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智能建筑中空调机组的自控设计(论文文献综述)
王建明[1](2021)在《探析楼宇自控系统在现代智能建筑中的应用》文中认为现代建筑随着新科技的应用趋向智能化发展,楼宇自控系统在智能化建筑中被广泛应用,不仅可为人们提供居住便利,还可提高建筑安全性,并实现降本增效。基于此,文章阐述了现代智能建筑中楼宇自控系统的基本构成与应用优势,并从多个方面展开现代智能建筑中楼宇自控系统的具体应用分析,旨在突出楼宇自控系统在现代智能建筑中的优势,并为业界人员提供一定参考。
范朋丹[2](2019)在《空调风系统群智能控制方法研究与应用》文中认为智能建筑为建筑业主提供高效、便捷服务的同时,也保证建筑安全、稳定的运行。随着物联网及大数据技术的进步,对建筑自动化系统及运行管理的需求由只对少数关键设备进行监控,转变为对建筑内部各类信息进行综合管理。然而,现有大多数建筑智能化系统普遍采用分层分级的系统架构,仍由中央监控主机实施集中管理,在整体架构中大多没有内置建筑空间和机电设备的物理模型,缺乏标准化的描述,无法满足现代建筑自动化系统多子系统集成在灵活性、可扩展性、可重构性等方面的要求。现有集中式空调系统网络架构普遍采用基于总线的分层分级系统架构,该类采用集中式网络架构的空调控制系统针对机电设备和子系统之间互联互通问题缺乏统一的标准化描述方法,降低了智能机电设备的开发效率,阻碍了智能建筑的有效管理。经研究表明,群智能建筑(Insect Intelligent Building,I2B)可解决以上问题,本文针对空调风系统的群智能控制问题,开展了以下工作:针对群智能系统架构下空调风系统信息标准化描述问题,本文首先研究了空调风系统信息模型标准化描述方法,对空调风系统进行了基本单元的划分,并通过对基本单元控制逻辑和运行信息的分析,建立了空调风系统基本单元信息模型,解决了目前由于缺乏标准化描述而阻碍了建筑空间和机电设备之间“互联互通”和“即插即用”的问题。然后,本文研究了群智能架构下的空调风系统设备实现智能化的关键技术,聚焦设备间的通信和互联关键技术研究;开发了空调风系统智能设备,以智能新风机组为主,完成了新风机组驱动控制器(Drive Control Unit,DCU)的软硬件设计,实现了DCU、智能节点(Computing Process Node,CPN)以及传感器之间的通讯;提出了适于群智能架构下在线控制的静压设定值线性调整算法,将该算法编写成了应用软件(Application,APP)下载到新风机组CPN中。最后,基于以上研究,实施了某办公建筑新风机组群智能控制系统示范项目,为研究空调风系统群智能控制方法提供了平台;将编写的不同算法APP下载到相应CPN,通过对比试验研究,验证了新风机组群智能控制系统的控制效果。试验结果表明,在群智能系统架构下,静压设定值定步长调整算法与静压设定值线性调整算法均能使室内CO2浓度维持在其设定值,其中,静压设定值线性调整算法的控制效果更加稳定,相比定步长调整算法降低了20.5%的风机能耗。可见,静压设定值线性调整算法在群智能架构下有较明显的节能效果,且群智能架构下的控制算法调试的效率更高。
曹军[3](2019)在《基于BIM技术的建筑机电节能运维系统构架与功能需求研究》文中指出现阶段,建筑行业内部的业务开展还没有实现较高的信息化和智能化,管理效率不高。其中,建筑机电的运营管理的效率问题尤为突出。在进行设备运行管理时,过去采用最多的是建筑自动化系统,但是该系统在使用时对于操作人员的专业水平要求较高,很多运行管理人员并不能有效的使用该系统。此外,对于设备运行的监测数据只留存在系统内部,不能实现信息的共享,也就无法发挥数据的真实价值。建筑信息模型(BIM)的出现则为设备检测数据和工程数据的集成提供了一个新的途径,能够在运行管理阶段进行辅助分析和决策,充分发挥数据信息的价值。文章思路以重庆市某商业综合体项目为对象,对既有项目建筑机电运维效果进行理论性质地分析,通过综合BIM技术以及机电运维框架技术之间的优势以及对暖通空调子系统、能源管理子系统等构架与功能需求地实地考察研究与理论分析,从项目实际出现的问题为基础点出发,结合现场数据地实地调研,分析出暖通空调系统、能耗管控系统、自动控制系统等各部分出现的实际问题,并提出适合于本项目问题解决方案的策略以及对应框架策略实际地运用效果探求,实现智能化的运维管理是一项基于BIM系统新兴机电运维管理及优化改造技术相关的应用型研究。文章通过文献查阅,对目前BIM在机电运营使用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分析,确定搭建基于BIM架构的机电运维框架概念模型对比与传统机电运维的优势以及难点;对基于BIM技术的机电运营维护系统,从技术角度入手对其软、硬件设施进行研究;研究不同信息数据的共享及有效使用;研究可视化、参数化、协同性等特点在系统各个模块的应用,从而对各个辅助模块的框架进行搭建;结合论文重庆市参考项目,依据现场调研以及对整体机电运维系统反馈出的暖通空调系统实质性问题,基于这一理论点出发,分别从暖通空调系统框架、能源管理系统框架、楼控系统深化功能需求框架等对实际问题进行理论性质地分析与解决,对项目做进一步地技术分析与诊断,完善对于该项目机电节能运维控制管理与改造,同时以BIM系统的优势实时反馈与管理,以达到文章效果与搭建目的。具体细化分别对暖通空调系统内运维模式框架进行类别性地节能运维分析,提出模糊控制以及冷机群控等技术逻辑架构,并分析对于该项目的节能潜力以及相关性的实际效果;同时提出新新机电运维智慧技术管理构架功能需求模式,分析关于智能厕所、智能客流、智慧停车系统等对于实际项目操作性的应用潜力与实际效果。
蔡适然[4](2019)在《绿色智慧建筑的自然维度与可持续性设计策略》文中研究说明随着“数据革命”时代的到来,未来建筑的技术发展趋势必将随之发生巨变;在全球可持续发展的共同目标下,提升建筑与人、建筑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并通过高效的方式实现并提升建筑的功能需求,是当今建筑发展的主要课题。本文的理论部分在自然维度下定义了绿色智慧建筑的概念,阐述了自然维度下绿色智慧建筑的三大核心表征,对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技术集群支持下绿色智慧建筑的“绿色智慧综合管控系统”技术路径进行了探究,提出拥有“生命机制”的绿色智慧建筑从人工系统演进为与自然相融合的人因生态系统的可能性,并分类介绍了绿色智慧建筑的可持续性设计策略,辅以案例分析,为绿色智慧建筑的可持续性设计提供了技术路线。本文的实践部分以实际项目盐城市城南新区教师培训中心为例,通过项目设计理念的生成、可持续性设计和性能模拟与建筑设计交互并进的全过程记录,使项目起到绿色智慧建筑示范工程的积极的借鉴与指导作用。
华鹏敏[5](2020)在《群智能建筑空间单元信息模型与调控应用》文中研究指明群智能建筑平台技术是将人工智能、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等不同学科相融合后应用于建筑领域的一项重要技术成果,自提出以来因其能够解决传统集中式架构应用于建筑智能化控制存在的各种问题而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群智能建筑平台技术将建筑划分为建筑空间单元和源类设备单元两类,建筑空间单元是与人关系最为密切且为人服务的重要场所,是分布式思想在空间上的重要体现,以建筑空间单元为基本单位的环境调控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但是建筑空间单元内部设备系统众多、调控信息繁杂且不同设备系统、控制回路同时存在于一个空间中,相互之间存在高度耦合,调控难度极大,群智能架构的引入有望解决这些问题。本文将针对群智能建筑平台架构下建筑空间单元环境调控问题进行深入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如下。首先,针对建筑空间单元缺乏统一的标准化信息描述的问题,本文通过一系列调研、汇总、分析的工作,对建筑空间进行分类,并以房间空间为例介绍了建筑空间单元信息模型定义及架构、空间物理信息、末端从属设备信息和人员信息的分类提取等研究内容,为以建筑空间单元为基本单位的环境调控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其次,针对建筑空间单元环境调控中存在的各类调控设备在控制目标、控制算法、控制策略存在强耦合的问题,本文首先针对热湿环境、空气品质环境、光环境、消防安防系统调控的主要设备分别研究了其本地控制算法,然后研究了以年时间、天时间为边界的各设备协同优化控制策略,最后提出了适于建筑空间单元环境调控应用的变设定值优化控制算法。再次,面向群智能建筑架构下的建筑空间单元环境控制器产品研发需求,研究了支撑控制器开发的关键软硬件技术。最后,将以上研究成果进行集成,实现了群智能建筑空间单元调控示范应用和产品研发示范应用,包括示范项目选址、群智能控制系统设计、硬件系统设计、设备系统通信调试、软件系统设计等内容。示范应用验证了群智能建筑平台技术在建筑空间智能调控的应用效果。本文的研究内容预期可为群智能建筑空间单元智能调控产品开发、项目实施提供理论与技术参考,对改善建筑人居环境调控效果,促进我国自主研发技术在智慧建筑领域落地的信心,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邢天[6](2019)在《基于群智能平台的变风量空间单元室温预测控制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群智能建筑是近年来智能建筑发展的新热点、新方向,是将人工智能技术用于智能建筑控制系统并实现扁平化、无中心的一种楼宇智能化系统形式。群智能建筑系统平台下,建筑被分解为建筑空间和机电设备两大类基本单元。建筑空间单元作为人员活动的主要场所和暖通空调系统环境调控的主要对象,其划分方法和室内环境控制方法的研究,对于群智能系统的实际应用具有重要意义,也是亟需解决的关键问题。本文将面向I2B网络架构下建筑空间单元热环境控制问题,提出可行的解决方案。首先,根据各类大型公共建筑共性空间单元的特点,对各类空间单元进行分类,并从物理场扩散的角度出发,提炼出各类空间单元的划分方法,为群智能建筑环境参数控制提供基础支撑。其次,通过对变风量调节下建筑空间单元室温动态调节过程的理论分析,对变风量空调室温动态响应过程进行理论求解,结合风系统执行器间的拓扑结构,建立室温响应过程的解析模型。随后,通过开环阶跃响应试验获取室温实际响应曲线,同时通过仿真得到室温解析模型的响应曲线,并将仿真结果与试验实测真实数据进行对比,对解析模型进行评价。随后,基于变风量调节下空间单元室温动态响应的解析模型,结合模型预测控制中的动态矩阵控制算法,提出了采用最小风量法进行优化的预测控制方法。根据控制算法对经典预测算法和最小风量预测算法分别进行了仿真研究,并对比了两种算法的稳态、动态特性和调节过程的系统供冷能耗,并对建筑空间单元室温预测控制算法在解析模型发生失配时的鲁棒性进行了验证。最后,在单一房间预测控制算法基础上,结合群智能系统的分布式网络架构,给出了基于纳什最优的多区域室温分布式预测控制算法。通过仿真分别对同步调节和异步调节下各区域内室温动态调节效果进行了模拟,并验证了算法的精度和迭代收敛速度。
康莹[7](2018)在《绿色生态智能化建筑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的不断冲突,人类的居住环境日益恶化。这让我们重新自我审视人类居住的环境与自然环境相互的关系。本文研究的生态智能化绿色建筑是在全面推进可持续发展绿色低碳建筑的理念背景下提出的,促使人们开始反思是否可以以不违背理想的生活为基础,从根源上解决建筑对自然资源的需求。本文在分析绿色生态建筑研究现状的前提下,提出了绿色建筑智能系统的应用研究。本文的主要研究工作有以下几点:(1)首先是在绿色生态建筑中的体系中加入智能化系统的理论,并在绿色建筑中的进行应用研究。对生态智能建筑应用的主要能源进行分析,总结并抉择出影响生态智能化的建筑因素。(2)介绍了智能化系统在绿色生态建筑中的应用,从绿色生态智能化系统的组成和功能上强调了绿色生态化建筑和智能控制相结合的必要性。同时对绿色建筑智能化维护系统和生态智能化采暖系统都做出了相应的介绍。通过不同采暖方式在生态楼中的实际应用情况。从绿色环保、经济性、实用性和智能性方面来解析地源热泵、电热膜采暖和普通采暖三种供暖方式的特点。为本文接下来在实际生态楼项目中的应用与实现给出了指导意见。(3)以生态节能实验楼项目作为研究对象,介绍了生态实验楼项目的工程概况,并进一步进行可行性设计、规划,以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重点将遮阳智能化监控系统与中水处理系统、太阳能控制系统、太阳能-地热泵供热智能系统和低温辐射供暖系统在实验楼项目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对应用中的相关参数进行了设计,为绿色节能智能实验楼真正实现节能目标提供了有利的保障。(4)针对于实际项目,使用地源热泵太阳能供暖系统和低温辐射电热膜(低碳)装置以及温度传感器通过直接数字控制系统来实现智能化控制室内温度,将智能化控制集成系统应用到绿色生态建筑来实现该楼的智能化管理。利用太阳能光伏组件(太阳能)和风力发电系统(风能)产生电力,基本实现生态楼内“零能耗”的使用效果。(5)对全文的研究内容进行了总结,指出了研究的不足之处和下一步的研究方向。对于现代建筑来说,必须从传统的高消耗型发展模式,转变成为现代的高效绿色节能,这已经成为了建筑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将绿色建筑进行运营管理的部分纳入到集成控制系统中,增强能耗分项计量与能耗分析、管理等功能,以“绿色”作为目的、以“智能”当作手段,节约能源、降低资源消耗避免浪费减少污染,是建筑智能化发展的方向和目标,也是绿色建筑发展的必经之路。
张亚南[8](2017)在《暖通空调自控设计中配合问题分析》文中指出随着时代的进步,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越来越迅猛。与此同时,暖通空调的发展也取得了非常优秀的成绩,暖通空调与自控系统的配合问题在暖通空调的安装发展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近年来,我国政府以及相关企业部门非常重视暖通空调的发展,并且采取了一系列有效的措施加强暖通空调自控设计的配合问题研究,但是由于多方面的因素,目前暖通空调系统自控系统中还是存在很多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影响着暖通空调的有效发展。因此,相关人员应该采取有效的措施,解决其中存在的问题,加强暖通空调系统与自控系统的有效配合,促进暖通空调的有效发展。文章就目前暖通空调系统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暖通空调系统与自控系统的配合问题进行了分析,并且提出了具体的强化措施,希望对加强我国暖通空调自控设计的配合能够有所帮助。
贺淼淼,胡长兴,杭的强,宣永梅,陈光明[9](2016)在《智能建筑中空调系统建模研究及发展趋势》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智能建筑在使用过程中存在控制运行策略不合理、系统稳定性差等典型问题,对智能建筑进行节能与优化研究,需要重视空调系统在建模方面的研究。同时,由于智能建筑中空调系统能耗随用户需求量实时变化,如何从系统角度出发,建立空调系统动态能耗数学模型已成为近些年智能建筑中空调系统节能与优化的研究热点。结合国内外研究现状,分别从空调系统数学模型和典型设备数学模型的建立及优化方面进行阐述,总结了智能建筑中空调系统建模及优化研究现状,并展望了智能建筑中空调系统在建模及优化方面的研究趋势。
路敦才[10](2015)在《甘肃移动生产调度楼楼宇自控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文中提出我国目前正处于国民经济快速发展时期,随着城镇化占全国比例的不断增加,建筑物带来的大量能源消耗也持续增长,已经成为全社会总能源消耗的一个巨大部分,建筑物的能源节约工作已经变得越发重要。随着社会的进步及经济的不断发展,建筑物的使用者对自身工作生活环境的使用要求也在不断的提高。为了达到节能建筑物这一建设目标,只有将各项不同性质、不同类型、不同用途的建筑设备纳入到一个集中的、统一的、智能的信息化系统之中,使用这一信息化系统对受系统控制的建筑设备进行监测、控制及管理,使建筑设备乃至建筑物具备智能化,这样就能够向建筑物的使用人员提供一个高安全性的环保建筑,这一建筑同时具备节能、健康的功能,还能够满足使用者对工作、生活环境高效便捷的使用要求,楼宇自控系统正是顺应了这一潮流而诞生的。作为智能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楼宇自控系统的主要功能是实现对建筑物乃至建筑物群之内的各类建筑设备进行监测、控制与管理,满足建筑物使用人员的各项使用需求,同时,还可以通过对建筑设备的运行方式与管理手段的各项优化操作以达到降低各类设备运行、维护成本支出的目的,减少因使用不当而造成的能源消耗。楼宇自控系统涉及建筑设备的各个方面,与建筑使用者的使用感知密切相连,楼宇自控系统是智能建筑中覆盖面最广、涉及设备类型种类最多、设计工作量最大、施工需协调工作量最多、施工工程量最重的一部分,智能建筑的各项使用功能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楼宇自控系统的设计质量、施工工作的完成质量和完成水平。论文在说明智能建筑(IB)及楼宇自控系统(BAS)的发展历史、楼宇自控系统的主要组成、系统功能及实现方式的基础上,重点对甘肃移动生产调度楼项目楼宇自控系统进行了设计及实现。设计提出了“集中管理、分散控制”的建设方案,运用了分布式控制系统(DCS)、直接数字控制器(DDC)等技术实现系统,完成的工作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1)对甘肃移动生产调度楼楼宇自控系统建设需求进行分析,主要完成了冷冻站设备、空调设备、新风设备、给排水设备监控子系统及变配电设备监测子系统需监控设备数量、各类型信号数量的统计及分析。(2)根据实际项目需求,提出了系统设计方案,并从系统整体设计、各子系统设计、设备硬件配置、各子系统控制流程等方面着手,对楼宇自控系统进行了设计及实现。(3)对完成的整体系统,从系统登陆、设备状态监测、设备远程启停控制、故障设备报警、接口系统设备监测等方面内容进行了测试和分析。结果表明,系统功能和各项技术性能指标满足设计要求。(4)以“提前关停水冷机组利用管道内冷冻水剩余冷量制冷”的节能策略运用为例,分析了使用楼宇自控系统所带来的节能效果,节能比例达到7.5%。
二、智能建筑中空调机组的自控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智能建筑中空调机组的自控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1)探析楼宇自控系统在现代智能建筑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现代智能建筑中楼宇自控系统的基本构成与应用优势 |
1.1 基本构成 |
1.2 应用优势 |
2 现代智能建筑中楼宇自控系统的具体应用 |
2.1 照明系统 |
2.2 空调调节 |
2.2.1 新风系统控制 |
2.2.2 变风量控制 |
2.3 冷热源系统 |
2.4 电气控制 |
2.5 给排水监控 |
2.6 电梯监管 |
3 结束语 |
(2)空调风系统群智能控制方法研究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建筑智能化的研究进展 |
1.3 集中式系统架构的发展 |
1.4 群智能控制系统架构的提出 |
1.4.1 基于空间分布的群智能架构 |
1.4.2 CPN信息的标准化 |
1.4.3 群智能机电设备一体化 |
1.5 空调风系统智能控制发展现状 |
1.5.1 全空气系统的智能控制发展现状 |
1.5.2 风机盘管加新风系统的智能控制发展现状 |
1.6 空调风系统智能控制动态分析 |
1.7 研究内容与思路 |
2 空调风系统基本单元信息模型 |
2.1 空调风系统基本单元定义及划分 |
2.2 空调风系统基本单元划分原则的应用案例 |
2.3 空调风系统基本单元信息模型 |
2.2.1 变风量空调系统监控回路分析 |
2.2.2 空调风系统基本单元信息模型内容分析 |
2.2.3 空调机组及风机信息模型参数排序原则 |
2.4 本章小结 |
3 空调风系统群智能设备开发关键技术 |
3.1 智能CPN网络架构及通讯技术 |
3.2 群智能空调新风系统设备DCU开发 |
3.2.1 智能新风机组DCU硬件设计 |
3.2.2 智能新风机组DCU软件设计 |
3.3 智能新风机组CPN送风静压设定值APP |
3.3.1 送风静压设定值APP功能需求分析 |
3.3.2 静压设定值线性调整算法 |
3.3.3 送风静压设定值APP开发 |
3.4 本章小结 |
4 群智能新风系统的应用示范 |
4.1 示范项目建筑概况 |
4.2 群智能空调系统设计与安装 |
4.2.1 空调系统设计与安装 |
4.2.2 群智能控制系统设计与安装 |
4.3 新风系统控制算法参数的调试 |
4.3.1 PI算法及参数调试 |
4.3.2 静压设定值线性调整算法参数调试 |
4.4 CPN、DCU及传感器之间的通讯 |
4.5 本章小结 |
5 群智能空调新风系统应用与评价 |
5.1 群智能空调新风系统静压设定值试验研究 |
5.1.1 试验设计 |
5.1.2 试验工况分析 |
5.1.3 试验结果分析 |
5.2 过渡季工况不同空间单元CO2浓度设定值试验研究 |
5.2.1 试验设计 |
5.2.2 试验工况分析 |
5.2.3 试验结果分析 |
5.3 夏季工况不同空间单元CO2浓度设定值试验研究 |
5.3.1 试验设计 |
5.3.2 试验工况分析 |
5.3.3 试验结果分析 |
5.4 群智能控制系统的应用效益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空调机组信息模型 |
附录 B 风机信息模型 |
附录 C 静压设定值线性调整算法APP程序伪代码 |
附录 D 静压设定值定步长调整算法APP程序伪代码及逻辑图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3)基于BIM技术的建筑机电节能运维系统构架与功能需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发展现状 |
1.2.1 BIM国外研究现状 |
1.2.2 BIM国内研究现状 |
1.2.3 BIM信息化管理研究现状 |
1.2.4 BIM运维管理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 |
1.5 本章小结 |
2 基于BIM的机电运维系统信息化管理概论研究 |
2.1 BIM技术 |
2.1.1 BIM技术功能 |
2.1.2 BIM技术软件 |
2.2 机电运维信息化体系 |
2.3 基于BIM的机电系统运维信息化管理 |
2.3.1 需求分析 |
2.3.2 可行性问题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3 基于BIM的机电运维管理理论性构架分析 |
3.1 构架搭建理论背景 |
3.1.1 设计依据 |
3.1.2 技术背景 |
3.1.3 设计原则 |
3.2 构架整体理论设计 |
3.2.1 BIM运维管控构架功能需求 |
3.2.2 BIM运维管控构架模块设计 |
3.2.3 BIM运维管控构架设计 |
3.3 平台构架技术设计 |
3.3.1 理论技术架构设计 |
3.3.2 综合管理架构设计 |
3.3.3 综合界面设计 |
3.3.4 子系统构架通信协议及接口设计 |
3.3.5 平台构架硬件要求设计 |
3.3.6 子系统构架分级授权设计 |
3.3.7 安全机制设计 |
3.3.8 系统框架环境要求设计 |
3.3.9 互联网网络环境设计 |
3.4 本章小结 |
4 机电维护系统框架辅助功能模块搭建研究与设计 |
4.1 设备设施管理功能模块 |
4.1.1 台账展示 |
4.1.2 工作管理 |
4.2 能源计量功能模块 |
4.2.1 远传电表计量 |
4.2.2 能源计量功能设计 |
4.3 能源管理功能模块 |
4.3.1 能效指标分析 |
4.3.2 设备运行及能源数据报表 |
4.3.3 能耗统计及展示 |
4.4 运行管理功能模块 |
4.4.1 多用户地点权限管理 |
4.4.2 用能设备运行监测 |
4.4.3 能耗及设备运行报表 |
4.4.4 运行计划管理 |
4.4.5 能源及运行异常报警管理 |
4.4.6 用户操作日志管理 |
4.5 移动客户端APP模块 |
4.6 本章小结 |
5 基于BIM的建筑机电运维框架结合实际工程项目应用分析 |
5.1 项目背景 |
5.2 建筑用能设备规划 |
5.2.1 变配电系统 |
5.2.2 暖通空调系统 |
5.2.3 照明插座系统 |
5.2.4 动力系统 |
5.2.5 商业及其他用能系统 |
5.2.6 系统装机功率比 |
5.3 问题反馈 |
5.3.1 高能耗 |
5.3.2 高CO2 浓度 |
5.3.3 低舒适性 |
5.3.4 低智能化 |
5.4 能耗管理框架 |
5.4.1 能耗管理理论分析 |
5.4.2 能耗监测管理系统 |
5.5 暖通空调系统管理框架 |
5.5.1 现场需求 |
5.5.2 空调系统运行框架优化 |
5.5.3 冷机群控管理系统框架 |
5.5.4 空调系统供给侧持续节能运维服务框架 |
5.5.5 空调末端持续节能运维服务框架 |
5.6 楼宇自控系统管理框架 |
5.6.1 BA系统设计范围 |
5.6.2 BA系统工程现状 |
5.6.3 BA系统预改造方案 |
5.6.4 暖通空调设备现场功能构架 |
5.6.5 智能照明回路现场功能框架 |
5.6.6 现场BA功能需求框架 |
5.6.7 BA系统框架预优化 |
5.7 机电运维智慧技术管理框架 |
5.7.1 智慧厕所新框架 |
5.7.2 智能客流分析新框架 |
5.7.3 智能物联网电动窗框架 |
5.7.4 智慧停车系统框架 |
5.8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全文总结 |
6.2 创新点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A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的项目 |
B 学位论文数据集 |
致谢 |
(4)绿色智慧建筑的自然维度与可持续性设计策略(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缘起 |
1.1.1 课题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核心概念辨析 |
1.2.1 绿色智慧建筑 |
1.2.2 自然维度 |
1.2.3 可持续性设计 |
1.3 相关研究概论 |
1.3.1 “绿色建筑”与“智慧建筑”的发展历程 |
1.3.1.1 “绿色建筑”的发展历程 |
1.3.1.2 “智慧建筑”的发展历程 |
1.3.2 “互联网+”时代的技术发展对智慧建筑与绿色建筑发展的影响 |
1.3.3 将智慧建筑与绿色建筑相结合的探索 |
1.3.4 生态建筑学基础上的绿色建筑设计策略 |
1.4 核心技术支持 |
1.4.1 人工智能 |
1.4.2 云计算 |
1.4.3 物联网结合传感技术与识别技术 |
1.4.4 BIM |
1.4.5 新能源技术 |
1.5 研究方法 |
1.5.1 文献阅读和分析 |
1.5.2 案例研究 |
1.5.3 跨学科融合 |
1.5.4 项目实践支撑 |
1.6 研究框架 |
第二章 绿色智慧建筑的三大核心表征与其自然维度诠释 |
2.1 柔性结构 |
2.1.1 “开放建筑”理论 |
2.1.2 建筑“寿命层级”理论 |
2.1.2.1 场所 |
2.1.2.2 结构 |
2.1.2.3 表皮 |
2.1.2.4 功能 |
2.1.2.5 内设 |
2.1.3 “柔性结构”的长效性与可持续性 |
2.1.3.1 柔性结构的“长效性” |
2.1.3.2 柔性结构的“可持续性” |
2.2 生命体 |
2.2.1 绿色智慧建筑综合管控系统的架构 |
2.2.1.1 “眼”:绿色智慧建筑的“感知层” |
2.2.1.2 “脑”:绿色智慧建筑的“中枢层” |
2.2.1.3 “手”:绿色智慧建筑的“应用层” |
2.2.1.4 “眼——脑——手”结合的高度仿神经系统信息传递方式 |
2.2.2 “传统建筑——智能建筑——智慧建筑”的“进化”历程 |
2.3 人因生态系统 |
2.3.1 绿色智慧建筑和自然环境之间的物质和能量交流方式的转变 |
2.3.2 绿色智慧建筑在自然环境中角色的转变 |
2.3.3 “智慧建筑——智慧社区——智慧城市”的人因生态系统的建立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绿色智慧建筑的可持续性设计策略 |
3.1 空间调节理论指导下的建筑被动式调控设计策略 |
3.1.1 适应性体形 |
3.1.1.1 风性能调控形体 |
3.1.1.2 热性能调控形体 |
3.1.1.3 热压竖井 |
3.1.1.4 空间气候梯度 |
3.1.2 交互式表皮 |
3.1.2.1 光热平衡遮阳 |
3.1.2.2 被动式气候调节腔/层 |
3.1.2.3 热质动态调蓄 |
3.1.2.4 生态介质表皮(立体绿化) |
3.1.3 案例分析:贵州清控人居科技示范楼 |
3.1.3.1 项目简介 |
3.1.3.2 可持续设计策略 |
3.2 装配化可调适长效结构 |
3.2.1 以“SI体系”为基础的装配化可调适长效结构 |
3.2.2 “互联网+柔性结构”的可变住宅体系模式探究 |
3.2.3 案例分析:NEST下一代可持续建筑技术实验楼 |
3.2.3.1 项目简介 |
3.2.3.2 NEST相关支撑项目 |
3.2.3.3 NEST的 “主心骨” |
3.2.3.4 NEST的可变功能模块 |
3.3 建筑节能与建筑产能 |
3.3.1 建筑节能 |
3.3.1.1 供暖通风与空调系统 |
3.3.1.2 光导照明技术与智能照明系统 |
3.3.1.3 对水资源的利用 |
3.3.2 建筑产能 |
3.3.2.1 对光能的利用——光电系统 |
3.3.2.2 对动能的利用——风力发电与水力发电系统 |
3.3.3 热电联产系统 |
3.4 绿色智慧建筑综合管控系统 |
3.4.1 绿色智慧建筑综合管控系统的建筑全生命周期运作设想 |
3.4.1.1 策划设计阶段 |
3.4.1.2 施工建造阶段 |
3.4.1.3 运营维护阶段 |
3.4.1.4 回收降解阶段 |
3.4.2 绿色智慧建筑综合管控系统的组成 |
3.4.2.1 高度集成的设备管控系统 |
3.4.2.2 建筑产能与能源监控系统 |
3.4.2.3 交互式用户使用系统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项目实践:盐城市城南新区教师培训中心 |
4.1 项目简介 |
4.1.1 项目概况 |
4.1.2 设计理念 |
4.1.2.1 “可学习” |
4.1.2.2 “会学习” |
4.1.2.3 “享受学习” |
4.1.3 技术图纸 |
4.2 可持续性设计策略 |
4.2.1 适应性体形 |
4.2.1.1 能量体形效率与空间气候梯度 |
4.2.1.2 “负形体”——热压竖井 |
4.2.2 交互式表皮 |
4.2.2.1 被动式气候调节腔/层 |
4.2.2.2 “蚁穴”通风系统 |
4.2.2.3 生态介质表皮 |
4.2.3 建筑节能与建筑产能 |
4.2.3.1 建筑节能:地源热泵系统 |
4.2.3.2 建筑产能:光伏建筑一体化 |
4.3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群智能建筑空间单元信息模型与调控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来源 |
1.2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2.1 智能建筑发展趋势 |
1.2.2 群智能建筑平台概述 |
1.2.3 群智能建筑空间单元控制场景分析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
1.3.1 群体智能理论研究及应用 |
1.3.2 建筑空间环境调控方法研究进展 |
1.3.3 建筑人员和安全调控方法研究进展 |
1.3.4 建筑空间调控的分布式控制方法和技术 |
1.4 建筑空间单元智能控制动态分析 |
1.5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2 建筑空间单元信息模型研究 |
2.1 建筑空间概述 |
2.2 建筑空间单元信息模型描述 |
2.2.1 建筑空间单元信息模型定义 |
2.2.2 建筑空间单元信息模型架构 |
2.3 建筑空间物理信息词条研究 |
2.4 末端从属设备信息词条研究 |
2.4.1 设备系统分类及公共信息词条提取 |
2.4.2 热环境调控设备 |
2.4.3 空气品质环境调控设备 |
2.4.4 光环境调控设备 |
2.4.5 消防安防设备 |
2.4.6 能源计量设备 |
2.5 人员信息词条研究 |
2.6 本章小结 |
3 群智能建筑空间单元环境调控算法研究 |
3.1 群智能建筑空间单元环境调控需求分析 |
3.1.1 本地控制回路独立调控需求分析 |
3.1.2 本地控制回路间协同调控需求分析 |
3.1.3 设定值优化调控需求分析 |
3.2 群智能建筑空间单元本地控制回路算法研究 |
3.2.1 热湿环境本地控制回路算法研究 |
3.2.2 空气品质环境本地控制回路算法研究 |
3.2.3 光环境本地控制回路算法研究 |
3.2.4 消防安防系统本地控制回路算法研究 |
3.3 群智能建筑空间单元本地控制回路优化调控策略研究 |
3.3.1 季节优化调控策略 |
3.3.2 工作时间优化调控策略 |
3.4 群智能建筑空间单元变设定值优化调控算法研究 |
3.4.1 单个建筑空间单元变设定值优化算法 |
3.4.2 多建筑空间单元变设定值优化算法 |
3.5 本章小结 |
4 群智能建筑空间单元环境控制器软硬件技术 |
4.1 群智能建筑空间单元环境控制器关键技术分析 |
4.2 群智能建筑空间单元环境控制器设计开发需求 |
4.3 群智能建筑空间单元环境控制器关键硬件技术 |
4.3.1 控制模块硬件设计 |
4.3.2 WiFi模块硬件设计 |
4.4 群智能建筑空间单元环境控制器关键软件技术 |
4.4.1 控制模块算法程序设计 |
4.4.2 WiFi模块通信程序设计 |
4.5 本章小结 |
5 群智能建筑空间单元调控示范应用 |
5.1 示范项目概况及方案设计 |
5.1.1 项目概况 |
5.1.2 群智能控制系统设计 |
5.2 示范项目硬件系统设计 |
5.2.1 CPN选型与布置 |
5.2.2 群智能调控设备选型与布置 |
5.2.3 传感器设备选型与布置 |
5.3 示范项目设备通信及调试 |
5.3.1 CPN通信及调试 |
5.3.2 CPN与群智能设备通信及调试 |
5.3.3 CPN与传感器通信及调试 |
5.4 示范项目软件系统设计 |
5.4.1 调控系统界面设计 |
5.4.2 本地控制回路算法及实现 |
5.4.3 变设定值算法及APP开发 |
5.5 建筑空间单元控制器产品研发示范 |
5.6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建筑空间单元信息模型 |
附录 B 建筑空间单元环境调控方法程序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6)基于群智能平台的变风量空间单元室温预测控制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的来源 |
1.2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1 智能建筑及集中式网络架构存在的问题 |
1.2.2 群智能建筑及其架构形式概述 |
1.2.3 群智能建筑室温控制问题及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
1.3.1 建筑智能化系统平台技术发展现状分析 |
1.3.2 多智能体及群智能建筑技术发展现状分析 |
1.3.3 变风量空调室温响应建模方法研究进展分析 |
1.3.4 变风量空调系统室温模型预测控制研究进展分析 |
1.4 主要研究内容及文章结构 |
2 群智能网络架构下建筑空间单元划分方法研究 |
2.1 大型公建空间单元分类及Mini-Max划分方法 |
2.1.1 大型公建基本空间单元分类 |
2.1.2 建筑空间单元Mini-Max划分方法 |
2.2 空间单元各类空调末端设备覆盖面积的确定 |
2.2.1 散流器 |
2.2.2 侧送风百叶 |
2.2.3 计算依据 |
2.2.4 覆盖面积计算实例 |
2.3 I~2B架构下建筑空间单元划分方法 |
2.4 建筑空间单元划分设计案例 |
2.4.1 大连东港某办公楼 |
2.4.2 大连某高校图书馆 |
2.4.3 大连某高校综合实验楼 |
2.5 本章小结 |
3 空间单元变风量室温动态解析模型的建立及辨识方法 |
3.1 变风量调节下室温响应解析模型的建立 |
3.1.1 变风量调节下室温变化解析模型的建立 |
3.1.2 变风量调节下室温响应解析求解 |
3.1.3 基于风量执行机构的室温响应解析模型 |
3.2 变风量室温动态响应特性试验及滞后时间的确定 |
3.2.1 变风量空调系统试验平台简介 |
3.2.2 室温响应特性试验原理及试验工况 |
3.2.3 夏季工况试验及结果分析 |
3.2.4 冬季工况试验及结果分析 |
3.3 变风量室温响应特性解析模型辨识及模型验证 |
3.3.1 室温响应特性解析模型辨识方法 |
3.3.2 变风量末端送风量辨识模型仿真结果 |
3.3.3 室温动态响应模型仿真验证 |
3.4 本章小结 |
4 基于解析模型的变风量室温模型预测控制方法及鲁棒性研究 |
4.1 变风量室温DMC控制方法的描述 |
4.1.1 模型预测控制方法概述 |
4.1.2 变风量室温响应内部模型的求解 |
4.1.3 变风量室温响应的滚动优化方法 |
4.1.4 变风量室温预测值的反馈校正方法 |
4.1.5 变风量室温DMC预测控制算法流程 |
4.2 变风量室温DMC方法关键参数的确定 |
4.2.1 控制目标参数和约束条件参数的确定 |
4.2.2 采样周期和时域参数的确定 |
4.2.3 权重矩阵和反馈校正矩阵的确定 |
4.3 变风量室温DMC控制仿真及结果分析 |
4.3.1 1#房间仿真结果 |
4.3.2 2#房间仿真结果 |
4.3.3 3#房间仿真结果 |
4.3.4 仿真结果分析 |
4.4 变风量室温DMC控制的鲁棒性分析 |
4.4.1 变风量室温响应解析模型参数摄动分析 |
4.4.2 变风量室温放大系数摄动鲁棒性 |
4.4.3 变风量室温时间常数摄动鲁棒性 |
4.4.4 变风量室温滞后时间摄动鲁棒性 |
4.5 本章小结 |
5 群智能架构下变风量室温分布式Nash-DMC最优控制方法 |
5.1 群智能架构下多区域室温预测控制问题分析 |
5.1.1 变风量多区域室温控制系统形式 |
5.1.2 群智能架构下多区域室温控制拟解决的问题 |
5.2 群智能架构下分布式室温控制纳什最优化算法 |
5.2.1 纳什最优化方法概述 |
5.2.2 分布式模型预测控制算法的描述 |
5.2.3 变风量室温分布式Nash-DMC算法 |
5.3 分布式室温Nash-DMC最优控制仿真 |
5.3.1 Nash-DMC最优控制仿真的单机实现 |
5.3.2 变风量室温Nash-DMC控制参数的确定 |
5.3.3 同步调节下室温Nash-DMC最优控制仿真 |
5.3.4 异步调节下室温Nash-DMC最优控制仿真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办公建筑部分常用尺寸圆形散流器最大覆盖面积计算简表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7)绿色生态智能化建筑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本文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课题研究的意义 |
1.2 绿色生态建筑研究的现状 |
1.2.1 国际研究现状 |
1.2.2 我国发展现状 |
1.3 绿色建筑与可持续发展 |
1.4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绿色生态建筑的智能化技术理论依据 |
2.1 绿色生态建筑的智能化概念的提出 |
2.1.1 绿色建筑的概述 |
2.1.2 绿色生态建筑的智能化 |
2.2 绿色生态建筑智能化系统中的主要能源 |
2.2.1 太阳能在绿色智能建筑中应用 |
2.2.2 地热能在绿色智能建筑中应用 |
2.2.3 雨水利用在绿色智能建筑中应用 |
2.2.4 风能发电系统在绿色智能建筑中应用 |
2.3 绿色生态建筑智能化系统的控制方法 |
2.4 绿色建筑的智能化系统的构建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智能化系统在绿色生态建筑中的应用 |
3.1 建筑智能化控制系统 |
3.1.1 建筑智能化系统的功能 |
3.1.2 建筑智能化系统中系统集成 |
3.2 绿色建筑智能化维护系统 |
3.2.1 智能化遮阳系统概述与构造 |
3.2.2 智能化遮阳系统的分类 |
3.3 生态智能化采暖系统 |
3.3.1 常见采暖方式的比较 |
3.3.2 地源热泵与太阳能系统供暖的方式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绿色节能生态实验楼项目的应用研究 |
4.1 生态节能实验楼的简介 |
4.1.1 工程概况 |
4.1.2 技术节能目标及特点 |
4.2 生态智能化系统在实验楼中的应用 |
4.2.1 遮阳智能化监控系统与中水处理系统 |
4.2.2 太阳能控制系统 |
4.2.3 太阳能-地源热泵供热复合系统 |
4.2.4 低温辐射供暖系统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DDC的绿色建筑智能化的实现 |
5.1 DDC控制系统中控制点的布置 |
5.1.1 DDC控制系统 |
5.1.2 DDC控制点的设置 |
5.2 生态实验楼智能控制系统策略 |
5.2.1 绿色建筑楼宇自控系统 |
5.2.2 智能监测系统 |
5.2.3 其他智能控制系统 |
5.3 绿色生态智能化建筑的实现 |
5.3.1 生态实验楼外智能围护设计实现 |
5.3.2 太阳能-地源热泵供热复合系统的设计实现 |
5.3.3 基于PLC控制的中水处理系统 |
5.3.4 基于DDC的绿色建筑智能化系统的实现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8)暖通空调自控设计中配合问题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暖通空调自控设计的现状 |
2 暖通空调系统和自控系统之间的配合 |
3 暖通空调自控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
3.1 自控工程师专业水平有待提升 |
3.2 管理制度和监管制度有待提升 |
4 实现暖通空调自控设计的强化措施 |
4.1 加强暖通空调系统和自控系统之间的配合 |
4.2 强化专业沟通 |
4.3 明确自己的职责, 加强监督管理 |
5 结束语 |
(9)智能建筑中空调系统建模研究及发展趋势(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智能建筑存在的典型问题 |
1.1 控制运行策略不合理 |
1.2 系统稳定性差 |
2 智能建筑空调系统数学模型的建立 |
2.1 系统数学模型及研究进展 |
2.1.1 系统数学模型 |
2.1.2 研究进展 |
2.2 各部件数学模型及优化 |
2.2.1 冷水机组模型 |
2.2.2 风机、水泵模型 |
2.2.3 冷却塔模型 |
2.2.4 末端设备模型 |
3 结论及研究展望 |
(10)甘肃移动生产调度楼楼宇自控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论文背景 |
1.2 智能建筑及楼宇自控系统概述 |
1.2.1 智能建筑概述 |
1.2.2 楼宇自控系统概述 |
1.2.3 楼宇自控系统发展历史及现状 |
1.3 论文主要工作 |
1.4 论文结构及章节安排 |
2 楼宇自控系统 |
2.1 楼宇自控系统的组成 |
2.1.1 空调监控系统 |
2.1.2 冷冻站监控系统 |
2.1.3 给排水监控系统 |
2.1.4 供热设备监控系统 |
2.1.5 照明监控系统 |
2.1.6 变配电监控系统 |
2.1.7 安全防范监控系统 |
2.1.8 消防火灾告警控制系统 |
2.1.9 背景音乐系统 |
2.2 楼宇自控系统的功能 |
2.3 楼宇自控系统的实现方式 |
2.3.1 分布式控制系统DCS |
2.3.2 直接数字控制器DDC |
2.3.3 传感器及执行调节机构 |
2.3.4 通信网络及现场总线 |
2.4 楼宇自控系统的结构 |
2.5 基于DCS的楼宇自控系统产品 |
2.5.1 江森自控公司的METASYS系统 |
2.5.2 西门子公司的APOGEE系统 |
2.5.3 霍尼韦尔公司的EXCEL5000系统 |
3 系统设计与实现 |
3.1 需求分析 |
3.1.1 项目建设背景 |
3.1.2 系统设计内容 |
3.1.3 系统设计原则 |
3.1.4 系统设计依据 |
3.2 系统整体设计 |
3.2.1 系统架构选择 |
3.2.2 系统结构设计 |
3.3 子系统设计 |
3.3.1 冷冻站设备监控子系统 |
3.3.2 空调设备监控子系统 |
3.3.3 新风设备监控子系统 |
3.3.4 给排水设备监控子系统 |
3.3.5 变配电设备监测子系统 |
3.3.6 子系统建设内容汇总 |
3.4 系统实现 |
4 系统测试与总结 |
4.1 系统登陆测试 |
4.2 设备状态监测测试 |
4.3 设备远程启停控制测试 |
4.4 故障设备报警测试 |
4.5 接口系统设备监测测试 |
4.6 测试结果与分析 |
4.6.1 测试结果 |
4.6.2 测试分析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A 甘肃移动生产调度楼楼宇自控系统点位表 |
四、智能建筑中空调机组的自控设计(论文参考文献)
- [1]探析楼宇自控系统在现代智能建筑中的应用[J]. 王建明. 大众标准化, 2021(12)
- [2]空调风系统群智能控制方法研究与应用[D]. 范朋丹. 大连理工大学, 2019
- [3]基于BIM技术的建筑机电节能运维系统构架与功能需求研究[D]. 曹军. 重庆大学, 2019(01)
- [4]绿色智慧建筑的自然维度与可持续性设计策略[D]. 蔡适然. 东南大学, 2019(05)
- [5]群智能建筑空间单元信息模型与调控应用[D]. 华鹏敏. 大连理工大学, 2020
- [6]基于群智能平台的变风量空间单元室温预测控制方法研究[D]. 邢天. 大连理工大学, 2019
- [7]绿色生态智能化建筑的应用研究[D]. 康莹. 沈阳建筑大学, 2018(01)
- [8]暖通空调自控设计中配合问题分析[J]. 张亚南. 工程技术研究, 2017(08)
- [9]智能建筑中空调系统建模研究及发展趋势[J]. 贺淼淼,胡长兴,杭的强,宣永梅,陈光明. 建筑节能, 2016(02)
- [10]甘肃移动生产调度楼楼宇自控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 路敦才. 兰州交通大学, 201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