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国资本管制强度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顾凯[1](2021)在《我国资本管制对资本流动结构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国际金融一体化趋势的不断发展,跨境资本流动已成为影响我国国际收支平衡、金融体系稳定以及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改革开放后我国跨境资本流动形成了新的格局,其规模日益扩大,结构也愈加复杂。虽然近年来我国不断为资本管制政策的改革和创新注入动力,在资本管制的实际应用上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但面对资本流动急剧增加的规模和日益复杂的结构,资本管制也受到了新的挑战。在此背景下,一旦国内外形势发展巨大的变化,跨境资本流动必然会产生剧烈且大规模的变动,届时我国的资本管制体系能否维持经济与金融系统免受冲击便难以预料。另外,跨境资本流动管理一直以来都是国际金融领域的焦点,国内外对资本管制的有效性尚存争议,并且现有研究鲜少以资本流动的组成结构为目标来分析资本管制的作用和效果。因此,研究我国资本管制是否影响以及如何影响资本流动结构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为此,本文先构建了我国资本管制强度指标,后从实证角度分析了我国资本管制对资本流动结构的影响。在指标构建过程中,本文通过改进IMF的基于法规的衡量方法,梳理了我国自1998年至2019年各季度各类资本管制相关的政策法规,构建起我国资本管制强度的衡量指标。实证分析分为两步,先从静态角度分析,以我国1998年到2019年四类资本账户项目(直接投资、股权投资、债券投资以及其他投资流动)的资本管制强度和各类资本双向流动的季度面板数据为基础,建立变系数固定效应模型,分析我国分类资本管制与不同资本流动类型之间的内在联系。再从动态角度分析,以我国1998年到2019年总体资本管制强度和各类资本双向流动的季度时间序列数据为基础,运用VAR模型和脉冲响应函数,分析我国资本管制对资本流动结构的动态影响。实证结果表明,第一,资本流入管制对其他投资更有效,对股权投资影响较小。第二,资本流出管制对其他投资和债券投资更有效,对直接投资无影响。第三,资本管制对资本流动结构的影响短期内有效,长期效果逐渐减弱。第四,对资本流出管制的效果不如流入管制。最后,本文根据实证结论给出了四个政策建议,包括寻求高效的政策组合、灵活运用管制政策、加强对直接投资的监管和金融科技助力资本流动管理。
杨柳[2](2020)在《中国资本管制政策及其效果分析 ——基于跨境资本流动规模和波动性的分析》文中指出随着世界经济的融合与资本自由化的推进,中国与他国资本交往更为频繁,大大促进了国内经济的发展,但跨境资本流动的波动性增大、周期性增强,也给国内经济系统的稳定带来了诸多潜在风险。在此背景下资本管制政策的重要性和复杂性日益凸显,资本管制政策是否能够有效影响跨境资本流动这一问题也成为各国政府及学术界关注的焦点。本文基于跨境资本流动规模和波动性的视角,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探究。本文通过梳理1995年以来23年间外管局颁布的220项相关法规,分析了我国资本管制政策的变化特征和发展趋势,并测算了我国1995-2018年277个月度和92个季度资本管制强度指标,建立实证分析的数据和法规基础。基于上述研究,本文进一步对我国资本管制政策对跨境资本流动规模和波动性的实际影响进行了实证考察,对现有资本管制政策加以分析。研究发现:(1)我国资本管制强度总体呈现波动下降的变化趋势,且受国内经济环境与国际因素影响明显;(2)资本管制强度的放松对于我国跨境资本流入具有显着的正向影响,但对于流出的影响有限;(3)资本管制强度的增大能够有效降低我国跨境资本流动的波动性,且对流入的影响显着。通过上述研究,本文得到启示:政府在推进资本自由化过程中,需将“宏观审慎”资本管制工具与传统工具相结合,合理设计资本流入流出管理机制及预警机制,并配合以正确的经济政策以防范及应对资本自由化过程中跨境资本流动异常所带来的风险问题。
纪炜[3](2020)在《中国短期跨境资本流动管理有效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世界经济与金融自由化、全球化程度不断加深,跨境资本流入新兴市场国家呈现繁荣局面,中国作为新兴市场国家,跨境资本流动规模不断增加,流进流出愈加频繁,虽然资本流入有助于我国的经济增长,但是资本流入之后的流出在达到一定的规模和速度时,会引发我国经济动荡,使得我国经济和金融市场受到巨大冲击,埋下金融危机的隐患。当前全球经济贸易政策不稳定,中美贸易争端持续不断,进一步加剧了我国短期跨境资本流动的波动。我国一直在积极推进人民币国际化和资本账户开放,对经济的干预逐渐减少,对跨境资本流动的管理也在逐步放松。在这样的背景下,我国一方面要减少干预,另一方面又要最大程度的避免资本流动带来的负面影响,研究中国资本流动管理是否有效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实行严格跨境资本流动管理期间中国抵御住了外来冲击,但随着管理强度的不断下降,管理效果是否也会出现衰退趋势,需要进一步的研究验证。因此本文借鉴现有研究成果中对利率平价定律的修正方法,利用状态空间模型对中国的短期跨境资本流动管理强度进行了测算,得出我国自2000年以来短期跨境资本流动管理强度不断下降,只有在国际金融危机期间强度有所上升;其次通过对跨境资本流动管理有效性的相关概念梳理和理论基础分析,进一步构建了包含跨境资本流动管理、汇率波动、短期资本流动和国内外利差四变量的理论模型,然后通过TVP-VAR模型进行了实证研究,得出结论:第一,我国的短期跨境资本流动管理是有效的,可以有效控制短期资本流动,稳定人民币汇率,对国内外利差的缩小也有一定影响;第二,在2016年之后开始实施的跨境资本流动宏观审慎管理效果更好;第三,汇率波动和国内外利差扩大都会影响资本流动管理效果的实现,所以更应该注重宏观审慎管理,从多方面加强对跨境资本流动的控制。通过理论研究和实证检验,最后对中国跨境资本流动管理提出了政策建议,应该加强跨境资本流动宏观审慎管理,进一步完善跨境资本流动管理的协调机制,有序推进我国资本账户开放。
何圣财[4](2018)在《中国资本管制有效性的再检验》文中提出新时代下,自贸区的大范围设立,对资本管制的效率及提升策略提出了新的要求。文章利用中国2002年—2016年的季度数据,选取资本流动规模、人民币汇率、股票价格、外汇占款、国内外利差五个变量,通过建立VAR模型对中国资本管制的有效性进行了实证检验,结合脉冲响应分析,论文得到以下结论:总体而言,中国的资本管制可以取得较好的短期效果,但长期来看,有效性并不显着;另外,资本管制政策的实施还依赖于国内外经济发展环境,一般地,在经济处于稳定时期,可适当放松管制,而当经济出现剧烈波动时,资本管制政策应该加强。
陈雨蒙[5](2018)在《我国汇率制度选择与资本账户管理的协调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中,汇率制度改革与资本账户开放始终是两个至关重要的问题:面对当前的经济下行压力,为同时实现“稳增长”和“控风险”双重目标,央行应如何推进汇率制度的市场化改革,合理引导外汇市场预期,从而保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在当前美元处于升值周期、人民币具有一定贬值压力的情况下,央行应以怎样的方式管理资本账户和跨境资本流动,从而维护金融环境安全?值得注意的是,这两个问题并非各自独立存在,而是彼此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因此,对当前我国的汇率制度选择与资本账户管理之间的协调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首先分析了不含资本账户管理情况下的汇率制度选择问题,通过建立包含货币政策与汇率政策的两政策DSGE模型,比较不同汇率制度下的中央银行福利效应。研究发现不论中央银行选择怎样的政策目标或规则,中间汇率制度均优于两极化的汇率制度。随后本文采用跨国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了汇率制度稳定性对于货币政策独立性的影响,研究发现,二者之间的负相关会随着经济金融水平的提升而明显减弱。其后,本文在两政策模型中引入第三个政策即资本账户管理,通过建立同时包含货币政策、汇率政策与资本账户管理政策的三政策DSGE模型,比较不同偏好类型的中央银行制度组合及相应福利损失,从而考察汇率制度选择与资本账户管理二者之间的协调问题。研究发现,相比资本完全自由流动,对资本流动进行管理有利于央行降低福利损失,因此中央银行应同时采用管理浮动汇率制与资本账户管理相结合的制度组合。最后,由于现阶段多数学者对于资本账户开放的定量研究仍集中于以法规法测度的资本管制水平,因此本文构建了基于事实法测度的审慎型资本流动管理指标,并采用我国的时间序列数据对其进行了强度测算及分析,研究发现,审慎型资本流动管理政策可以较为有效地调控短期资本流动,但在突发事件冲击下,仍需要增加资本账户管理强度以遏制大规模的资本流动。基于上述结论,本文认为:(1)在汇率制度选择方面,以管理浮动汇率制为代表的中间汇率制度优于完全浮动的汇率制度,因此无需实现汇率制度的清洁浮动;(2)虽然保持汇率制度的稳定会在一定程度上削弱货币政策的独立性,但二者之间存在着先增强后减弱的非线性关系,且更为发达的经济金融水平有助于削弱二者之间的冲突;(3)考虑资本账户管理时,应采用管理浮动汇率制与资本账户管理相结合的宏观经济政策组合,而无需追求过高的资本账户开放程度;(4)在资本流动管理方面,需要保持对资本流动的审慎管理以实现对短期国际资本流动的引导和调节,从而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
刘建丰[6](2018)在《不确定条件下的微观资产配置与宏观政策作用研究 ——基于DSGE框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经历了30多年的高速增长后,当前中国宏观经济在“三期叠加”中已步入了中速增长的“新时期”,未来经济走势仍充满不确定性。国外一些文献如Deng和Wen(2016)等指出,在经济不确定性下,资源会流向流动性和安全性(质量)。所以,在含有家庭和企业这两个最市场化且最核心经济部门的基本模型中,本文首先探讨了具有安全性和流动性的货币性资产配置。在扩展模型中,本文还将房地产和对外经济部门纳入本研究中进行分析。一个重要原因是我国的金融市场欠发达、资本市场不完备且安全资产相对缺乏,而这两个经济部门所提供的房地产和外汇资产对每个家庭来说也相对安全且具有较好流动性,尤其是在世界和中国的经济不确定性加大,中国家庭对“好资产”需求急剧增加且市场上“资产荒”愈演愈烈的情况下。当然,房地产和对外经济这两个部门在中国整个经济体系中本身也十分重要。因此,本文的核心是通过建立一个基于动态随机一般均衡(DSGE)框架的统一的理论模型来较系统地探讨在经济不确定性下,资源怎样更加流向封闭经济中货币性资产和一二线城市房地产与开放经济中外汇资产的机制机理,以及分析政府为稳定产出、就业、通胀、外汇储备和汇率等经济目标所采取货币金融等宏观政策的作用效果如何。笔者认为,这是危机后不确定性环境下中国经济的两个根本性问题。虽然对每个家庭来说,货币性资产、房地产以及外汇资产的共性是相对安全且具有较好流动性,但它们的其他性质完全不同。首先,货币性资产作为计价物没有价格,而房地产和外汇资产则具有价格;其次,房地产作为一种实物性资产具有一定的折旧且牵涉到土地的价值和供需,而外汇资产则另外牵涉到汇率和跨国资本流动。因此,在内容和结构上,本文对这三种具有明显差异性的安全资产单独进行分析显然非常有必要。直觉上,在世界和中国经济不确定性加大的情况下,中国家庭将增加货币性资产、房地产尤其是一二线城市的房地产以及外汇资产这些“好资产”的需求。本文较系统的理论研究结果发现,在经济不确定性下,与这些经济直觉类似,资源会“脱实向虚”,更加流向封闭经济中的货币性资产和一二线城市房地产以及开放经济中的外汇资产,导致家庭消费和企业生产性投资以及整个经济的总需求与总产出下降;房地产部门尤其是一二线城市的房地产投资、土地和商品房需求增加,地价和房价上升;以及开放经济中的外汇储备下降和资本外流。显然,这一理论结果与危机后中国现实经济的运行情况基本一致。在封闭经济中,为应对不确定条件下微观家庭和企业更趋向于配置货币性资产的行为,政府以名义利率为工具的货币政策能够更为有效地平滑由于收入不确定性而造成的经济波动。房地产宏观调控政策的模拟分析表明,若实施对经济不确定性冲击作出反应的货币政策规则,则随着利率规则反应系数的加大,经济不确定性上升引致的实体经济部门萧条和房地产部门过热的症状将缓解。此外,在房产限购下,经济不确定性上升对实体部门的不利冲击减弱;与此同时,过热的房地产部门则得到一定的抑制。当然,经济不确定性的上升和房产限购政策的加严均会加剧家庭消费不平等。在开放经济中,为稳定产出、就业、通胀以及外汇储备和汇率等宏观经济目标,整体而言,当面临经济不确定性冲击时,央行采用货币数量规则并配以对外汇储备变化作出反应的资本管制政策相对最好。事实上,这种政策配合目前正是中国人民银行在现实经济中所选择的。与以往涉及中国宏微观经济运行及货币金融政策的一些国内研究不同,本研究的一个重要前提是基于经济不确定性的环境。本文基本模型和扩展模型的核心是对家庭收入异质性和经济不确定性冲击的模型刻画。事实上,利用一个较统一的DSGE理论框架来系统地研究不确定条件下中国经济中的各种微观资产配置并对各种宏观政策的作用效果进行比较分析,这是本文最大的不同或者说创新。据笔者所知,目前国内学者尚未如此做。本文的一个不足是仅主要分析货币金融政策,笔者未来的工作之一是对其进行财政等其他政策方面的扩展。本文的另一个不足是未能将货币性资产、房地产以及外汇资产放入同一个理论模型中同时加以分析。这是本文一个尚未克服的技术难点,笔者目前还未找到恰当的方法来解决。显然,这是笔者未来需要对本文继续发展的另一个重要方面。
温阳阁[7](2017)在《中国资本管制有效性的动态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尽管学术界与政界一直对于资本管制的利弊存在着持续的争论,但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随着各国资本管制不断开放、金融工具不断创新、资本市场全球化加速,国际短期资本频繁流动成为新兴市场国家经济和金融极大的不稳定因素,金融危机频发使得资本管制的必要性得到更多的肯定。随着人民币在2016年10月1日正式纳入IMF特别提款权一篮子货币,中国资本项目可兑换和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已进入关键阶段。这一过程中,面对国内金融市场不够完善、规避汇率风险能力较差等问题,中国应继续实施必要的管制措施以应对日益复杂的国际资本自由流动带来的不确定风险,在保持汇率稳定的条件下,坚定、稳步推进资本市场的有序开放。在这样的背景下,研究当前中国资本管制的有效性仍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目前,国内学者通常用投资—储蓄相关性分析、利率平价法等方法,将一国的宏观经济变量之间的特定关系与资本管制有效性相联系,从而间接验证资本管制是否有效,并得出了较为一致的结论,即中国资本管制仅在短期内有效,在长期内趋于无效。但使用宏观变量之间的关系进行验证,仅能从整体上反映一国资本管制有效性,其间接的反映效果也不乏诸多局限,如忽略了多种其他重要因素对宏观变量关系的影响、结果主要以静态时点结果为主、难以对细分的资本类别下的管制效果进行分析等。本文希望在已有研究基础上对资本流入管制和资本流出管制进行分类研究,分别构建资本管制强度指数,并对两者在不同政策目标的效果上进行动态分析和比较,有助于分析中国当前资本管制的效果和人民币资本项目开放进程中资本管制重点应关注的问题。本文首先对中国资本流入管制和资本流出管制构建了详细而有针对性的衡量指标。接下来选取中国1998年到2015年实际产出、国内外真实利差、实际汇率、资本流动(包括资本流入和资本流出)和资本管制强度(包括资本流入管制强度和资本流出管制强度)五组变量的季度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由于2005年7月,中国进行了汇率形成机制改革,2005年7月后的汇率波动相较于前一时段明显加大,势必会对资本管制的有效性产生影响,因此本文将研究时间段分为2005年汇率改革前和汇改后两个阶段分别建立VAR模型和脉冲响应分析,观察资本流入管制和资本流出管制对这些目标政策变量的动态影响,以反映资本流入管制和资本流出管制分别对宏观政策目标的效果。实证结果表示,2005年汇改后的资本管制有效性相比于汇改前这一阶段明显降低,尤其是体现在两方面:第一,在资本流出加剧的情况下,不能很好地控制资本流出;第二,汇率市场化提高的情况下,资本管制总体上对汇率的稳定效果都不甚理想。根据实证分析结果,本文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付伟[8](2017)在《资本管制变迁及中国资本管制改革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从回顾和总结世界资本管制历史发展变迁出发,对中国资本管制改革进程进行了梳理,并对管制强度进行了测量,最后在对现有问题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为中国下一步资本管制改革提出政策建议。
游宇,黄宗晔[9](2016)在《资本管制对融资结构和经济增长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本文发现如果短期债券融资伴有发生资产清算的风险,那么,运用资本管制政策调整融资结构有助于促进经济增长。通过整理78个国家从1995到2010年的资本管制数据,我们检验了对不同类别的资产进行管制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对债券进行管制能够促进经济增长;对股票进行资本管制阻碍了经济增长;而对直接投资进行资本管制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不显着。最后,我们考察了资本管制对资本流动组成结构的调整作用,验证了资本管制影响经济增长的机制。
张春生,蒋海[10](2016)在《人民币资本项目开放的研究进展》文中认为近十多年人民币资本项目开放成为国际研究热点,涌现很多的研究文献,研究主要围绕人民币资本项目管制有效性、资本管制的影响、资本项目开放政策的影响、资本项目完全开放的影响、资本项目开放与人民币国际化、资本项目开放现实问题这几方面展开,本文对相关文献进行全面梳理,并提出研究展望。
二、中国资本管制强度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国资本管制强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我国资本管制对资本流动结构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资本流动与资本流动结构 |
1.2.2 资本管制与资本管制强度的测量 |
1.2.3 资本管制与资本流动 |
1.2.4 文献评述 |
1.3 研究思路和论文框架 |
1.4 本文创新点与不足 |
2 资本管制影响资本流动结构的机理分析 |
2.1 资本管制影响资本流动结构的理论基础 |
2.1.1 三元悖论 |
2.1.2 外部性理论 |
2.2 资本管制影响资本流动结构的传导机制 |
2.2.1 价格传导路径 |
2.2.2 数量传导路径 |
3 我国资本管制与资本流动结构的发展和现状 |
3.1 我国资本管制的发展和现状 |
3.1.1 我国资本管制发展历程 |
3.1.2 我国资本管制的问题与困境 |
3.2 我国资本流动的结构特征及趋势分析 |
3.2.1 我国资本流动的发展与现状 |
3.2.2 直接投资的特征与趋势 |
3.2.3 证券投资的特征与趋势 |
3.2.4 其他投资的特征与趋势 |
4 资本管制强度指标构建 |
4.1 资本管制强度测度方法 |
4.1.1 基于法规(de jure)的测度 |
4.1.2 基于事实(de facto)的测度 |
4.1.3 本文采用的测度方法 |
4.2 我国资本管制强度的测量 |
4.2.1 资本管制强度指标的构建 |
4.2.2 从中国实际角度解读指标 |
5 资本管制对资本流动结构影响的实证分析 |
5.1 资本管制与资本流动结构的面板数据分析 |
5.1.1 研究模型设定 |
5.1.2 研究变量选择 |
5.1.3 变量的描述性统计 |
5.1.4 面板单位根检验 |
5.1.5 面板数据模型的估计与检验 |
5.2 资本管制对资本流动结构影响的动态分析 |
5.2.1 研究模型与变量选取 |
5.2.2 单位根检验 |
5.2.3 协整检验 |
5.2.4 最优滞后阶数选择 |
5.2.5 格兰杰因果检验 |
5.2.6 VAR模型稳定性检验 |
5.2.7 脉冲响应函数分析 |
5.3 研究结论 |
6 政策建议 |
6.1 寻求高效的政策组合 |
6.2 灵活运用管制政策 |
6.3 加强对直接投资的监管 |
6.4 金融科技助力资本流动管理 |
参考文献 |
(2)中国资本管制政策及其效果分析 ——基于跨境资本流动规模和波动性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本文的结构安排 |
1.4 本文的创新与不足 |
2 文献综述 |
2.1 资本管制的定义及强度指标测算 |
2.2 资本管制与跨境资本流动的相关研究 |
2.3 文献评述 |
3 资本管制与跨境资本流动的理论分析 |
3.1 博弈论视角下的资本管制与跨境资本流动的影响机制 |
3.2 资本管制对跨境资本流动的影响机制 |
4 中国跨境资本流动的表现、制度背景及资本管制强度指标测算 |
4.1 中国跨境资本流动的表现和制度背景 |
4.2 中国资本管制强度指标测算 |
5 实证分析 |
5.1 数据来源和样本选择 |
5.2 变量定义 |
5.3 模型设定 |
5.4 变量描述性统计和相关性分析 |
5.5 实证结果 |
5.6 内生性和稳健性检验 |
6 结论和政策建议 |
6.1 结论 |
6.2 政策建议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清单 |
附录 |
致谢 |
(3)中国短期跨境资本流动管理有效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外相关研究 |
1.2.2 国内相关研究 |
1.2.3 文献评述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创新之处 |
第2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 |
2.1.1 短期跨境资本流动 |
2.1.2 短期跨境资本流动管理 |
2.1.3 短期跨境资本流动管理有效性 |
2.2 理论基础 |
2.2.1 短期跨境资本流动的动因理论 |
2.2.2 短期跨境资本流动管理的理论基础 |
第3章 中国短期跨境资本流动状况及管理强度测算 |
3.1 中国短期跨境资本流动状况 |
3.1.1 中国短期跨境资本流动整体规模 |
3.1.2 中国短期跨境资本流动特点 |
3.2 中国短期跨境资本流动管理的实践 |
3.2.1 资本管制的实践 |
3.2.2 宏观审慎管理的实践 |
3.3 中国短期跨境资本流动管理强度测算 |
3.3.1 模型构建 |
3.3.2 测算过程及结果 |
第4章 中国短期跨境资本流动管理有效性实证检验 |
4.1 模型设定与数据来源 |
4.1.1 理论模型构建 |
4.1.2 实证模型 |
4.1.3 数据来源与说明 |
4.2 实证分析 |
4.2.1 平稳性检验 |
4.2.2 参数估计结果分析 |
4.2.3 时变随机波动分析 |
4.2.4 变量影响关系的时变特征分析 |
4.2.5 不同提前期的时变脉冲响应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政策建议 |
5.1 本文主要结论 |
5.2 政策建议 |
5.2.1 加强短期跨境资本流动宏观审慎管理 |
5.2.2 进一步完善我国跨境资本流动管理协调机制 |
5.2.3 有序推进我国资本账户开放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中国资本管制有效性的再检验(论文提纲范文)
一、相关研究回顾 |
(一) 资本管制有效论 |
(二) 资本管制无效论 |
二、中国资本管制有效性的实证分析 |
(一) 变量选择与数据来源 |
1. 资本流动规模 (CAP) |
2. 人民币汇率预期变动 (PRE) |
3. 股票价格的变动 (STO) |
4. 货币供给中外汇占款的波动 (CUR) |
5. 国内外利差 (DIN) |
(二) 实证分析 |
1. 平稳性检验 |
2. 协整检验 |
3. 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 |
4. 模型的滞后期及稳定性检验 |
5. 脉冲响应分析 |
三、主要结论与政策启示 |
(一) 主要结论 |
(二) 政策启示 |
1. 当国内外经济金融环境较为稳定时, 适度放松资本管制 |
2. 当国内外经济金融环境激烈波动时, 适当加强资本管制 |
3. 加强国际间的政策协调 |
(5)我国汇率制度选择与资本账户管理的协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2.1 研究思路 |
1.2.2 研究方法 |
1.3 可能的创新与不足 |
1.3.1 可能的创新 |
1.3.2 不足及未来研究方向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汇率制度选择相关研究 |
2.1.1 汇率制度选择的争议回顾 |
2.1.2 基于三元悖论的汇率制度研究 |
2.1.3 货币政策与汇率政策的协调研究 |
2.2 资本账户管理相关研究 |
2.2.1 资本管制强度测算 |
2.2.2 资本管制的有效性分析 |
2.2.3 资本审慎管理的相关研究 |
第三章 资本自由流动下的汇率制度选择研究 |
3.1 引言 |
3.2 模型构建 |
3.2.1 家庭部门 |
3.2.2 厂商部门 |
3.2.3 对外贸易 |
3.2.4 政府部门 |
3.2.5 外生冲击设定 |
3.3 数据描述 |
3.3.1 参数校准 |
3.3.2 贝叶斯估计 |
3.4 汇率制度选择及其内在机制分析 |
3.4.1 福利比较分析 |
3.4.2 动态响应分析 |
3.4.3 内在机制分析 |
3.5 稳健性检验 |
3.5.1 改变目标函数后的稳健性检验 |
3.5.2 改变政策规则后的稳健性检验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汇率制度稳定与货币政策独立性的实证研究 |
4.1 引言 |
4.2 汇率制度稳定与货币政策独立性的非线性关系 |
4.3 汇率制度稳定与货币政策独立性的非对称性关系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汇率制度选择与资本账户管理的组合研究 |
5.1 引言 |
5.2 模型构建 |
5.2.1 家庭部门 |
5.2.2 政府部门 |
5.3 数据描述 |
5.4 福利比较分析 |
5.5 稳健性检验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基于变系数模型的审慎型资本账户管理研究 |
6.1 引言 |
6.2 资本流动管理政策强度测算 |
6.2.1 模型构建 |
6.2.2 居民债券组合调整成本测算 |
6.3 短期资本流动与资本流动审慎管理的关系研究 |
6.3.1 短期资本流动月度数据估算 |
6.3.2 模型设定与数据描述 |
6.3.3 实证分析 |
6.4 回归利率平价的资本流动管理有效性分析 |
6.4.1 利率平价偏离值的平稳性检验 |
6.4.2 资本流动管理的有效性变迁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政策建议 |
7.1 主要结论 |
7.2 政策建议 |
附录 |
附录A 第三章附录 |
A.1 辅助方程及其参数设定 |
A.2 完整的非线性系统 |
A.3 稳态均衡 |
A.4 稳态下的辅助函数参数求解 |
附录B 第五章附录 |
B.1 辅助方程参数设定及其稳态求解 |
B.2 完整的非线性系统 |
B.3 稳态均衡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致谢 |
(6)不确定条件下的微观资产配置与宏观政策作用研究 ——基于DSGE框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现实背景 |
1.1.1 国外现实经济运行中的不确定性及宏观政策应对 |
1.1.2 国内现实经济运行的不确定性及其与美国的对比 |
1.2 问题的提出 |
1.2.1 危机后中国经济金融体系中的主要问题 |
1.2.2 本文所考察经济部门的界定 |
1.3 本文的研究内容、框架及方法 |
1.4 本文的研究意义和基本结论 |
1.5 本文的创新与不足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经济不确定性文献的重点综述 |
2.1.1 家庭收入不确定性方面的文献 |
2.1.2 企业不确定性方面的文献 |
2.1.3 对国内外不确定性研究现状的进一步述评 |
2.2 房地产经济方面的代表性文献回顾 |
2.3 资本管制方面的文献回顾 |
2.4 本文与现有文献的不同 |
第3章 收入不确定性下的资产配置与货币政策选择 |
3.1 建模的基本思想 |
3.2 理论模型 |
3.2.1 异质性家庭部门 |
3.2.2 生产部门 |
3.2.3 资本品厂商 |
3.2.4 货币当局 |
3.2.5 一般均衡与完整动力系统 |
3.3 贝叶斯结构估计 |
3.3.1 数据描述 |
3.3.2 估计结构 |
3.3.3 参数校准和估计 |
3.3.4 收入不确定性冲击的重要性 |
3.3.5 内生收入不确定性过程 |
3.3.6 稳健性分析 |
3.4 不确定性冲击的传导机制分析 |
3.4.1 收入不确定性冲击的传导机制 |
3.4.2 收入不确定性冲击的动态效应 |
3.4.3 收入不确定性的大小及动态过程 |
3.4.4 收入不确定性的长期稳态效应 |
3.5 货币政策规则的稳定性分析 |
3.6 本章小结和政策含义 |
第4章 经济不确定性下房地产开发投资对其他投资的挤出 |
4.1 危机后中国房地产市场的典型事实 |
4.1.1 中国房价的两个典型事实 |
4.1.2 中国经济的房地产化趋向 |
4.1.3 过度房地产开发投资对其他投资的挤出 |
4.2 经济不确定性与一线城市房价的正相关性 |
4.3 房地产开发投资挤出其他投资的理论模型 |
4.3.1 异质性家庭部门 |
4.3.2 房地产部门 |
4.3.3 产品生产部门 |
4.3.4 实物性资本品厂商 |
4.3.5 政府土地管理当局 |
4.3.6 货币当局 |
4.3.7 一般均衡与完整动力系统 |
4.4 参数校准与模型稳态 |
4.4.1 参数校准 |
4.4.2 模型相关稳态值比率的含义 |
4.4.3 稳态下重要宏观变量随不确定性(?)的变化 |
4.5 模型动态 |
4.5.1 经济不确定性上升冲击 |
4.5.2 一线和部分二线城市土地供给减少冲击 |
4.5.3 实体经济部门全要素生产率下降冲击 |
4.5.4 实物性投资效率下降冲击 |
4.6 房地产宏观调控政策的模拟分析 |
4.6.1 实施对经济不确定性冲击作出反应的货币政策规则 |
4.6.2 继续进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改善产品部门的全要素生产率和生产性投资效率 |
4.6.3 一线和部分二线城市应尽量增加土地供给以降低地价和增加商品房供给数量 |
4.7 本章小结 |
第5章 限购政策下家庭对一二线城市房地产的资产配置及福利变化 |
5.1 房产限购政策下理论模型的扩展 |
5.1.1 房产限购政策的刻画与家庭决策规则的变化 |
5.1.2 总房产需求方程 |
5.1.3 一般均衡与完整动力系统 |
5.2 房产限购政策下模型的稳态和动态 |
5.2.1 不同经济不确定性下重要宏观变量稳态值随房产限购比例h的变化 |
5.2.2 房产限购下重要宏观变量稳态值随不确定性(?)的变化 |
5.2.3 房产限购下的经济不确定性上升冲击 |
5.3 房产限购政策下的福利分析 |
5.3.1 房产限购政策下的福利计算 |
5.3.2 房产限购政策下经济不确定性上升对家庭福利的脉冲反应 |
5.3.3 家庭总福利随不确定性的变化 |
5.3.4 家庭总福利随房产限购政策的变化 |
5.3.5 经济不确定性增加导致家庭之间的消费不平等加剧 |
5.3.6 房产限购政策下家庭之间的消费不平等加剧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经济不确定性下的中国资本外流与货币政策有效性 |
6.1 跨国资本流动的几个经典事实 |
6.2 理论模型 |
6.2.1 开放经济中的异质性家庭部门 |
6.2.2 生产部门 |
6.2.3 中央银行 |
6.2.4 对外经济部门 |
6.2.5 一般均衡与完整动力系统 |
6.2.6 福利方程 |
6.3 基准模型的机制机理 |
6.3.1 模型参数的校准 |
6.3.2 货币数量规则下各重要宏观变量对收入不确定性冲击的脉冲反应 |
6.4 货币政策改革及各种货币政策的有效性问题 |
6.4.1 固定汇率制度下各重要宏观变量对收入不确定性冲击的脉冲反应 |
6.4.2 泰勒式的利率规则下各重要宏观变量对收入不确定性冲击的脉冲反应 |
6.4.3 泰勒式的利率规则与固定汇率制度的比较 |
6.5 货币政策与资本管制政策的协调 |
6.5.1 货币数量规则的基准情形 |
6.5.2 固定汇率制度与资本管制的配合 |
6.5.3 泰勒式的利率规则与资本管制的配合 |
6.5.4 三种不同货币政策与资本管制配合的比较 |
6.6 本章小结及政策建议 |
第7章 总结与研究展望 |
附录 |
附录3-1.命题3-1 的证明 |
附录3-2.异质性模型的稳态值求解 |
附录3-3.命题3-2 的证明 |
附录3-4.贝叶斯估计的稳健性 |
附录4-1.本文房价数据与FGXZ(2016)所构建房价指数的对比 |
附录4-2.命题4-1和4-2 的证明 |
附录4-3.异质性模型的稳态值求解 |
附录5-1.命题5-1 的证明 |
附录5-2.异质性模型的稳态值求解 |
附录5-3.限购政策下的福利表达式求解 |
附录6-1.中国宏观经济的其他重要特征 |
附录6-2.命题6-1和6-2 的证明 |
附录6-3.完整的动态经济系统及其稳态值求解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7)中国资本管制有效性的动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资本自由化和资本管制的争论 |
1.2.2 中国资本管制必要性的探讨 |
1.2.3 资本管制是否有效的研究 |
1.3 研究方法和思路 |
1.4 创新点与不足 |
2.资本管制的内容及发展 |
2.1 资本管制的内容概述 |
2.2 全球资本管制的发展 |
2.3 中国资本管制的发展和现状 |
3.中国资本管制强度指标构建 |
3.1 资本管制强度的衡量方法 |
3.1.1 基于事实(de facto)的衡量方法 |
3.1.2 基于法规(de jure)的衡量方法 |
3.2 中国资本管制强度指标 |
3.2.1 对Quinn指标赋值权重的改进 |
3.2.2 构建中国资本管制强度指标 |
4.中国资本管制有效性的动态分析 |
4.1 变量选取及数据来源 |
4.2 资本管制有效性的实证分析 |
4.2.1 平稳性检验 |
4.2.2 协整检验 |
4.2.3 确定最优滞后阶数 |
4.2.4 构建VAR模型 |
4.2.5 格兰杰因果检验 |
4.2.6 脉冲响应分析 |
4.3 研究结论 |
5.政策建议 |
5.1 稳步推进中国金融深化 |
5.2 中国需要维持必要且合理的资本账户管制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8)资本管制变迁及中国资本管制改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资本管制起源及发展 |
(一) 资本管制第一阶段 |
(二) 资本管制第二阶段 |
(三) 资本管制第三阶段 |
(四) 资本管制第四阶段 |
(五) 资本管制第五阶段 |
(六) 资本管制变迁带来的启示 |
二、中国资本管制改革历史沿革 |
三、中国资本管制强度测量 |
四、中国资本管制存在问题分析 |
(一) 尚未建立起完善的宏观审慎监管体系 |
(二) 资本流动管理工具的市场化手段不够 |
(三) 未按资本流动期限结构对跨境资本流动进行有效管理 |
(四) 当前资本管制有效性仍需进一步提高 |
五、政策建议 |
(一) 加强风险预警机制和体系建设, 增强政策调控的及时性和科学性 |
(二) 推行中国版的托宾税, 从成本调节方面引导资本有序流动 |
(三) 加大对地下钱庄和虚假贸易的打击力度 |
(四) 切实降低人民币大幅贬值的预期 |
(9)资本管制对融资结构和经济增长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
二、理论模型 |
(一)企业家与投资项目 |
(二)借款人与短期债务危机 |
(三)资本形成与总产出 |
(四)竞争市场均衡 |
(五)政府与资本管制 |
三、实证模型与数据 |
(一)计量模型 |
(二)数据描述 |
(三)主要实证结果 |
(四)资本管制对经济增长影响的机制分析:一个融资结构的视角 |
四、结论 |
(10)人民币资本项目开放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一、人民币资本项目管制的有效性 |
二、人民币资本项目管制的影响 |
三、人民币资本项目开放政策的影响 |
四、人民币资本项目完全开放的可能冲击 |
五、人民币资本项目开放与人民币国际化 |
六、人民币资本项目开放策略问题 |
七、研究展望 |
四、中国资本管制强度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我国资本管制对资本流动结构的影响研究[D]. 顾凯. 浙江大学, 2021(10)
- [2]中国资本管制政策及其效果分析 ——基于跨境资本流动规模和波动性的分析[D]. 杨柳. 暨南大学, 2020(04)
- [3]中国短期跨境资本流动管理有效性研究[D]. 纪炜. 天津财经大学, 2020(06)
- [4]中国资本管制有效性的再检验[J]. 何圣财. 河北地质大学学报, 2018(06)
- [5]我国汇率制度选择与资本账户管理的协调研究[D]. 陈雨蒙. 厦门大学, 2018(07)
- [6]不确定条件下的微观资产配置与宏观政策作用研究 ——基于DSGE框架[D]. 刘建丰. 上海交通大学, 2018(01)
- [7]中国资本管制有效性的动态研究[D]. 温阳阁. 山东大学, 2017(09)
- [8]资本管制变迁及中国资本管制改革研究[J]. 付伟. 西南金融, 2017(05)
- [9]资本管制对融资结构和经济增长的影响[J]. 游宇,黄宗晔. 金融研究, 2016(10)
- [10]人民币资本项目开放的研究进展[J]. 张春生,蒋海. 浙江工商大学学报, 201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