  • 2.2 处理
  • 2.2.1 健康株对照
  • 2.2.2 接菌处理
  • 2.3 测试酶系与指标
  • 2.4 统计分析
  • 2.5 酶系等指标的测定方法
  • 2.5.1 过氧化物酶活性测定
  • 2.5.2 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测定
  • 2.5.3 苯丙氨酸解氨酶活性测定
  • 2.5.4 叶片中可溶性蛋白含量测定
  • 3 结果与分析
  • 3.1 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变化
  • 3.2 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变化
  • 3.3 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活性变化
  • 3.4 可溶性蛋白含量变化
  • 4 讨论
  • 4.1 过氧化物酶(POD)活性与抗病性的关系
  • 4.2 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与抗病性的关系
  • 4.3 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活性与抗病性的关系
  • 4.4 叶片内可溶性蛋白含量与抗病性的关系
  • 第五章 总结与讨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 [1].山东省部分稻瘟病菌生理小种分析[J]. 山东农业科学 2020(01)
    • [2].我国科学家解析稻瘟病菌糖基化修饰蛋白组图谱及作用机制[J]. 中国食品学报 2020(03)
    • [3].江西稻瘟病菌稻巨座壳致病性分化年度动态变化[J]. 菌物学报 2020(07)
    • [4].第八届国际稻瘟病大会在蜀召开[J]. 农药市场信息 2019(12)
    • [5].王宗华研究组揭示了稻瘟病菌群体遗传新特征[J]. 农药市场信息 2018(09)
    • [6].近十年广东稻瘟病菌生理小种变化分析[J].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学报 2018(01)
    • [7].水稻与稻瘟病菌互作的分子机制研究进展[J]. 中国稻米 2018(03)
    • [8].稻瘟病菌分泌蛋白组学研究[J]. 浙江农业学报 2018(11)
    • [9].稻瘟病菌机械敏感性离子通道的鉴定及功能分析[J]. 生物技术通报 2017(06)
    • [10].水稻防御反应相关基因对稻瘟病菌的响应[J].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2017(04)
    • [11].重庆市通报2015年稻瘟病菌生理小种监测与水稻品种抗性鉴定结果[J]. 农药市场信息 2016(03)
    • [12].黑龙江省部分稻区稻瘟病菌生理小种鉴定[J]. 种子世界 2016(10)
    • [13].黑龙江省稻瘟病菌生理小种演变与抗瘟育种对策[J]. 现代化农业 2015(07)
    • [14].科学家揭示广谱和持久抗稻瘟病机制[J]. 中国农资 2017(04)
    • [15].20%寡聚酸碘对稻瘟病菌的抑制效果[J]. 湖北农业科学 2013(24)
    • [16].水稻与稻瘟病菌不同小种互作的基因差异表达谱分析[J]. 中国农业科学 2013(24)
    • [17].我科学家解析稻瘟病菌糖基化修饰蛋白组图谱及作用机制[J]. 福建稻麦科技 2020(01)
    • [18].稻瘟病菌产孢技术和防治方法概述[J]. 安徽农学通报 2019(07)
    • [19].稻瘟病菌对咪鲜胺的抗性风险属于低水平[J]. 农药市场信息 2019(12)
    • [20].浅述稻瘟病的发生与防治[J]. 园艺与种苗 2019(04)
    • [21].稻瘟病菌侵染时水稻防御体系对外源茉莉酸的响应分析[J]. 南方农业学报 2018(07)
    • [22].水稻抗稻瘟病广谱基因型鉴定及稻瘟病菌生理小种型研究[J]. 吉林农业大学学报 2017(04)
    • [23].紫花苜蓿中的三萜皂苷可作抗稻瘟病菌的真菌剂[J]. 世界农药 2015(05)
    • [24].水稻细胞自发荧光加强对抵抗稻瘟病菌侵染的作用[J]. 分子植物育种 2016(06)
    • [25].水稻响应稻瘟病菌侵染的差异表达蛋白分析[J]. 中国科技论文 2015(12)
    • [26].茶多酚对稻瘟病菌的抑制作用及抑菌机理[J].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2011(05)
    • [27].吉林省稻瘟病菌生理小种的分布与消长动态[J]. 吉林农业科学 2009(03)
    • [28].稻瘟病菌粗毒素产生条件的研究[J]. 河南农业科学 2008(06)
    • [29].抗稻瘟病基因在黑龙江水稻资源中的分布[J]. 分子植物育种 2018(23)
    • [30].云南地方品种子预44中一个新的抗稻瘟病基因的定位[J]. 中国水稻科学 2019(01)

    标签:;  ;  ;  ;  ;  

    湖北稻瘟病菌生理小种和水稻抗瘟性的鉴定及生化机制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