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难治性白血病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帕克莫单抗,白血病,多毛细胞,临床研究,作用机制
难治性白血病论文文献综述
李露,张莉,孙祥瑞,汪龙[1](2019)在《治疗复发性或难治性毛细胞白血病新药:帕克莫单抗》一文中研究指出帕克莫单抗(moxetumomab pasudotox-tdfk)是由阿斯利康制药公司研发的一种以CD22为靶抗原的重组免疫毒素。2018年9月13日,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批准帕克莫单抗用于治疗既往至少接受过2种系统治疗的复发性或难治性毛细胞白血病(HCL)患者。帕克莫单抗是首款针对性治疗HCL的抗体药物偶联物,其在清除微小残留病灶方面显着优于其他靶向治疗药物,如维罗非尼、依鲁替尼或利妥昔单抗。帕克莫单抗治疗相关的不良事件主要有恶心、外周性水肿、头痛和发热,患者一般均可良好耐受。(本文来源于《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期刊2019年04期)
刘志娟,尹青松,李梦娟,袁芳芳,陈琳[2](2019)在《皮下注射小剂量地西他滨联合CHAG预激方案治疗17例复发难治性或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的疗效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小剂量地西他滨皮下注射联合CHAG预激方案(D-CHAG)治疗复发难治性或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7例采用D-CHAG预激方案治疗的复发难治性或老年AML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接受D-CHAG预激方案治疗的17例患者中,14例完全缓解,3例部分缓解,达完全缓解的中位时间为33(24~45)d。14例完全缓解患者中,微小残留病灶阴性10例,包括初治5例,复发难治5例;微小残留病灶阳性4例,其中3例为难治患者,1例为复发患者。主要不良反应为骨髓抑制及感染,无治疗相关死亡发生。结论:对于老年或复发难治性AML患者,D-CHAG预激方案治疗安全、有效。(本文来源于《临床血液学杂志》期刊2019年03期)
[3](2018)在《PI3K抑制剂在复发/难治性白血病患者中初见疗效》一文中研究指出PI3K信号通路在癌基因介导的肿瘤生长和增殖中起关键作用,Buparlisib(BKM120)是一种PI3K抑制剂,已有研究证明其在晚期实体瘤患者中的疗效。美国德克萨斯大学的Naval Daver等近期进行了一项Ⅰ期临床试验,以期确定BKM120在复发/难治性急性白血病中的剂量限制性毒性(DLT)、最大耐受剂量(MTD)、安全性、耐受性、不良反应等,研究近期(本文来源于《中国医学创新》期刊2018年31期)
张小艳[4](2018)在《地西他滨(减低剂量)、CAG方案联合使用对中高危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及难治性白血病的疗效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分析将地西他滨的剂量减低同时和CAG方案联合使用治疗中高危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和难治性白血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在我院选取60例中高危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及难治性白血病患者,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剂量地西他滨+CAG方案治疗,观察组采用小剂量地西他滨+CAG方案治疗,分析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和对照组对比差异显着。结论对中高危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及难治性白血病患者采用超小剂量地西他滨+CAG方案治疗,临床效果显着。(本文来源于《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期刊2018年79期)
[5](2018)在《FDA批准阿斯利康的Lumoxiti静脉注射剂用于治疗复发性或难治性毛细胞白血病成人患者》一文中研究指出近日,美国FDA宣布,批准阿斯利康公司(Astra Zeneca)的Lumoxiti(Moxetumomab Pasudotox-tdfk)静脉注射剂用于治疗复发性或难治性毛细胞白血病(HCL)成人患者。Lumoxiti是一种靶向CD22的重组免疫毒素(Immunotoxin)。免疫毒素综合了抗体能够靶向运送药物的特异性和毒素杀死肿瘤细胞的效力。Lumoxiti将CD22抗体与抗原结合的部分与一种毒素融合在一起。CD22是(本文来源于《临床合理用药杂志》期刊2018年26期)
王宇阳,李君惠,胡涛,常会波,张朝霞[6](2018)在《克拉屈滨联合阿糖胞苷治疗高危/难治性儿童急性髓细胞白血病及侵袭性NK/T细胞淋巴瘤》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应用克拉屈滨联合阿糖胞苷治疗高危/难治性儿童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及侵袭性NK/T细胞淋巴瘤(NKTCL)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15年12月至2017年7月,于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血液科治疗的2例高危/难治性AML患儿及1例侵袭性NKTCL患儿为研究对象。对于高危/难治性AML患儿,采用克拉屈滨+阿糖胞苷+米托蒽醌+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CLAG-M)方案治疗,即d 2~6静脉滴注克拉屈滨5mg/(m2·d),d 2~6静脉滴注阿糖胞苷2g/(m~2·d),d 2~4静脉滴注米托蒽醌10mg/(m~2·d),d 1~6皮下注射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3~5μg/(kg·d)。对于侵袭性NKTCL患儿,采用克拉屈滨+阿糖胞苷方案治疗,即d 1~5静脉滴注克拉屈滨5mg/(m~2·d),d 1~5静脉滴注阿糖胞苷500mg/(m~2·d)。回顾性分析3例患儿的临床病例资料,对其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及预后进行总结。本研究符合2013年修订的《世界医学协会赫尔辛基宣言》的要求,征得受试儿监护人知情同意,并于治疗前与其签署临床治疗知情同意书。结果 (1)患儿1为女性,16岁,临床诊断为高危/难治性AML M5。患儿1接受CLAG-M方案诱导治疗1个疗程后,达到完全缓解,骨髓细胞形态学检查未见白血病细胞,流式细胞术检测结果显示,骨髓微小残留病变(MRD)为1.37%,MLL-AF9融合基因定量检测结果为0。但是,该例患儿在后续巩固治疗中,因骨髓抑制(血小板减少)导致的颅内出血而死亡。(2)患儿2为女性,6岁,临床诊断为高危/难治性AML M2。患儿2接受CLAG-M方案诱导治疗1个疗程后,达到完全缓解,骨髓细胞形态学检查未见白血病细胞,流式细胞术检测结果显示,骨髓MRD为0.81%;接受CLAG-M方案治疗第2个疗程后,骨髓MRD<0.001%。随后,患儿2接受单倍体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迄今移植后无事件生存时间已达2年。(3)患儿3为男性,4岁,因"皮肤破损5月余"在本院接受住院治疗,临床诊断为侵袭性NKTCL。患儿3接受克拉屈滨+阿糖胞苷治疗1个疗程7d后,未再出现新皮疹;20d后,皮肤出血、溃烂明显减轻,鼻翼、躯干及四肢破损皮肤约80%结痂,鼻翼处皮肤破损范围约缩小50%;40d后,50%~60%躯干、四肢破损皮肤愈合,达到部分缓解。患儿3最终带瘤进行同胞全相合造血干细胞移植后1个月,骨髓细胞形态学复查结果为完全缓解,骨髓MRD<0.001%。移植后2个月,患儿3侵袭性NKTCL复发,对其进行供者淋巴细胞输注治疗1次,肿瘤负荷未再增多。迄今,患儿3移植后带瘤生存时间已达1年。(4)3例患儿在治疗过程中,均出现Ⅳ度骨髓抑制及不同程度感染,经对症及抗感染治疗后,上述症状均被控制。结论 CLAG-M方案、克拉屈滨+阿糖胞苷方案治疗部分高危/难治性儿童AML及侵袭性NKTCL有效,是此类患儿进行造血干细胞移植前的有效桥接手段。防治感染是这2种方案治疗高危/难治性AML及侵袭性NKTCL患儿成败的关键。由于本研究仅为回顾性病例研究,应用克拉屈滨联合阿糖胞苷治疗高危/难治性儿童AML及侵袭性NKTCL的疗效,仍有待大样本量的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进一步证实。(本文来源于《中华妇幼临床医学杂志(电子版)》期刊2018年04期)
刘希民[7](2018)在《降低剂量的地西他滨联合CAG方案治疗中高危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及难治性白血病的效果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降低剂量的地西他滨联合CAG方案治疗中高危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及难治性白血病的效果。方法:收治中高危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及难治性白血病患者5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分别进行降低剂量的地西他滨联合CAG方案治疗、单一的CAG方案治疗。结果:研究组与对照组相较,临床疗效、血小板及白细胞指标变化情况均相对更高(P<0.05)。结论:降低剂量的地西他滨联合CAG方案治疗中高危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及难治性白血病患者,能够有效提高临床疗效,且改善血常规指标。(本文来源于《中国社区医师》期刊2018年14期)
金肖牧[8](2018)在《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合并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伊布替尼治疗复发难治性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一文中研究指出第一部分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合并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背景: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是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小淋巴细胞淋巴瘤的一个主要并发症。目前在国内尚无关于合并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的相关因素及其对预后影响的回顾性研究。本文主要探讨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小淋巴细胞淋巴瘤合并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的发病率、相关因素、治疗及预后。方法:本研究回顾性分析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2008年1月至2017年12月间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小淋巴细胞淋巴瘤患者,分析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小淋巴细胞淋巴瘤合并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患者的发病率,相关因素,描述其治疗,分析合并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对患者预后的影响。结果:纳入本研究的共有155例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小淋巴细胞淋巴瘤患者,其中9例合并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发病率5.8%,合并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与尿β2微球蛋白升高相关。9例合并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的患者中,1例患者确诊后未经治疗因呼吸循环衰竭死亡,8例接受糖皮质激素或糖皮质激素联合免疫球蛋白治疗,1例完全反应,6例部分反应,1例治疗失败。合并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的患者与不合并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的患者相比,两者总生存无统计学差异。针对上述9例患者,从出现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起计算,合并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的患者中位生存时间达34个月。结论: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是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小淋巴细胞淋巴瘤患者的常见并发症。尿β2微球蛋白升高与中国患者合并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相关。糖皮质激素作为一线治疗对合并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疗效良好。合并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对中国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小淋巴细胞淋巴瘤预后无明显影响。第二部分伊布替尼治疗复发难治性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目的:相当一部分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患者在一线治疗后会复发,目前,复发难治性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治疗仍是一项需攻克的挑战。本文探讨伊布替尼治疗复发难治性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疗效。方法:本研究回顾性分析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从2014年1月至2017年12月间使用伊布替尼治疗复发难治性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患者,观察患者的不良反应及对治疗的总反应率,无进展生存和总生存。结果:共有5例患者纳入本研究,患者对伊布替尼耐受良好,主要不良反应包括腹泻、中性粒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和高血压。1例患者完全缓解,另外4例患者达部分缓解。中位随访32个月,中位无进展生存33个月,中位总生存38个月。结论:提示伊布替尼单药治疗复发难治性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耐受良好,治疗有效。(本文来源于《上海交通大学》期刊2018-05-01)
张红丽[9](2018)在《依托泊苷、异环磷酰胺联合米托蒽醌治疗复发/难治性Ph-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疗效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依托泊苷、异环磷酰胺联合米托蒽醌治疗复发难治性Ph-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cute lymphoblastic leukemia,ALL)的近期疗效和安全性及远期疗效影响;研究方法:收集2011年9月至2015年7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医院住院的8例复发难治性Ph-ALL病例,其中男5例,女3例,年龄21~43岁,平均31岁;诊断为T-ALL6例,B-ALL1例,急性混合型细胞白血病M/T1例;对8例复发难治性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患者进行1-2疗程依托泊苷(E)100 mg/(m2.d)连续静滴5 d,异环磷酰胺(I)1.5 g/(m2.d)连续静滴5 d(最大剂量不超过2g/d),米托恩醌(M)8 mg/(m2.d),连续静滴3 d,观察并记录化疗期间不良反应,治疗结束2周后查骨髓象;结果:(1)8例复发难治性Ph-ALL中5例(62.5%)获得CR,2例(25%)获得PR,有效率87.5%,1例(12.5%)NR;5例获得CR的患者中,1例未检测到MRD(minimal residual disease,MRD),1例治疗后微小残留病(MRD)检测为10~(-3)水平级,其余3例均为10~(-2)水平级。(2)所有患者中位生存时间为23.4(9.6~64)个月,至随访截止日期均死亡;患者1在EIM方案治疗1疗程后,获得部分缓解,因自身原因未继续应用此方案,后应用MEA 1疗程后获得完全缓解后外院行allo-HSCT,至随访日期死亡(64个月);患者5应用EIM 2周期后获得部分缓解,后疾病复发死亡(21.5个月);患者7 EIM方案化疗1疗程后获得CR,1月后疾病复发死亡(9.6个月);患者8应用EIM方案化疗1疗程未获得缓解,后改用其他化疗方案均未获得CR,治疗无效死亡(10.6个月);余4例经过1-2疗程EIM方案化疗后达到CR,获得CR患者均进行allo-HSCT;在最后一次随访时,3例死于白血病复发(分别为25.3月,31.6月和32月),1例因感染性休克死亡(13.5月),2年生存率50%;(3)所有患者无明显肝肾功能损害,没有患者由于毒性而停止治疗,也没有患者因感染或出血死亡,所有患者均出现中性粒细胞和血小板减少,1例患者开始化疗第3天即出现粒细胞缺乏,1例未出现粒细胞缺乏;余6例患者的中位粒细胞缺乏持续时间为10(4-15)天,7例患者血小板<20×10^9/L,持续时间为2(1-12)天。中性粒细胞计数最低为0×10^9/L,此期感染发生率高,采用抗生素及抗真菌治疗后均控制,使用升白细胞药物后,多数2周左右后血象基本恢复正常,血小板最低为3×10^9/L,皮肤、粘膜有出血,患者经输血小板及升血小板药后,多能在1~2周后恢复正常,无致命性出血倾向。结论:EIM方案治疗复发难治Ph-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是有效且可行的,近期缓解率较高,但不能改善改善远期疗效。因样本量少,临床上需更多的病例来进一步证实。(本文来源于《中国医科大学》期刊2018-03-01)
肖喜春,陈润都[10](2017)在《地西他滨联合CAG方案治疗难治性白血病的效果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评价分析地西他滨联合CAG方案治疗难治性白血病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6年5月期间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37例难治性白血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18例,观察组19例,对照组给予CAG方案治疗,观察组给予地西他滨联合CAG方案治疗,治疗周期为4周,观察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89.47%比55.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地西他滨联合CAG方案治疗难治性白血病患者效果显着,安全性高。(本文来源于《河南医学研究》期刊2017年15期)
难治性白血病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观察小剂量地西他滨皮下注射联合CHAG预激方案(D-CHAG)治疗复发难治性或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7例采用D-CHAG预激方案治疗的复发难治性或老年AML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接受D-CHAG预激方案治疗的17例患者中,14例完全缓解,3例部分缓解,达完全缓解的中位时间为33(24~45)d。14例完全缓解患者中,微小残留病灶阴性10例,包括初治5例,复发难治5例;微小残留病灶阳性4例,其中3例为难治患者,1例为复发患者。主要不良反应为骨髓抑制及感染,无治疗相关死亡发生。结论:对于老年或复发难治性AML患者,D-CHAG预激方案治疗安全、有效。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难治性白血病论文参考文献
[1].李露,张莉,孙祥瑞,汪龙.治疗复发性或难治性毛细胞白血病新药:帕克莫单抗[J].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2019
[2].刘志娟,尹青松,李梦娟,袁芳芳,陈琳.皮下注射小剂量地西他滨联合CHAG预激方案治疗17例复发难治性或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的疗效分析[J].临床血液学杂志.2019
[3]..PI3K抑制剂在复发/难治性白血病患者中初见疗效[J].中国医学创新.2018
[4].张小艳.地西他滨(减低剂量)、CAG方案联合使用对中高危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及难治性白血病的疗效观察[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8
[5]..FDA批准阿斯利康的Lumoxiti静脉注射剂用于治疗复发性或难治性毛细胞白血病成人患者[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8
[6].王宇阳,李君惠,胡涛,常会波,张朝霞.克拉屈滨联合阿糖胞苷治疗高危/难治性儿童急性髓细胞白血病及侵袭性NK/T细胞淋巴瘤[J].中华妇幼临床医学杂志(电子版).2018
[7].刘希民.降低剂量的地西他滨联合CAG方案治疗中高危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及难治性白血病的效果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2018
[8].金肖牧.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合并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伊布替尼治疗复发难治性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D].上海交通大学.2018
[9].张红丽.依托泊苷、异环磷酰胺联合米托蒽醌治疗复发/难治性Ph-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疗效观察[D].中国医科大学.2018
[10].肖喜春,陈润都.地西他滨联合CAG方案治疗难治性白血病的效果分析[J].河南医学研究.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