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小麦是我国仅次于水稻的主要粮食作物,小麦杂种优势利用是提高小麦产量与品质的重要途径。小麦杂种优势的利用主要有以下三条途径,细胞质雄性不育、光温敏雄性不育和经过化学杀雄剂处理的生理型雄性不育。化学杀雄剂诱导小麦雄性不育是目前小麦杂种优势利用的一条重要而简捷的途径,它最大的优点是可以把育种的起点建立在小麦常规育种的最新成果上。SQ-1是一种新型的小麦杀雄剂,具有杀雄彻底、喷药窗口范围广、对小麦无不良影响等优点,是目前最优良小麦杀雄剂之一。目前,对其诱导的雄性不育机理的研究,虽在蛋白质与基因水平都取得了较大的进展,但对其具体的作用机理还尚未从本质上有所揭示。因此,本研究以ms(Kots)-90-110遗传型雄性不育系,经杀雄剂SQ-1诱导的对应于ms(Kots)-90-110属近等可育基因系BC5F1的生理型雄性不育系,正常发育的BC5F1系为供试材料,以NCBI中已经公布的交替氧化酶基因家族AOX1(AOX1α和AOX1c)基因序列的保守区域设计实时荧光定量特异引物,进行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分析小麦交替氧化酶基因家族AOX1基因(AOX1α和AOX1c)在以杀雄剂SQ-1诱导的小麦生理型雄性不育系,正常可育系和遗传型雄性不育系的旗叶和花药(单核期、二核期和三核期)中的表达情况,从而揭示小麦生理型雄性不育其败育过程与交替氧化酶(AOX1)基因表达的关系。从而,为进一步揭示小麦生理型雄性不育提供理论依据。经实验获得如下重要结果:1.实时荧光定量分析了AOX1α基因在遗传型雄性不育系、生理型雄性不育系和正常可育系旗叶、单核期、二核期和三核期的表达情况,结果表明,AOX1α基因在供试可育系和遗传型等基因不育系中的表达规律一致,都表现为旗叶中的表达量较少,花药单核期表达量最高,二核期和三核期表达量下降;而SQ-1诱导的生理型不育与前相同的是旗叶中表达量也是最少,花药单核期表达量最高,二核期表达量减少,但三核期略呈上升;与同期遗传型不育系和可育系比较,生理型不育系的单核期AOX1α基因的表达量极显著的增加,二核期极显著的降低。因此,推测AOX1α基因在生理型不育系单核期和二核期的异常表达,可能影响了花药发育过程中抗氰呼吸途径,导致呼吸代谢紊乱,引起花药败育。2.实时荧光定量分析AOX1c基因在遗传型雄性不育系、生理型雄性不育系和正常可育系旗叶、单核期、二核期和三核期的表达情况,结果表明,AOX1c基因在可育系、遗传型不育系和生理型不育系各时期的表达规律一致,都表现为先升后降;但在表达量上,可育系与生理型不育系的各时期的表达量两者几乎没有差异,遗传型不育系中的单核期表达量极显著的低于可育和生理型不育。因此,推测AOX1c基因没有参与小麦生理型雄性不育的代谢调节。3.通过荧光定量结果,可以发现AOX1α基因和AOX1c基因都参与了遗传型雄性不育的代谢调节,但AOX1c基因尚未参与小麦生理型雄性不育的代谢调节,预示生理型雄性不育与遗传型雄性不育的代谢机理可能不同。
论文目录
相关论文文献
- [1].高粱雄性不育系吉2056A的创制及应用[J]. 现代农业科技 2019(22)
- [2].高粱雄性不育系吉2056A的创制及应用[J].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 2019(22)
- [3].大葱雄性不育系63A的选育及栽培技术[J]. 园艺与种苗 2020(01)
- [4].辣椒雄性不育系144A的选育[J]. 陕西农业科学 2017(08)
- [5].苜蓿雄性不育系应用的研究进展[J]. 草业与畜牧 2013(06)
- [6].水稻质核互作雄性不育系异交结实率的初步研究[J].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2012(01)
- [7].辣椒雄性不育系12415A的选育及栽培技术[J]. 陕西农业科学 2016(05)
- [8].植物雄性不育系的杂交制种技术[J]. 河南农业 2012(21)
- [9].F型小麦雄性不育系测恢研究及杂种优势分析[J]. 麦类作物学报 2016(04)
- [10].温度对大白菜胞质型雄性不育系败蕾的影响[J]. 山西农业科学 2015(12)
- [11].辣椒核质雄性不育系2298A的选育[J]. 热带作物学报 2010(04)
- [12].萝卜雄性不育系杂交种制种技术[J]. 吉林蔬菜 2010(03)
- [13].洋葱雄性不育系101A的杂优利用[J]. 江苏农业科学 2009(03)
- [14].温度对转基因油菜雄性不育系15A花器官形态及育性的影响[J]. 种子 2008(03)
- [15].辣椒雄性不育系2A的选育[J]. 甘肃农业科技 2018(09)
- [16].辣椒两种雄性不育系中可溶性蛋白质及可溶性糖的变化关系[J]. 辣椒杂志 2017(02)
- [17].F型小麦雄性不育系小孢子发育的细胞学观察[J]. 麦类作物学报 2015(07)
- [18].谷子高度雄性不育系不育基因的遗传分析[J]. 河北农业科学 2010(11)
- [19].萝卜雄性不育系117A的选育[J]. 中国蔬菜 2008(10)
- [20].小麦光温敏雄性不育系穗发芽抗性鉴定及相关分子标记验证[J]. 麦类作物学报 2020(09)
- [21].耐抽薹大葱雄性不育系200730A的选育及利用研究[J]. 山东农业科学 2014(07)
- [22].花椰菜雄性不育系种苗的组培快繁技术研究[J]. 中国园艺文摘 2014(09)
- [23].非1B/1R和1B/1R类型K型小麦雄性不育系幼穗部分生理指标的变化[J]. 麦类作物学报 2008(02)
- [24].平头型大白菜核基因雄性不育系的选育与利用[J].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2010(02)
- [25].莫迦小麦1BS染色体片段对K型小麦雄性不育系的影响[J].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01)
- [26].我国红麻雄性不育系选育及对不育机理研究的思考[J]. 中国麻业科学 2009(02)
- [27].迟心4号晚熟菜心核基因雄性不育系回交转育研究[J]. 河南农业科学 2008(05)
- [28].F型小麦雄性不育系花粉败育和恢保关系研究[J]. 西北植物学报 2016(04)
- [29].K型小麦雄性不育系育性恢复及产量相关性状分析[J]. 麦类作物学报 2013(03)
- [30].基因工程培育可恢复的植物雄性不育系的研究进展[J]. 遗传 20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