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论文摘要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外直接投资不断发展,上世纪90年代以后出现了与传统的自然资源获取型、海外市场拓展型FDI目的不同的新型FDI,称之为“技术获取型FDI”。技术获取型FDI拓展了我国技术水平发展的新空间,为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提高我国综合国力提供了更多技术支持。从Hymer的垄断优势理论到Sanjaya Lall的技术创新理论,经济学者逐步将对外直接投资的研究从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笔者在技术获取型FDI理论与跨国公司投资区位选择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对我国技术获取型FDI相关因素的量化分析,提出了自己的见解。本文在实证部分采用了因子分析法和时间序列回归模型相结合的方法验证了我国技术获取型FDI的存在性及其对我国技术水平发展的贡献率。对我国企业提升技术水平的途径与技术获取方式进行了分析,剖析了技术获取型FDI的优越性并指出企业应该根据自身发展的情况选择适用的具体模式。同时还借鉴了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引力系数模型运用变异系数法求权重,构建了我国技术获取型对外直接投资区位选择指标体系,为使企业以技术获取为目的的海外投资获得最大程度的收益提供了区位选择建议。文章最后从企业自身建设与政府服务体系支持两方面阐述了促进我国技术获取型FDI发展,提高技术获取效率的建议。
论文目录
摘要ABSTRACT1 绪论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1.2 研究内容1.3 研究创新点1.4 研究中相关概念界定1.4.1 技术获取型对外直接投资(TSFDI)1.4.2 技术逆向溢出2 技术获取型对外直接投资研究综述2.1 与技术相关的FDI动因研究综述2.1.1 以发达国家为主体的跨国公司R&D海外投资动因2.1.2 以发展中国家为主体的技术获取型FDI动因综述2.2 技术逆向溢出效应2.3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2.4 FDI区位选择理论3 中国技术获取型FDI历史及现状3.1 中国技术获取型FDI发展历程3.1.1 我国 FDI的阶段性发展3.1.2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规模不断扩大3.1.3 技术获取型FDI发展历程3.2 中国技术获取型 FDI现状3.2.1 产业分布3.2.2 区位分布3.2.3 FDI行为分析3.2.4 中国技术水平在国际上的地位4 技术获取型FDI的实证分析4.1 技术获取型FDI有效性检验4.1.1 模型描述4.1.2 变量选取4.1.3 回归分析4.1.4 结论4.2 技术获取型FDI的行为选择4.2.1 自主研发与技术获取的选择4.2.2 基于技术资源获取的企业国际化阶段假设4.2.3 技术获取途径的双向选择4.3 技术获取型FDI的模式选择4.3.1 独资与合资的选择4.3.2 新建投资与跨国并购的选择4.3.3 各模式投资收益比较分析4.4 我国技术获取型FDI区位选择指标体系4.4.1 指标选取4.4.2 数据处理4.4.3 结果分析5 推进我国技术获取型FDI的建议5.1 加强企业自身建设,提高战略决策能力与技术消化能力5.1.1 选择合适区位获取有效技术资源5.1.2 国内外产业的有效结合5.1.3 切入国外产业集群5.1.4 提高自身技术消化能力5.2 完善政府服务体系,提高企业对外投资积极性5.2.1 扩大金融财税政策支持5.2.2 建立对外投资保险制度5.2.3 完善企业对外投资信息咨询服务结束语参考文献附录1 我国技术水平指数计算附录2 技术水平相关因素回归分析附录3 我国技术获取型FDI区位选择指标体系致谢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技术获取型论文; 技术逆向溢出论文; 区位选择论文;