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M县检察院审查逮捕案件质量的调查报告

关于M县检察院审查逮捕案件质量的调查报告

论文摘要

为保证审查逮捕案件的质量,更好的贯彻落实宽严相济的思想,基于审查逮捕工作实践,结合相关的刑事法律法规和刑事司法政策,笔者对M县检察院审查逮捕案件的调研状况予以分析,找出影响其审查逮捕案件质量的原因,并提出建议和对策,以期提高检察机关审查逮捕案件的质量。笔者在论文的第一部分首先对审查逮捕案件质量标准的概念予以界定,分为实质标准、证据标准、必要标准和时效标准四个方面,并结合现行相关法律法规对这四个标准进行了论证。第二部分对M县检察院审查逮捕质量的调研状况进行了说明,得出该院审查逮捕案件质量存在错捕、逮捕缺陷与程序瑕疵率相对偏高的结论。第三部分笔者通过分析得出影响审查逮捕案件质量问题的原因是逮捕的法定条件难以把握、审查逮捕程序正当性不足、执法理念存在偏差、替代羁押性强制措施运用不足以及逮捕承载着过多的功能与预期,以上五个方面是最重要的原因。第四部分提出了如何改变逮捕案件质量低下的现状,提高审查逮捕案件质量的对策。笔者以为,应该按照“符合法律、符合规律,符合办案需要”的原则,在现有法律框架下,努力寻求保障刑事诉讼顺利进行与保障犯罪嫌疑人人权的最佳联结点。建议针对审查逮捕工作的特点,修改现行相关法律,完善逮捕的法定条件、建立相对合理更加科学的审查逮捕案件质量评价标准,完善审查逮捕程序,注重其正当性,转变对逮捕传统观念与功能预期,强化替代性羁押措施的运用,调整实务部门相关考核指标,以正确评价审查逮捕工作,提高审查逮捕案件的质量。结语提出了调研的体会,在立法赋予公权力机关义务后,应对义务的履行情况给予正确的评价标准,并进行有效监督,事后保障,只有如此,制度才能健康运行。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审查逮捕案件质量标准的界定
  • (一) 实质标准
  • (二) 证据标准
  • (三) 必要标准
  • (四) 时效标准
  • 二、M 县检察院审查逮捕案件质量概况
  • 三、影响审查逮捕案件质量的原因
  • (一) 法定逮捕条件难把握
  • 1. 逮捕的证据标准过于严格
  • 2. 逮捕的必要标准缺乏可操作性
  • 3. 逮捕的实质标准偏低
  • (二) 审查逮捕程序正当性不足
  • 1. 犯罪嫌疑人客体化
  • 2. 律师不能介入审查逮捕程序
  • 3. 审查逮捕程序的行政化
  • (三) 执法理念存在偏差
  • 1. “重打击轻保护”的执法观念根深蒂固
  • 2. “重配合轻制约”的执法观念长期存在
  • 3. “涉罪即送”、“构罪即捕”一直占据执法理念的主导地位
  • (四) 替代羁押性强制措施运用不足
  • (五) 实务部门考核指标不尽合理
  • 四、提高审查逮捕案件质量的对策
  • (一) 完善法定逮捕条件
  • 1. 建议将证据标准修改为“有证据证明有犯罪嫌疑”
  • 2. 建议将必要标准以列举的方式予以细化
  • 3. 建议将实质标准提高到三年以上有期徒刑
  • (二) 注重程序公正、推进程序诉讼化改造
  • 1. 保障犯罪嫌疑人的诉讼主体地位
  • 2. 保障律师的权利
  • 3. 推进审查逮捕程序的诉讼化改造
  • (三) 转变对逮捕的传统观念
  • 1. 打击与保护并重
  • 2. 在配合的基础上注重制约
  • 3. 全面树立少捕慎捕理念
  • (四) 强化替代性羁押措施的运用
  • (五) 调整实务部门相关考核指标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相关论文文献

    • [1].捕诉一体新形势下逮捕条件的困境与出路——以刑诉法第81条第1款的规定为中心[J]. 法制博览 2019(18)
    • [2].逮捕条件的阶层化重构[J]. 中国检察官 2018(15)
    • [3].逮捕条件适用现状分析[J]. 辽宁公安司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6(03)
    • [4].论逮捕条件的具体适用和完善[J]. 开封教育学院学报 2016(10)
    • [5].准确理解和适用逮捕条件研究[J]. 鄂州大学学报 2015(08)
    • [6].中国式羁押控制之成效评估——以S市不捕数据为实证样本[J]. 法大研究生 2016(02)
    • [7].我国逮捕条件历史沿革发展研究[J]. 长江丛刊 2017(11)
    • [8].逮捕条件的理解与适用[J]. 中国检察官 2013(16)
    • [9].新刑事诉讼法“细化逮捕条件,完善逮捕程序”对检察工作的影响与作用[J]. 法制与经济(中旬) 2012(09)
    • [10].美国和德国逮捕条件之比较[J]. 法制与社会 2012(34)
    • [11].热词[J]. 新民周刊 2020(29)
    • [12].以社会危险性审查为核心的逮捕条件重构——基于经验事实的理论反思[J]. 比较法研究 2018(03)
    • [13].逮捕条件中的社会危险性问题分析[J]. 法制与社会 2013(24)
    • [14].人大常委会不宜判断逮捕条件[J]. 江淮法治 2008(15)
    • [15].对修改后的逮捕条件的理解与适用[J]. 中国检察官 2012(11)
    • [16].略论新刑事诉讼法逮捕条件之把握——从一起案件的受理争议谈起[J]. 上海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4(01)
    • [17].附条件逮捕步入公众视野[J]. 人民检察 2009(02)
    • [18].试论我国逮捕制度的完善[J]. 法制与社会 2011(24)
    • [19].我国预防性羁押的有效适用研究——对新《刑事诉讼法》中规定的逮捕条件的反思[J]. 铁道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3(05)
    • [20].浅思新刑诉法逮捕条件的修改及具体适用[J]. 神州 2012(31)
    • [21].审查逮捕制度刑罚标准研究[J]. 湖北函授大学学报 2014(16)
    • [22].建立逮捕必要性的证明机制[J]. 人民检察 2012(22)
    • [23].对批准(决定)逮捕条件的理解和把握[J]. 河南社会科学 2009(06)
    • [24].宽严相济刑事政策与逮捕条件的衔接和修改[J]. 中共乐山市委党校学报 2009(01)
    • [25].逮捕条件中社会危险性的理解与适用[J]. 中国检察官 2018(21)
    • [26].建立逮捕必要性证明制度[J]. 法制资讯 2013(09)
    • [27].附条件逮捕改革述评[J]. 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04)
    • [28].控制犯罪与保障人权的权衡[J]. 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 2008(06)
    • [29].论逮捕条件在司法实践中的应用[J]. 魅力中国 2009(19)
    • [30].附条件批准逮捕的跟踪监督[J]. 湖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0(04)

    标签:;  ;  ;  ;  

    关于M县检察院审查逮捕案件质量的调查报告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