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我省成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现状调研及思考(论文文献综述)
鲍东梅,王静,许宁[1](2021)在《“三全育人”理念下成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实践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三全育人"理念是贯彻落实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的必然要求,是成人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指导理念。在成人高校围绕"三全育人"进行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对于建立规范的课程体系、丰富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和组织形式具有重要意义。
关丛[2](2021)在《黑龙江省高校辅导员职业生涯发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高校辅导员职业是应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需要而产生的,承担着履行国家意志的崇高使命。高校辅导员是学校政工队伍的骨干力量,身兼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日常管理的双重责任,始终与大学生保持着紧密联系,对引领学生成长成才、塑造健康人格、充盈学生精神世界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多年来,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得到了国家的高度重视,为辅导员职业化、专业化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和制度保障。在新的时代背景下,从职业生涯发展的视角出发,分析研判黑龙江省高校辅导员职业生涯发展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并在黑龙江省高校辅导员职业生涯发展的实践中,运用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理论、马克思社会分工理论、习近平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职业生涯发展理论,将经典理论引入实践,为推进黑龙江省高校辅导员职业生涯发展提供对策,这对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落靠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任务、提升黑龙江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都有着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本文由绪论、理论基础、现状分析、推进对策四个部分组成。通过文献分析法、问卷调查法、实证研究法、数理统计法等手段,对黑龙江省高校辅导员职业生涯发展情况进行实证调查,在借鉴以往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职业发展等文献研究基础上,从理论层面、实践层面研究黑龙江省高校辅导员职业生涯发展命题,查找问题及成因,以破解问题、探讨对策为导向,对影响现阶段黑龙江省高校辅导员职业生涯发展的环境因素、组织因素、个体因素等进行剖析,从理论框架、实践应用、外部环境等维度提出推进黑龙江省高校辅导员职业生涯发展的对策。本研究概述了高校辅导员职业生涯发展的概念、特征和理论基础,通过实证分析,对黑龙江省高校辅导员在队伍规模、队伍结构、政策环境、培训培养、激励制度等方面取得的成效进行了总结归纳,从环境层面、组织层面、个体层面探究现阶段黑龙江省高校辅导员职业生涯发展存在的问题,对标三个层面的问题,分别从环境因素、组织因素、个体因素三个维度对问题成因进行分析,最终从优化职业发展环境、加强培育监督及充分发挥辅导员主体性三个维度提出推进黑龙江省高校辅导员职业生涯发展的对策。
张莉[3](2020)在《成人高校校园文化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探究——基于隐性教育理念》文中研究说明当前成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处于缺失状态,其中蕴含的巨大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尚未被发掘。本文在隐性教育理念指导下,分析当前成人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和校园文化建设现状,探讨校园文化建设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明确校园文化建设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引领作用,实践性地提出校园文化建设的构建策略。
刘奕[4](2020)在《5G网络技术对提升4G网络性能的研究》文中认为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设备接入到移动网络,新的服务与应用层出不穷,对移动网络的容量、传输速率、延时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5G技术的出现,使得满足这些要求成为了可能。而在5G全面实施之前,提高现有网络的性能及用户感知成为亟需解决的问题。本文从5G应用场景及目标入手,介绍了现网改善网络性能的处理办法,并针对当前5G关键技术 Massive MIMO 技术、MEC 技术、超密集组网、极简载波技术等作用开展探讨,为5G技术对4G 网络质量提升给以了有效参考。
陈沛酉[5](2019)在《从就业导向到生涯导向:高等职业院校组织转型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社会环境的急剧变迁导致发展的不确定性和复杂性日益严峻。这一情形使得“转型”成为各类组织解决危机、谋求生存的不二法则。高等职业院校组织亦是如此。但转型不是对未来的空想式建构,须是站在已有积淀上的优化与完善。因此,亟待从组织的视角和历史的眼光来审视改革开放40年来高职院校转型的过程、要素及逻辑。本研究综合运用文献考察法、历史研究法以及延伸个案法等质性研究方法和基于新制度主义学派的“组织场域”、“制度逻辑”以及伯顿·克拉克创业型大学组织转型理论搭建的分析框架,深入考察了围绕着高职院校组织的诞生与转型所形成的场域关系、转型要素及其中的多重制度逻辑。研究的主要结论如下:首先,本研究基于国家(政府)、行业企业、高职院校以及受教育者及其家庭等多方行动体的核心利益考量,本研究将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问题的发生、变化及解决作为高职院校组织转型的“核心议题”,从而确立了高职院校组织从升本导向到就业导向再到生涯导向的转型历程:(1)升本导向阶段(1980年~2003年)。1980年,“收费、走读、短学期、不包分配”的短期职业大学的相继成立,标志着中国现代高等职业教育的蹒跚起步。而后经由1996年“三改一补”、1997年规范命名、1998年“三教统筹”、1999年高校扩招以及2000年管理权下放等等正式制度供给,以职业大学、职业技术学院、高等专科学科为组织形式的高职院校组织种群获得了数量上的跨越式发展。(2)就业导向阶段(2003年~2010年)。2003年,在扩招后第一届本科毕业生就业之际,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难问题爆发。基于此,中央政府部门确立了职业教育的“就业导向”转型目标,并综合运用择优项目引领示范与人才培养评估等举措,引导建立“地方政府主责、行业企业参与、高职院校实施”的组织转型场域关系。高职院校组织场域行动体对“高职的基本特征是什么、高职应该如何办”达成多项规范性共识: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双师型教师、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顶岗实习等等办学观念深入人心。(3)生涯导向阶段(2010年至今)。就业导向组织转型带来了就业率显着提升,但以数字为单一表征方式的一次就业率并不能完全、真正地反映各高校的就业情况。高职院校毕业生在就业质量和职业生涯发展等指标上的表现却不尽如意。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新危机引起高职院校组织场域中的行动体围绕着“提升高等职业教育质量”和“提高职业教育吸引力”为主要内容的内涵式转型策略。在《国家中长期教育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顶层设计推动下,地方政府、行业企业和高职院校组织间的互动关系得以制度化,高职院校组织亦与四年制大学重新建立起合作交流。同时,高职院校组织自身开始强调职业素养教育。其次,高职院校组织转型的制度逻辑。在升本导向阶段,受国家政策分层歧视与升格诱导、市场生源选择偏好以及大学理性神话的规范性和模仿性力量等多重逻辑制约下的高职院校选择了模仿本科院校学科教育,即把升为本科院校当做规划目标,把大学课程进行“压缩饼干式”删减、把毕业生“专升本”率高低当做招生噱头的“漂移性”组织生存策略。在就业导向阶段,支配组织场域行动体实现就业导向组织转型的制度逻辑有:“教育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服务”、“就业是民生之本”的国家逻辑,“项目驱动”的科层制逻辑,“生源充盈”、“满足企业需求”的市场逻辑以及“职业主义”的教育逻辑。在生涯导向阶段,高职院校组织场域行动体受到“办人民满意的教育”的国家逻辑、“国家推动、地方创新”的科层制逻辑以及“生源危机”、“产业转型升级下的企业新需求”的市场逻辑和教育“成人”逻辑的共同支配。
韦光波[6](2019)在《我国民办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国家昌盛,教育为之根本;教育大计,树人为之灵魂。近年来,党中央高度重视高等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2017年召开的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习总书记将“立德树人”作为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中心环节,将“双全育人”作为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行动指南。高校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主要依靠或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教学来进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承担着对大学生进行系统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任务,是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政治方向,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良好道德品质的主要途径,可以说,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建设情况直接关乎新征程下我国意识形态新防线的构筑和修身养德新风尚的引领,只有充分重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才能顺利的完成教育事业的培养目标和育人宗旨。民办高校作为我国高等教育中的社会主义特色育人阵地,其历史悠久、发展迅速。较之国办院校,民办院校虽同为社会主义高等教育事业的重要人才培养摇篮,承担着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任务,但在办学体制、管理机制、用人模式、育人状况等方面仍与国办院校存在着较大差异。自05方案实施10多年以来,民办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整体上取得良好成果,高校大学生思想状况整体呈现积极、健康、向上的良好态势,而由于办学特殊性、资金投入、领导重视、师资队伍建设等因素的影响,目前民办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组织管理、教学管理、队伍建设、学科建设等,还远未达到教育部《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标准》的政策指标规定,为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教育部关于民办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政策和法规精神,全面深入的掌握我国不同地区民办高校开展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实际情况,总结有效经验、找准问题难题、分析成因缘由、形成对策建议,以更好推进民办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又快又好地发展,显得尤为迫切。本文分为绪论及三个部分内容,第一个部分是概念解析及当前民办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成效。首先,从学理的角度尝试解读关于“民办高校”的概念和“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含义,并从国家政策的规定上归纳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范畴;其次,围绕调查研究中的数据积累,从教育主管部门和高校自身建设两个方面概括民办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取得的成效。第二部分是文章的重点章节,围绕调研数据分析当前我国民办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困境及原因。第三部分以问题及成因为依据,从教育主管部门和高校自身建设两个维度,尝试性提出改进当前民办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对策,主要包括教育主管部门在课程设计、课程引导、课程监管等方面采取的措施,高校在课程定位、教学创新、师资建设、资源整合等方面如何进一步加强自身建设。
罗利霞[7](2019)在《新时代高校成教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以赣南部分高校为例》文中研究表明随着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现代生活方式等各方面的突进及国民对成人教育多元化的需求,中国成人教育取得了较大的发展,成人教育在提高国民整体素质方面也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但目前成人教育普遍存在重知识技能、轻思想政治教育的现象,使得成教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步履维艰。同时信息化的变革和全球化的推进,极大地冲击着人们的思想观念和行为习惯,在这种复杂的环境下成教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想取得实效性的发展,绝不能故步自封、不思进取,要大刀阔斧进行革新,与时俱进进行开拓。加强成教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既可为高校的改革和发展提供新的理论支持和动力,又是促进成教学生全面的发展必然要求。本文以赣南高校为切入点,通过对赣南一些高校成教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及访谈,对赣南地区成教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整理和归纳,并结合实际现状,提出从主客体、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教育载体、教育机制等方面予以改进,以提高其实效性和帮助成人教育走出困境。
刘亮[8](2018)在《高考命题的历史与理论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研究以我国高考命题变革为研究的核心问题,通过综合运用历史分析法、文献分析法、比较分析法、访谈法等多种方法,不仅对古今中外的“高考”命题方式的统分变革历史进行了重点考察,还对命题方式变革下的命题内容变迁进行了阐述,也对高考命题的部分理论问题进行了探讨。若将绪论和结论包括在内,本研究共分为8个部分。绪论部分阐述了研究的问题、概况与意义,对相关概念进行了界定,对已有研究成果进行了综述,并对论文框架与研究方法进行了说明。第一章考察了从隋唐至明清的一千余年间的科举考试命题制度的变革历程,重点分析了犹如现代高考的科举考试在命题方式、考试科目、试题难度上的发展脉络。第二章梳理了民国时期高校招生考试命题方式和命题内容的变革,以国、公立大学招考命题方式的统分变革为主线,审视了不同命题方式下的考试科目及试卷设置形式的演变,以及命题技术、题型、命题立意等方面的变化。第三章回顾了新中国成立后高校招生考试命题的沿革情形,主要内容包括高考命题方式的统分变革、高考命题内容的调整与演变、本世纪高校自主招生命题的实施与进展。第四章探究了美国、日本和中国台湾等境外国家和地区的高校招生考试命题方式的变革情况,并重点考察了美国的SAT和ACT、日本的大学入学中心考试、台湾的大学联考等统一命题考试的科目和内容的变革。第五章展示了当前高考命题改革的现状,不仅包括分省命题和全国统一命题两种方式的实施情况,还包括与命题内容相关的科目、考纲、试卷、试题等的设置情况。第六章阐发了高考命题涉及的部分理论问题,运用有关的学科理论视角重点探讨了高考命题的高效性、公平性和科学性等基本原则。通过以上的系统研究,本研究得到几项关于我国高考命题变革的主要结论:一、高考命题方式的统分变革受到考试文化传统、国家结构形式、考试发展规律、高校办学要求等因素的综合影响;二、高考命题从不分类的统一命题方式发展到分类命题方式符合世界范围内高校招考命题变革的一般趋势;三、统一高考与高校自主招生相结合的机制符合当代世界范围内通行的“统一命题考试+高校自主命题考核”的招生模式;四、不同的高校招考命题方式所对应的考试内容各有侧重点;五、实行不同命题方式的高校招生考试都能引发中学的应试教育现象。
江迟[9](2017)在《基于生态系统理论的中国高校社会工作管理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中外高校社会工作存在显着差距,加之我国高校社会工作管理存在偏颇,因此,高校社会管理工作本土化创新需求日益强烈。开展高校社会工作管理研究,不仅有利于推动高校社会工作管理理论体系的建设,促进其学科体系的发展;而且有利于改进高校社会工作管理的现实问题,提升学生社会工作意识和能力。在学术界,国外关于学校社会工作的价值、法规制度、工作模式的研究较多,而国内关于学校社会工作概念特点与价值、发展过程、工作模式、介入途径的研究相对丰富,但学校社会工作的概念含糊不清,理论建设不足,机制探讨不够,需要一个多元介入、系统整合的研究视角,并借以开展理论探索。本研究遵循既有文献梳理、问题调查与分析、域外经验借鉴、独特理论建构、实践机制探究的思路,并主要运用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法、比较研究法开展研究。高校社会工作管理是在一定思想的指导下,依据社会工作的理论和方法,对高校社会工作的对象、内容和手段进行整合,以推动高校社会工作有效运转并达成“扶弱济困”“助人自助”目标的管理活动。高校社会工作管理具有专业性、针对性、引领性和权变性的特点,对人的发展、工作运行、社会进步具有多重价值。基于生态系统理论开展研究是高校社会工作管理研究的一个新的突破口。该理论强调,环境为一组嵌套结构,个体处在从直接环境到间接环境的几个环境系统的中间或嵌套于其中。每一系统都与其他系统及个体交互发生作用,影响发展。本研究将生态系统的四层次观点改造并发展为宏观、中观和微观环境三个圈层,结合角色理论的要求为高校师生提供良好的社会服务。历史是一面镜子,梳理历史有利于我们照亮发展的前程。中国高校的社会工作及其管理大致经历了萌芽起步、易主改造、规范探索、制度构建四个阶段,逐步建立起一定的中国特色,例如,形成了组织号召、宣传先行的工作经验;建立了人员安排、活动推动的工作策略;营造了服务学生、解决问题的工作氛围;成就了关注评价、效能反思的工作习惯。在当前事业单位改革的大背景下,我国学校的变革已经拉开帷幕。这是高校社会工作发展的一个良机。高校社会工作管理涉及管理主体和机构、管理对象与内容、管理程序和手段、管理效果与反馈等。借助互联网问卷星网站,以自编问卷面向我国160所本科高校调查发现,目前高校社会工作管理存在诸多问题。诸如,管理主体不够明晰,管理机构非专业化;管理对象重点不够突出,管理内容杂乱无章;管理过程运行不尽合理,社会资源利用程度有限;管理效果差强人意,宣传激励和反馈能力有待提升。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既涉及高校对社会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从事学生工作管理的人员普遍缺乏专业知识,大学生志愿者和社会志愿者的使用不够等主观方面,也涉及高校社会工作管理的职业化进程缓慢,社会机构、非政府组织对高校社会工作支持不足等客观方面。非常期待采取富有针对性的措施,呼唤高校社会工作生态系统及其多维机制的建构。洋为中用,可以省身励志,利国利民。美国高校社会工作管理经历了萌芽、成长、挑战、整合四个阶段,其内容涵盖心理健康服务管理、学习辅导服务管理和职业咨询服务管理等。其模式主要涉及临床治疗现场管理模式、社区-学校协调管理模式、学校环境变革管理模式、主体互动过程管理模式等。可以借鉴的经验有:高校社会工作的发展与其经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社会工作管理的专业化和职业化是良性发展的保障,政府和民间力量对发展的共同推动,构建多层次的高校社会工作服务体系。韩国高校社会工作管理的发展经历了肇始、产生、成熟、优化等阶段。其内容主要包括学校医疗健康与救助服务、安全监控与学生宿舍服务、师生行为矫正与心理道德辅导等。其模式呈现多样化,有基于学生自组织管理模式,教会辅助管理模式,及向社会直接购买服务的管理模式等。其成熟经验为注重政策和舆论的导向价值,顺应经济社会发展形势的变化,重视儒家文化传统基因的影响。参照美韩的经验,结合我国国情,可以从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圈层建构高校社会生态系统的模型。高校社会工作管理系统是一个受内外环境因素影响的多元主体控制的互动系统。各个主体于不同圈层环境中的角色及其作用不同,并分别对高校社会工作管理渐次产生影响。宏观环境包含传统文化与社会习俗、政策条件与媒体舆论、国际形势与社区氛围;中观环境包含组织机构、行政人员和教师群体及其校园文化等;微观环境包括班级、宿舍、社团和朋友圈等。同时,宏观、中观和微观系统之间互相制约,共同促进高校社会工作管理系统的有序运行。高校社会工作管理的实践机制体现在主体、内容、过程、效能四个维度上。四维互动,形成钻石结构。从管理的主体维度看,要形成主体互尊-活动合作-信息共享的机制,努力实现高校社会工作管理的多元主体联动;从管理的内容维度看,要形成梳理定位-突出重点-与时俱进的机制,积极倡导高校社会工作管理的内容整合;从管理的过程维度看,要形成决策参议-组织指导-监控服务的机制,着力追求高校社会工作管理的流程优化;从管理的效能维度看,要形成激励引领-规约问责-督察巡视的机制,切实保障高校社会工作管理的有效反馈。在此机制体系中,四维共同发力,每个机制都能独立出现,并且互相之间产生作用和影响,产生整体效应。
程思嘉[10](2017)在《协同创新视角下成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研究 ——以上海A大学为例》文中提出校园文化建设作为学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校的生存与发展所产生的教育影响与实践价值,已得到了广泛认可。协同创新的校园文化建设,为学校带来了新的管理思路与实现路径,有利于更好地弘扬先进文化、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构建和谐校园。对成人高校来说,确定文化方向、创建文化制度、打造文化队伍、开展文化活动、进行文化管理等一系列工程,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环节。成人高校需要通过校园文化建设来实现凝聚力、向心力和传承文化的历史使命与时代责任。因此,成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需要协同创新主体,提升校园文化内涵,加强师生对校园文化的认同,促使师生共同努力参与到校园文化建设的队伍中,使其成为校园文化建设的管理者和组织者,进而推动成人高等教育深化改革与长远发展。论文以协同创新理论作为理论基础,采用文献研究法、个案研究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进行相关研究。首先,通过文献阅读与资料搜集,形成研究思路。接着论述成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概念、特征、具体内容、实现路径,其次,论述协同创新的理论基础,分别是协同理论、创新理论和博弈理论。然后结合协同创新理论内涵、主体、模式和运行机制进行研究,阐述协同创新理论对成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解释力。再者,以上海A大学作为个案研究对象,分析了上海A大学校园精神文化建设现状:注重校风学风;校园物质文化建设现状:活动内容丰富;校园制度文化建设现状:规范建设制度。然后,结合调查问卷数据和访谈内容,分析上海A大学在校园精神文化建设、校园物质文化建设、校园制度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目标缺乏战略规划、榜样作用发挥不足、校园文化活动开放性不足、校园文化活动管理方式陈旧、实施过程缺乏民主透明、沟通机制不健全;归纳影响成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内部因素与外部因素。最后,提出完善成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对策:构建“五位一体”的校园精神文化建设协同创新主体、创新校园物质文化建设协同创新路径、健全校园制度文化建设协同创新机制。通过研究结论表明:成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要从具体内容出发,应当由社会、企业、学校、教师和学生等多元主体协同创新,实现路径,在运行机制的保障下,共同参与到校园文化建设中。协同创新主体是提升成人高校校园精神文化建设的基础;协同创新路径是成人高校校园物质文化建设的行动逻辑;协同创新机制是提高成人高校校园制度文化建设的根本保障。
二、我省成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现状调研及思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我省成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现状调研及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三全育人”理念下成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三全育人”理念背景下,成人高校思政课改革的意义 |
(一)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 |
(二)有助于调动全校各方力量,形成育人合力 |
(三)有助于建立具有实效性的系统化育人体系 |
二、成人高校思政课存在的问题 |
(一)教师队伍单薄,未形成全员育人思政课教师队伍 |
(二)教学内容不能适应新形势,未形成思政课程体系 |
(三)教学形式单一,不利于学生学习积极性的调动 |
(四)学生学习主观能动性不足 |
三、北京市东城区职业大学思政课改革实践探索 |
(一)努力打造多层次课程教学团队 |
(二)优化课程教学内容,将理论与实践融合,使思想政治教育入耳入心 |
(三)初步形成“理论+实践”“主干课程+讲座”的教学组织形式 |
(四)借助学生德育活动平台,开展思政实践教育活动 |
(五)注重环境育人,营造公平公正的氛围,树立良好的学风 |
四、后续改革实施建议 |
(一)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
(二)完善育人模式,优化课程内容 |
(三)科学运用教学方法,创新课堂教学、线上教学、实践教学形式 |
(四)完善思政课学生评价 |
五、结束语 |
(2)黑龙江省高校辅导员职业生涯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内研究现状 |
1.3.2 国外研究现状 |
1.3.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4 研究思路和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5 研究创新点 |
2 高校辅导员职业生涯发展的内涵及理论基础 |
2.1 概念界定 |
2.1.1 高校辅导员 |
2.1.2 职业及职业生涯 |
2.1.3 高校辅导员职业生涯发展 |
2.2 高校辅导员职业生涯发展的特征 |
2.2.1 岗位特殊性决定受政策影响较大 |
2.2.2 内外职业生涯始终持续动态发展 |
2.2.3 职业生涯发展具有特定周期规律 |
2.3 高校辅导员职业生涯发展的理论基础 |
2.3.1 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理论 |
2.3.2 马克思社会分工理论 |
2.3.3 习近平思想政治教育理论 |
2.3.4 职业生涯发展理论 |
2.4 本章小结 |
3 黑龙江省高校辅导员职业生涯发展现状分析 |
3.1 调查总体概况 |
3.1.1 调查设计 |
3.1.2 调查对象 |
3.1.3 调查结果与分析 |
3.2 黑龙江省高校辅导员职业生涯发展取得的成效 |
3.2.1 队伍规模适度增长 |
3.2.2 队伍结构日趋合理 |
3.2.3 政策环境有所优化 |
3.2.4 培训培养框架搭建 |
3.2.5 激励制度基本建立 |
3.3 黑龙江省高校辅导员职业生涯发展存在的问题 |
3.3.1 辅导员职业生涯发展环境仍有待优化 |
3.3.2 制度和组织上对辅导员支持力度较弱 |
3.3.3 辅导员个体职业理念和行为不够坚定 |
3.4 黑龙江省高校辅导员职业生涯发展的问题成因 |
3.4.1 黑龙江地缘劣势与职业人文氛围不浓 |
3.4.2 督查指导不到位与政策制度不健全 |
3.4.3 职业理念不坚定与自我教育有缺失 |
3.5 本章小结 |
4 推进黑龙江省高校辅导员职业生涯发展的对策 |
4.1 持续优化辅导员职业生涯发展环境 |
4.1.1 建立辅导员价值观念和目标体系 |
4.1.2 有效提升辅导员物质保障条件 |
4.1.3 创设良好的辅导员职业文化氛围 |
4.1.4 促进辅导员个人与学校协同发展 |
4.2 加强黑龙江省高校辅导员培育监督 |
4.2.1 强化政策督导和政策完善 |
4.2.2 严格执行辅导员准入制度 |
4.2.3 优化管理模式和考评体系 |
4.2.4 持续拓宽辅导员晋升渠道 |
4.2.5 加强辅导员知识更新培训 |
4.3 充分发挥职业生涯发展主体性作用 |
4.3.1 深化职业道德培养 |
4.3.2 持续开展自我教育 |
4.3.3 加强职业能力培养 |
4.3.4 增强职业规划能力 |
4.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东北林业大学 硕士学位论文修改情况确认表 |
(3)成人高校校园文化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探究——基于隐性教育理念(论文提纲范文)
一、隐性教育理念的价值内涵 |
二、以校园文化建设引领思想政治教育是成人高校的现实选择 |
(一)成人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 |
(二)发挥成人高校校园文化的思想政治引领作用 |
三、成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缺失 |
(一)对校园文化认知的缺失 |
(二)校园文化建设缺乏系统性和规划性 |
(三)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机制尚未形成 |
四、成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助推思想政治教育的实现路径 |
(一)加强物质文化建设,培育优美育人环境 |
(二)提升制度文化建设,完善育人保障机制 |
(三)丰富精神文化建设,构筑浓厚文化氛围 |
1. 校风建设。 |
2. 教风建设。 |
3. 学风建设。 |
(4)5G网络技术对提升4G网络性能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1 4G网络现处理办法 |
2 4G网络可应用的5G关键技术 |
2.1 Msssive MIMO技术 |
2.2 极简载波技术 |
2.3 超密集组网 |
2.4 MEC技术 |
3 总结 |
(5)从就业导向到生涯导向:高等职业院校组织转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问题 |
第二节 研究综述 |
一、国内“高校组织转型”相关研究 |
二、国外“高校组织转型”相关研究 |
三、“高职转型”相关研究 |
四、研究述评 |
第三节 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实践意义 |
第二章 研究设计 |
第一节 核心概念的界定 |
一、高等职业院校 |
二、组织转型 |
三、就业导向与生涯导向 |
第二节 研究方法的选取 |
一、文献考察法 |
二、历史研究法 |
三、延伸个案法 |
第三节 分析框架的建立 |
一、高职院校组织转型的场域互动与要素变化 |
二、高职院校组织转型的制度逻辑 |
第四节 篇章结构的安排 |
一、高职院校组织转型的“关键节点”:就业问题的变化 |
二、高职院校组织转型的阶段划分:从升本到就业再到生涯 |
第三章 升本导向下高职院校组织“漂移性”诞生 |
第一节 改革开放带来的高校与环境矛盾 |
一、数量供给不足造成的人才浪费 |
二、结构供给矛盾造成的人才缺失 |
第二节 高职院校组织种群的混乱“前世” |
一、高职院校的雏形:职业大学的兴起、扩散与分流 |
二、“三教统筹”:高职院校组织种群的形成与缓慢发展 |
三、1999 年扩招后高职院校组织种群的激增 |
第三节 案例院校“升本导向”组织要素的建构 |
一、“专升本”目标的形成 |
二、领导管理理念与直线职能式组织结构运行 |
三、学科本位的人才培养模式 |
四、组织文化整合 |
第四节 “漂移性诞生”的制度逻辑 |
一、高职院校组织诞生与扩散的逻辑 |
二、高职院校组织漂移的逻辑 |
第四章 就业导向下高职院校组织“规范化”转型 |
第一节 “就业难”与“技工荒”的吊诡 |
一、“难中之难”: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问题 |
二、悖论:“中国制造”下的“技工荒” |
第二节 国家引导下的高职院校转型历程分析 |
一、转型目标的生成:“以就业为导向” |
二、转型项目的启动:“示范校”建设 |
三、转型成果的扩散 |
第三节 案例院校“就业导向”组织要素的转型 |
一、目标使命调整:安心做职教 |
二、领导“职教”办学理念形成与组织结构调整 |
三、“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变革 |
四、组织文化:新公共管理主义盛行与企业文化融入 |
第四节 “规范化转型”的制度逻辑 |
一、国家的逻辑 |
二、科层制的逻辑 |
三、市场的逻辑 |
四、教育的逻辑 |
第五章 生涯导向下高职院校组织“内涵式”转型 |
第一节 “好就业”与“就好业”的新矛盾 |
一、目标替代:就业导向异化为就业率导向 |
二、就业率导向形成的根源 |
第二节 质量观变化与高职院校转型分析 |
一、“服务社会需求”的高职院校质量提升运动 |
二、“服务学生需求”的精英高职院校实践探索 |
三、后示范期组织场域行动体满足双需求的举措 |
第三节 案例院校“生涯导向”组织要素的转型 |
一、目标使命调整:从“示范”到“优质” |
二、领导办学理念更新与组织结构优化 |
三、“促进学生生涯发展”的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
四、组织文化:自主发展的开放型文化模式 |
第四节 “内涵式转型”的制度逻辑 |
一、国家的逻辑 |
二、科层制的逻辑 |
三、市场的逻辑 |
四、教育的逻辑 |
第六章 结语与展望 |
第一节 总结 |
一、场域互动关系:高职院校组织转型的“脉络” |
二、自主发展探索:高职院校组织转型的“特色” |
三、多重制度逻辑:高职院校组织转型的“指南” |
第二节 研究创新点、不足与展望 |
一、研究创新点 |
二、研究不足 |
三、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6)我国民办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综述 |
1.2.2 国外研究综述 |
1.2.3 研究述评 |
1.3 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和创新点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3.3 创新点 |
第2章 我国民办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概念界定及积极成效 |
2.1 我国民办高校和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概念界定 |
2.1.1 民办高校的概念 |
2.1.2 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含义及范畴 |
2.2 我国民办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现状调查 |
2.2.1 调研对象 |
2.2.2 调研方法 |
2.2.3 问卷调查对象基本概况 |
2.3 我国民办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积极成效 |
2.3.1 宏观建设环境得到优化 |
2.3.2 课程建设实践获得提升 |
2.3.3 课程教育教学体系趋于完善 |
2.3.4 师资队伍建设意识不断提高 |
2.3.5 学生群体受益程度有所提升 |
2.4 小结 |
第3章 我国民办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困境及原因分析 |
3.1 建设困境 |
3.1.1 《建设标准》贯彻落实难 |
3.1.2 教学模式构建突破创新难 |
3.1.3 师资梯队建设合理打造难 |
3.1.4 学术科研成果质量兼保难 |
3.2 原因分析 |
3.2.1 民办性质从根本上制约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建设资源 |
3.2.2 观念上认识不到位弱化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建设定位 |
3.2.3 领导体制分工模糊矮化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建设地位 |
3.2.4 复杂的国内外形势影响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建设环境 |
3.3 小结 |
第4章 加强我国民办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对策 |
4.1 教育主管部门要确保从源头上规范民办高校的办学宗旨 |
4.1.1 加强对企业投资者的引导与监督 |
4.1.2 加大对民办高校的政策扶持力度 |
4.1.3 实行分类管理以提升民办高校课程建设效果 |
4.1.4 成立学科组织增进民办高校之间的交流互动 |
4.2 高校自身要始终将“立德树人”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 |
4.2.1 提高政治站位,加强党的领导 |
4.2.2 明确课程定位,落实《建设标准》 |
4.2.3 深化教育改革,创新教学方法 |
4.2.4 积极创造条件,建强教师队伍 |
4.2.5 整合学校资源,构建育人合力 |
4.3 小结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获得与学位论文相关的科研成果 |
附录1:我国民办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现状调查问卷(教师卷) |
附录2:我国民办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现状调查问卷(学生卷) |
(7)新时代高校成教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以赣南部分高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研究现状评述 |
1.3 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
1.3.1 研究方法 |
1.3.2 创新点 |
1.4 研究重点与难点 |
1.4.1 研究重点 |
1.4.2 研究难点 |
第二章 成教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相关概述 |
2.1 成人高校的定义与成教学生的特点 |
2.1.1 成人高校 |
2.1.2 成教学生的特点 |
2.2 新时代成教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概述 |
2.2.1 新时代高校成教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内涵 |
2.2.2 新时代高校成教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特征 |
2.3 加强高校成教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基础 |
2.3.1 人的全面发展理论 |
2.3.2 马斯洛需求理论 |
2.4 新时代加强高校成教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 |
2.4.1 加强成教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成教学生自身发展的必然选择 |
2.4.2 加强成教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发展的迫切需求 |
2.4.3 加强成教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新时代思想文化建设的客观要求 |
第三章 高校成教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 |
3.1 调研方案及样本选择 |
3.2 高校成教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促进因素 |
3.2.1 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新发展 |
3.2.2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不断完善 |
3.2.3 国外优秀经验的借鉴 |
3.3 高校成教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 |
3.3.1 学生的“偏执化” |
3.3.2 教师的“缺位” |
3.3.3 院校的“忽视” |
3.3.4 教育内容“泛化和脱节” |
3.3.5 教育方式“滞后” |
3.3.6 教育载体“单一” |
3.4 高校成教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第四章 加强高校成教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 |
4.1 加强高校成教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建设 |
4.1.1 健全成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 |
4.1.2 大力引导成教学生开展自我教育 |
4.1.3 积极构建师生沟通交流渠道 |
4.2 创新高校成教思想政治教育内容 |
4.2.1 普及职业道德教育 |
4.2.2 开展责任教育 |
4.2.3 实施心理健康教育 |
4.2.4 拓展集体主义教育 |
4.2.5 开展形势政策教育 |
4.3 丰富高校成教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 |
4.3.1 坚持区分教育与因材施教 |
4.3.2 坚持沟通和疏导相结合 |
4.3.3 教学方式的多样化 |
4.3.4 充分发挥家庭、社会、工作单位的合力 |
4.4 拓宽高校成教思想政治教育载体 |
4.4.1 重视顺应成教学生实际的实践活动 |
4.4.2 优化熏陶成教学生的校园文化 |
4.4.3 强化符合成教特色的网络应用 |
4.5 健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机制 |
4.5.1 建立运行机制 |
4.5.2 制定评估机制 |
4.5.3 完善保障机制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高校成教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问卷调查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8)高考命题的历史与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的问题、概况与意义 |
二、相关概念的界定 |
三、文献综述 |
四、研究的框架与方法 |
第一章 科举考试命题的演进 |
第一节 隋唐科举考试命题变革 |
第二节 宋代科举考试命题变革 |
第三节 明清科举考试命题变革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民国时期高校招生考试命题的演变 |
第一节 大学自主招考命题阶段 |
第二节 国家统一招考命题阶段 |
第三节 多种招考命题方式并存阶段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新中国高校招生考试命题沿革 |
第一节 高考命题方式的统分变革 |
第二节 高考命题内容的调整与演变 |
第三节 高校自主招生命题的实施与进展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境外高校招生考试命题变革 |
第一节 美国高校招生考试命题变革 |
第二节 日本高校招生考试命题变革 |
第三节 台湾地区高校招生考试命题变革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高考命题改革的现实考察 |
第一节 高考分省命题方式的实施情况 |
第二节 高考全国统一命题方式的实施现状 |
第三节 高考命题内容的设置情况——以科目、考纲、试卷、试题为视角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高考命题的理论研究 |
第一节 高考命题效率问题的理论探讨 |
第二节 高考命题公平性的理论探讨 |
第三节 高考命题科学性的理论探讨 |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建议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博士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9)基于生态系统理论的中国高校社会工作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论 |
1.1 选题缘由与研究意义 |
1.1.1 选题缘由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
1.2.1 国外相关研究概述 |
1.2.2 国内相关研究概述 |
1.2.3 既有研究成果评析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3.1 研究的基本思路 |
1.3.2 研究的具体方法 |
1.4. 研究的重点、难点与创新点 |
1.4.1 研究的重点 |
1.4.2 研究的难点 |
1.4.3 研究的创新点 |
1.5 本章小结 |
2 核心概念与理论基础解读 |
2.1 基本概念界定 |
2.1.1 社会工作、学校社会工作与高校社会工作 |
2.1.2 高校社会工作管理概念及其相关认识 |
2.2 理论基础分析 |
2.2.1 生态系统理论 |
2.2.2 角色理论 |
2.3 本章小结 |
3 中国高校社会工作管理的历史演进 |
3.1 中国高校社会工作管理的历史阶段分析 |
3.1.1 萌芽起步阶段 |
3.1.2 易主改造阶段 |
3.1.3 规范探索阶段 |
3.1.4 制度构建阶段 |
3.2 中国高校社会工作管理的发展成就梳理 |
3.2.1 形成了组织号召、宣传先行的工作经验 |
3.2.2 建立了人员安排、活动推动的工作策略 |
3.2.3 营造了服务学生、解决问题的工作氛围 |
3.2.4 成就了关注评价、效能反思的工作习惯 |
3.3 本章小结 |
4 中国高校社会工作管理的现状调查 |
4.1 问卷设计与调查过程 |
4.1.1 问卷设计 |
4.1.2 调查过程 |
4.2 调查结果与分析 |
4.2.1 关于高校社会工作主体的认识情况 |
4.2.2 关于高校社会工作管理对象与内容的情况 |
4.2.3 关于高校社会工作管理程序和资源利用的情况 |
4.2.4 关于高校社会工作管理效果的情况 |
4.3 调查结果与讨论 |
4.3.1 调查发现的主要问题 |
4.3.2 主客观原因分析 |
4.3.3 期待改进的建议 |
4.4 本章小结 |
5 海外案例:美韩高校社会工作管理的经验借鉴 |
5.1 美国高校的社会工作管理 |
5.1.1 美国学校社会工作管理的发展历程 |
5.1.2 美国高校社会工作管理的内容 |
5.1.3 美国高校社会工作管理的模式 |
5.1.4 美国高校社会工作管理的经验借鉴 |
5.2 韩国高校的社会工作管理 |
5.2.1 韩国高校社会工作管理的发展历程 |
5.2.2 韩国高校社会工作管理的内容 |
5.2.3 韩国高校社会工作管理的模式 |
5.2.4. 韩国高校社会工作管理的经验 |
5.3 本章小结 |
6 中国高校社会工作管理的生态系统模型创构 |
6.1 中国高校社会工作管理的生态系统理路 |
6.1.1 基于生态系统理论的高校社会工作管理结构模型 |
6.1.2 高校社会工作管理结构模型的特点 |
6.1.3 高校社会工作管理结构模型的价值 |
6.2 高校社会工作管理系统的宏观分析 |
6.2.1 传统文化与社会习俗 |
6.2.2. 政策条件与媒体舆论 |
6.2.3 国际形势与社区氛围 |
6.3 高校社会工作管理系统的中观分析 |
6.3.1 行政人员的角色及其引领价值 |
6.3.2 专业机构的力量与其核心工作地位 |
6.3.3 教师群体的正能量 |
6.3.4 学校文化环境的熏染作用 |
6.4 高校社会工作管理系统的微观分析 |
6.4.1 学生班级:学习生活的全息空间 |
6.4.2 学生宿舍:社工生活之一隅 |
6.4.3 学生社团:未来社会的雏形 |
6.4.4 朋友圈:一个最活跃的交际场域 |
6.5 本章小结 |
7 中国高校社会工作管理的实践机制探索 |
7.1 中国高校社会工作管理的实践机制设计 |
7.1.1 机制内涵与系统支撑 |
7.1.2 机制建设的四维视野 |
7.1.3 四维机制的整体性关联 |
7.2 高校社会工作管理主体的多元联动机制 |
7.2.1 主体互尊 |
7.2.2 活动合作 |
7.2.3 信息共享 |
7.3 高校社会工作管理内容的整合提炼机制 |
7.3.1 梳理定位 |
7.3.2 突出重点 |
7.3.3 与时俱进 |
7.4 高校社会工作管理流程的精简优化机制 |
7.4.1 决策参议 |
7.4.2 组织指导 |
7.4.3 监控服务 |
7.5 高校社会工作管理效能的反馈保障机制 |
7.5.1 激励引领 |
7.5.2 规约问责 |
7.5.3 督察巡视 |
7.6 本章小结 |
8 结论 |
8.1 研究的主要观点 |
8.2 研究的局限性 |
8.3 研究的后续设想 |
参考文献 |
着作类 |
期刊论文类 |
学位论文类 |
外文文献类 |
附录Ⅰ: 高校社会工作管理调查问卷 |
附录Ⅱ: 高校社会工作管理访谈提纲 |
在读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目录 |
致谢 |
(10)协同创新视角下成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研究 ——以上海A大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问题提出与研究意义 |
一、问题提出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研究综述 |
一、国外研究综述 |
二、国内研究综述 |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 |
一、研究方法 |
二、研究思路 |
第二章 成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理论分析 |
第一节 成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概述 |
一、成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内涵 |
二、成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内容 |
三、成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路径 |
第二节 协同创新理论 |
一、协同创新的理论基础 |
二、协同创新理论的主要内容 |
三、协同创新模式及机制 |
第三节 协同创新对成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解释力 |
一、协同创新促进校园精神文化建设主体多元化 |
二、协同创新拓宽校园物质文化建设路径 |
三、协同创新保障校园制度文化建设机制 |
第三章 成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案例分析——以上海A大学为例 |
第一节 上海A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现状 |
一、校园精神文化建设:注重校风学风 |
二、校园物质文化建设:活动内容丰富 |
三、校园制度文化建设:规范建设制度 |
第二节 上海A大学校园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
一、校园精神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
(一)目标缺乏战略规划 |
(二)榜样作用发挥不足 |
二、校园物质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
(一)校园文化活动开放性不足 |
(二)校园文化活动管理方式陈旧 |
三、校园制度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
(一)实施过程缺乏民主透明 |
(二)沟通机制不健全 |
第三节 影响上海A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因素 |
一、内部因素 |
(一)学校领导思想上不重视 |
(二)教师建设能力不足 |
(三)学生主体意识不强 |
二、外部因素 |
(一)社会风气 |
(二)互联网影响 |
第四章 完善成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对策分析 |
第一节 构建“五位一体”的校园精神文化建设协同创新主体 |
一、学校层面 |
二、教师层面 |
三、学生层面 |
四、企业层面 |
五、社会层面 |
第二节 创新校园物质文化建设协同创新路径 |
一、校内文化建设协同创新路径 |
(一)校内领导层与管理者之间的协同创新 |
(二)校内不同团队之间的协同创新 |
(三)校内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协同创新 |
二、校外文化建设协同创新路径 |
(一)校社联合,引导学生服务社会 |
(二)校企合作,提升学生实践能力 |
第三节 健全校园制度文化建设协同创新机制 |
一、完善沟通机制 |
(一)公开征集活动项目 |
(二)拓展沟通渠道,提升学生信任感 |
二、引入激励机制 |
(一)提升文化建设激励 |
(二)保障资源共享激励 |
第五章 结论与讨论 |
第一节 结论 |
第二节 讨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四、我省成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现状调研及思考(论文参考文献)
- [1]“三全育人”理念下成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实践研究[J]. 鲍东梅,王静,许宁. 北京宣武红旗业余大学学报, 2021(02)
- [2]黑龙江省高校辅导员职业生涯发展研究[D]. 关丛. 东北林业大学, 2021(09)
- [3]成人高校校园文化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探究——基于隐性教育理念[J]. 张莉.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0(09)
- [4]5G网络技术对提升4G网络性能的研究[J]. 刘奕. 数码世界, 2020(04)
- [5]从就业导向到生涯导向:高等职业院校组织转型研究[D]. 陈沛酉. 天津大学, 2019(01)
- [6]我国民办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研究[D]. 韦光波. 武汉理工大学, 2019(07)
- [7]新时代高校成教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以赣南部分高校为例[D]. 罗利霞. 江西理工大学, 2019(01)
- [8]高考命题的历史与理论研究[D]. 刘亮. 厦门大学, 2018(07)
- [9]基于生态系统理论的中国高校社会工作管理研究[D]. 江迟. 武汉大学, 2017(06)
- [10]协同创新视角下成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研究 ——以上海A大学为例[D]. 程思嘉. 上海交通大学, 201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