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蔬两用论文-李艳花,石有明,周燕,黄华磊,肖长明

油蔬两用论文-李艳花,石有明,周燕,黄华磊,肖长明

导读:本文包含了油蔬两用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甘蓝型油菜,油蔬两用,干物质,氮

油蔬两用论文文献综述

李艳花,石有明,周燕,黄华磊,肖长明[1](2019)在《油蔬两用油菜干物质积累及氮磷钾养分的吸收利用》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解油蔬两用生产方式下油菜养分吸收利用特性以合理施肥,通过两年定点取样,以不摘薹处理为对照,比较油菜现蕾摘薹后至成熟期间甘蓝型油菜品种的干物质积累、养分吸收与分配的差异。结果发现:摘薹后油菜生育期、分枝结构、干物质积累、养分吸收利用特性等均发生了改变。与不摘台相比,摘薹后油菜籽粒产量降低,整株干物重增多,生育期延长8d,分枝发生提前,二次分枝增多(达每株19. 2枝),籽粒产量主要来自二次分枝。氮磷钾叁种元素含量随生育进程降低,成熟时在角果中的含量大于根茎。摘薹后20d内,由于创伤的修复导致植株干物质积累量、氮磷钾养分吸收量增加缓慢。摘薹20d后,植株开始快速吸收养分;至成熟时,摘薹处理氮磷钾养分的积累更高。摘薹后油菜冠层结构以二次分枝为主、一次分枝为辅,二次分枝花果干物重、氮素积累量均高于一次分枝;而不摘薹处理一次分枝干物重和氮素积累量最高,主茎次之,二次分枝最低。油菜摘薹后生育期延长,干物质和养分积累持续时间变长。可见,油蔬两用的油菜需肥特性与常规油菜不同,需要结合特性研究具体的肥料运筹方式。(本文来源于《中国油料作物学报》期刊2019年03期)

蔡红辉,顾圣林,卢燕[2](2018)在《油蔬两用油菜品种宁杂1818多种种植模式效益初探》一文中研究指出试验比较了宁杂1818油菜油用、油蔬兼用、蔬肥兼用和蔬饲兼用等多种种植模式的经济效益。试验结果表明,宁杂1818油菜油用模式种植效益最低,摘1次薹、摘2次薹油蔬兼用和摘3次薹蔬肥兼用或蔬饲兼用模式较油用模式的种植效益分别提高65.00%、114.44%、87.71%和147.24%,增效明显,可在启东及邻近地区大力推广。(本文来源于《上海蔬菜》期刊2018年05期)

张跃东[3](2018)在《油蔬两用油菜全程机械化栽培》一文中研究指出油菜是常州市金坛区主要油料作物,由于种植经济效益较差、用工量大,近年来种植面积连年缩减。为稳定油菜种植面积,合理布局夏熟作物生产,当地以省工、增效为前提,开展油蔬两用油菜全程机械化栽培技术的研究并取得较好效果。与人工作业相比,移栽、收获环节每亩共能节约成(本文来源于《江苏农业科技报》期刊2018-09-08)

张跃东[4](2018)在《油蔬两用油菜生产全程机械化技术应用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介绍常州市金坛区油蔬两用油菜生产全程机械化技术应用情况,分析油蔬两用油菜生产全程机械化的经济、生态、社会效益。(本文来源于《江苏农机化》期刊2018年03期)

刘丽[5](2016)在《“油蔬两用”油菜品种筛选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重庆市农业技术推广总站为筛选"油蔬两用"适宜品种,于2014年在忠县、潼南区、酉阳县安排品比试验,试验研究德油8号、渝油21、渝黄4号、德新油59、渝黄1号、渝黄2号六个油菜品种摘薹后的再生能力和综合经济效益。结果表明,双低油菜‘渝黄4号’‘德新油59’‘渝油21’通过合理的栽培技术,控制摘菜薹产量在210 kg以内,摘薹后再生能力较强,二次分枝显着增加,可以确保既采收菜薹又收获籽粒,同时油菜籽产量不减,使667 m2净收入增加70~170元,达到增产增收的目的,这3个品种较适合"一种两收、一菜两用"。(本文来源于《南方农业》期刊2016年07期)

陆森林,陆亚琴,于永杰[6](2015)在《稻茬地区油蔬两用油菜品种高效种植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油蔬两用油菜的菜薹全部可以食用,口味比青菜菜薹还好,在春节前后可摘取油菜主茎菜薹作应时蔬菜或脱水加工蔬菜供食用。油蔬两用油菜高效种植、增加农民收入,经试验研究,总结和介绍了油蔬两用油菜品种"宁油16"高产高效栽培技术,以供参考。(本文来源于《上海农业科技》期刊2015年06期)

黄华磊,石有明,杨涛,刘涛,周燕[7](2015)在《重庆主推油蔬两用油菜品种适宜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对比分析重庆主推油菜品种的油蔬两用适宜性,为其大面积推广应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17个油菜品种为材料,采用田间小区控制试验,分品种分阶段采摘菜薹,调查各品种农艺性状及菜薹、菜籽产量,并分析菜薹营养品质、适口性及综合经济效益等。【结果】不同油菜品种的菜薹产量、菜籽产量、总产值及营养品质和适口性存在一定差异。其中以中油杂11鲜菜薹产量最高,达2498.75 kg/ha,比对照增产1.3%;德新油59菜籽产量及总产值最高,达2516.26 kg/ha和20950.47元/ha,分别高出对照43.1%和16.7%;先油188、德新油49、天油97和中油杂11营养品质较好;17个油菜品种菜薹口感清脆、无苦味,均可作为可口的时令蔬菜食用。【结论】中油杂11、德新油49、先油188、鼎油杂3号、德新油59、南油12和新宇油7号综合表现较好,油蔬两用适宜性高于对照品种油研10号,可作为油蔬两用品种在重庆地区推广应用。(本文来源于《南方农业学报》期刊2015年07期)

黎兰献,程鹏飞,赵伟伟,赵定杰,熊恒多[8](2015)在《优质油菜中油112“油蔬两用”试验结果简报》一文中研究指出2011-2014年中油112"油蔬两用"试验结果表明,该品种菜薹口感微甜脆爽,VC及还原糖含量高,鲜薹产量高,且摘薹后菜子产量比非摘薹处理明显提高,摘薹后菜子平均产量4 809.0kg/hm2,分别比中双9号(CK1)、中双10号(CK2)增产45.66%、17.14%,合计效益43 047.0元/hm2,分别比CK1、CK2增收10 362.0、8 449.5元/hm2,该品种主要经济性状及抗性明显优于对照,建议作为"油蔬两用"主导品种推广应用。(本文来源于《作物杂志》期刊2015年04期)

王淑芬[9](2015)在《播期和密度对甘蓝型双低油菜“油蔬两用”菜薹与菜籽产量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筛选出适合黄山地区的"油蔬两用"油菜品种和最佳农艺措施组合。[方法]选用3个甘蓝型双低油菜品种皖油28、同油杂2号、中双11,研究播期和密度对油菜生育期、菜薹和菜籽产量及综合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推迟播期或增加密度都能缩短油菜的生育期。适当早播或增加密度均有利于提高菜薹和菜籽产量。皖油28的9月26日播期、密度225 000株/hm2的处理组合产值最高,综合经济效益最好。[结论]该研究可为优质油菜"油蔬两用"的推广和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本文来源于《安徽农业科学》期刊2015年23期)

程泰[10](2015)在《直播油菜油蔬两用高效栽培技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油菜育苗移栽用工多,种植效益低,急需发展直播高效技术,提高经济效益的现状,进行油菜直播油蔬两用关键技术研究。本文设置播期、浸种、覆盖方式处理,研究促进直播油菜萌发出苗综合技术;同时研究直播条件下,不同播期及密度处理对不同熟期品种油蔬两用的生育进程、干物质积累、菜薹与菜籽产量、经济效益的影响;从茬口、菜薹上市时间、产量及经济效益综合考虑,确定不同品种油蔬两用适宜播期、密度及菜薹采摘期。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晚播低温条件下浸种加快出苗速度及提高出苗率10月1日早播条件下,播种后1-4d浸种处理的出苗速度比不浸种高8.94%,第5天后二者出苗率无显着差异。11月1日晚播条件下,浸种处理的出苗速度快于对照,出苗率高于对照并达到显着水平。不浸种直接播种,以开沟播种粘土覆盖处理出苗率最高,其次为开沟播种壤土覆盖、以及沙土覆盖处理;浸种处理比较,以开沟播种壤土覆盖出苗率最高,盖土出苗率高于无覆盖处理。2.摘薹后不同油菜品种全生育期延迟1-10天2012-2013年、2013-2014年两年试验结果显示,摘薹后各品种薹期延长,花期延迟6-12d,角果期缩短4-10d,全生育期延迟1-10 d;且苗期越短,薹期延长的现象越明显。青杂7号受气候影响较大,各播期的规律不一致。不同密度比较,各品种苗期天数随密度增加而缩短,薹期天数随密度的增加逐渐延长,全生育期天数随密度上升增加1-3d。3.摘薹改变油菜相关农艺性状并大幅度增加二次分枝数不同播期条件下,摘薹后华杂62和中油116根颈粗增加1-3mm,但青杂7号第叁、四播期(2013/10/5、2013/10/10)的根颈粗下降3-4mm。摘薹与对照相比较,各品种一次分枝数下降52%-63%,二次分枝增加2-7倍,二者均达到显着水平;一次分枝角果数平均下降20%-49%,二次分枝角果数平均上升80%;一次及二次分枝每角粒数与千粒重下降。不同密度条件下(1.5×105株/ha,2.25×105株/ha,3×105株/ha),油菜根颈粗随密度的增加而下降,最高密度与最低密度相比差异达显着水平。随密度增加一次分枝数、二次分枝数下降,品种间差异显着。各品种分枝角果数随密度上升逐渐减少,部分品种一次分枝角果数存在显着性差异。各品种一次分枝籽粒贡献率随密度的增加而逐步升高,二次分枝籽粒贡献率则相反,二次分枝籽粒贡献率低于一次分枝籽粒贡献率。4.摘薹对不同油菜品种籽粒产量影响不同不同播期比较,华杂62平均籽粒产量最高(2.95×103 kg/ha),其次为中油116(2.49×103 kg/ha),青杂7号产量最低,叁个品种产量达极显着差异。摘薹处理后,叁个品种籽粒产量均有降低,其中以中油116减产最多(27%),华杂62减产次之(17%),二者与对照差异达到极显着水平;青杂7号略有减产且未达显着水平。5.播期及密度显着影响油菜菜薹产量及采摘高峰期随播期延迟,青杂7号菜薹产量逐渐上升,中油116先下降后上升,华杂62逐渐下降,但平均菜薹产量最高(1.73×104kg/ha);中油116、华杂62不同播期间的菜薹产量差异极显着。不同密度比较,六个品种的最高摘薹产量均为中、高密度(2.25×105、3×105株/ha)条件下,同一品种各密度间摘薹产量存在显着差异。不同播期条件下,早熟油菜品种菜薹采摘高峰期在11月下旬至1月上旬,中熟品种出现在1月中旬至2月中旬;随播期推迟,高峰期随之延迟。高密度条件下(3×105株/ha)采摘高峰期有提前1-2d。6.摘薹显着提高各油菜品种经济效益9月20日播种,摘薹后收获籽粒,华杂62的平均经济效益最高(5.39×104元/ha),比单收籽粒增加2.91×104元/ha。叁个品种比较,以华杂62增加经济效益最多,中油116次之,青杂7号也有极显着提升。不同密度比较,六个品种的最高经济效益分布于在中等密度及高密度(2.25×105株/ha-3×105株/ha),同一品种各密度间经济效益存在显着差异。考虑经济效益,油蔬两用的适宜播期:华杂62为9月15-20日,中油116为9月20-25日,青杂7号为10月5-10日;适宜种植密度为2.25×105株/ha-3×105株/ha。(本文来源于《华中农业大学》期刊2015-06-01)

油蔬两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试验比较了宁杂1818油菜油用、油蔬兼用、蔬肥兼用和蔬饲兼用等多种种植模式的经济效益。试验结果表明,宁杂1818油菜油用模式种植效益最低,摘1次薹、摘2次薹油蔬兼用和摘3次薹蔬肥兼用或蔬饲兼用模式较油用模式的种植效益分别提高65.00%、114.44%、87.71%和147.24%,增效明显,可在启东及邻近地区大力推广。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油蔬两用论文参考文献

[1].李艳花,石有明,周燕,黄华磊,肖长明.油蔬两用油菜干物质积累及氮磷钾养分的吸收利用[J].中国油料作物学报.2019

[2].蔡红辉,顾圣林,卢燕.油蔬两用油菜品种宁杂1818多种种植模式效益初探[J].上海蔬菜.2018

[3].张跃东.油蔬两用油菜全程机械化栽培[N].江苏农业科技报.2018

[4].张跃东.油蔬两用油菜生产全程机械化技术应用分析[J].江苏农机化.2018

[5].刘丽.“油蔬两用”油菜品种筛选试验研究[J].南方农业.2016

[6].陆森林,陆亚琴,于永杰.稻茬地区油蔬两用油菜品种高效种植研究[J].上海农业科技.2015

[7].黄华磊,石有明,杨涛,刘涛,周燕.重庆主推油蔬两用油菜品种适宜性分析[J].南方农业学报.2015

[8].黎兰献,程鹏飞,赵伟伟,赵定杰,熊恒多.优质油菜中油112“油蔬两用”试验结果简报[J].作物杂志.2015

[9].王淑芬.播期和密度对甘蓝型双低油菜“油蔬两用”菜薹与菜籽产量的影响[J].安徽农业科学.2015

[10].程泰.直播油菜油蔬两用高效栽培技术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5

标签:;  ;  ;  ;  

油蔬两用论文-李艳花,石有明,周燕,黄华磊,肖长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